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1-10-28 12:52:12  来源:网友投稿

  中文题目 :

 :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英文题目 :

 :

 Research on rural governanc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new era background

 I 摘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的进程在不断推进,乡村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但乡村地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较之城镇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关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治理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上,国家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加快乡村地区发展进程,推动实现乡村地区的繁荣与发展。现阶段,国家脱贫攻坚工作也进入到最后至关重要的时期,乡村地区治理成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一环,乡村治理工作的有效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当前受到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乡村治理仍然存在着诸如基层干部腐败、文化观念落后等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乡村经济发展,制约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实际意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保障国家战略在农村地区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背景;乡村治理;现实困境;对策建议

 II Abstract 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re constantly advancing, and the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also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rural areas start late and develop slowly, which is more backward than the urban area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of rural areas has always been a social issue that the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n the report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has also entered the final crucial period. Rural governance has become a key link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governance work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At present, it is restricted by many practical factors,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rural governance, such as the corruption of grassroots cadres and backward cultural concept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restrict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rural governance.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reality of rural governance process was studied, the main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combining the era background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in rural are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to promote the smooth work of rural governance, promot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rural governance,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Key words: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Rural governance; Realistic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II 目 目

 录 1 导

 论 .................................................................... 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1.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3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4

 2 乡村治理相关理论界定

 ..................................................... 4

 2.1

 治理概念界定

 .......................................................... 4

 2.2

 乡村治理内涵界定 ...................................................... 5

 2.3

 乡村治理的新时代背景 .................................................. 5

 3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 6

 3.1

 存在基层干部腐败行为

 ................................................. 6

 3.2

 受传统治理观念影响严重

 ............................................... 7

 3.3

 乡村地区文化更新滞后

 ................................................. 7

 3.4 乡村治理内容和领域较为狭窄

 ........................................... 8

 3.5 乡村治理方式较为单一

 .................................................. 8

 4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8

 4.1

 基层组织管理与监督不完善

 ............................................. 8

 4.2

 现代法治思维尚未完全建立

 ............................................. 9

 4.3

 文化价值观念培育欠缺

 ................................................ 10

 4.4

 未能适应新时代下提出的新标准

 ........................................ 10

 4.5

 治理方式尚未适应群体及时代变化

 ...................................... 10

 5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对策路径

 ............................................ 11

 5.1 自治为核心,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 11

 5.2 法治为保障,提高村民学法守法意识

 .................................... 12

 5.3 德治为引领,强化道德教育作用

 ........................................ 12

 5.4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 13

 5.5 以智治为支撑,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 14

 结语

 ....................................................................... 16

 参考文献 ................................................................... 17

 致

 谢 ..................................................................... 19

  1 1 导

 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乡村治理是影响我国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乡村地区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治理十分重要,这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研究当前在农村地区所实际存在着的问题与难点,并分析其根源所在,从而创新其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有利于加快推进国家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在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中,乡村地区的发展相较于城镇而言,一直是较为缓慢和落后的,而关于农民农村问题的妥善合理的解决也直接关系我国的民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较之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在新时代乡村发展也依然存在着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地区发展的现况,国家在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乡村发展问题,该战略阐明了国家对乡村治理工作今后的目标要求,点明了在治理工作中的关键和重点,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明确了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有效化解新时代乡村治理难题,创新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并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已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同时,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最后的一个阶段,乡村治理的成果将会影响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而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制约和影响了乡村治理的进程。要把握好乡村治理这关键的一环,需要对乡村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深入研究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探索实现乡村发展的合适路径。这也是本文研究本义所有在。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时间较早,现代化程度比较高,乡村治理也已不再是其薄弱环节,因此西方国家对于农村治理方面的研究要相对比较少,大多数研究关注于国家公共治理,少数与乡村治理有关的研究只停留在乡村振兴有关的研究内容中,主要研究情况如下: 1、从乡村治理主体的视角出发 学者 Greene M J 表示在乡村治理的多个主体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的工作必将会促进乡村振兴;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这一角度出发,Gilman Robert (1991 )强调可以采取征收惩罚税的方式来防止环境污染,乡村社会也应当使用节能材料,注重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美国学者阿伦特(2010) 认为乡村社会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有利于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继续发展;从乡村基层组织发展角度出发,学者 Prasenjit Duara 认为乡村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等对乡村治理中基层组织权力

