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例文

时间:2021-10-16 10:51:24  来源:网友投稿

 ** 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近期,区政府研究室会同区综治办对全区 x 个部门和 x 个镇街道网格化工作进行了详细调研,召开了部门、镇街道及网格员参加的座谈会,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供领导参阅。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网络化管理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涉及安监、信访等 x 个部门,共有各类网格员 x 人,其中,专职网格员 x 人,兼职网格员 x 人,享受待遇的 x 人;每年支付费用 x 万元,其中区财政支付 x 万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格员名目繁多。近年来我区开展网格化管理的部门有安监、信访、人社、农业、食药监、卫计、畜牧、公安、环保、组织、综治、消防等 x 个。网格员名称以体现各部门特点为主,没有统一规范名称。

 1. 安全监管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 x 月。以村居为网格单位,每个村居一名网格员,原则上要求由电工担任,全区共 x 名。主要职责为安全巡查、安全宣传和个体工商户、闲散院落动态台账管理。区财政每年拨付 300 万元用于工作运行。人员待遇:基本补贴根据村居人数分为三档,1000 人以下村居每人每月 x 元,1000 人—3000 人村居每人每月 x 元,3000 人以上村居每人每月 x 元,每季度发放一次;另有每人每年最多 2000 元绩效补贴和每人每月 x 元通讯补贴。

 2. 信访联络员 。工作开始于 20** 年。每个村居有 1—2 名信访基

 层联络员,共计 x 人,每个镇办有一名信访信息预警员,共计 x 人。主要职责有五项: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和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及时反映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特别是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的隐患、苗头和动向;及时反映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安全生产、农民负担、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问题;帮助基层组织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宣传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协助做好群众工作;完成党组织、政府和信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每人每月补助 x 元,全年补助每人 x 元。其中市级拨款占三分之一,区级拨款占三分之二。

 3. 人社协理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 x 月。每个村居(社区)均建立了人社服务站,配备至少 1 名人社协理员,共 x 人。主要职责是办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创业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等 x 项人社综合业务,并拓展银行业务代办服务。人员补贴由区财政支付,每人每年 x 元。另外,** 农商行按照协理员开展业务情况和存款余额情况给予一定工资报酬,平均每人每月 x 元。

 4.。

 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以每个村为一个网格,配备一名监管员,全区共 x 人。主要承担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及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知识等八项职责。人员补贴由区财政支付,每人每年 x 元,各镇街道根据监管员考核情况进行适当浮动。

 5. 食品药品协理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 x 月。每个村(居)配备1 名协管员、1 名信息员,共 x 人。负责对各村(居)食品药品生产经

 营业户进行摸排、日常管理、隐患排查,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人员补贴由区财政支付,每人每年 x 元。

 6. 计生社区管理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以城市社区及楼座为划分依据,原则上每 x 户配备一名网格员,共 x 人。职责是负责责任片内常住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健康查体、节育措施落实及婚、孕、育、需求等信息的采集工作。人员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补贴由街道办事处和区财政按 1:1 分别负担,每人每月共x 元。

 7. 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按照自然村每村 1 名防疫员的原则配备,各镇、街道再按畜禽存养量、地域面积、自然村数等实际情况确定人数,目前共配备 x 人。主要职责是:按照免疫操作规程,实施防疫责任区内的动物强制免疫注射;加施动物标识、建立防疫责任区内动物免疫档案;对饲养的动物数量、种类、进出栏时间、疫病发生、无害化处理等情况进行记录和备案;防疫责任区内动物疫情观察和报告工作;协助开展环境卫生消毒、产地检疫、动物饲养场(户)监管、监测采样、疫情调查和扑灭等任务。人员补贴由区财政支付,每人每年 x 元。

 8. 村居警务助理。工作开始于 20** 年 x 月。按照“一村(社区)一警务助理”要求,共招聘 x 名警务助理。主要职责是协助派出所、社区民警工作。每人每月 x 至 x 元,由所在镇街道发放。

 9. 环保监管网格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根据环境监管工作量,较大面积或污染点源较多的村居设置不少于 2 人的网格员,其他村居设置不少于 1 人,我区现有专职网格员 x 名。主要职责是,对所辖网

