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增加人民银行价值现实路径与实践探索,,会计学专业

时间:2021-10-16 10:09:38  来源:网友投稿

 内部审计增加人民银行价值的现实路径与实践探索

 内 容 摘 要 :

 现 代 社 会 管 理 制 度 越 来 越 成 熟 , 内 部 控 制越 来 越 完 善 , 内 部 审 计 价 值 将 如 何 实 现 成 为 组 织 管 理 层 和内 部 审 计 人 员 日 益 关 注 的 问 题 。

 国 际 内 部 审 计 协 会 关 于 内部 审 计 的 新 定 义 揭 示 了 内 部 审 计 目 标 的 变 化 , 即 从 帮 助 组织 评 价 管 理 者 履 行 职 责 到 帮 助 组 织 增 加 价 值 和 提 高 经 营 效率 。

 本 文 从 人 民 银 行 内 部 审 计 与 人 民 银 行 的 履 职 目 标 的 关系 着 手 , 分 析 在 价 值 导 向 影 响 下 内 部 审 计 增 加 人 民 银 行 价值 的 现 实 路 径 , 以 内 部 审 计 实 践 案 例 说 明 内 部 审 计 必 须 与人 民 银 行 的 履 职 目 标 保 持 一 致 , 才 能 充 分 发 挥 内 部 审 计 作用 , 实 现 “ 增 加 价 值 ” 的 内 部 审 计 目 标 。

 关 键 词 :

 内 部 审 计

 增 加 价 值

 履 职 决 策

 一、内部审计是增加人民银行履职价值不可或缺的构成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组织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组织内部各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印发并于 2014 年1 月 1 日起执行的《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

 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很明显,增加价值是内部审计重要作用之一。

 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价值链上是一项间接、辅助活动,新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Ⅱ A 强调内部审计增加价值是指内部审计通过确认和咨询服务,增加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机会,确认运营的改进,降低风险暴露的程度,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它对于人民银行的价值增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内部审计创造直接效益。内部审计人员履行最基本的监督职能,通过适当的审计方式并遵循规范性的审计程序,帮助发现人民银行履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减少损失,为人民银行直接增加效益,例如减少差错损失、避免案件发生损失、避免行政诉讼的声誉损失等;其次,内部审计增加隐性价值,提高潜在效益。隐性价值一般是通过充当参谋和顾问体现的,借助合理化的审计建议,增加优化行动方案的可能,是内部审计增加隐性价值的重要表现;再次,内部审计产生“威慑”作用,体现间接价值。即无论内部审计是否发现问题,因在人民银行的组织架构中有内部审计的存在,客观上会对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威慑作用,使其时刻意识到要经常性地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检查,不得不维持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客观上导致了组织价值的增加,实质

 上体现的是内部审计的潜在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易于计量,而间接价值却难以衡量,内部审计实现“增加价值”才更有意义。

 二、内部审计增加基层人民银行履职价值的现实路径

 人民银行的整体价值在于履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各项职能的能力。鉴于此,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现实路径主要在于确保辖区人民银行声誉、发现风险点并减少风险事件、展开绩效审计并找出提升空间。笔者所在 辖区人民银行近年来以法律事务专项审计、消防安全风险导向审计、支行内部控制绩效审计为依托,积极实践内部审计增加基层人民银行价值的目标。

 (一)以法律事务专项审计维护人民银行良好声誉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中央银行的良好声誉。人民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声誉,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依法行政维护人民银行良好正面形象是另一重要方面。基层人民银行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可为度有限,而确保依法行政维护人民银行良好正面形象确是一项长期并需精心维系的工作。人民银行的法律事务工作,关系到人民银行的形象树立和对外声誉,对 保障和促进人民银行依法履职、规范执法和防范风险有着重要意义。开展

 法律事务专项审计是增加基层人民银行履职价值的实践之一。

 此项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以办公室的法律事务基础工作为切入点,并延伸至征信管理、外汇管理、会计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许可及执法检查工作。通过现场与非现场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发现涉及行政执法综合检查的档案保管以及离职人员执法证的处置有部分瑕疵;政务公开中相关投诉联系人员错误,容易给服务对象办理业务造成困扰,也影响到人民银行的对外服务形象;此外,涉及与外单位签订的民事合同审核记录不完整或分散保管, 也极易诱发相关民事诉讼。通过审计,在确保全行政务信息有效公开、促进法律事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的情况下,更使法律工作并非某一部门的单项责任,而是全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职责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使得职能部门之间的法律交流更为密切、业务协作更为畅通,依法行政的理念也更为普及和深入。

 (二)以风险导向审计维护办公安全避免潜在损失 围绕人民银行行泰库安的目标,内部审计人员牢记降低人民银行的风险就是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则,开展了消防安全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以识别和监测消防安全风险事件为基本点,整理列示了包括局部火灾、 专兼职人员配置、消防值班制等在内的 40项消防风险事件,运用风

 险导向原理,建立风险事件分类矩阵,筛选尚未有效管理的风险事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审计方案,集中整合使用审计资源,并对17项重要风险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规范性核查与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面向全行员工发放审计问卷,测试员工的消防意识、消防器材使用能力和火灾反应程度,结合审计发现,对全行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中肯评价。该项审计一方面全面检验了全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管理部门强化管理;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全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增进 了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

 (三)以内控绩效审计找出提升空间增加潜在效益 经过多年实践,人民银行结合 COSO 五要素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内部审计人员在支行内部控制绩效审计中,运用内部控制评估,在评价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合理性、遵循性、有效性的同时,运用绩效审计手段,对辖区支行履行职责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