  2 的行使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Kawate 认为乡村基层组织的革新将会对乡村社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我国乡村治理的现实情况分析视角 日本学者田原史起的观点表明在乡村治理中基层干部的角色具有多重性,他们承担的任务也多样化,作为乡村发展中的领头羊要经营和处理好乡村各项事务,担负起应尽的义务,负责任地干好有关治理的工作。爱尔兰学者瑞雪.墨非对农民工的研究不同于过往“现代中心一传统边缘"的二分法研究模式,而是将其放在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下进行了分析。美国学者施坚雅在《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 1 一书中提出了他关于农村治理的观点,他认为在农村农民们所居住的地区范围狭小有限,但这也并不是他们真正仅有的范围,这种范围实际上的过大造成了治理中问题的出现,他对中国乡村地区治理构架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美国学者黄宗智 2 针对于我国华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及层级结构,商业市场和国家政权渗透对于农村治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农村经济“内卷化”的现象。

 1.2.2 国内文献综述 在乡村治理这一课题研究上,国内专家学者主要是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背景的研究,以及对于乡村治理的研究,同时在现在乡村社会大发展背景下,还出现了对于乡村治理中“三治合一”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研究 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专家学者针对该战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论述。学者叶兴庆(2018)针对党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该战略的各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对未来中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李铜山(2017)在深入分析国家政策方向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对这一重要战略的要求、目标以及对策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此外,我国学者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实行提出了许多有效建议。郭晓鸣(2018)深入分析了农村地区所存在的问题,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姜长云(2019)则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强调应努力规避之后在落实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避免出现战略实施效果达不到预想标准这样的情况。

 2、乡村治理情况的研究 学者贺雪峰 3 对中国乡村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治理工作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进行分析,呈现了在中国农村地区治理过程中的真实现况;宁华宗(2014)曾在其发表文章中通对乡村地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所出现的现实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治理有效实现的路径选择。朱余斌(2017)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视角下对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进行了研究,以及从治理视角对乡村治理

  1

 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

 贺雪峰.乡村治理与农业发展[M]. 第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3 体制的变革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其力格尔(2019)的硕士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克什克腾旗乡村治理研究——以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为例》一文中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为例,聚焦当下乡村治理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的参考建议。

 3、关于新时代“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研究 一些专家学者针对“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作用开展了研究,何显明(2016)认为在乡村地区由于基层干部领导治理能力足以及治理的方式方法错误等原因造成了在治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其认为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多样性和现实性,例如乡村地区法制建设落后等问题。学者易承志、李涵钰(2018)表示新时代乡村治理依旧面临着诸多方面挑战,同时还存在着乡村空心化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应当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乡村治理要实现精准和有效。何阳、孙萍(2018) 1 将中国农村按照其发展水平与社会环境的不同进行了两类别的划分,并且认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针对于中国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乡村,我们应当依据其存在的差异而具体分析。学者黄浩明(2018) 2 对三治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研究该模式在乡村治理中的功用地位,分析了其在治理工作中是如何有效发挥作用的,并创新了适合乡村地区治理工作发展的途径。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乡村治理方面也有许多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农村地区的考察来进行分析,而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方面,国际上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与乡村振兴的相关的乡村建设和发展方面来进行研究,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现在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相应的路径探索还没有太多的文献,国外学者尚未对与乡村治理体系有关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研究较多较完善,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路径探索的研究大部分都主要集中于“三治合一”的研究,对于其他路径对策的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相关建议提出较少。这里我们要着眼的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研究,对中国乡村现况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出适合于乡村治理的多方面对策措施和创新其路径探索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1.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在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了乡村治理的背景与意义,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以及本文写作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写乡村治理相关概念,以获得研究这个问题所必须的知识梳理。

 第三部分是写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从各个问题具体进行研究,指出了

 1

 何阳,孙萍. “三治合一"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205-210.

 2

 黄浩明. 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J].行政管理改革,2018:39-44.