 格进行日常巡查,核实信访投诉、收集反馈群众意见、做好环保宣传,协助改善生态环境。网格员补贴由各镇、街道承担,每人每月 800—1000 元。

 10. 网格代办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在村(居),建立代办站,配备一定数量的代办员,每名代办员联系 100 户左右的群众,受理群众需要到区、镇(街道)办理的各项事务。目前,全区共有 x 名人员参与“网格联系、代办服务”工作。代办事项为 x 类 70x,按照便民、公开、自愿、依法、无偿、高效六项原则,履行代言、代理、代办职责,全力为群众服务。

 11. 基础网格员。工作开始于 20** 年。城区 200—300 户左右为一个单位划分网格;农村以村民行政村为主划分网格,目前共配备网格员 x 人。主要承担基础信息收集、治安防范管理、矛盾纠纷化解、法制宣传教育四项职责。目前,基础网格员都为兼职,人员以信访联络员为主,不发放专项补贴。

 12. 消防网格员。将全区划分为 x 个“大网格”、x 个“中网格”和 x 个“小网格”,实行“网格定位、领导定点、全员定责”,并为网格内所有小单位场所及村(居)民楼院建立了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目前,由各镇街道组织公安派出所、综治、安监等基层网格力量,实施联合排查整治隐患,未设置专项网格员。

 (二)管理使用不规范。从来源上看,分城区、农村两种不同情形,城区基本都是社区居民,多为专职网格员。比如,闻韶、雪宫街道;农村以村支部书记(主任)、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普通村民 x 类人员为主,均是兼职网格员,我区 x 个镇基本都是如

 此。从“入口”来看,两类网格员“入口”程序大致相同,基本都由各村(社区)推荐人选,经镇(街道)审核同意后即开展工作,没有经过相关部门严格的考试、面试、考察等正规程序。从年龄结构看,年龄结构偏大,50 岁以上占 x%以上,45 岁以上占 x%以上。从日常管理看,以镇(街道)各委、办、站等部门自己管理为主,没有专门组织机构进行管理。

 (三)资金保障渠道多样。目前全区网格员补贴经费基本上都是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其中,市级承担 x 万元,区级承担 x 万元,镇街道承担 x 万元,** 农商行承担 x 万元。由区级和区级以上财政支付补贴经费的是信访部门的网格员;由区级财政支付补贴经费的是安监、信访、人社、食药监、农业、畜牧部门的网格员;由区、镇(街道)财政支付补贴经费的是卫计部门;由镇财政支付补贴经费的是环保、公安部门;组织、综治没有经费投入。

 (四)既有网格划分不统一。我区既有网格划分标准,主要分为城区、农村两种情况。在城区,按照“规模适度、整体覆盖、动态调整、精细管理”的原则,以 200-300 户左右为一个单元划分网格。在农村,按照“立足现状、方便管理、联组为格、村干分包”的原则,根据现有村干部人数、镇干部分片包干、村民小组划分等实际情况,原则上以一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一个网格。各部门为工作方便,单独制定网格划分标准,组织、民政、信访等部门平均一村居 x 人,安监、人社、环保、食药监、农业等部门平均一村居 1 人。

 (五)网格员职责交叉繁杂。从总体功能发挥来看,我区网格员队伍现在主要发挥“信息耳目”和“代办服务”两大功能,履行“八

 大员”职责,即情报信息员、政策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员、计生协管员、帮教转化员、警民联系员、权益维护员。很多部门业务下沉基层,都把网格员当成本部门在村居、基层的一条“腿”,导致网格员多头“干活”,职责不清。大多数网格员身兼 3—4 职,日常管理较为松散。比如,相关部门安排统计人口信息、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矛盾排查等工作,不仅会出现网格员多头管理、重复工作,还容易引起服务对象反感。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较为混乱。区级层面,全区网格化管理没有专门组织机构进行研究部署、整体推动,主要是以 12 个部门为主导,各自招聘网格员、建立一套网格体系,网格划分标准不一,网格员队伍交叉杂乱,管理无序,难以形成“一个拳头”“一股力量”“一支队伍”,导致多头投入、力量分散、效果一般。镇级层面,镇街道管理工作仅停留在划分网格、安排人员上,日常管理比较松散,大多没有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工作落实力度难以保证。

