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源头夯基础深化改革促规范

时间:2021-10-14 09:05:53  来源:网友投稿

 狠抓源头夯基础

 深化改革促规范

 ——提升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本固才能枝荣,源清才能流洁。乡镇(街道)统计工作是数据采集的源头,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加强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狠抓基层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各级党委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是一项关系宏观决策、关乎国计民生、关切经济社会发展、关联群众利益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广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的重要抓手。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充分发挥基层统计工作的综合功能,使统计改革和创新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为推进五大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就必须加强乡镇(街道)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这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近年来云和县统计工作的实际,就提升乡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问题谈谈几点切身的想法。

 一、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云和县自 2010 年开展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按照《云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顶层设计,制定并不断完善乡镇(街道)统

 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党委政府齐抓共管、部门各尽其责、工作有效落实的良好格局,并用三年时间圆满完成了全县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验收工作。通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验收和定期回访,进一步增强了乡镇(街道)统计机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了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水平。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通过六个“推进”,初步达到了“六化”要求,统计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健全架构,推进统计组织标准化。健全了统计架构,明确乡镇(街道)一名分管领导作为统计工作第一负责人,增加统计人员编制和外聘名额,不断夯实基层统计力量,逐渐形成了以乡镇(街道)统计办公室为中心,上联县级统计部门,下接各村的基层统计网络。基本实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五有”和统计管理制度化、流程规范化、服务优质化、教育常规化“四化”目标。

 (二)加强培训,推进统计队伍专业化。积极实施人才培训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县统计局每年制定培训计划,通过组织讲座、以会代训、集中办班、现场调查等形式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法律法规、报表制度、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专项调查等培训。每年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列入县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计划,通过精心举办全县统计人员业务能力提

 升班,从整体上提升基层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加大投入,推进统计手段现代化。硬件上,各乡镇(街道)统计办公室的办公用房和其他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县统计局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了统计专用电脑,并给 4个街道统计员配备了专用手提电脑。软件上,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丰富联系沟通渠道。建立云和统计信息内外网,各乡镇(街道)的统计专用电脑均已连接统计内网,可以满足各类统计调查及名录库维护等日常工作的开展;通过云和统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群等手段,及时发布统计工作动态并畅通交流渠道,实现掌上办公,指导基层统计人员高效开展统计工作。

 (四)强化保障,推进 统计管理制度化。各乡镇(街道)均建立了对人、对事、对数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建立了严格的干部管理、数据管理、政务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为开展全县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县统计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和考核目标,紧密结合统计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基层统计改革的需要,针对性出台《云和县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考核细则》,全力引导和保障乡镇(街道)凝神聚“统”、精准发力、科学依法统计。

 (五)开拓创新,推进统计服务优质化。由县统计局牵

 头,各乡镇(街道)统计员参与,每季度编印乡镇“小年鉴”,即《分乡镇(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简册》,及时发放给党政领导、乡镇(街道)及县直各有关部门,成为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品牌产品”。圆满完成各类普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专项调查以及统计单位名录库维护等工作。并针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和热点及时完成各类临时性调查,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服务作用逐渐显现。创新建立乡镇(街道)统计人员月度例会制度,每月确定专题就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重点问诊,为基层统计人员答疑解惑,拔除统计工作中的“拦路虎”,进一步打响统计服务“感情牌”。

 (六)加大宣传,推进统计调查法制化。全面宣传统计法,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中国统计开放日”等活动,结合一些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内容,扩大统计工作影响力,弘扬依法治统的社会氛围和统计环境。加大对乡镇(街道)辖区内经济活动单位的统计执法检查和巡查力度,牢固树立统计法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努力营造“数”清气正、依法统计的企业环境,提高统计法制的渗透力、威慑力和信服力。

 二、需要改进和提升的问题 开展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基层统计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较明显的提升。然而,由于受

 主客观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在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中亟待改进和提升的问题。