  4 现在乡村治理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第四部分写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针对乡村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对其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

 第五部分针对前文所述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与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1 1.4.1 文献研究法 通过借助于 CNKI、Research Gate 等数据库充分搜集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大量查阅有关于乡村治理问题的相关书籍与期刊等,经过分析、研究、和整理,为论文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 1.4.2 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与我国当前在乡村治理各方面具有相关性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对主要学者理论观点进行认真分析及归纳总结,了解了关于乡村治理的各种学说观点以及乡村治理现状,以期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有益于改善我国乡村治理现况的对策建议。

 2 乡村治理相关理论界定

 2.1 治理概念界定

 “治理”这一词出现时期较早,起初这一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是处理国家政府工作中的各项事务,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治理”一词所表达的意思含义越来越广泛。在当下社会中,治理所表达的意思是社会各方主体通过它们之间协作合力来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一种体制方式。对于“治理”一词的概念界定,全球治理委员会最具官方权威性,该委员会在 1995 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 1 中对治理的概念定义进行了界定。通过对该委员会关于这一词语的概念界定可以总结得出,治理是社会上个人或者组织机构协同合作管理其共同事务的一种方式。通过治理这一过程可以使得社会各方矛盾得以有效解决以及各方利益得以协调。治理一词表示的是一个行为过程,而不是一整套的完整规则和约定。治理过程不是权力阶级的统治,而是社会各相关主体之间通力合作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治理的主体不再只是国家政府机构,而是社会各方主体。它是一个各方主体积极主动的配合参与的过程,依靠社会各方的通力协作以及部门机构间的协调来实施对国家中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关于“治理”一词的内涵,国内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界定。在较早时期徐勇教授便对此概念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当国家政治主体运用国家权力去管理和处理社会

 1

 全球治理委员会. 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R].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 23.

  5 事务时便是一个治理过程。在某些方面统治和治理有一些相似特点,所以这两个概念极易被混淆,因此,著名学者俞可平便对“统治”和“治理”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 他认为治理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来处理社会事务 , 以促进社会有秩发展,满足民众生活与服务需求的行为过程。是自下而上公众的互动参与过程。

 2.2 乡村治理内涵界定 1998 年,“乡村治理”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学者贺雪峰认为,乡村治理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基层干部以及乡村民众的协同自主自治管理来实现乡村事务有效处理和乡村经济发展。徐勇教授认为,乡村治理是指人们行使自身权力来管理乡村事务,促进乡村社会系统有效运作的过程。俞可平则认为,乡村治理实质上是乡村社会民众集体利益实现的过程,这需要治理主体依靠治理权威去组织乡村社区。薛明珠认为,乡村治理是村民在党领导下,合理配置权力,调节乡村社会,实现农民和社会的有效互动,以提高农民福祉,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综合以上多位学者观点,乡村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部分。本文笔者认为,乡村治理是指在国家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村民自治、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来整肃乡村秩序,管理乡村各项事务,处理和解决乡村发展问题以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过程。乡村治理是一个政治性过程,在治理过程中乡村社会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并向乡村地区人民提供各种物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3 乡村治理的新时代背景 由于国家发展中实际国情的特殊性,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

 “ 三农 ” 问题的解决,高度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乡村治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了创新,乡村治理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乡村治理的新时代背景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 2.3.1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推动乡村地区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和顺利进行,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以政策和战略推动乡村治理,不仅会实现农村地区的大发展,也会有助于国家复兴目标的最终实现。

 2 2.3.2 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现阶段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脱贫工作的全面开展和顺利进行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帮助农村人口摆脱贫困,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现状,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富裕是乡村治理的一大目标,而同样的,农村地区的致富和发展也将会助推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

 3 2.3.3 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进入加速期

 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的提出对于今后乡村地区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思

  6 路旨在通过协调和平衡城乡资源,以城乡间联动和互补来促进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必然会使得乡村社会的发展迈进新的台阶,这也对乡村地区的有效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会助推乡村地区治理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4 2.3.4 乡村差异化发展理念的提出

