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发展改革系统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讲话整理资料

时间:2021-10-14 09:22:02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市发展改革系统上半年经济形势

 分析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6 月底和 7 月初,国家和省里都召开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分析了今年以来全国、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也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半年度情况。今天的会议,就是要落实国家、省和市里有关会议精神,研判当前形势,分析重点问题,交流和探讨工作经验,针对性地做好下步工作。上午,志纲同志传达了地方发展改革委主任座谈会上何立峰主任的主题报告精神,全省发改系统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孟刚主任的讲话也已发给大家,请认真学习贯彻。刚才,各区县(市)发改局就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都讲得很好。下面,我再讲三方面内容。

 一、我市上半年形势和发展改革工作主要成效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具体概括为“三个稳、三个好、三个快”。

 “三个稳”体现在:经济增速稳,上半年我市 GDP 增长 7.8%,高于一季度 0.2 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1.4%,高于一季度 0.5 个百分点。产业发展稳,工业方面,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5%,比一季度提高 0.1 个百分点,35 个行业中有 24 个实现正增长,实物

 量指标、先行指标与生产情况匹配度较好;服务业方面,人民币存款、贷款、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增长 4.5%、9.8%、39.9%和 11.2%,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提高,商品销售总额、港口运输等指标基本平稳;一产增加值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内外需求稳,出口增长 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对美出口增长 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6%,同比提高 0.6 个百分点。

 “三个好”体现在:企业效益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14.2%,较一季度提高 7.4 个百分点,35 个行业大类中有 21 个实现利润正增长。生态建设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85.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PM2.5 平均浓度降至 38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2.6%;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 76.3%,同比提高 11.3 个百分点。民生保障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0.4 万人,增长 5.1%,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 1.82%的低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518 元,增长 8.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7%和 8.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 94.9%、98.9%;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 1.8%的水平。

 “三个快”体现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18.8%,其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50%、29.6%和 26.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8.9%。新产品产值增长 13.5%,新产品产值率为 32.2%;网络零售额增长 36.3%,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同比增长 1.4 倍。创业创新步伐加快,新设内资企业 3.5 万户,增长 17.4%,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新增 293 家,累计

 达 1352 家;发明专利申请 12881 件,增长 91.7%,发明专利授权量2511 件,占专利授权总量的 10.7%。结构优化步伐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 2%,低于规上工业增速 6.5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9.5%,降低率居全省第一。

 (二)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 1、重大战略平台谋划方面:一是积极参与省里“四大”建设。前湾新区和甬江科创大走廊列入省级战略大平台,沪嘉甬铁路、宁波栎社综合枢纽、新材料国家实验室等纳入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启动开展相关研究及规划。积极对接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宁波滨海旅游休闲区列入省大花园建设重点平台;宁海森林温泉小镇、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等纳入省大花园建设重大项目库。落实加快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若干支持政策,加快金甬铁路先行段建设,推动金甬铁路全线开工。推进宁波都市区建设,制定宁波参与省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设想,与舟山共同推进舟山大陆引水三期等项目,落实甬台两市战略合作框架。二是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起草我市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点,举办“建设大湾区、融入长三角”专家研讨会,推进浙沪合作(宁波)示范区创建。三是加大国家级试点谋划建设力度。印发实施《宁波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成功申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宁波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谋划研究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争创自由贸易港等方案。四是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建

 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 20 家;宁波大学、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成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车新能源有限公司获批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2、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制订《宁波市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制订《关于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提前实现覆盖应用、系统打通、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四个 100%”目标。二是改革全域统筹管理体制。研究制定《关于优化城市发展相关管理体制强化市级统筹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基本实现市区规划“一张图”绘制、建设“一个计划”实施、国土“一个口子”管理。三是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海洋生态科技城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方案上报国家能源局,宁波开发区联合区域增量配电网规划通过省能源局评审。取消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费等一批涉企收费项目,进一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今年共有 10890 家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试点,预计可为企业降本约 6亿元。四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半年新增入库信息数据 1.7 亿条,累计达 4.9 亿条,信用红黑名单公示和联合奖惩措施逐步落实。五是深化特色小镇建设。5 个创建类申报小镇全部入围复审。上半年,16 个省级特色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9.9 亿元,新入驻创业投资企业 3222 家,引进“新四军”创业人员 2315 名。六是继续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服务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方案。

