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函范文网>读后感 >

《爱和自由》读后感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1-10 11:15:06  来源:网友投稿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1  《爱和自由》一书便很好地诠释了为人父母如何把握好爱与自由的尺度,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事真正的教育,这本书将引领我们去发现真实的孩子。  成为最好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读后感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爱和自由》读后感五篇(完整文档)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1

  《爱和自由》一书便很好地诠释了为人父母如何把握好爱与自由的尺度,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事真正的教育,这本书将引领我们去发现真实的孩子。

  成为最好的自己

  泰戈尔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爱和自由》一书便很好的诠释了为人父母如何把握好爱与自由的尺度,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专家孙瑞雪,通过自身的实践事例,将蒙氏理论描述的通俗易懂。这本书将引领我们去发现真实的儿童,静心读完,我们不仅要惊叹:原来儿童可以这样解读。

  爱就是给予尊重

  火车在轨道上行驶,这是*的规则,当孩子用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试问你能知道儿童的内心吗?在孩子心里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也可能孩子是在复习或延续他的昨天。让孩子成为自己,父母应该去尊重孩子成长的轨迹,而不是把*想当然的结论,强加给孩子。就像《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中的爸爸一次次的飞行演示中,孩子终于按着自己的步伐明白了那道数学题一样。

  反思成为父母的路:孩子很小的时候,你总是很用心的去教孩子认识颜色、物品的名称、不厌其烦的和他练习走路,数1、2、3、4、5。或许连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许是3岁,4岁,5岁还是孩子的孩子,在你心中已经不是孩子,仿佛他们应该会这,应该会那,把你认为的应该变成了孩子的应该,于是我们对于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少了当初的耐心,多了更多无谓的懊恼。

  别人的孩子都会,为什么三八24,我的孩子总是出错,总想从一些专家的理论经验中找到教育孩子的真经,但是却忘了独属于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成长的过程、速度、方式、对某一问题的认知不尽相同,所谓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的爱,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性,孩子不同,你陪伴成长的轨迹当然就不同。

  爱就是给他自由

  “小心被烫着”“风大,把帽子戴上”“看着点,别碰头”类似这样的话是不是在你和孩子相处中层出不穷的飘出。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会不屈不挠维护自己的意志和看法。因为孩子弱小,没有自卫能力,大人的包揽本性就在孩子面前表露无遗。对待孩子的想法和“指导”总是很随意。在“爱”的名义下,把孩子辨别能力,自卫能力和自理能力统统剥夺。

  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的“下楼梯事件”,孩子从刚开始下楼梯,大人就一直不敢放开孩子的手,孩子自始至终都知道怎样下楼梯,从未想过自己要看台阶,要踩稳。一个趔趄,大人手一紧,没摔倒,以后便更是呵护备至。许多孩子像这样在呵护下长大,变得不知天高地厚,失败后就是对父母的埋怨,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父母呵护备至的爱剥脱了孩子成长的自由。

  爱就是流动成长

  父母、教师、学校,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环境的构成。怎样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独立成长的环境呢?书中告诉我们“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作为老师需要追求自我成长,如果始终一成不变的话,就不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父母,如果一个*的生命状态是僵化不变的,那么所营造出的家庭环境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而不断变化成长中的孩子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成长必然会受到制约。当你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你是否已经成长变化为一名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当孩子踏入小学的大门,你是否准备好成为一名学生家长。

  当你抱怨上了学还要家长这么操心时,是否是你拒绝自我的成长变化,而你的停滞不前,所创造的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必然同孩子的前进节奏不一致,也就限制了孩子自由。正如书中所说“如果*的生命状态是开放的、流动的,那将能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和成长,并协助儿童的成长。”给孩子自由,*的变化成长就是最重要的环境创设。

