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历史学专业,浅谈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历史贡献

时间:2021-10-15 11:32:05  来源:网友投稿

  1 浅谈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贡献

  摘要: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设计社会主义体制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及制度体系的设计上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评价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就要对毛泽东的历史经验做出分析和研究。和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理论体系形成、制度确立的历史贡献,系统总结这一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历史经验 (一)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求符合中国特色过程中,从

  2 1955 年 11 月到 1957 年这一时间段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也是在探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探求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方法上,在尚且未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之时就开始了,自从 1955 年就对我国农业和其它阵线的策略开展做出探求。更是在 1956 年 4 月,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原则在《论 十大关系》中所表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毛泽东认为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但要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且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的原则。党的第八次代表会上,很多重要的思想观点被提了出来,并且对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做了论述,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把党和国家的中心转移过来。第二年年初,毛泽东有根据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阐述了矛盾的所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探索道路上开了一个良好的先河。

 (二)有利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在新时期,毛泽东的设计和思想是我国在探索道路上最基础的根本,正是由于毛泽东所提出的原则和设计思想,才让我们在发展符合我国实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坚持下来,继续坚

  3 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待改革开放的问题以及基本原则上,党一直以来都在坚持着自己的路线和道路向前,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是几代党的领导人一直强调的。

 (三)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 在建设属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一直以借鉴苏联与自身结合的方法为基本的思路,把中国的实际结合马克思的基本原理的观点。虽然因为多种局限性,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寻找能够属于中国实际的道路中,所得出的和规划的政策也与实际有所偏离,但是即使是这样,这种思想和方向在根本上是没有错的。所以,这种思想也为后续我国在探索的道路上提供了标杆和指向的作用,也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加入了动力和坚实的基础。邓小平也曾经说过:“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什么经验,只要是历史上所经历过的,成功、失败甚至是有挫折的过程,都是宝贵的经验,我们现在实施的方针路线,都是积累和学习了历史中宝贵的经验所总结出来而制定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认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中,毛泽东

  4 的探索过程以及思想是错误的,不能按照现有的思维以及想法对当时毛泽东的做法相提并论,对他在探索中所经历的和积累的经验的作用也不能否认,既不能对前人和历史太苛求,也不能过分的要求毛泽东做出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一)经济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发展。他指出:“不能够因为害怕资本主义就害怕商品生产,因为商品的生产与经济系统相关,经济系统生产什么样的商品,要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也是能够生产属于社会主义的商品的。”他还提出,在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 “国营和私营都可以做,资本主义也可以消灭了再搞。” (二)政治建设 毛泽东在人民与政治之间贯彻了“不批评”的原则,对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做了正确的处理。他提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之间的矛盾;实施“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

  5 原则是处理党与民主党的关系;实现民族平等与团结的原则是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实施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处理科学教育以及文化工作的问题;毛泽东在针对领土问题上,既不强硬也不软弱,公平合理的提出了独立自主、互不侵犯等原则,而且也表明自己永远不会与世界为敌的思想,以及对“三个世界”的划分等。

 (三)发展战略 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上,毛泽东呼吁全国人民,把各个民族都团结起来共同对工农业、国防业以及科学文化等进行建设,这就是所谓的两步走的战略。与此同时,毛泽东主张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东西,不能够闭门造车,把对外开放的思想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来,他还觉得我们可以把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学习应用过来。他说:“在学习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既然把西方的那些资本制度和官僚作风的丑恶习惯作风进行抵制,也要绕开这些作风,在合乎科学的方面我们要多去学习。

 三、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设计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6 (一)毛泽东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构建 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建立在工人和农民联盟基础上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家。他指出了这种阶级“政权”的地位:它应该是农民和资产阶级的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工人和农民联盟。毛泽东通过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制度。他认为这种政体即与苏维埃的制度类似,但又有着不同的内容,也与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不同。毛泽东提出,必然要为民主党的地位留有空间,两党之间要长久合作的政党制度,但是在对领导权的问题上,丝毫不能动摇的是“对国家的领导权一定由中国共产党来掌握”毛泽东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解决民族问题。毛泽东在经济制度的问题上,主张的经济制度是由国有经济为主并领导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各经济之间互相合作、各取所得。他说:“我们的社会经济名称仍然被称为‘新民主经济’”。整个社会经济由国家经济主导,并主导着其他社会经济体系。国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因素,主要的经济体系、制度框架和基本思想的设计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构想。

  7 (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中的作用 早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就提出过从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种基本思路被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所发展和丰富起来。他说,新民主的趋势必须是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现行制度的出现是由目前的历史阶段形成的。它将有别于俄罗斯的系统,完全符合我们必要的特殊形式。它是由联邦民主阶级组成的新民主制度。国家的状态和权力的状态。”今儿确定了基本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转型和进步的基础是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直接在半殖民半封建的土地上建立的。毛泽东从解放战争后期开始思考具体的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从对待资产结合资本主义经济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长期稳健的发展被1949 年年初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出,这是由毛泽东在西柏坡所主持的党的会议。

 (三)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 在探索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毛泽东借鉴了苏

  8 联的改革方案。同时,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毛泽东表示已经建立起来,但是这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产力关系和经济以及上层建筑之间,依然存在着根本的矛盾问题。这种矛盾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上。然而,通过现在的改革生产中制度的变化就可以解决这种看起来是相对立的矛盾,这也是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在改革过程中的基础理论。

 总结 文章讲述了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以及其它制度问题设计中所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和提供的关键思想的贡献。而且,在对我国发展时期的制度建设的时候,引领我们避开了前苏联的发展过程,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制度探索的过程中,提供了他的历史经验和在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改革方法。而且他的很多历史经验也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探索提供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新时期党在改革和创新中,继续把毛泽东的改革思想和措施沿用并且进行了深度剖析。而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是

  9 根据毛泽东所建立的符合中国特殊的基本制度的框架。毛泽东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在新时期我国对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的经验和影响,也为我国在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方案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9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推荐访问:历史学 浅谈 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