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读(观)后感写作技巧及范文
时间:2021-10-26 17:09:18 来源:网友投稿
议论文写作
读(观)后感的写作及范例
(一)什么叫读(观)感 读(观)后是人们读了某本书、某篇文章,或观看了某部电影、某个电视剧,戏曲等所写的感想、心得体会文章。
(二)
读(观)后感的类型 1.写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感想(包括看电影、戏剧等所写的观后感); 2、要求对一则或几则材料进行论述,这些材料,有的是某个事件,有的是某些生活现象,有的是一幅或一组图画等,总之是文章所要议论的具体对象。
(三)
读(观)后感的写作 1、读(观)懂原文、触发感点。“感”是由“读”、“观”产生的,“读”、“观”的基础。因此,要认认真真读(观)透原作,准确地把握并深刻地理解原作的中心思想、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实质与要害,这样,才能获得真切的感受,触发发“感点”,再由感点向四面扩展,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形成。可顺着原作的中心思想谈感想,可依据原作的某些内容(如人物、事件等)谈感想,还可凭借原作的某个警句名言谈感想。
2、选好角度,一篇一得。读(观)一部作品,所受到的启发和产生的感想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把所有的感受全部写出来,那样的读(观)后感就什么也说不透,犹如蜻蜓点水,掠影浮光,泛泛而谈,由于不易深入,而显得扶浅,与其因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倒不如抓住原作中的精华,从自己感受最深处下手,集中读一个观点,力求说深说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3、引述简明,主次分明。引:或引原作的观点,或引原作的内容。引述原则: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不管哪种引法,都要简明扼要。“感”是主体、引述不能过多,如果过多或变成原作的复述,那就喧宾夺主,变成“读(观)后抄”了。
4、联系实际,言之有物。写读、观后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系实际。在写作中,要运用类比对比、象征等手法针对时弊、陈规陋习、焦点话题、热门话题进行有理论、有实例的生动剖析。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阐述人们所思考和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感相才能有普遍意义,才能对广大读者的心灵有所触动。联系实际,既可联系个人实际,也可联系社会现实,但无论哪种都要紧扣中心,不能脱离原作,若随意联想,那就会导致牵强附会,离题万里的错误。
【例文】
心到与佛如
蔡恒公没有接受名医扁鹊的忠告,认为自己没病,不肯医治,结果落个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下场。对此我颇有感慨。蔡恒公不听善言,讳疾忌医,固然错,然而从扁鹊方面看;他也并非完人。尽管扁鹊有治病救人的心肠,但是,假如他能够再多几次忠告,或者在蔡恒公感到病痛时,不是“望桓侯而还走”。而是及时尽力抢救,那么蔡恒公或许不致于一命呜呼吧。可见,扁鹊的工作毕竟没有做到家,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只不过奉行一半而已。
现实生活中,同样也大有类似扁鹊的人存在。他们有的人对有毛病的同志或朋友也敢于提出批评意见,提出几次忠告,有的领导对下面有错误的同志也能够出于关心进行几次批评教育,有的师长对他的某些学生的不足之处也多次批评指点,但是当对象像蔡恒公那样固执已见、听不进去时,便觉得不耐烦了,认为“犯不上”,也像扁鹊一样拂袖而去,听之任之,心想,反正已经“心到佛知”了,认为自己尽到了责任而心安理得了,结果眼睁睁地看着同志、朋友或学生像蔡恒公那样,最后濒临不可救药的深渊。
果然是心到佛知,心安理得了吗?其实他们的心并没有到,“佛”也没有知。唯物主义是动机和效果的非统一论者。说严重一点,说“心到佛知论”,是只看动机不看效果的统一论者。所说的“心到”,只能是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借口;所说的“佛知”,也是他们责任心不够强,没能够做到“完全”、“彻底”而失职的自我安慰。这样说,并非指责这样的同志一无是处。他们有治病救人之心,也有治病救人之行,只是这个“行”得还不够,只行了一半。如果能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责任感,不灰心不厌烦,多做一些耐心细致的工作,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对方也可能一旦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并另有一番作为。这样我们才能说心到佛知了,对人对事业都大有裨益。这也是我们党一向倡导的那种满腔热忱、诲人不倦的精神。这也空有一片救人之心,到头来却无救人之果,岂不可叹。
总之,我们就像毛**教导的那样,“对待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待同志极端热忱”,这救人之行才能真正行出救人之果来,才能说:“心”到了,“佛”到了。
【评析】
蔡恒公不听劝告,讳疾忌医,自取灭亡,凡读过这篇故事的人都深有所感,
可是《心到与佛知》一文,作者却避开以往人们之所见,抓住了扁鹊的不足之处,即“望桓侯而还走”,逃奔他乡作为感受之点来立意。在第一段里明确提出所感:扁鹊的工作毕竟没有做到家,治病救人的精神只不过实行一半,即有救人之无救人之果。立意新颖,围绕“心到佛知”论,分析其表现、危害和实质,用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观点,论述了对有错误而又讳疾忌医、固执己见的同志应以高度责任感、怀满腔热忱多作一些耐心细致的工作,力争有救人之行,又有救人之果。
