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浙江省物理选考试卷(解析版)

时间:2021-10-16 10:24:59  来源:网友投稿

 2021 年 年 6 月浙江省物理选考真题卷 一、选择题 Ⅰ共 (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据《自然》杂志 2021 年 5 月 17 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在稻城“拉索”基地(如图)探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  射线,能量值为151.40 10 eV ,即(

 )

 A. 151.40 10 V  B. 42.24 10 C C. 42.24 10 W D. 42.24 10 J 【答案】D 【解析】15 15 19 41.40 10 eV 1.40 10 1.6 10 J 2.24 10 J        故选 D。

 2. 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 B. 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 C. 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 质点 D. 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 【答案】A 【解析】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猫看做质点,选项 A 正确; 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旋转球不能看做质点,选项 B 错误; C.研究图丙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鸟儿看做质点,选项 C 错误; 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马看做质点,选项 D错误。

 故选 A。

 3. 如图所示,在火箭发射塔周围有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高塔的功能最有可能的是(

 )

 A. 探测发射台周围风力的大小 B. 发射与航天器联系的电磁波 C. 预防雷电击中待发射的火箭 D. 测量火箭发射过程的速度和加速度 【答案】C 【解析】在火箭发射塔周围有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因铁制的高塔有避雷作用,其功能是预防雷电击中发射的火箭。

 故选 C。

 4. 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着陆器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中,经大气层 290s 的减速,速度从34.9 10 m/s 减为24.6 10 m/s ;打开降落伞后,经过 90s 速度进一步减为21.0 10 m/s ;与降落伞分离,打开发动机减速后处于悬停状态;经过对着陆点的探测后平稳着陆。若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的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下运动,则着陆器(

 )

 A. 打开降落伞前,只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 B.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 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只受到浮力和气体阻力的作用 D. 悬停状态中,发动机喷火的反作用力与气体阻力是平衡力 【答案】B 【解析】A.打开降落伞前,在大气层中做减速运动,则着陆器受大气的阻力作用以及火星的引力作用,选项 A 错误; B.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做减速运动,则其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向上,则合力方向竖直向上,B 正确; C.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受到浮力和气体的阻力以及火星的吸引力作用,选项 C 错误; D.悬停状态中,发动机喷火的反作用力是气体对发动机的作用力,由于还受到火星的吸引力,则与气体的阻力不是平衡力,选项 D 错误。

 故选 B。

 5. 如图所示,虚线是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实线是另一交流电的图像,它们的周期 T 和最大值mU 相同,则实线所对应的交流电的有效值 U 满足(

 )

 A. 2mUU 

 B. 22mUU  C. 22mUU  D. 22mUU  【答案】D

 【解析】因虚线是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则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2=2 2m mU UU 有效值 由图可知,在任意时刻,实线所代表的交流电的瞬时值都不大于虚线表示的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则实线所代表的交流电的有效值小于虚线表示的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则22mUU  故选 D。

 6. 某书中有如图所示的图,用来表示横截面是“<”形导体右侧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其中 a、b 是同一条实线上的两点,c 是另一条实线上的一点,d 是导体尖角右侧表面附近的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线表示电场线 B. 离 d 点最近的导体表面电荷密度最大 C. “<”形导体右侧表面附近电场强度方向均相同 D. 电荷从 a 点到 c 点再到 b 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 【答案】D 【解析】A.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个等势体,则整个导体为等势体,由于电场线方向总是与等势面垂直,所以实线不是电场线,是等势面,则 A 错误; B.根据等势面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强弱,则 d 点的场强较弱,并且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荷密度越大,所以 B 错误; C.在“<”形导体右侧表面上下部分附近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所以 C 错误; D.由于 a、b 在同一等势面上,则电荷从 a 点到 c 点再到 b 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所以 D 正确; 故选 D。

 7. 质量为 m 的小明坐在秋千上摆动到最高点时的照片如图所示,对该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小于 mg