 (二)财政补助力度不足。一是总体投入较少。平均每人每月补助 x 元左右,总体待遇偏低,且镇级一些补助例如警务助理、环保监管网格员未全部落实,导致网格员工作积极性不足。二是镇级财政压力较大。镇级需补助占比达 x%。有的镇街道还设置了民政、残疾人、社区管理等方面的网格员,造成了一定的财政压力。特别是对于财政薄弱的镇街道,补助发放不到位的情况比较严重,例如警务助理目前只有 x 个镇街道补助保障到位。三是补助形式不灵活。目前网格员大多采用固定补助形式,仅安监、农业、人社等少数部门引入绩效补贴,

 但是数额较小,安全监管员每人每年最多 x 元,农产品质量监管员、人社协理员绩效分别由镇街道、** 农商行自主确定,难以保证考核力度。四是补助发放不及时。从区级补助看,一方面发放间隔较长,有的不能保证按月发放,例如安全监管员每季度发放一次,农产品质量监管员每半年发放一次,人社协理员每一年发放一次;另一方面,补助发放程序繁琐,先由区财政将补助发放到牵头部门,再由牵头部门划转到各镇街道,最后由镇街道发放到人,环节过多,容易出现发放不及时问题,影响网格员工作积极性。

 (三)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年龄普遍偏大,服务管理理念滞后,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以安全和环保网格员为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 x%,大专及以上仅占 x%左右,上报信息能切实准确反映安全隐患问题的不足 x%,难以适应目前工作信息化、业务专业化的工作趋势。二是队伍稳定性差。网格员招录程序不规范,往往由村委直接指定,有的甚至由村两委成员兼任,成为“变相福利”。在这种情况下,村两委换届后,网格员也被更换。网格员上岗后一般“培养期”2 年左右,网格员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成效作用的发挥。三是存在以情代法情形。因本村(社区)人员熟悉村情、社情,且在本村(社区)内开展工作时间成本较低,因此网格员大多由本村(社区)人员担任。在违法信息上报等工作方面,一方面由于熟人护短,另一方面存在怕得罪人的心理,网格员往往不报、漏报、瞒报信访线索、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负面信息”。

 (四)各项保障措施不力。一是职责任务不明确。目前全区各部门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制度、考核细则不完善,工作任

 务、职能职责不具体,导致日常协管无章可循、无规可依。二是网格员身份不明确。网格员“非官非民”的身份,一方面影响社会公众对其角色认同,造成工作中群众不配合,特别是巡查一部分九小场所及出租院落,存在“进门难”的问题,难以第一时间掌握非法违法生产情况;另一方面,影响网格员自身的角色认同,妨碍了网格员队伍的发展和工作积极性。三是基础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造成信息无法共享。目前,除安监部门已建立专门信息系统,要求网格员运用手机 APP 报送安全隐患等各类信息外,其他部门在运用科技手段报送信息、处置事件、宣传政策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村(社区)基础建设薄弱,办公条件环境相对较差,网格化管理缺乏必要的现代化、科技化支撑。当前服务信息仍主要靠传统方法来记录、传递,导致服务管理效率不高、作用不大、群众也不满意。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 2017 年 8 月发布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GB/T34300—2017)国家标准,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搭建“一个组织构架、一张基础网格、一支网格队伍、一套信息系统(部门共享)、一套管理制度”。因此,建议如下:

 (一)成立专门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建议成立区网格化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区网格办),根据《管理规范》,区网格办主任可由区综治办主任兼任。对原有的 12 类网格进行重建优化,整合成 3—5 类综合网格,彻底解决基层网格设置多、资源浪费、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实现全区域治理“一张网”。区网格办专门负责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制定统一工作方

 案、考核细则,统筹管理区级和镇级资金补助标准和发放程序,确保网格化管理标准化、规划化。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参照区里模式,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或常设工作机构,对网格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健全监督机制,一方面建立重大问题督办制度,及时跟踪督查网格系统工作;另一方面建立村(居)民问责制度,保障村(居)民对网格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投诉的权利。

 (二)合理划分网格,稳步推进实施。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城乡社区原则按照 300 户到500 户或 1000 人左右标准,合理划分网格;农村地区,将一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划分为一个网格或多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或‘一格多员’的要求,为每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管理人员,因地制...

推荐访问:例文 网格 管理工作


[xx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例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