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萧山区(联考)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时间:2021-10-16 10:16:58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①绎

 ②A

 ③B

 ④瑰 (4 分,每个 1 分。有差错不给分)

 2. C(2 分)

  3. B(3 分)

 4.①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②恨别鸟惊心

 ③壮志不已

 ④老骥伏枥

 ⑤李贺

 ⑥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8 分,各 1 分。有差错不给分)

 5.C(3 分)

 6.示例一:A 封面中以毛泽东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为主,既是书中斯诺为毛泽东照相的经典情节的再现,又说明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在书中和整个革命道路中的重要作用;封面中的毛泽东目光炯炯有神,正视前方,显示出坚定的信念和革命必胜的决心。

 示例二:B 封面中有以号手剪影为主,辅之以红军行军的场景,既刻画出红军的战斗姿态,又展现出红军团结一致、奋勇前行的精神样貌,很好地表现著作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

 (3 分。意思符合,按要求酌情给分)

 7.示例一:《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示例二:《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5 分。意思符合,按要求酌情给分)

 8.①母亲和姐姐浆布、锤布。②虽讨厌拉磨声,但极喜欢面粉及母亲。

 ③母亲拿收成招待朋友稀客,酒席间聊乡间趣事,我坐院子读书。④逍遥自在、眉喜眼笑、呵呵自乐。(4 分,每点 1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9.示例一:第②段“黄土平夯的院落里,有一棵枣树,有一棵桑树。”与第④段“枣儿熟了会落下来。和第⑤“桑葚熟了也会落下来。” 相照应,前文写到枣树与桑树,后文写到枣儿桑葚的成熟,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示例二:“桑树下布置了石磨”与“石磨还在桑树下盘踞着,显得很沉默的样子。”相照应,前文写石磨布置在桑树下,与后文写石磨沉默盘踞在桑树下相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示例三:“不由怀念起绿荫匝地的农家小院”与“怀念家的样子,感觉又清晰又模糊”,两处怀念互相相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4 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0.(1)“任凭”是“任意凭借”的意思,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即使蝉儿聒噪,蝴蝶在头顶飞过,“我”也不予理会,表现了“我”坐在小院里读书的闲适心情及对小院的喜爱之情。(2 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不矛盾,对家的感觉“模糊”是因为的确离家太久了,“清晰”是因为怀念家的感觉是确定的,家带给我舒心惬意的享受、逍遥自在、安静美好的感觉是刻骨铭心、不曾忘却的。(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1.内容:本文与《昆明的雨》都是回忆类的散文,本文回忆了“我”在老家院子听母亲和姐姐捶布、看母亲磨磨、看书等农家特有的事;《昆明的雨》回忆了昆明的菌子、缅桂花、卖杨梅、吃猪头肉等事。两篇散文记叙的内容都是都是生活中的琐事,拾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当地特有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琐细事物,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儿。

 语言:两篇散文语言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但都含蓄有味。如本文中“枣儿熟了会落下来。桑葚熟了也会落下来。”语言很平淡,但包含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的无限感

 慨;《昆明的雨》中对于炒菌子的描写非常细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昆明的无限留恋。

 情感:两篇文章都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对家乡闲适宁静生活的无限留恋,表达了作者淡淡的乡愁。本文作者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抛开碌碌的功名,作别蜗居的楼屋,回到母亲留下来的农家小院里,让心通透安静。《昆明的雨》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那段悠闲自得而又幸福自由的生活的留恋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

 (4 分。每点 2 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2.B(3 分)

 13.(1)只要用微信扫码,输入人口普查员提供的账号密码,根据提示填报住户信息,包括(户别、住所、类型等),如有新增家庭成员,点击“添加”;然后点击住户人员姓名,进入个人信息填报页面;最后,确认并签署姓名,勾选“本人郑重承诺”后提交上报。需要注意,以上信息都要按时、如实填写申报,并且在 11 月 5 日前填写完成。(4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不可以,必须提供。提供身份证号是为了数据比对,把填报的数据汇总,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实际上是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工作人员会加强对身份证信息的保护,用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这不用顾虑。我们要支持人口普查,保证数据质量。如有造假、作假行为,就会被严肃查处。(4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不同意。我认为人口普查电子化登记是值得推行的。无风险,工作人员在数据传输、采集处理过程中都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同时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杜绝了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效率高,它能够减少对普查对象的打扰,方便大家申报普查信息,提高数据采集效率。(4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1)承受、承蒙