 B. 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大于 mg

 C. 小明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D. 小明的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答案】A 【解析】在最高点,小明的速度为 0,设秋千的摆长为 l,摆到最高点时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秋

 千对小明的作用力为 F,则对人,沿摆绳方向受力分析有2cosvF mg ml  

 由于小明的速度为 0,则有 cos F mg mg   

 沿垂直摆绳方向有 sin mg ma  

 解得小明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 sin a g  

 所以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8. 大功率微波对人和其他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实验表明,当人体单位面积接收的微波功率达到2250W/m 时会引起神经混乱,达到21000W/m 时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现有一微波武器,其发射功率73 10 W P  。若发射的微波可视为球面波,则引起神经混乱和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攻击的最远距离约为(

 )

 A. 100m

  25m

 B. 100m

  50m

 C. 200m

  100m

 D. 200m

  50m

 【答案】B 【解析】设微波有效攻击范围为 r 时单位面积接收微波功率为24P PPS r 

 解得4PrP  则引起神经混乱时有

 7113 10100m4 3.14 2504PrP      引起心肺功能衰竭时有7223 1050m4 3.14 10004PrP      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9. 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轻质绳在中点位置分叉成相同的两股细绳,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离分叉点相同长度处用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分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用相同频率和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播。因开始振动时的情况不同,分别得到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并不相同 B. 甲图中绳子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 C. 乙图中绳子分叉点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 D. 乙图只表示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波形 【答案】C 【解析】AB.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同,则甲图中分叉点是振动加强的位置,所以 AB 错误; CD.乙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恰好相反,则乙图中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则在分叉点的右侧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所以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10. 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会发生变化。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在 2020.02-2020.08 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

 A. 绕地运行速度约为 2.0km/s

 B. 绕地运行速度约为 8.0km/s

 C. 在 4 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D. 在 5 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答案】D 【解析】AB.根据题意可知,轨道半径在变化,则运行速度在变化,圆周最大运行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7.9km/s ,故 AB 错误; C.在 4 月份轨道半径出现明显的变大,则可知,机械能不守恒,故 C 错误; D.在 5 月份轨道半径基本不变,故可视为机械能守恒,故 D 正确。

 故选 D。

 11. 中国制造的某一型号泵车如图所示,表中列出了其部分技术参数。已知混凝土密度为3 32.4 10 kg/m  ,假设泵车的泵送系统以3150m /h 的输送量给 30m 高处输送混凝土,则每小时泵送系统对混凝土做的功至少为(

 )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kW)

 332 最大输送高度(m)

 63 整车满载质量( kg )

 45.4 10  最大输送量(3m /h )

 180

 A. 7 J1.08 10  B. 7 J5.04 10  C. 81.08 10 J  D. 82.72 10 J  【答案】C 【解析】泵车的泵送系统以3150m /h 的输送量给 30m 高处输送混凝土,每小时泵送系统对混凝土做的功 3 82.4 10 150 10 30J 1.08 10 J W Vgh         

 故选 C。

 12. 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制成的光盘边缘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入射点 O 和两出射点 P、Q 恰好位于光盘边缘等间隔的三点处,空气中的四条细光束分别为入射光束 a、反射光束 b、出射光束 c 和 d 、 已知光束 a 和 b 间的夹角为 90 ,则(

 )

 A. 光盘材料的折射率 2 n 

 B. 光在光盘内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 C. 光束 b、c 和 d 的强度之和等于光束 a 的强度 D. 光束 c 的强度小于 O 点处折射光束 OP 的强度 【答案】D 【解析】

 A.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入射角为 45 i 

 折射角为 30 r 

 根据折射定律有2sin45221sin302n   

 所以 A 错误; B.根据22cv cn  所以 B 错误; C.光束在 b、c 和 d 的强度之和小于光束 a 的强度,因为在 Q 处光还有反射光线,所以 C 错误; D.光束 c 的强度与反射光线 PQ 强度之和等于折身光线 OP 的强度,所以 D 正确;

