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真题题库(简答题)

时间:2021-10-19 11:20:32  来源:网友投稿

 自考 2 03312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 真题题库(简答题)

 简答题 1.名词解释:社会保障 答案: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简述社会保障定义所包含的要点。

 答案:社会保障定义包含以下四个要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2)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3.论述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

 答案:(1)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社会救助。即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3)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即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它们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4.简述社会保险的项目。

 答案: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应当包括以下项目:1.老年社会保险;2.医疗社会保险;3.失业社会保险;4.工伤社会保险;5.生育社会保险;6.残障社会保险;7.死亡社会保险。

 5.名词解释:失业社会保险 答案:失业社会保险,这是指对那些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给予一定收入补偿的制度。

 6.名词解释:社会保险 答案:所谓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7.名词解释:残障社会保险 答案:因病或因工伤(包括职业病)致残的劳动者享受残障社会保险待遇。它包括经常性补偿和一次性赔偿,还包括医疗服务、休养、康复疗养等。

 8.名词解释:老年社会保险制度 答案: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即依法判定其进入老年,解除其劳动义务,由社会给予工资补偿,就是老年社会保险制度。老年社会保险也称年金制度,是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项目。

 9.简述死亡社会保险待遇包含的内容。

 答案:死亡社会保险待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死者的丧事治理和安葬费用,另一部分是对死者遗属的抚恤金或一次性补助。对死者的未成年子女要一直补贴到其

 成年为止。

 10.名词解释:生育社会保险 答案:生育社会保险是对女性劳动者因生育期间中止劳动失去工资给予补偿的制度,是保护女性劳动者的社会保险。

 11.简述社会救助的目标与经费来源。

 答案:社会救助的目标是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给付标准一般低于社会保险;经费来源与社会保险不同,主要是政府财政税收拨付或特别税捐、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

 12.名词解释:社会救助 答案: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13.简述社会救助的对象。

 答案:社会救助的对象大体包括:(1)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是孤儿、孤寡老人、领社会保险补贴仍不能维持最低生活的人。(2)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3)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14.简述救灾工作的主要形式。

 答案:救灾工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1)紧急救济。一般是紧急赠送食品、衣物、药品、住房和资金。(2)灾害预防。积极的手段,防患于未然。(3)灾害预警服务。对于防灾抗灾、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大作用。

 15.简述社会救助的内容。

 答案:(1)贫困救济。指对由于多种原因生存遭到威胁、生活发生困难的人给予的救济,主要是解救贫困,保障他们享有最低生活水平。(2)灾害救济。灾害救济是指对因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失去生活保障的人员的救济,也包括对遭受战争之苦的地区和人民的救济,灾害救济不只解救生活上的贫困,还包括生命救助以及灾后重建等。

 16.简述社会福利的类型。

 答案:社会福利有以下四种类型:(1)公共福利事业。(2)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3)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4)上述三种内容的综合。

 17.简述社会福利的特点。

 答案:社会福利的特点是它不仅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而且保证社会成员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它不仅仅提供一定的收入补偿,更多的是通过建立公共设施和提供服务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解除后顾之忧,使生活得到改善;它不仅对物质生活需要给予保障,还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给予保障;它不仅保障个人目前的生活需要,还保障其赡养老人、培育后代的需要。总之,社会福利不仅保障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需要,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个人和社会有发展的可能。

 18.名词解释: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19.名词解释:公共福利事业

 答案:公共福利事业。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兴办的以全体人民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建立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

 20.简述社会福利的内容。

 答案:社会福利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未成年人福利。(2)老人福利。(3)残疾人福利。(4)劳动者福利。还有专门为女性劳动者提供的女职工福利。

 21.简述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不同之处。

 答案: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障对象广泛,面向全体公民;免费、优惠提供劳务、用品,为群众提供方便,减轻其负担,改善其生活条件;资金来源是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组织的专项基金以及群众集资等。

 22.简述社会福利的形式。

 答案:不论社会福利的内容有多少,一般都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货币形式。(2)服务形式。(3)实物形式。