 (一)乡镇(街道)统计机构力量整合不充分。乡镇(街道)统计机构承担大量统计资料和数据的摸底、调查、收集、审核、汇总及动态跟踪监测,以及以十年为周期的四项全国性普查任务,还要组织、培训和指导村级统计人员开展统计调查,协调、管理县级其他部门下达的统计任务。尽管乡镇(街道)都设置了统计机构,但人员编制基本只有 1 人,人员配备与统计工作量日益增大的矛盾渐显,造成基层统计员工作量大压力大、时常存在疲于应付的状况。从目前来看,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还没有形成大统计思维,在整合农业、工办、计生、驻村干部、村两委等人员力量上不充分,基层资料数据各管各头、重复利用率低、重复统计调查多的弊端突出,统计编制人员综合和协调的作用无法发挥。

 (二)统计管理体制突破度不够。近年来,经多方努力落实了各乡镇(街道)专职统计员 7 名。但是在体制上实行双重管理,行政上受乡镇(街道)领导管理,经济待遇依靠乡镇(街道)解决;而非统计局派驻乡镇(街道)人员,统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一是不能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安排时,随意安排统计人员承担乡镇(街道)中心工作任务,如有的在党政办承担大量文字工作,有的安排多个驻村工作任务,有的要承担 7 至 8 项兼职

 工作。专职统计员就变成了兼职统计员,造成主业无法兼顾、副业疲于应付的严重错位,统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二是工作调动频繁。由于人事管理权在乡镇(街道),统计人员经常换岗,甚至出现一年内更换三次的现象。不仅影响基层统计队伍的稳定,临时更换的人员业务不精,也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统计工作。三是业务素质“空窗期”长。近年来,县局注重从整体上提升基层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基层统计人员业务培训频次,但鉴于部分基层统计人员调动换岗频繁,导致后接手统计员短期内很难提升,业务素质形成“空窗期”,直接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质量。

 (三)服务工作关键触角 延伸不到位。行政村(社区)是掌握经济民生和联系千家万户的关键触角,是统计数据来源和质量溯源的保证。现在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还未从根基上延伸到行政村(社区),也没有与部门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相衔接,上难靠下难哺,造成资源及制度要素空转空耗。虽然建立了村级统计机构,确定了相关负责人员,但由于培训组织难度大、缺乏相应的经费补助,造成这些机构和人员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基层第一手资料生产者的作用。加之基层统计人员配备不足,主要精力都在应付面上的统计任务,缺少对统计数据的深入跟踪监测,也就没有能力和精力有针对性的对基层经济运行实貌开展统计预警分析,难以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直达中枢神经的优质服务。

 (四)

 缺乏有效奖惩措施。正在实施的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方案,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对统计工作达不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只有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仍达不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由县统计局作出摘牌处理,并列入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稽查重点对象。这样的处罚对违法的基层单位的惩处力度不足。同时,统计法制环境还不够深入人心,统计执法受干扰较大,查处违法案件有阻力。对于规范化建设完成好的乡镇(街道)也囿于财经纪律,无法拿出“实惠”的奖励措施,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五)思想认识有待普遍提高。在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传统观念中,认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数字统计填报,而不知道每一个统计数据的来源、采集、加工和质量溯源均是“五脏俱全”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不菲的时间精力。由此,基层统计员在统计岗位上很难得到组织重视并提拔重用,优秀的统计人员一般要通过换岗到更“重要”的岗位才能提任。致使统计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三、建议和对策 随着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先后出台,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真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统计工作重点。要深刻认识抓好数据源头的乡镇(街道)基层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面临

 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的需要,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聚焦职能职责,在准确、及时、深入上下功夫,才能做好工作。如何深化基层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升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确保统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五点建议和对策:

 (一)整合资源健全统计网络。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乡镇(街道)村统计队伍,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统计工作网络。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以乡镇(街道)行政正职领导为组长(总牵头),统计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牵头日常统计工作),农业、工业、投资、三产等行业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对分工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负责),统计员及各行业经办人为成员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统计工作办公室,统计员为统计办负责人。