 3、重大项目谋划推进方面:按照“项目争速”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部署,重点推进几项工作。一是加强重大项目前期谋划。编制年度重大前期项目计划,安排市重大前期项目 122 个,完成上半年目标的项目 115 个,占比 94.3%。二是加快推进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完成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 149.8 亿元,达年度计划的 50.3%。其中,轨道交通 4 号线工程、宁海抽水蓄能电站、余姚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完成进度均超过 60%。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 443 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 53.1%,全市 132 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含省市集中开工项目)中 91 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达 69%。三是加快推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制订方案及项目清单,并根据省里部署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补充,明确全市省市县长项目 55 个,总投资 2270 亿元;其中第一批 37 个省市县长项目均已签约或签署投资备忘录,8 个开工建设。四是继续推进 PPP 工作。安排 PPP 项目共 106 个,其中 52 个项目已签约推进,拟引入社会资本 743 亿元,海绵城市江北水系综合整治PPP 项目实施方案获市政府批复。此外,建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 401项目。

 4、三大攻坚战推进方面:稳妥开展企业债发行管理工作,积极做好“12 春和债”违约兑付风险处置工作。抓好甬库结对帮扶助推精准扶贫,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形成甬库两地镇乡结对、镇村结对和村村结对“1 对 1”的三级结对帮扶模式,全市已有 6 个街道(镇)和滕头村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相关工作机制和体系架构研究,谋划建设梅山近零

 碳排放示范区,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5、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优化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方案,淡化总量指标、突出结构性指标,增设 19 项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指标,强化对异动指标的分析;对 300 多家重点企业和 100 多个重大项目进行摸底和梳理,为科学制定年度目标提供依据。会同统计局和市委政研室开展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跟踪国家和省指标体系研究进度,做好相关对接。配合国家发改委做好“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编制完成《宁波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制定 2018 年服务业争先攀高发展主要任务、服务业重大项目三年建设计划和港航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编制产业布局引导规划,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二、下阶段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压力

 在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稳中有忧、稳中有难”,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1、投资面临较多问题。今年上半年投资情况从数据看,完成不理想,市委郑书记多次批示,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把投资工作抓上去。从目前情况看,投资在项目储备、要素保障、企业意愿、政府服务各环节均存在问题,但最重要的几方面:一是产业投资比例过低。

 上半年,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为 21.3%,创“十一五”以来新低,与 2005 年的 54.9%相比,回落 33.6 个百分点。二是政府性项目推进难。在地方政府债务管控背景下,政府性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等存在较大困难,部分项目缓建、停建。水利(-38.4%)、生态环保(-60.4%)、保障房建设(-29.3%)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增速均大幅下滑。从摸底情况看,明年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财政资金无法保障续建项目的严峻情况。三是新开工项目接续较为乏力。今年 10 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投资总额、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8.1%、36%和 63.8%。同时招商签约项目落地率低,去年 4 月以来,全市招商签约内外资项目 264 个,去掉无实体投资项目,实际落地开工的项目仅 36 个。此外,用地、用海、能耗约束较大,对部分项目审批进度带来影响,导致投资新增量较少。

 2、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没有明显改善。6 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392.2 亿元,比年初增加 428.1 亿元,增速从去年同期的 39.9%持续回落到 29.4%,但仍高于本外币贷款增速 19.6 个百分点,不计消费贷款(418.8 亿元)中流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居民杠杆率由 2011年的 40.5%上升到 2017 年的 51%。制造业贷款余额 3651.9 亿元,较年初增加 162 亿元,增速从去年同期的-4.5%持续提高到 3.4%,但仍低于本外币贷款增速 6.4 个百分点,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 19.9%,信贷资金脱实向虚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