  心理学家常说“你这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就必须给他一样东西,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给他,他才能成为自己。如果孩子要创造自己,他必须生活在爱与自由中,他必须拥有时间、空间,必须拥有爱的照顾,这样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我们一生能够给与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也让我们做一名睿智的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与自由,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2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譬如,我们班上的妮妮(两岁两个月)刚入园时,妮妮的情绪特别不稳定,哭闹的厉害,只要什么事情不依着她就躺在地上嚎哭。初入一个新的环境孩子都是安全感十分不足,只会用哭闹来发泄情绪。为了使她不哭闹,情绪可以稳定下来,起初我们采取放松措施,上课时妮妮可以不进入教室,只要有老师陪着不让她受伤她到哪里都可以。可是很久以后我们发现妮妮在院子里有老师专门陪玩之后索性吃睡玩都不进教室了,经过讨论和反思我们知道,对待很小年龄段的新生我们没有把握好自由的尺度。自由和界限永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3

  今年春节期间看了《爱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过的第三版比较,感觉第四版的实际操作性更强。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第四版里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实际中作为参考。

  看完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中写道的:“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听懂并相信这一切,我们在对待儿童所谓种种执拗的行为时不再会感到焦虑和生气,而会觉得很坦然。这样我们*就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发展自己的空间。

  前些天,我的先生对我说:“我发现你这段时间对小米越来越有耐心了。”是的,我们必须知道,在儿童0—6岁发展自我的阶段,不是他们对某件事固执,往往是我们*自己太固执了。我们固执于我们的经验与需求,而禁锢甚至责怪孩子,这无疑阻碍了儿童的内在发展。

  整本书还有其他很多细节都让我顿悟: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的。

  感谢这本书带来的一切!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4

  人的品格从儿童期发展而来,蒙特梭利说:“儿童是*之父。”

  是不是有些夸张?蒙特梭利认为儿童自己在3—6岁间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期而缓慢的活动构建了自己的品格。人对周围世界的适应能力在生命的头6年就开始了,如果头6年儿童按照内在的指导正常发展,他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品格完好的人,不用任何人来教育,别人就是打他、骂他、不让他追求完美,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是要追求完美。

  人类中那些品格完好、比较坚强、*衡、有魅力、正常的人占据小部分;违法者、精神病患者也占小部分;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程度的人。

  *的人是人们都热爱的人。比如贞德、林肯、甘地……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优秀的工人、教师等。没有人愿意做坏人。大多数的人是倾向于向*的方向发展的,也有一部分人则倾向于滑向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容易受到引诱,他们需要不停的与自己恶的那部分做斗争,他生命的能量只能消耗在这上面。

  我们所谓创造世界的人,是说对这个社会有推动作用的人,是愉快的人,是自我完善的人。比如林肯*黑奴,曼德拉解决种族歧视问题。如果儿童能够得到自然发展,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内在发展中,那么他对和自己内心发展无关的外界事物就不感兴趣,他会专注于自己内在人格的完善上。

  称职的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就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依恋他,我离不开她,但我常离开她,能常离开她,我离开她的时候,我依然能发展我自己。

  儿童在整个成长期不懂得什么叫不好,他的一切都顺应自己内部的发展,他追求完善是一种自然状态,不费任何力气地趋向完善,他们对完善的追求不是种牺牲,而是他们的生活本身。

  大多数的成年人的人格上带有一定的缺陷,完全来自于0到6岁受到了*的控制,长大*再用很多时间和精力不断的自我完善。所以成年人对儿童的教育有时候是适得其反,没有障碍的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驱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这件事办好。

  蒙特梭利教育就是取消对儿童的限制,让儿童完全自由地听从内心的驱动去做他的事,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孩子就会发展得非常好。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5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我们从来没有或者有过却没有答案去问自己: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眼前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的身体已经成熟,我们的心智却停滞不前,面对纷扰的社会,我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远远大于自尊自信,这就是传统教育带来的后果。为什么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拼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但不要学我”?为什么父母以自身的经历和教训教导孩子却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们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推荐访问:读后感 自由 《爱和自由》读后感五篇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1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