 乡村差异化发展理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创新理念,在乡村地区,各个地方在地理环境条件、人口结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于乡村地区的发展来说,要尊重这种差异化的存在,依据各地区的地方特色来治理和发展乡村。乡村差异化发展理念为乡村地区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3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推进了乡村治理的进程,农村地区响应国家号召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乡村治理依然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现阶段乡村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存在基层干部腐败行为

 对于乡村发展来说,乡村基层组织的领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近些年来乡村基层干部的腐败事件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乡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给乡村治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乡村治理中,乡村基层干部在行使个人权力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但现在乡村社会中,一部分乡村基层干部存在克扣扶贫资金、利用职权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在村民中的影响极其恶劣,严重危害到了村民们的权益,破坏了基层组织与群众的良好关系。

 其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国家推行行村民自治制度,基层村干部是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实行这样的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基层地区民主政治。但是,在现实的乡村地区选举中,时常存在一些地区的村干部在选举时买票贿选的选举作假行为。这种腐败现象的出现阻碍了人民民主的切实实现。

 其二,为了保障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针对贫困农村的扶贫战略,全国范围内各个乡村开始了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本可以使农民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在乡村地区,存在着一些基层干部滥用职权为自身谋取利益,导致扶贫物资不能够帮助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群众。这些腐败行为直接危害到了乡村地区农民的切身利益。

 同时,在基层地区对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比较薄弱,乡村腐败问题频现,导致乡村地区的治理行为脱离了法律的合法规定,致使村民对基层干部缺乏信任,这在一定程度

  7 上影响了村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地区民主化现代化建设。

 3.2 受传统治理观念影响严重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治理意识观念的影响较大,在现实的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沿用老一套治理方式的现象。

 在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下,治理工作主要是依赖于乡绅制和家族制,是一种“精英”统治的治理模式,而并非民主自治。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演进中,这种固有的传统的观念早已扎根中国乡村社会,由于受到这种传统治理观念和方式的影响,在乡村地区不少基层干部仍然存在“人治”的思维模式,依然在运用这种管理方式,基层干部注重权威的树立,将个人权威放在规约条文之上,以权威治村治事,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行为。呈现出一种比较随意的状态。

 此外,一些村干部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工作方法和能力水平不足,在乡村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仅仅依靠上级的通知去刻板执行,并未真正理解一些政策规定的内涵和方向,政策事务的处理中不懂得结合地区实际,在治理过程中不懂得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对于新时代下乡村发展缺少规划。例如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由于能力不足不能起到切实的带头作用,提升农村科技创新能力。这些都成为了现在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3 乡村地区文化更新滞后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文化更新滞后,造成了传统理念与现代化文化观念的冲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地区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吸收更多现代先进文化,例如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这样便出现了在乡村地区传统文化习俗代际间的割裂,出现了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文化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在老一辈当中所传承的宗族观念与传统儒学文化受到了现代化市场经济之下政治经济民主化理念的巨大冲击。这两种治理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也成为掣肘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

 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伦理社会以及熟人社会等旧有文化观念仍旧存在,这种旧的文化价值体系阻碍了现代社会下平等法治文化理念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对乡村地区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其一,乡村地区缺少对村民们的思想文化开展教育工作,乡村地区人们的文化理念更新缓慢,村民们在处理公私以及利义等问题上难免会出现错误,在这些利益问题处理上存在的偏差会导致乡村地区矛盾与纠纷时有发生,给乡村的有效治理带来阻碍。

 其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乡村地区农民群众依然深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尚未完全消除,这其中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观念影响着乡村地区村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给乡村地区中社会秩序以及社会风气等问题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使乡村地区文明建设受到了挑战。

  8 4 3.4 乡村治理内容和领域较为狭窄

 在治理内容方面,我国乡村地区农民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土地生产,农业的发展是乡村地区发展的命脉所在,因此,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一直关注农业发展方面,对于其他各个方面的乡村社会问题缺乏有效治理。进入新时代社会以来,国家对于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乡村地区受固有的治理内容限制,依然将治理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土地问题的治理上,对于经济问题、环保问题等各方面的治理还较为缺乏。