 二是建立村级统计员队伍。利用村级计育员、社保员、会计、村两委等熟悉村情民意、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各村(社区)的统计员。将统计组织网络延伸至行政村(社区),保障基层单位有人从事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资料及时完整、数据真实。

 三是建立相对稳定的专项调查员队伍。在已建立的城乡住户一体化、低收入统计监测两大专项辅助调查员队伍的基础上,选择辖区内思想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作为专项调查员,负责新注册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各项普查、临时性调查等工作。

 (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定期工作例会制度。乡镇(街道)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至少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分析辖区内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运行情况,研究对策措施;常务副组长每季度末月召集各口经办人员分析预测指标完成情况,部署落实数据报送工作;副组长不定期召集分管经办人员专题研究分析分管指标情况。

 二是建立数据报送分口负责制度。各口指标数据由各口经办人员填报,经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报送专职统计员,再由专职统计员统一报送县统计局。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杜绝数出多门,有效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在已将统计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分值权重,并建立统计工作单项考核制度,提升乡镇(街道)重视程度。将统计机构建设、例会制度执行、统计员职责分工、基层统计队伍稳定,作为县委、县政府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强化专职统计员管理。

 一是保证工作时间。乡镇(街道)领导分配工作时,要使专职统计员以统计工作为主,其他工作为辅。同时,专职统计员要确保每月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时间从事统计业务工作,以保证统计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开展统计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增强业务能力。基层专职统计员要顺应发展需要,有所作为,要全面熟练掌握各项统计业务,并且会报数、会辅导、会培训、会审核,

 确保基础台账规范、基层情况清楚。统计部门要经常组织乡镇(街道)统计员参加各专业统计理论、实务培训,及时更新统计员业务储备。

 三是落实调研分析。基层统计人员要把对本辖区进行课题调研、统计分析,带着任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提出方案。以提供优质综合服务,来提升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地位和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做好统计工作成为自发的、出自内心的动机和行为。

 (四)营造基层统计合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产生了更为强烈的现实需求。一是安排基层统计经费。上级统计部门、县财政要每年落实一定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经费,用于规范化复核、业务培训、统计调查等工作,使培训面能够延伸到行政村(社区),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良的基层统计员队伍。同时,鼓励乡镇(街道)加快统计工作及调查的服务外包试点先行,用市场资源、力量及专业优势来缓解乡镇(街道)临时性的“急难险重”工作。

 二是扩大业务培训面。县统计局要抓好基层统计人员定期业务培训,使其有能力担当乡镇(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工作的需求,担当政府统计所赋予的工作职责。县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基层统计人员进行相关行业业务培训。

 三是提高职业荣誉。精心开展“乡镇(街道)最美统计人”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基层统计人员“扎根田间地头累而实、徜徉数字海洋苦也甜”的良好风貌,弘扬统计正

 能量,以示范引领基层统计工作不断焕发新活力。

 (五)探索乡镇统计体制改革。

 一是赋予垂直管理权。确定乡镇(街道)统计机构职能、性质、编制,对乡镇(街道)设立派出机构,实行统计机构延伸,人员编制归属统计局,县统计局实行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的垂直管理。根据基层统计人员为事业编制的特点,设置一定的统计职称名额,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参加职称评定。

 二是赋予考核评定权。建议乡镇(街道)统计员年度考核等次,由县统计局根据各统计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评定。县统计局党组把考核优秀的统计员,作为向上级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干部的依据。县委在干部使用职务晋升时,对优秀的统计人员,给予重点考虑,使统计人员安心、热心、尽心地投入工作,切实改善“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待遇清苦”的统计人状况。

 三是确保队伍稳定。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岗位变动必须征询县统计局同意,办理好相关统计工作交接手续后,接替人员须参加有关业务培训,可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方可调整,确保基层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形成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人员稳定、管理规范、方法科学、行为合法的统计工作体系,营造好依法统计和规范统计的良好氛围。

 课题负责人:王燕梅 执笔人:

 项宏伟

 陈水根

推荐访问:狠抓 源头 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