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函范文网>发言稿 >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专题座谈发言稿

时间:2021-10-12 10:54:30  来源:网友投稿

 贯彻 落实 《全民健身计划( 2021 —5 2025 年)》专题座谈发言稿

 国务院日前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毛泽东同志 1917 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的《体育之研究》提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人民身体素养不佳,国家发展速度就不优;国家发展成效不好,人民身体素养就不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人民身体素养和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状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人民群众的健身意愿持续增长,国民身体素养稳步提升。当前,踏上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乘势而上出台《计划》,正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制度遵循。

  优化全民健身“供给侧”。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影响需求。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的健身意愿持续增长,截至2019 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 4 亿,与庞大的健身需求相对应的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面仍有上升空间,人均体

 育场地面积为 2.20 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为 1.86 人等的短板和不足。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全民健康的强烈需求,也更加暴露出全民健身“供给侧”的短板和不足。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靶向施策,要聚焦《计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为健身场所“扩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盘活“互联网+健身”平台和资源,扩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应用,为健身场所“提能”,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

 打通全民健身“大循环”。作为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全民健身是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的实现路径和系统工程。推动全民健康,必须跳出“小健身”的范畴,在“融”字上下功夫,打通全民健身的“大循环”。要把“硬设备”建设与“软服务”供给相贯通,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加快普及智能科学健身,提升全民“治未病”的认知水平,使主动健康理念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意识。要深入推进体医融合发展,完善预防、临床、康复三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健身的独特价值。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场景共生、多业态融合,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康复、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融合产业,推动体育产业“向下生存,向上生长”,打通全民健身“大循环”,为全民健康“舒筋健骨”。

 激活全民健身“微细胞”。推动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关键在调动全民的主动性、参与性。把握东京奥运会、疫情防控常态化等重要“窗口期”,因势利导激活全民健身“微细胞”,实现全民健康才能事半功倍。要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基础上,把握住东京奥运会这一国际赛事的重要机遇期,引领全民关注关心奥运、自觉传承奥运精神,在向“中国飞人”致敬中,强化参与体育健身的主动性。要在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广泛深入持续开展健康生活、运动人生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民众认清运动健身的重要价值,主动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觉开展常态化居家健身、线上健身。要着力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发挥推动全民健身的“领头羊”“生力军”作用,组织开展重点人群健身活动,日益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健身氛围。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以《计划》为支点,以不断满足人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必将迈出新步伐,为中华民族奋进新征程提供更加强健的“体魄”。

推荐访问:发言稿 贯彻落实 座谈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专题座谈发言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