 3、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连锁影响。据商务委测算,中美第一批 500 亿加税清单规模占比较小,总体风险可控;但第二批 2000 亿

 加税清单涉及我市上半年出口额 311.7 亿元,占全市出口 12.1%,涉及企业 5900 余家,直接影响出口企业员工 34 万名,对我市外贸影响不容忽视,如果考虑上下游因素,影响面会更大。一是企业预期受到影响。由于经贸摩擦涉及范围、持续时间、影响程度难以确定,企业对美贸易接单和合作将趋谨慎。二是连锁反映逐步显现。部分企业反映上下游配套企业已受影响,原材料供应、下游企业经营等出现困难;股市、汇率受经贸摩擦影响波动加剧,将通过金融、贸易、生产、就业、消费等渠道逐级传导,带来一系列影响。此外,由于部分产品没有可替代性,将对进口业务造成较大冲击。对此,我们要有充足准备,从发改部门角度,做好相关的谋划和应对工作。

 4、能源供应较为紧张。用电方面,“十三五”以来电力负荷和用电量均保持 10%以上的增速,今年全省电力供应缺口在 500 千瓦左右,我市部分地区供电出现紧平衡;用气方面,前两年城市燃气年均增长 15%以上,今年上半年增长 30%,全省天然气供应缺口在 20 亿方以上。供电、供气的紧张局面将持续至“十三五”末,能源保供任务将异常艰巨。

 5、区域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上半年,10 个区县(市)中,江北、慈溪增长较快,“双底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居全市前列,重点功能区中杭州湾新区发展较好,引领作用比较突出。但有 6 个区县(市)和 1 个重点功能区 GDP 增速较一季度下滑,特别是部分体量较大的地区增速低于年度目标和全市平均。

 除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外,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架构、工作方式还跟不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工作理念上,站位还不够高,习惯于就任务论任务,这样在战略谋划方面就会有很大局限性。我们研究经济工作,必须瞻前顾后,从经济发展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大背景出发加以认识。对照这个标准,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工作架构上,委内部、委系统及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还不够紧密,工作协同推进的体系还不够健全,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工作方式上,工作方式还比较粗放,很多工作仅局限于派任务、分指标,科学性、严谨性还有待提高;工作推进落实的速度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全力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

 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年目标完成打下了扎实基础,但从下半年看,宏观环境变数较多,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下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里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精准施策、协调联动、多方发力、狠抓落实,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重点做好 8 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有效投资促进工作 发改系统作为全市“项目争速”攻坚行动的牵头部门,必须要把项目作为工作着力点,切实抓好一批重大项目谋划实施,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1、狠抓项目盯引落地。一是抓紧推动项目落地。今年的省市县长工程是 4+1 投资新政的关键,落地率必须达到 50%,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形势分析会专门听取了未落实项目的情况汇报,大家务必高度重视,不折不扣地推动项目落实落地。二是抓紧项目增补工作。6 月份委里已经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今后将常态化实施,原则上每年市本级 5 个以上产业招商项目、每个区县(市)5 个以上、六区二岛开发区 1-2 个以上(省级产业集聚区 2 个以上),以此引领带动全市更多招商项目的加快落地。下步市里将健全长效循环接续机制,制定省市县长项目工作指引,加大通报考核力度。

 2、强化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和布局研究。围绕“十三五”规划中十大千亿产业的培育,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形成分项项目库,为产业发展做好支撑。尽快修改完善并出台全市产业布局引导规划,明确区县(市)和重点功能园区鼓励招商的主导产业和不予招商产业,推行“一区多园、一园一业、一业一龙头”模式。结合“亩产论英雄”改革确定工业项目入园用地基准门槛。

 3、加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重点围绕“项目争速”396 个项目制定保障方案,特别是对占用永久农田、市县两级财政分担比例、涉军三类共性突出问题,抓紧研究解决方案。围绕 37 个下半年新开工项目和 1 个上半年未按时开工项目,按月分解下达开工任务,促进实质性开工。围绕去年 4 月以来签约的 264 个项目,狠抓产业项目招商落地。对部分跨区域、跨部门的重难点问题,定期、成批次提请市