 23.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答案: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社会保障对社会的文化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4.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答案:社会保障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1)人民生活的安全网。(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3)社会矛盾的调节器。(4)社会政治的稳定剂。

 25.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必要性。

 答案:随着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逐步建立、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效率高的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风险大的经济,风险造成的社会震荡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和干扰因素。所以,社会需要一种稳定的机制来缓解、排除这种阻力和干扰,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稳定机制,作为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应运而生的。

 26.简述新历史学派福利国家理论产生的背景。

 答案:19 世纪末,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形势,社会改良思潮兴起。一些学者提出了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立法,实行某些社会政策,提高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现存统治的主张,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新历史学派(亦称讲坛社会主义者)的施穆勒、布伦坦诺等人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

 27.简述新历史学派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的内容。

 答案: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修正。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主张由国家兴办一些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所谓的福利,就是通过国家的活动,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使那些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人得到经济援助,以缓和、缓解当时的阶级矛盾。

 28.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

 答案: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产生过直接影响的重要思想理论有:(1)国家干预主义;(2)福利经济学理论;(3)凯恩斯主义;(4)贝弗里奇福利国家计划。

 29.简述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内容。

 答案: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系统地论述了福利经济学理论。其基本论点之一就是收入均等化,即认为一个人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庇古认为,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税,补贴给穷人。补贴的方法可以采取建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养老金、免费教育、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供给等。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福利国家”蓝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30.简述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

 答案:20 世纪 30 年代,爆发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凋敝,失业剧增,大批贫民流落街头,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政治家和学者把摆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措施和建立“福利国家”联系在一起。其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 1936 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书中,凯恩斯的主张被称作凯恩斯主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重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31.简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

 答案: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书中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还提出了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等观点。凯恩斯的这些主张被称作凯恩斯主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重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32.简述贝弗里奇认为社会保障计划应包含的内容。

 答案:贝弗里奇报告建议社会保障计划应包括:社会保险——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社会救济——满足居民在特殊情况下的需要;自愿保险——满足那些收入较多的居民的较高的需要。

 33.简述贝弗里奇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计划的六条原则。

 答案:贝弗里奇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计划,提出了六条原则:基本生活资料补贴标准一致的原则;保险费标准一致的原则;补助必须充分的原则;全面和普遍性的原则;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34.简述英国新《济贫法》的颁布,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意义。

 答案:新《济贫法》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济贫立法使社会团体实施的慈善救济转化成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了国家政府承担最终责任的原则。

 35.简述英国新《济贫法》的主要原则。

 答案:新《济贫法》的主要原则是:政府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认为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并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此类工作。

 36.简述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他们建立收容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37.简述英国新《济贫法》产生的背景。

 答案:自从圈地运动和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英国的贫民日益增多。这些贫民有来自广大农村地区的无地和失去生活来源的农民,有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有城市失业的工人。贫民日益增多并聚集于城市。贫民问题不解决好,不仅会造成社会动荡,危及政府的统治,还会阻碍工业化的发展。因此,英国政府于 1834 年颁布了

 新《济贫法》。

 38.互助组织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哪些组织经验和基础? 答案:(1)互助组织以会员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创造了不以营利为目的、共同集资、互助互济的全新的保障遭遇风险人群基本生活的组织模式雏形,为政府解决工薪劳动者收入中断后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思路。(2)互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种管理形式包括按行业组成的互助会、按职业组成的互助会、按地区组成的互助会和按项目组成的互助会等。这些管理形式成为各国选择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参照对象,并得到了完善和发展。(3)互助组织确定的互助项目,如疾病、失业、老年、工伤等,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最早被列入的项目。实践验证了互助组织所选择的互助项目的准确性,为社会保险准确选择保险项目提供了范本。(4)互助组织以会员缴纳的会费为基金,组织互助互济。每个会员享有遭遇劳动风险受助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对其他会员的责任。这就为政府在工薪劳动者中广泛实行由工人、雇主、政府三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了依据。

 39.互助组织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哪些组织经验和基础? 答案:(1)互助组织以会员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创造了不以营利为目的、共同集资、互助互济的全新的保障遭...

推荐访问:题库 真题 概论


[自考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真题题库(简答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