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
人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不少人一看到失败便一概否定,失败的人当然无形中也就“扁”了。《第二只小板凳》中的老师对爱因斯坦也多少有些偏见。在粗陋的小板凳面前,那很不满意的神情,那尖刻的言辞就是证明。其实,后来的爱因斯坦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树立了相对论的丰碑,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这启示我们: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
对于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过程中的失败,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因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需对各方原因综合考察分析。
从客观方面,看有的失败具有暂时性的特点。比如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了 72 天,就被梯也尔反动政府镇压了。它的失败是暂时的,因为当时“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毛泽东语);再说,它的经验教训又会告诉革命人民该怎样去斗争。正是有了巴黎公社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才有十月革命的伟大创举,才有中国革命的传大胜利。难道我们因公社的失败而去责备公社的领导人,却否定它的划时代意义吗? 从主观方面看,有的失败与人们对客观的认识程度有关。在实践中,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当事物的本质规律还未完全掌握时,应允许失败。因为失败常常使人们的认识深入一步,使人们向成功迈进一步。爱迪生没有几百次的失败,便 不会有电灯的发明:同样,不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胜败的经验和教训,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的伟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须有敢于走前人未走之路的胆识,须有敢冒风险的精神。“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邓小平语),所以,挫折失败在所难免,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挫折能提供反面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又何尝不是件好事? 再说,随着实践的深入,成败也是相对的。若将爱因斯坦第三只板凳与前两
只比,它是成功的。爱因斯坦为了交上满意的板凳与前两只比做了一只又一只,就这点精神也很值得称道,我们还有何理由去指责他呢?盲目的指责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只能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在失败面前,我们不能只是怨天尤人,而应认真总结反面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才能把事情越办越好。
【评析】
这篇读后感,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论点正确集中。中心论点“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是从原文中老师责备爱因斯斯坦做的板凳粗陋这一事实而提炼出来的,十分贴切。原文可提炼的论点不止一个,但作者只取一点,且用“仅”加以限制,避免了片面性。
二、分析中肯透彻。全文从失败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阐述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的理由。分析时运用哲学、认识论的原理,回顾历史,联系实际,紧扣原文,适当引用,使得全文论据充分而典型,论证严密而有说服力。
三、叙议有机结结。文章开头对原文的复述,不是照抄原文,而能化材料为我用,从引出论点的角度概述。本论的分析议论,都是在概述事实论据基础上进行的,叙议有机结合,使得全文的观点与材料相统一。
嫉妒是不幸的 --读《窗》有感
同一病房里有两位重病人,靠窗的一位每可以坐上两个小时,他便为病友讲述窗外的一切,这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一天夜里,靠窗的病人在急促的咳嗽中停止了呼吸,而他的病友却没有去按急救的电铃,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而当他被挪到窗口旁的病床上时,他看到窗外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是《窗》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
读了此篇小说,我不禁感慨道:多么可悲的嫉妒心,多么不幸的嫉妒心啊!
在妒嫉心的作用下,韩非被害,普希金被杀,而《窗》中的病“友“也同样危害了他的病友---一个曾竭力帮助自己,甚至是牺牲个人,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的人。我们把嫉妒心比作人心灵上的肿瘤并不过分,而且这个肿瘤正是扩散、蔓延:排名榜上他比我多 0.5 分,心里忐忑;分房子,他的楼层比我好一些,内心不平;用轿车,比我的豪华,满心怨恨……包括工资、职称、职务、乃至于一件物品,一种关系,一句话,都使人产生这种嫉妒,恨恨地问一声:“凭什么?”
为了摆平于是便出现了各种阴谋、手段、包括不去按响那急救的电铃,成为杀害病友的恶者。多么可悲、多么不幸的嫉妒心!
