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库事故隐患管理制度(2021新版)x

时间:2021-10-26 12:17:01  来源:网友投稿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石油化工

石油库事故隐患管理制度(2021新版)

石油库事故隐患管理制度(2021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 安全管理 )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第 PAGE 1 页

第 PAGE 2 页

石油库事故隐患管理制度(2021新版)

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1总则

  1.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的产生和存在,提高石油库的安全保障能力。制定本规定。

  1.2事故隐患管理中应认真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已经存在的事故隐患,油库有能力解决的,要限期整改;解决有困难的,要向上级公司写出书面报告。整改之前,油库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更新改造和基建等新造成的事故隐患,应追就成事故隐患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于因工作疏漏而没有查出的事故隐患,在其酿成事故时,应视情况追就检查人员的工作责任。

  1.3各级公司及石油库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劳动部劳部发[1995]322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及上级部门的其它有关规定。

  1.4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所属各级石油库。加油站参照执行。

  2石油库事故隐患的范围和分类

  2.1石油库事故隐患的范围。

  凡可能导致发生着火爆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石油库事故的作业场所、设备(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均属石油库事故隐患的范围。主要包括:

  2.1.1在油品收发、储存及施工检修等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火灾、爆炸等作业环节及场所的不安全状态。

  2.1.2设备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老化、技术落后,安全的不到保证。

  2.1.3对职工健康有影响的工作环境污染和生活设施。

  2.1.4防火间距不够、消防不配套等有可能导致事故扩大的不良因素。

  2.1.5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素质差及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等管理缺陷;

  2.1.6各种形式检查中查出的妨碍安全生产的各类问题。

  2.1.7职工群众及地方和上级部门提出的影响安全和环境卫生的各类问题。

  2.2事故隐患的分类

  2.2.1按可能导致事故的起因,可以分为:火险、设备、电气、尘毒等事故隐患。

  2.2.2按隐患的性质,主要分为:

  1、单向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的隐患。如油罐等金属设备的金属疲劳、腐蚀、陈旧和老化。这是石油库设备最危险的事故隐患之一。

  2、交变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隐患。如石油库设备的冻害、汛灾及油泵卸油时的汽蚀现象等。

  3、固定隐患:指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事故隐患。

  4、随即隐患:在作业过程中不定时的突发危险因素。

  2.3事故隐患得分级。根据可能导致石油库事故的大小,石油库事故隐患,分为四或五级。即:

  2.3.1石油库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或称股份公司级):系指可能导致发生国家劳动部《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特别重大或重大事故隐患。即: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2.3.2石油库重大事故隐患(或称销售公司级):系指可能导致发生集团公司重大事故和销售公司一级及以上事故的隐患。既:

  1、职工伤亡重大事故隐患:

  一次轻伤11人及以上;

  一次重伤3至10人以上;

  一次死亡1至2人以上;

  2、石油库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一次跑(冒、漏)油及油料变质10吨以上;

  3、火灾重大事故隐患:

  一次死亡3人以上;

  一次重伤10人以上;

  一次、重伤合计10人以上;

  一次受灾30户以上;

  一次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2.3.3石油库一般事故隐患(或称省、市公司级):系指可能导致发生石油销售总公司三级至三级以上事故的隐患。即:

  1、职工伤亡一般事故隐患:

  一次轻伤10人及以下;

  一次重伤2人及以下;

  2、石油库生产一般事故隐患;

  一次跑(冒、漏)油及油料变质10吨及以下;

  一次漏油100吨以下;

  一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及以下。

  3、火灾重大事故隐患:

  一次死亡3人及以下;

  一次重伤10人及以下;

  一次死亡、重伤合计10人及以下;

  一次受灾30户及以下;

  一次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及以下。

  各省(区)销售公司可根据是否有下属公司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将其划分为二个级别。

  2.3.4石油库小事故隐患(或称石油库级):系指可能导致发生石油库四级及以下的生产事故。即:

  一次跑(冒、漏)油及油料变质0.5吨及以下;

  一次漏油0.5吨以下;

  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及以下。

  3评估和报告

  3.1企业内部评估、报告

  3.1.1评估组织。各级公司、石油库安全委员会的一把手应主持并组织成立评估小组,对所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内部评估。评估小组成员一般应包括:

  1、公司或油库的安全保卫科(股)、工务(设备)科(股)等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的工人技师等;

  2、必要时,可另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如:压力容器研究所、电业、房建、消防)以及上级公司和当地老动行政部门派员参加。

  3.1.2评估标准。

  1、判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标准,主要有:

  (1)《石油库设计规范》;国家有关设备的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规范标准、有关设备的产品说明书等。

  (2)总公司颁发的《石油库设备完好标准》、《石油库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石油库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标准。

  2、应科学认真地分析隐患导致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程度和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3、判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标准,同时,也是整改的标准依据。

  3.1.3报告对事故隐患实行逐级报告制。即:

  1、经石油库组织评估,一旦发现公司级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上级公司,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和分级。

  2、经省(区)公司组织评估,一旦发现属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时,应立即报告销售总公司,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和分级。

  3、经销售总公司组织评估,一旦发现属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时,应由石油库所在地公司按国家劳动部劳部发[1995]322号文颁发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