 领导协调。委里也会不定期将“项目争速”行动的项目推进、要素保障和服务、改革创新等情况,报送市领导和各地各部门。

 4、集中财政资金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全面排摸梳理,做好财政资金重新调配,重点支持建设条件较好、进度较快的在建项目,以及确实具备年内开工条件的新项目,促进投资放量。对列入政府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可先批复项目建议书,推动项目先行开展前期方案研究,将资金来源情况后移到可行性研究阶段明确。科学编制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统筹平衡项目安排与要素保障。同时,创新招商工作模式,针对政府资金紧缺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地块整体开发”等模式。

 5、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针对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资金瓶颈的问题,要想办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动力。下阶段,国家层面可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向社会推介,我们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深化研究,创新方式,规范有序推进 PPP 模式。另外,国家将启动债转股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政策,提前梳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会同国资、金融、财政等部门做好研究,提出解决债转股项目落地的建议和举措,解决好化债与政府性项目推进的矛盾。同时,要加强企业债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

 (二)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全年经济增长“双底线”目标,发挥好发改部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牵头职能,强化统筹联动,守牢增长底线,确保实现年度目标。

 1、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一是加强对主要指标和支撑性指标的“双底线”管理。抓好发改部门牵头的投资结构性指标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指标,高度重视产业投资和政府投资增速下滑问题,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完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监测网络,扶持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升业绩,争取入库,避免指标出现过快回落。密切跟踪人民币存贷款等差距指标和工业增加值等重点指标进度,切实把任务落实到部门和地区。二是强化指标运行监测,加快完善对结构性指标、先行指标、实物量指标等的分类监测,深入分析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讲清数据背后原因。三是把握好工作节奏,市里已经形成经济形势“书记季度听、市长双月听、联席会议月度召开”的工作惯例,节奏更快、要求更高,各地也要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指标异常波动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做好下情上达。

 2、深化热点重点问题跟踪研究。一是关注中美经贸摩擦的后续影响。刚才也说了,中美经贸摩擦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博弈过程,发改部门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牌。各地要与商务部门一起摸清涉及行业和企业的底数,对可能受影响的重点企业开展针对性的沟通联系,关注可能引发的停工停产、工人失业和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从发改的角度,做好宣传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强化政策储备研究,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关注能源双控形

 势。省里明确提出,“十三五”能源双控目标必须坚定不移执行,不能更改,我市目前累计能耗总量增幅已超过“十三五”控制目标,能耗保障对项目推进的制约日益凸显,发改部门既要降能耗,又要加快发展、加快投资,压力很重。必须抓紧排摸项目能耗缺口,平衡好项目推进顺序,强化能源运行监测,配合做好专项督查等工作。三是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做好原材料价格波动、企业融资贵、用工难等问题对企业影响的调研,深入分析企业亏损面的结构性变化。四是关注国家光伏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冲击,抓紧对光伏企业的调研,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3、开展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见》《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方案》等文件,估计下半年会发布。上个月,省里已经起草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征求意见稿,将于近期发布,并将此纳入各地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委里也与统计、市委政研室等部门在共同推进相关工作。下阶段,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配合统计部门制定我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各地也要高度关注这件事情,做好跟踪和对接。

 此外,半年度、全年市里都将组织开展对区县(市)、重点功能园区的经济工作责任督查,也请各地提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三)抓好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始终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发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改系统要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抓好抓实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1、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考评、专业园和初创企业政策兑现工作,强化政策支撑;积极申报国家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谋划集成电路等领域产业创新中心;加大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培育力度。打造汽车和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争取吉利汽车杭州湾项目 8 月份基本建成,余姚项目年底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梅山项目开始主体工程建设,推动形成宁波杭州湾、北仑、南部三大汽车整车制造集群;加快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项目建设,做好“401”项目核准后续相关工作,争取 10 月底前动工建设,确保大榭石化四期 11 月底前开工建设。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开展全市中(工)频炉专项核查和钢铁行业月度监测,坚决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三年建设计划,推进商贸、物流、金融、信息、科技等 10 大领域 100 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中铁十五局区域总部、象山庞德巨星国际文化中心等项目前期进度,争取宁波润恒农副产品冷链交易中心、宁海得力电商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启动服务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工作,建立健全我市服务业基地、楼宇和规上企业指标体系,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力争建设成为“亩均论英雄”示范城市。出台《宁波市加快港航物流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强化港航物

