学习报告
时间:2021-10-13 15:40:11 来源:网友投稿
《 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 》 的学习报告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索发现新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能促进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快学习进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学习任务,利用任务的驱动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学习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经过学习,我把任务驱动实现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总结如下:
一、直接呈现任务策略
所谓直接呈现任务策略是指教师直接将任务呈现给学生,并不会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直接呈现任务策略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足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学生根据任务而进行地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得出相同的结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得出多个结论。比如说以下案例:此案例的课题为巧算,呈现的方式为教师直接呈现,任务是计算从一加到十,要求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甲的方法是一个一个的加,学生乙的方法是利用奥数课上学习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学生丙是前后两个数相加。这样通过直接呈现任务的方式,再加上学生的讨论,学生就掌握了好几种求和的方法。
二、创设生活情境呈现任务策略
所谓的生活情境呈现是指教师在进行数学任务的分配之前,首先为学生呈现一个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理解题目要求,进而更好的理解任务的要求。同时由于与生活密切相关,也会增加学生的学生兴趣。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例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是求平均数。学生起初对平均数不太了解,这样教师就可以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就是学生平时经常玩的“套圈比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评委的角色让学生选出优胜组,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会想到看哪一组套得更准一些,然后教师可以顺藤摸瓜,让学生求平均数。
三、评价性策略
所谓的评价性策略就是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使学生知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作为后期教学的依据。学生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失败的原因、所用方法是否得当、自己的课堂表现如何等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采用自我评定量表的形式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在任务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掌握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握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出发,利用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促进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任务驱动学习这一学习方法在我国教育领域还不成熟,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对任务驱动学习做进一步的钻研和探究。
1
[学习报告]相关文章
- 两篇党风廉政建设2021年情况报告、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 文创产品设计论文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 2021年某单位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分析研判报告
- 学校安全自查报告书
- 精品教师述职报告书 2019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 两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自评情况报告、自查自纠报告
- 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报告书共6页
- _失控报告分析报告-20210411005435x
- 检测报告报告样式
- 中学生学习方法总结
- 学习总结
- 大学“对标一流”学习交流总结
- 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心得
- 建设管理科反“四风”主题会议学习心得
- 公安警察党员加强政治建设学习体会|
- 【智慧党建和学习强国学习反思】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安排计划
- 教师“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 某县税务局长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