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04 16:2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电信诈骗问题的调查报告
年级:XX
学号:XX
姓名:XX
工作单位:XX
指导老师:XX
调查单位:XX
调查时间:2016年4月20日
根据毕业作业的要求,结合在XX工作的实际情况,本人于2015年3月-5月对XX60多名员工有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通过调查,结合相关数据,来发现分析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对网路电信诈骗的认识,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对策。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今天,各类高科技犯罪也随之蔓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给很多人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和财务上的损失。希望通过有关网络电信诈骗的调查,告诉身边的人们,网络电信诈骗就在身边,防不胜防,不可小觑,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对于各类信息,我们要学会有效甄别,特别是要做到:不信、不理、不汇款,有效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同时,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要轻易被不良居心者操纵情绪,要学会以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二、基本情况
在写这篇调查报告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的调查报告标题是关于“网络电信诈骗”的呢?对于我本人来说这刚好对口,我刚好从事这个职业,在XX,这样的话我可以足不出户,在公司就可以完成调查报告了,据我了解,2015年全国法院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逾千件,最高诈骗数额上亿元;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相关反诈骗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平台收到全国用户提交的网络诈骗举报24886例,举报总金额1.27亿余
元,人均损失5106元,同比增长近1.5倍。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说好的“点赞有奖”,结果隐私被套、“中奖”扫码扫来病毒链接、“免费”红包却是盗刷软件、总有些冒牌“好友”急着要你充话费、说是你领导,明天去他办公室……智能手机、社交软件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方式,正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向更广阔的人群袭来。
就这些常见的诈骗方式,对本公司60多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经调查发现约90%的被调查人电脑网页跳出过“中奖”的病毒链接,约85%以上的被调查人收到过诈骗短消息,约65%以上的人被调查人接到过诈骗电话,约20%的被调查人QQ被盗,被冒充要求好友充话费、借钱,……类似的网络电话诈骗信息层出不穷,因此尽早的认清和辨析信息的真假,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很多老人的“养老钱”、农民工、下岗工人的“救命钱”、学生的“学费”被席卷一空,许多家庭倾家荡产,很多企业破产倒闭,多人跳楼、上吊自杀。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三、问题分析
(一)制裁网络电信诈骗罪中存在困难分析
电信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手段隐蔽性技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往往造成“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与被
害人进行联系,从来不直接和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几乎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财务也从不露面,而是指使手下的人或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诈骗的钱财活动,使侦察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行抓捕,导致取证难;犯罪分子的流动性强,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难;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定性和处理难;犯罪金额与共同犯罪的主从犯问题有时难以认定,导致量刑有一定难度;被诈骗的资金追回难,受害人权益难以维护。
(二)犯罪分子流动性强而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困难
首先,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一般不使用固定电话,联系工具大多数一般都无开户资料也不以实名注册,因此锁定具体的作案地点与作案人有很大的难度.其次,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取款方式,地域流动性大,最后犯罪分子之间大多都是单线联系,甚至遥控指挥,分工明确,这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将诈骗人员一网打尽.
四、几点建议
(一)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不贪婪:不要轻信中奖的电话和短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短信时,不要急于兑奖,更不要急于按对方的指示支付给对方款项。
2、不轻信:警惕短信诈骗行为,对短信中透露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独自做出判断急于转账,也不要轻易将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银行、司法部门都不会通过
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密码,以及要求转账等。
3、多防范:对于仿冒熟人的诈骗分子,即使是“老板”“领导”之类,只要不确定就要多方核对信息源,避免因为碍于情面等原因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二)防范网络电信诈骗人人有责
1、运营商仍应加强渠道把控。前中国移动高管、电信专家黄晓庆指出,微信等社交平台越来越具有公共性,已成为“通信基础设施”,这样的社交平台必须强调社会责任,不能单纯当作企业身份进行管理,应当与对电信运营商的要求一致。
2、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打破各自为政的治理局面,强化协调。运营商、银行、互联网服务商等行业之间应加强合作,推进诈骗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预警平台,共同抵御诈骗“公敌”。
3、群众的力量也要发动起来,遇到网络电信诈骗,第一时间联系公安局报案,发现可疑线索可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向首都网警举报,或是登录猎网平台、天下无贼反诈骗平台等进行举报。
推荐访问: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诈骗 电信
[有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调研报告
- 上网调查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调查报告]
- 学生调查报告|小学生调查问卷范例
- 2021年公安民警辅警思想状况调查报告四篇
- 2020年公安民警辅警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2020取消辅警
- 一次性用品的调查报告_一次性塑料产品调查报告
-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学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格式_大学生调查报告2000字
- 雾霾调查报告1000字【雾霾调查报告】
- [寒假社会调查报告1000字以上] 2020年社会实践报告
- 【储能电源故障调查报告】
- 校园防诈骗安全教育听后感500字
- 防诈骗知识宣传心得9篇
- 关于防诈骗安全知识【五篇】
- 开展防诈骗活动总结3篇
- 2023年度金融防诈骗宣传语,菁选3篇(范文推荐)
- 预防网络诈骗教案,菁选3篇(完整)
- 关于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心得体会经典优质范文3篇
- 电信个人总结|中国电信个人工作总结
- 防电信诈骗活动工作总结
- 防电信诈骗活动总结
- 防电信诈骗心得
- 一则成功堵截电信诈骗案例分析之欧阳引擎创编
- 银行电信诈骗自查报告(共2022)
- 中国电信诈骗调查报告
- 电信诈骗宣传总结word版
- 银行防电信诈骗培训工作总结
- 2023年电信促销活动方案(2023年)
- 上一篇:2022年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精选文档)
- 下一篇:上网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