 故选 D。

 13. 已知普朗克常量346.63 10 J s h  ,电子的质量为319.11 10 kg ,一个电子和一滴直径约为 4μm 的油滴具有相同动能,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的数量级为(

 )

 A. 810 

 B. 610

 C. 810

 D. 1610 【答案】C 【解析】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hp

  2kp mE 

 解得2khmE  由题意可知,电子与油滴的动能相同,则其波长与质量的二次方根成反比,所以有 =mm油电油电  33 3 6 141 1= 0.8 10 3.14 4 10 2.7 10 kg6 6m d           油 代入数据解得148312.7 10= 1.7 109.11 10 电油 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二、选择题 Ⅱ共 (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得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对四个核反应方程(1)

 238234 492 90 2U Th+ He  ;(2)

 234234 090 91 -1Th Pa+ e  ;(3)

 144 17 17 2 8 1N+ He O+ H  ;(4)2 3 4 11 1 2 0H+ H He+ n+17.6Me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式核反应没有释放能量 B. (1)(2)(3)式均 原子核衰变方程 C. (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 D. 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 【答案】CD 【解析】A.(1)是 

 衰变,(2)是 

 衰变,均有能量放出,故 A 错误; B.(3)是人工核转变,故 B 错误; C.(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故 C 正确; D.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故 D 正确。

 故选 CD。

 15. 如图所示,有两根用超导材料制成的长直平行细导线 a、b,分别通以 80A 和 100A 流向相同的电流,两导线构成的平面内有一点 p,到两导线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 125b aF F 

 B. 导线所受 安培力可以用 F ILB  计算 C. 移走导线 b 前后,p 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改变 D. 在离两导线所在的平面有一定距离的有限空间内,不存在磁感应强度为零的位置 【答案】BCD 【解析】A.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A 错误; B.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可以用 F ILB  计算,因为磁场与导线垂直,故 B 正确; C.移走导线 b 前,b 电流较大,则 p 点磁场方向与 b 产生磁场方向同向,向里,移走后,p 点磁场方向与 a 产生磁场方向相同,向外,故 C 正确; D.在离两导线所在的平面有一定距离的有限空间内,两导线在任意点产生的磁场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不存在磁感应强度为零的位置。故 D 正确。

 故选 BCD。

 16. 肥皂膜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条纹间距上面宽、下面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肥皂膜最高和最低点的截面一定不是梯形 B. 肥皂膜上的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 C. 肥皂膜从形成到破裂,条纹的宽度和间距不会发生变化 D. 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 90°,条纹也会跟着转动 90° 【答案】AB 【解析】A.肥皂膜因为自重会上面薄而下面厚,因表面张力的原因其截面应是一个圆滑的曲面而不是梯形,A 正确; B.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其原因为肥皂膜上的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B 正确; C.形成条纹的原因是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出现了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形成到破裂的过程上面越来越薄,下面越来越厚,因此出现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条纹宽度和间距发生变化,C 错误; D.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 90°,由于重力,表面张力和粘滞力等的作用,肥皂膜的形状和厚度会重新分布,因此并不会跟着旋转 90°;D 错误。

 故选 A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共 6 小题,共 55 分)

 17.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王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的一部分如图 2 所示。O 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A、B、C 和 D 为另外 4 个连续打下的点。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对体积和形状相同的重物,实验时选择密度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已知交流电频率为 50Hz ,重物质量为 200g ,当地重力加速度29.80m/s g  ,则从 O 点到 C 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pE   ___________J、C 点的动能kCE  ___________J(计算结果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比较kCE 与pE  的大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工作电压偏高

 B.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

 C.接通电源前释放了纸带 【答案】

 (1). 阻力与重力之比更小(或其它合理解释)

 (2). 0.547

 (3). 0.588

 (4). C 【解析】①[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时阻力越小越好,因此密度大的阻力与重力之比更小 ②[2]由图中可...

推荐访问:考试卷 浙江省 解析


[2021年6月浙江省物理选考试卷(解析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