 (2)瘦弱

  (3)偷偷地、暗暗地

  (4)①(4 分,每个 1分。有差错不给分)

 16.C(A.第一个“而”作连词,意思为“就”,第二个“而”作连词,表并列,无实际意义。B.第一个“为”作介词,意思为“给、替”,第二个“为”作动词,意思为“是”。C.两

 个“乃”都作连词,意思为“就”。D.第一个“以”作连词,意思为“用”,第二个“以”作介词,意思为“凭”。)(3 分)

 17.(1)但奉命守城/所为者重/不敢以私害公(2 分。每处 1 分。)

 (2)源子雍偷偷派人送信到统万城,命令城中将士努力坚守统万城。(2 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18.课文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源子雍为国为民,是站在道义一边的,所以将佐们都听从他的号令全心全意固守城池,城里的粮食吃完了,煮马皮吃,源子雍与儿子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不敢因私害公,大家被源延伯节义感动,全都奋发自励,所以得道多助。而胡人反叛不是正义的,他们围攻城池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失道寡助,最后胡人的弟弟带兵投降。(4 分,每点 2 分。意思符合即可,缺具体内容酌情扣分。)

 19.(1)高大苍绿,枝叶绵延,风吹劲松,潇洒摇曳。背阴处上长出绿苔,半空中枝叶浓绿辉映,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染绿了,这更烘托了南轩古松高大、苍绿。(2 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以古松为喻,希望孤松上冲千尺、直上云霄,侧重体现出诗人不满足于“孤松”的潇洒自得,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暗寓出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3 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0.示例 1:我赞成小语同学的做法。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出示一张惨烈的火灾照片,“触目”才能起到“惊心”的效果;另外救灾现场的真实照片也更加衬托出消防队员(救灾人员)的英勇无畏。

 示例 2:我赞成小文同学的做法。虽然惨烈照片能起到警醒的作用,但视觉冲击力太强,尤其会对学生幼小的内心产生极大的恐惧;另外出示过于惨烈的照片还是对受灾人员的不尊重。(5 分。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语言连贯、得体)

 21.评分标准

 一等(35—40 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 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 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 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 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 300 字,不成篇。

 【参考译文】

 北魏北方的胡人反叛,围攻夏州刺史源子雍。城里的粮食吃完了,就煮马皮吃,大家全心全意固守城池。源子雍想亲自出城寻找粮食,留下自己的儿子源延伯守卫统万城,他手下的将领僚佐都说:“现在北魏全国到处发生叛乱,粮食用尽,援助断绝,不如你们父子一起离开统万城。”源子雍流着泪说:“我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恩惠,就是死也应该死在这里;只是没有粮食来坚守,所以想到东夏州,为大家筹集几个月的粮食,如果有幸能获得,就一定能守住统万城。”于是率领身体瘦弱的士兵到东夏州运粮,他的儿子源延伯与将佐们流泪为他送行。

 源子雍走了几天,胡人将领曹阿各拔率兵拦击,将他抓住。源子雍偷偷派人送信到统万城,命令城中将士努力坚守统万城。全城的将士都忧虑恐惧,源延伯劝导他们说:“我父亲吉凶未卜,我内心十分焦急。只是奉命守城,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敢因私害公。希望各位明白我的心意。”大家被源延伯节义感动,全都奋发自励。源子雍虽然被抓,胡人经常用百姓对待长官的礼节对待他,源子雍就给胡人陈述祸福利害,劝说曹阿各拔投降北魏。正好碰上曹阿各拔去世,他的弟弟曹桑生竟率领部队跟随源子雍投降北魏。源子雍去拜见行台北海王元颢,详细陈述各方贼寇可以平定的理由,元颢拨给源子雍军队,命令他当先锋在前面开路。当时东夏州全境都反叛,到处都有贼寇聚集,源子雍转战推进,九十天之中,共打了数十战,终于平定东夏州,征收税粮以供给统万城,夏州和东夏州因此得以保全。

推荐访问:联考 学年 第一学期


[余杭区+萧山区(联考)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