 流业发展政策支持。跟踪关注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方案,做好贯彻落实。继续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3、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做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编制发布《宁波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四)抓好重大战略谋划推进 1、高起点谋划推进“四大”建设。这是下半年省里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编制宁波湾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以及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两大战略平台空间规划,建设梅山产业集聚区、石化开发区等“万亩空间、千亿量级”产业大平台。按照省里大花园建设“串珠成链”的要求,对我市梅山、东钱湖、溪口等生态条件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进行统筹谋划,梳理一批重点平台和重大项目,建立完善大花园推进机制。围绕大通道建设,积极打造综合交通走廊,推进甬金铁路、甬舟铁路、栎社国际机场三期等项目建设,力争三门湾大桥年底通车。目前,省里的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下半年要根据省里要求,做好宁波大都市区建设的推进和落实。下步,市里马上要召开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下阶段目标任务,各地发改部门也要抓紧谋划梳理,拿出一批好项目、新项目来支撑“四大”建设。

 2、继续做好“一带一路”综试区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宁波创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年度 15 项重点任务按节点要求推进;修改完善综试区创建方案,为争创国家级试验区打好基础。

 3、加快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制定实施我市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系列文件,深化沪甬交通、产业、科技、金融、人才、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快推进浙沪合作(宁波)示范区建设方案编制,推进沪嘉甬铁路项目前期。

 4、谋划一批新的平台载体。加快搭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形成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创新联盟”,突破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在军工领域应用,争取在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中发挥优势、抢抓先机。统筹推进以象山半岛为主体的宁波南部海洋经济重大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浙江象山半岛海洋经济示范区成功获批。会同商务委推进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申报工作。

 此外,要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要求,推动“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研究提出“十三五”规划目标调整建议和推进规划实施的针对性举措,更好引领“十三五”后期经济社会发展。

 (五)抓好重点领域改革突破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我们要在总结前 40 年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重点难点任务取得新突破。

 1、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 100 天,这是省市人代会上提出的目标,必须完成。省里对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和最多 100 天制定了两张负面清单,对 100 天有明确的界定,我们的“最多跑一次、最多 100 天”改革实施方案也已经正式实施,今年要实现以工业和房产类等为重点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 100 天”,其中一般工业类项目审批承诺时间缩短至59 天、一般房产类项目审批承诺时间缩短至 95 天,任务虽然非常艰巨,但也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各地要深入探索、大胆创新,为市里的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立足实际,不要盲目攀比。此外,要加快推进企业对标竞价“标准地”制度,结合余姚、奉化、象山三地改革试点经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实现省级及以上平台新增工业用地 30%以上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

 2、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制订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政策,抓实“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通过市场化机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继续落实环保电价政策,弥补火电企业环保设施改造成本。围绕优化能源结构,开展燃气价格改革研究。精减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环节等,减轻企业负担。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信用平台三期建设,落实联合奖惩机制,编制 2018 版信用征集目录,扩大信用信息征集范围。

 3、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8 月底我们会发第三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的申报通知,各地要立足地方实际,做好谋划和申报工作;同时,今年年底,我们会对全市特色小镇进行考核,目前正在研究制定

 考核办法,各地也要配合市里做好这项工作,及时梳理工作推进中的成效和亮点,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夯实特色小镇建设基础。

 此外,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实施好发改系统机构改革,各地要在转变和优化职责上下功夫,注意上下职责打通衔接,保证改革期间各项工作连续稳定。

