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论文选题 语文教学生活化课题实践意义
时间:2021-10-14 08:32:57 来源:网友投稿
1、语文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语文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语文活动的源头活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2、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有了生活厚重的土壤,有了接触生活的机会,学生的诸多潜能必将得以更全面的发展。
3、语文教学走进生活可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语文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须将所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致用。语文教学生活化正可以发挥这方面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模式,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融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它是一个人知识能力,思想意识不断成熟的过程。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参与,只有人积极参与了,社会才会更完美,更精彩。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所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4、语文教学生活化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事实上,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情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歌唱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教学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特点,让每个个体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重个体的发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为学生展示个性才能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
生活与教学紧密结合,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定会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新的活力,使我们的教育开出异样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因此,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是彰显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需要,是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张扬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育论文选题 语文教学生活化课题实践意义]相关文章
- _高一年级语文教学个人述职报告
- 语文教学和班主任个人述职报告|班主任防疫工作总结
- 语文教学万能工作总结经验推荐
- 《孔乙己》初三语文教学教案解读
- 语文教学通用经验随笔推荐
- 语文教学心得10篇
- 语文教学通培训心得体会7篇
- 初二语文教学反思,菁选2篇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完整文档)
-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总结
- 课题检索服务委托单
- 【烟草专卖精益管理课题申报表】
- 合作学习课题计划
- 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心得:
- 课题研究流程说明
- 两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牢记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市委书记2021年专题党课)
- 2023课题培训心得8篇(范文推荐)
- 2023年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分类指导课题研究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 生活化随笔,菁选3篇(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