为什么会这样?一位伟人说过:恶者嫉妒心所致,为私、为气、自调不公。一句话精辟地道出了嫉妒的原因。“在嫉妒心重的人看来,没有比他人的不幸更能令他快乐……”多么可鄙的病态心理!嫉妒使朋友反目成仇,使亲缘冷淡,使人间失去真情。有嫉妒心的人在杀害别人的同时,何尝不在埋葬自己!
嫉妒是不幸的,让我们抵制这种毒瘤的入侵,也去拯救那些心怀嫉妒的“病友”吧!
【评析】
这篇《窗》的读后感,跳出一般认识—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直指悲剧的根本原因妒嫉心。标题就是观点,非常醒目,文中多次点题,议论集中。在引原文,联系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剖析嫉妒者的心态,揭示产生妒嫉心的原因以及导至的恶果,最后呼唤人们去抵制并加以拯救,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读者对嫉妒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读《快乐的三个原因》有感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列子在自己的书中叙述的一个故事。大意是:孔子东游,遇见一个叫荣启期的人,他一边抚琴,一边大声歌唱。孔子很奇怪,叫子贡去问原因。荣启期答曰:“万物之尊,以人为贵。我是人,这是我第一个快乐的原因。其二,人分男女,男尊女卑,我有幸成为一个男人,这是第二个原因。其三,许多人一出生就死了,而我却活到 70 多岁,我怎么能不快乐呢?” 列子是道家创始人之一。在他的思想中,不可避免地有道家思想鲜明的特点。这则故事所要告诫人们的是要知足常乐。荣启期因为这些原因快乐无比,那么世人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呢? 我国的传说故事中也有这种思想存在。有一则故事叫《王老太卖酒》。王老太开了家酒店,有一个道士常来喝酒,但从不付钱。有一天这个道士给王老太挖了口井,井中全是酒。于是王老太不再酿酒,专用井水来卖,赚了许多钱。有一天道士来问她满足不满足,她说:“好是好,只是没有酒糟,不能养猪。”道士笑了笑,在墙上写了:“人心若不足,井水当酒买,还说无猪糟。”从此井中就不再有酒了。
我国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知足常乐更是重要的一条。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也是大力鼓吹这一条的。即使是现在,一旦有人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总会有人劝他应该满足,不要再去进取,自找困难,说完总爱加上一句:“知足者常乐嘛。” 这一切,都似乎说明知足常乐是一个不容怀疑,绝对正确的处世之道。但是,我认为,知足常乐就其根本来说是绝对错误的。
如果知足常乐,苟安于现状,那么人类恐怕现在还住在山洞里,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就不会有今天灿烂的文化、尖端的科学技术,更不用说宇航登月,发射卫星这些伟大事业了。正因为人类没有知足常乐,不安于用两条腿不紧不慢地走路,才出现马车,而后出现了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
由此可见,知足常乐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没有知足常乐,才会有今天繁华、富饶、昌盛的人类社会。
【评析】
这篇议论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在习作中首先简介了读物的内容,从而使文章有了可“感”之“因”。接着寓贬于褒,然后引出了相反的观点:“我却认为,知足常乐就其根本来说绝对错误的。”点出了自己的中心题旨,这种手法使文章增加起伏,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
[【议论文写作】读(观)后感写作技巧及范文]相关文章
- 人生要有大目标议论文600字
- 202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 高三奋斗议论文新版整理_成功需要努力作文800
- 【高二议论文幸福800字】 做一个幸福的人议论文800
- [议论文高二800字精品] 高二关于急作文800字
- 包容的例子作文素材 高一议论文800字宽容
- 【高二写理想议论文800字】 高中理想议论文800字
- 八百字作文高中十篇 [议论文高二800字]
- 【高三父爱议论文】
- 【高一议论文800字包容】 包容的名言
- 【文秘写作人员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共2篇)】
- 每日写作金句(11月10日),(1)
- 【写作素材】〔点〕字写作提纲第11辑(30例)
- 【写作素材】比喻类过渡句100例,高手写作必备!
- X高校2020年审计工作总结&【写作素材】〔式〕字写作提纲第1辑(30例)
- X区国机集团关心下一代基金暖冬助学发放仪式上讲话&【写作素材】〔式〕字写作提纲第2辑(30例)
- 【写作素材】〔标〕字写作提纲第1辑(30例)&对于林业援藏工作调研考察报告
- 【写作素材】〔情〕字写作提纲第1辑(30例)
- 【写作素材】建工作写作提纲第95辑(30例
- 【写作素材】牛字写作提纲第5辑&区委书记2020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 上一篇:公文精美标题(摘录)
- 下一篇:【公文写作】写作出错校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