 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人员以穿行测试、实地查证、查阅凭证等手段,对支行内部控制规范性给出评价,对审计发现予以定性并及时落实责任人,对内部控制的缺陷及不足进行纠正,以期堵住支行业务运行过程中的漏洞;同

 时,建立了内部控制绩效指标体系,确立了连续 3 年绩效指标横向比较的审计要求,针对各个业务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采集指标数据,对支行的内部控制成效进行客观评价,以期提高各项业务的工作效益和效率,进而推动支行各项职能的及时有效履行。

 三、当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制约因素 (一)审计报告制度存在缺陷,影响问题整改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 ( 包括上级行安排的审计项目 ) 均需经本级行领导审阅后,再报送上级行。因而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行领导的选择性意见。这种审计报告 制度,一定程度上导致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权和报告权不相统一。虽然经“筛选”的问题一般是本级行的特有问题,但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对 “筛选”掉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加以继续分析及监督整改,则该问题的风险隐患将长期存在,一旦隐患暴发,不仅有损于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甚至对整个辖区的正面形象造成重大影响。

 ( 二 ) 审计基础管理正对性差,影响审计质量 一是内部审计的计划管理不强。审计部门一般于年初制定审计计划,全年整体情况考虑不足,对全行性重点工作、高风险业务领域的侧重不够。有时更多的顾及上级行下达的工作任务,缺乏内部审计的中长期规划 ,不利于内

 部审计工作的持续、高效开展;二是审计现场管理欠规范。规范的现场审计要经过进点会谈、现场检查、事实确认、意见反馈等常规程序,而有时因审计时间短、任务紧,人为地缩短现场审计时间,增大审计现场的随意性,影响到审计质量,最终导致内部审计不能提供具有附加价值的有效建议。

 (三)内部审计工作组织乏力,影响审计增值 一是内部审计部门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人员结构不当。人民银行分支行逐级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对本级行领导负责,但到县(市)支行一级则只单设内审岗。基层内部审计力量相对薄弱,无法自主组织大型的审计项目,自主安排的审计项目也多是应付考核所需,且实施同级审计的阻碍也无法避免;二是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负荷过重。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在完成本级行审计任务的同时,还要参加上级行的项目审计工作,经常性的出差和疲于应付,容易导致某些审计项目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体现审计增值作用;三是内部审计的手段较为落后,手工海量查阅资料仍是审计的主要手段,计算机辅助审计力量薄弱,也影响到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不利于审计“增加价值”作用的发挥。

 (四 ) 内部审计人员惯性思维,影响审计转型

 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娴熟会计、审计专业技术,而且要求具备战略思考能力、相当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计算机和网络技能。而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于某个特定业务岗位,能够专注其专业方面的审查,但综合审计能力不足。特定业务岗位的惯性思维,致使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缺乏 “价值”意识,习惯于查错纠弊和简单的“对与错”评价,而对内部控制强弱、风险高低、危害大小以及效率等重视不足,更遑论关注资源配置和目标实现,发挥顾问咨询作用,提出更具建设性的增加价值的审计建议。

 四、以整合价值链为基础改进内部审计增值作业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在价值增加过程中需要将组织活动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而其核心就是增 加增值作业,消除非增值作业。基于此,可以将内部审计活动分为增值审计作业与非增值审计作业。在今后的审计项目安排中,围绕人民银行的履职目标,增加增值审计作业,减少甚至消除非增值审计作业。

 在增值作业中,可以初步将其分为定位作业、确认作业、资源整合作业、咨询作业等。根据人民银行的特点以及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采取恰当措施改进上述作业,以推动内部审计“增加价值”作用得到更好的体现。

 (一)明确内部审计定位,协助行领导增加组织价值 内部审计在人民银行的定位十分重要,只有准确的定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新版《内部审计准则》第 2302 号具体准则规定:“实现董事会、最高管理层与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可见,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应向行长负责,为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增加价值提供协助。由于Ⅱ A 中的专业指导小组在讨论内部审计新定义时,大部分指导小组成员希望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把审计信息传达给审计委员会、组织的管理层和其他股东,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审计结论信息使用者的主导性地位。而在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只有把审计发现的信息线索更完整、更准确地传递给行领导,才能认真协助其为人民银行履职。

 (二)发挥审计确认作用,以审计活动推动审计增值 新版《内部审计准则》第 1101 号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全面关注组织风险,以风险为基础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当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应是结合总行提出的内部审计转型要求,以风险为导向、以增加价值为目的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一是运用风险导向审计,识别和监测人民银行业务和系统的风险点,筛选尚未有效管理的风险事件,通过风险事件分类矩阵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定期更新,以集中整合使用审计资

 源;二是运用内部控制评估机制,评价业务程序的规范性和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合理性、遵循性、有效性 ;三是运用绩效审计,对辖区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以促进人民银行的整体履职效益。

 ( 三 ) 整合内部审计资源,建设和谐有效的审计环境 根据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向利益相关者提供防范性的审计产品,向其提供解决方案,内部审计不再将自己视为“局外人”,而是成为组织增加价值、提供效率的一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提供保障和咨询。在人民银行系统内,内部审计资源包括行长、审计服务对象、审计人员等,这些资源的整合过程,也是和谐有效的内部审计环境建设过程。一是明确内部审计为行长服务,保持与行长畅通的沟通渠道,以取得审计工作的主动性。明确内部审计对行长负责,不仅可以很好地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且从制度上确保了内部良好的监督管理和层级间的有效沟通;二是与审计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保障审计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与各部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信任关系,开展专项调研、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潜在作用,增加

 审计附加值;三是整合内部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传统和非传统审计背景。战略视角下的内部审计触角应延伸到各个层面和战略高度,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建立一支多元化素质结构的审计队伍。内部审计团队应由具备各种资...

推荐访问:人民银行 会计学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