 (六)抓好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工作 1、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一是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考核。分解落实区县(市)指标目标,强化对标检查和年度考核,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宁波市循环发展行动计划》,培育储备并上报一批符合国家资质要求的园区或基地,各地要积极响应,立足发展实际,谋划推进相关工作。同时,牵头编制全市固废处理体系规划和海曙区洞桥区块静脉产业发展规划。三是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强化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目标管理。

 2、加强能源保供和清洁能源发展。一是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积极争取上游气源,加快地方燃气的应急调峰设施建设,加快电网项目规划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杭甬复线、象山支线、大榭支线和舟山登陆等国家和省级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加快 LNG 接收站二期工程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工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建设工作。四是持续做好长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五是谋划推进发展能源贸易、打造 LNG 产业链、建设全国 LNG 登陆中心等重点工作。

 3、强化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一是实施好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工程,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开展 2019 年民生实事工程征集和宣传工作,做好社会满意度调查与评价。二是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梳理我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理念,开展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民生服务补短板工作。三是培育发展社会服务产业。谋划打造一批健康产业发展平台,把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作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重大健康产业项目管理服务和招商重点项目推介。编制《大运河(宁波段)文化带建设规划》,做好产教融合国家级试点城市申报。

 4、促进价格平稳运行。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品价格的传导和影响,强化预研预判和对策研究,积极引导社会预期。用好价格调控专项资金,发挥菜篮子价格应急调控平台的作用,为食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提供保障。强化房地产调控背景下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备案工作,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5、统筹推进对口援疆工作。在做好产业援助、改善民生、基层维稳、智力支持、交流交往等援建工作的同时,实施好“甬库镇村结对帮扶工程”,全市 30 家乡镇街道要在 9 月底前与库车县的贫困乡、贫困村和团场的困难连队签订完结对帮扶协议,确保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加大社会帮扶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不断提高援疆工作的综合效益。

 (七)抓好数字发改建设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数字发改建设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推进系统工作创新转型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5 月份已经完成发展改革大数据门户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并正式立项,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期、新型宏观经济监测信息系统、碳配额管理信息系统等一批重点应用系统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同时,还对大数据在宏观经济监测、社会民生和公共信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相关分析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下阶段,要按照省发改委工作部署要求,推进“6+N”业务应用系统、信用监管系统、政务运行系统和数据开放系统建设。孟钢主任在全省发改系统数字化转型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材料已经印发给大家,请大家回去认真学习,对照落实。下步,委办公室要牵头做好培训工作;各相关处室要高度重视,会同信息中心,按照省里要求的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各区县(市)也要加强与市里的对接,完善相关平台建设,配备好专门人员,合力推进这项工作,确保发改系统数字化转型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八)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 这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点活动,车俊书记对此高度重视,指示要把它打造成继“最多跑一次”改革之后又一浙江工作品牌,我们必须抓好落实。

 1、深入推进大学习。大学习关键要“悟”。就是要以“‘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线,着力学懂弄通***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学深悟透***同志对浙江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真学真懂真悟”,进一步提高发改干部的站位、觉悟和眼界,提高把握全局的本领。

 2、深入推进大调研。大调研关键要“谋”。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带头、全委调研的作风建设,真正深入基层一线,创新调研方式、提高调研质量;另一方面,要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谋划提出一批重大改革、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大政策,使调研成果真正做到实用、管用。各地发改部门也要抓好调研、加强谋划,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3、深入推进大抓落实。大抓落实关键要突出“效”。就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发改部门牵头推进的“四大”建设、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一百天”改革、重点工程和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等,要全力推动、狠抓落实,抓出实效、抓出长效,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大抓落实要注重上下对接,市发改委要加强与省里和国家的对接,各区县(市)发改局要与市里做好沟通对接,强化市县发改联动;各区县(市)也要做到左右互学,相互之间多交流、多学习。各地在“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中取得的好成果、形成的好做法、积累的好经验也请及时与市里交流分享。

推荐访问:会上 座谈 上半年


[全市发展改革系统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讲话整理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