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招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1-10-24 15:59:39  来源:网友投稿

 2021 教招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招模拟题(一)

 一、单选题(每题 8 0.8 分,共 0 80 分)

 1.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的()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2.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3.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主张的人民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晏阳初 4.与“揠苗助长”“一曝十寒”相对立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一般被称为()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核心课程 1 1- - 5BCBAC

 6.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连续性 7.智育中的“智”是指()

 A.智力 B.知识 C.知识技能和智力 D.技能 8.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阻碍作用

 D.主导作用 9.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B.师资水平 C.教学条件 D.教学质量 10.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A.杜威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6 6- - 10AADAB

 11.我国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对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起决定作用的是()

 A.科技水平 B.文化传统 C.政治经济制度 D.生产力水平

 13.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是()

 A.学制 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 D.课程计划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的良好师生关系特点是()

 A.爱生尊师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B.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C.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1- - 15BDACD

 16.某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学期相比有明显提高。这种评价类型是()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7.读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脑子里浮现草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空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8.儿童刚学写字时,“乌”和“鸟”等形近字常混淆。这是由于该时期儿童的观察品质缺乏()

 A.精确性 B.顺序性 C.目的性 D.敏捷性 19.“光阴似箭”的错觉是()

 A.形状错觉 B.运动错觉 C.方位错觉 D.时间错觉 20.学生攻克难题后产生自豪感,这种体验是()

 A.应激 B.美感

 C.道德感 D.理智感 16- - 20CCADD

 21.不管光线明与暗,我们都认为红旗是鲜红色的。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2.能够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并最终实现预定目的,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A.坚韧性 B.自觉性 C.自制性 D.果断性 23.技术工人在拆卸机器时,一边操作一边思考。这一过程的思维活动主要是()

 A.创造性思维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2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相结合的教

 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 B.课内与课外 C.学习与思考 D.学习与行动 25.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技术课程 D.综合课程 21- - 25DABBB

 26.《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7.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英国

 2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86 年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A.学会求知 B.学会交往 C.学会思考 D.学会学习 29.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方法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的 D.教育原则 30.“孟母三迁”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 D.自我修养法 26- - 30CBDCB

 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32.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课件直观 D.言语直观 33.辨别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其知觉类型是()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错觉 34.教师制作课件时字不能太小,运用的感知觉规律是()

 A.差异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组合律 35.看见他人随地吐痰感到厌恶是()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法律的道德情感 31- - 35CDACA

 36.某生读了 6 遍材料刚好记住,按适当过度学习的要求,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他需要再读()遍。

 A.2 B.3 C.6 D.9 37.“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是指观察的()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直接性 D.全面性 38.根据设计图想象未来家的样子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39.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的是()

 A.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40.下述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36- - 40BDADB

 41.“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和青年期,只要人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连续要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全民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 4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4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技能、能力 C.观念、方法、态度

 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44.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称为()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4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41- - 45BBABA

 46.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课程资源越多越好 C.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 47.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复习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48.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49.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5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完善学生的人格 46- - 50CDBAA

 51.我国教育的根本特点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重视智育 C.贯彻安全至上要求 D.坚持智育与体育并重

 52.教育目标分类中的“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或者价值观体系的个性化”属于()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53.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54.“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5.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51- - 55ABBCC

 56.学生读完《淘气包马小跳》时,头脑中出现可爱活泼的马小跳的形象属于()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是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58.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生命教育的内容()

 A.法制教育 B.自我保护教育 C.敬畏自然教育 D.人际关系教育 59.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家是()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 60.取得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和沮丧。这样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56- - 60CCAAC

 6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6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A.安全教育 B.艺术学习 C.体育与健康教育 D.研究性学习

 63.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

 A.抓关键期教育 B.启发诱导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6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 B.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 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D.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65.教师用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参观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61- - 65BDCDC

 66.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 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 67.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复习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8.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69.学生在看完《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后,头脑中出现哈利•波特的形象属于()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70.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A.调节功能 B.评价功能 C.传承功能

 D.激励功能 66- - 70BDBCC

 7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72.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73.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74.心理学研究表明,能使知识保持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程度为()

 A.50% B.100% C.150% D.200% 75.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71- - 75CDCCB

 76.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的具体表现。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想象 77.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是否自觉关注()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7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具有()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能动性 D.差异性 79.()是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作用的影响。

 A.教育职能 B.教育方针 C.教育功能 D.教育目的 80.()发明了“发现学习法”。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布鲁纳 76- - 80BCBCD

 81.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82.“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备性 D.准确性 8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师说》 D.《大教学论》 84.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习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85.一节好课最根本的标准是()

 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81- - 85BACCD

 86.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87.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88.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后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89.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90.有预先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86- - 90ACCBA

 91.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是()

 A.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来巩固知识 B.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来巩固知识 C.运用感知觉的对比来巩固知识 D.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 9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是()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93.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良好习惯和自...

推荐访问:试题 答案 理论


[2021教招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