  3.1.4石油库的事故隐患评估方法如附录。

  3.2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报告

  3.2.1按“规定”,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或“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评估。”

  3.2.2重大或特别重大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隐患类别;

  2、事故隐患等级;

  3、影响范围;

  4、影响程度;

  5、整改措施;

  6、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

  7、整改目标。

  4组织管理

  4.1成立隐患管理小组

  4.1.1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石油库应成立以主管安全经理为牵头的隐患管理小组;

  1)存在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石油库,应由主管公司一把手牵头组建隐患管理小组。

  2)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由省(区)级公司一把手牵头组建隐患管理小组。

  4.1.2隐患管理小组成员,一般由安全会成员兼任。时常管理工作由储运或安保部门负责。

  4.2隐患管理小组的职责:

  4.2.1掌握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4.2.2制定应急计划,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4.2.3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4.2.4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4.2.5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

  4.2.6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4.3事故隐患档案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4.3.1发现事故隐患的检查等记录;

  4.3.2企业内部评估、报告;

  4.3.3按“规定”进行的初步评估、分级和评估、报告;

  4.3.4完期和日常的检查检测记录;

  4.3.5险情照片(录相)及其他技术资料。

  4.4事故隐患的日常检查和监督

  4.4.1对已发现事故隐患的检查,应列入省(区)级公司年检、主管公司季检、油库月检、科(股)周检和班(组)日检查的重点内容。每次检查均应填写检查记录。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向安全委员会进行书面报告。

  4.4.2重大事故隐患应列入巡检工作的必检项目。

  4.4.3对设备事故隐患,应根据其不同类别、分别安排机修、电气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每季度至少一次的专项检查。

  4.4.4各级公司、石油库工会组织督促并协助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和整改。

  5整改

  5.1经评估认定的事故隐患,一般做以下处理:

  5.1.1观察使用:采取了适当安全技检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继续观察的设备(施)。

  5.1.2整改使用:采取了更新、修理等适当的整改措施后,可能消除危险隐患,而正常使用的设备(施)。

  5.1.3停止使用。适应于随时有发生重大事故可能;但有修理价值,而工程量大,暂时无力修理或待批计划修理的设备(施)。

  5.1.4整改拆除或异地新建。适用于无修理价值,需立即拆除、报废的设备(施)。

  5.2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的管理

  5.2.1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由公司储运或基建部门;石油库的设备(工务)或安保部门负责。

  5.2.2凡形成固定资产的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由公司主管技术改造部门按有关规定,以安全技术措施纳入技改投资规模统一管理。限额以上的项目由总公司计划部审批;如需总公司安保基金补助的一般项目,由销售总公司安委会组织审批。

  5.2.3凡是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范围或申请补助的事故隐患整改项目,企业应先办报批手续,再列入计划。撤消或调整已经上报批准的整改项目或计划,应按同样手续办理。

  5.2.4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石油库的主管公司筹集,必要时报请上级公司给予补助。但对下列情况,不属于补助的范围:

  1、办公设施、生活福利设施、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各项设施隐患;

  2、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投产后5年内发现的各类隐患;

  3、属于大修、更新项目;

  4、未按规定进行评估,或评估资料不完备的项目。

  5.3事故隐患项目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5.3.1事故隐患石油库的主管省(区)级销售公司于每年6月前报批下年度新开项目建议书。

  5.3.2销售总公司安委会办公室部根据上报的建议计划,与总公司综合计划部核实规模和平衡资金后,报总公司安委会审定,由安委会主任批准下达执行。

  5.4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的执行与检查

  5.4.1股份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项目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与协调。

  5.4.2石油库主管公司对事故隐患治理项目进行全面的组织实施。

  5.4.3石油库主管公司应建立项目负责制,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项目负责人应对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设备材料落实、工程质量等全面负责,并定期进行考核。

  5.4.4事故隐患整改完成情况表(如附表一),按季、年上报总公司安委会,项目以总公司计划为准,季报为下月5日前,年报为下年1月底前。

  5.4.5事故隐患整改完成情况,除报表外,企业应每年总结一次,并于下年1月底以前以书面形式报总公司安监部。

  5.4.6对于完不成总公司事故隐患整改年度计划的单位,除了通报批评外,还要影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评比和下年度补助资金的安排。

  5.5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的验收

  5.5.1以竣工的事故隐患整改项目经试运转基本正常后的2个月内,由工程主管部门或单位报请企业主管安全技术措施部门,按隐患管理权限组织考核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填写竣工验收《附表二》,连同补助项目的财务决算,一并报总公司。

  5.5.2按“规定”“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单位,应及时报告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申请审查验收。”

  5.5.3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按“谁投资管理谁验收”的原则,由省级及以下公司组织验收。

  6奖励与处罚

  6.1对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积极整改并有效阻止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6.2对存在有险不查、漏查、查出来不修以及隐瞒不报的单位,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上报。

  6.3对重大事故隐患未进行整改或未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的单位,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给予经济处罚或提请主管部门给予单位法定代表人行政部门处分。

  6.5对重大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推荐访问:石油 管理制度 新版 事故隐患 石油库事故隐患管理制度(2021新版)x


[石油库事故隐患管理制度(2021新版)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