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1-10-16 11:01: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当今图书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关键是要树立“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以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为平台,以提升馆员队伍素质为重点,不断拓展实体图书馆服务的时间、空间,提升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能力,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务于院校教育、教学、科研。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日益频繁,高校的知识宝库也得到了丰富。

【关键词】图书馆;
未来发展;
信息化;
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图书数量、文献期刊数量等也随着信息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图书管理的发展需求。传统图书管理受到本位思想的严重束缚,长期坚持文献资源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的运营发展。其次,图书馆内部图书量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目前,图书馆学者对图书馆运营的工作重心着重于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和技术开发应用的问题方面,图书馆的管理逐步面向客户的要求完善服务方式,以客户的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立足于国内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硬件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图书馆数字化技术管理的功能。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赋予了传统图书馆运营管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中小型传统图书馆职能的转变,需要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对中小型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建设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从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对传统图书馆发展转变模式进行系统的规划,健全图书馆资料库的资源建设,完善图书馆的管理网站建设和资源共享模式建设,并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传统图书馆的创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寻找传统图书馆未来发展之道的最大发展潜力。

1. 图书馆网站建设趋势

1.1图书馆网站是一个开放的虚拟图书馆。

它是实现图书馆服务网络化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建设已经列入了院校的等级认定和各级考核评估,它的重要意义正在被逐步重视。依托图书馆网站,我们能够拓展实体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为读者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整合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优势,建好院校图书馆网站,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的重要要途径。

1.2图书馆网站建设要精心设计网站栏目。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网站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图书馆服务理念,在栏目的设置上主要包括图书馆简介、入馆须知、新书推荐、读书天地、书目查询、流通服务、阅读指导、留言板、数字图书馆等栏目,以此来拓展和延伸实体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如:书刊资料的信息功能、图书服务功能、网上阅读功能、教育指导功能、与读者互动功能等。努力把图书馆网站建设成为学校图书馆网上资源的门户,

相关信息发布和查询的中心,与读者互动交流的平台等,这样,师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图书馆这一虚拟馆舍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从而推进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2.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1图书馆工作网络化

图书馆工作网络化是指图书馆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提供,图书馆所有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网络环境是全天候的,因此图书馆的服务也是永不间断的。简言之,未来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一切都可以在网上。图书馆“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1)图书馆之间实现深度整合,共建共享真正成为现实。未来的图书馆不论大馆小馆,在云环境下连为一体,各自分工,开展资源建设和服务,每个图书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2) 图书馆有了参与数字出版的条件,创新了信息资源生产流通上下游的新业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只是信息资源生命周期中处于下游即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机构,随着网络化开放存取实践的进展,图书馆将会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数字出版机构。

2.2图书馆资源数据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有数字化版本,所有资源也都是某种格式的“数据”,可由图书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数据管理不仅管理数据的组织、检索和提供,而且包括数据的生命周期完整过程。资源的多元化,不仅表现为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格式繁多,而且表现为“数据化”和“关联数据化”,即结构化和语义化。随着图书馆成为更大数据网络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资源建设要从捕捉和记录馆藏资源的描述性细节转变到识别和建立更多资源的关联和联系上来,让发现资源之间的关系重要于发现资源本身,解决资源孤岛的问题。现在,图书馆有很多资源可以数据化,包括文献资源、书目资源、规范资源、元数据资源等都可以利用关联数据技术发布为任意开放互联的关联数据,即将图书馆数据关联数据化。如书目资源,现在一本图书,在馆藏记录中就是一条记录,如果我们把这本书揭示到章,那就相当于增加了101,如果细化到节,可能相当于102,如果再细化到知识元,就有可能是103或104。我们图书馆有的是MARC记录,我们可以把它变成XML格式,将字段析出为实体,进一步赋予语义,再变成一种新的格式,将其数据化发布到网上,这就是一条路径。总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图书馆数据的关联数据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2.3图书馆功能智慧化

随着移动终端和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类信息感知技术、增强现实和大数据分析的采用,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高。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是“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可用。智能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它的个性化服务和智能交互能力。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被动的,机械的,以单项信息交流为主,智能图书馆更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有应答的朋友,而不是简单的应答服务。上海图书馆推出的最新版手机APP,当读者经过阅览室时,阅览室会主动与读者打招呼,APP将会弹出提示,在地图上显示所在楼层和所处的阅览室位置。对于普通外借室的图书,在手机上能够快速定位所在的书架位置。参考外借的图书,则通过APP添加到索书列表并提交索书请求。借书时,使用上图APP只要通过身份认证即可在手机中生成一张二维码读者证。将来,读者门禁、自助设备都将支持二维码读者证的方式进行认证。

2.4图书馆阅读移动化

全民阅读近年来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书馆在这方面怎样才能有更大作为呢?我们看到的一个趋势,除了图书馆内的阅读活动外,移动阅读成为了未来图书馆阅读的主要形式。当前人们信息获取和阅读方式呈现出多渠道、移动化、社交化的特点,数字阅读正在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满足了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任何内容的阅读需求。数字阅读日益普及,从最初的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到如今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阅读。为此,许多图书馆都在移动阅读方面加大了投入。如上海图书馆,将打造市民数字阅读的整合服务平台作为近年来工作的着力点。目前,“市民数字阅读平台”提供中文电子图书近40万种、网络文学万余种、中文期刊3000种,中文报纸近千种,实现了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多种载体的移动阅读。

2.5图书馆用户自主化

以用户为中心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核心战略。作为服务性机构,图书馆必须将用户及其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竞争的环境下,如果图书馆不能充分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失去的不仅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用户,而且也是图书馆自身。过去,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由图书馆说了算,图书馆有什么资源,读者才可以利用什么资源。随着图书馆读者权利意识的提升和图书馆办馆观念的转变,图书馆用户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尊重和发挥。近年来开始出现的读者决策采购(PDA)就是很好的实践。更进一步的尝试最近发生在内蒙古图书馆,该馆开展的“我阅读,你买单,我的图书馆,我做主”的活动,让读者真正成为了图书馆的主人。

2.6图书馆馆藏仓储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纸本图书的利用率大为降低,对这些纸本图书的传统上架存取方式已成为图书馆管理中颇不经济的选择。但像某些激进的图书馆那样,放弃已经电子化的纸本图书,则不仅是对那些纸本图书忠实读者的粗暴拒绝,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图书馆保存与传承人类文化的宗旨。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图书馆要想使自己成为充满未来气质的图书馆,就一定要在这个数字技术和新媒介日新月异的时代,既争当阅读文化新生面的促进派,又具有兼容和传承纸本阅读文化遗产的高度历史责任感。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现有纸本图书150万册,按照图书馆纸本图书的传统排架,这座总建筑面积20531m3的图书馆,仅够勉强容纳这些纸本图书的上架存放而已。

但机器人所亨特图书馆采用了纸本图书的自动化仓储系统(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SRS)之后,只用该馆空间的九分之一,就能存储200万册纸本图书,既有效节省了储存空间,又方便用户存取。

2.7图书馆事业社会化

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图书馆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共同满足各类读者千差万别的需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继续像巨无霸一样包罗万象,成为国家或城市文化的象征;
而大量的社区图书馆更是星罗棋布,承担着城市和乡村图书馆服务体系末梢的功能,也许这些小型图书馆只是街边的一个凉亭,只是一个咖啡馆,只是超市商店的一个角落。但所有图书馆背后都可以有行业的联合,大馆牵小馆,各司其职,服务社会。城市或区域的信息资源及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因为未来图书馆能够生存的根本原因是其有自己特有的资源,而不是因为其有单纯的资源联络节点。因为远程服务和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信息资源服务商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图书馆这个中间环节来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信息资源服务商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模式将出现。这必然使得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受到挑战。而唯一具备竞争力的就是地区或地域的特色资源建设,这是图书馆独有的,相对成本最低的一种资源。因此, 城市或区域的特色资源建设就成为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源动力。特色资源的采集、加工、整理工作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反,外部资源联络节点的功能将逐步消弱。

3.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趋势

3.1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顺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不仅在教学层面上深入改革,同时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实现。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强化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满足广大用户、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图书馆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选择和要求。

  

3.2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图书馆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服务资源的多元化,图书馆服务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此同时,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图书馆服务过程的细节。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服务过程精确、量化和规范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问题,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3.3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

加强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就是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常规管理,力求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取最大的绩效。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知晓工作的内容、要求、程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损失,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能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他们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至上、服务育人的良好形象。

总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的新的元素,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时不我待,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馆员的自身素质,重视人才建设,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好网络发展平台,不断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持续深入健康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因为高校图书馆与远程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建设迫在眉睫。而且我们相信,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和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去研究、实践、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真正渗透到图书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身上,使之高标准、高质量地履行好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只有这样,图书馆管理才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各项工作才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蒋雪蕾.浅谈资料室的生存现状与未来走向[J].青春岁月,2010(24):57.

[2]王世轶.信息时代下的中国地质图书馆服务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薛明.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6):74-76.

[4]张彤.中外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对比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103-105.

推荐访问:浅谈 未来发展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