 在治理领域方面,乡村治理中缺乏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更多关注,例如,在乡村地区人民的医疗、养老等各种问题还得不到更为有效地治理,村民们在医疗与养老等社保方面遇到问题后,难以找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帮助,乡村地区还未形成科学系统的社会保障等各领域的治理体系。

 由此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在治理内容和治理领域上还治理领域方面的治理还比较狭窄,乡村治理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拓宽治理内容及其领域。

 5 3.5 乡村治理方式较为单一

 在乡村地区,治理工作的开展依旧受到传统方式的影响,在农村地区有限的区域范围内依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治理,以村委干部的权威理事,以人治管村。同时,这种治理方式主要是依靠于乡村基层干部群体,各种政策措施等也是需要基层干部向村民们传达,治理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村委会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来处理乡村事务,或者以召集村民开会的形式进行,这样的治理方式下治理工作受限较大。

 乡村地区这种传统的治理方式在现代社会便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改进。在现代社会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下,这种单一的治理方式应当随时代发展而不断革新。

 4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基层组织管理与监督不完善

 在当下的新时代社会,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果,社会城镇化发展也在不断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也需要随着时代进行调整,以实现乡村发展目标。但是在当下社会乡村治理工作中,基层组织在治理中出现了干部腐败等诸多问题。

 4.1.1 基 层干部权责不明确

 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基层政府组织管理不够完善,工作中政策的落实不能做到上下一致,干部的职责分配不明确。在现在乡村治理中,基层政府不能一直沿袭旧有的管理理念,在治理工作中干部不可以妄自尊大,不能是干部个人在统治和掌控,而应当转变为服务型,做到切实为村民服务。

 此外,在基层政府组织管理中民主监督运作不畅,对于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难以有

  9 效制止,在有些农村地区,村民会议并没有发挥其真实的作用和价值,权力分配和责任担当不够清晰,无法真正发挥其监督职能。因此要完善乡村会议及代表会议的相关法律制定,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权,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对基层干部的权力行使起到监督作用。

 4.1.2 村民参与意识不强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了充分保障基层地区人民民主的实现,在我国实行以村民自主自治的方式来治理乡村地区,其核心是广大农民群众可以自主选举自己所认同的基层领导干部,参与管理本村事务,自主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基层村委会来切实实现乡村地区的民主政治,加快推动我国基层地区的民主制度建设。

 但在乡村地区实际的治理工作中,村民们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村务的处理中,村民会议也未真正发挥作用,村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绝对的掌控权都集中在村委会干部手中,基层民主最后只能体现在村委会的决议当中,基层民主的公信力很难真正的体现出来而陷入困境,而现在在乡村发展中,村民的自我参与意识也不够强,对村子里的事务漠不关心,对自己所该行使的权利不够了解不够清晰,这些都会给村民自治程序带来巨大冲击,削弱了对乡村干部的监督力度。村民是一个乡村发展的主力军,是乡村治理中的参与主体,而治理主体的缺位必定会影响乡村治理的成效。因此,当前的乡村治理内容若要真正做到民主,必须是治理的程序由自上而下的命令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互动式,提升村民在乡村事务中的参与度,从而加强对基层组织干部群体的有效监督。

 4.2 现代法治思维尚未完全建立

 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地区发展的前提保障必然是依法依规治村。但是在农村地区,村民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对国家法律知之甚少,同时,在乡村地区有相关于法制方面内容的普及宣传力度不够,正是由于这些现实条件的制约,乡村治理中的法治思维尚未完全建立。

 一方面,乡村地区文化教育落后,广大乡村地区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村民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欠缺,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纠纷与问题或权益面临危害时,还不能够正确地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乡村地区基层领导干部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乡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尚为欠缺,尚停留在依据传统方式治理乡村事务的阶段,农村干部依法治村的思维尚未形成。这些都会对实现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

 总之,在乡村治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法治思维尚为欠缺,在农村地区,由于现实条件有限,在一些农村社会问题的处理上还比较落后,还不能够很好的运用法律方式去处理,相关的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也还有所欠缺。同时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村民们对自身行为缺少正确判断和规范,导致乡村社会秩序等方面问题频出,影响乡村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乡村的治理和发展过程中,法治发展思维的欠缺将会直接影响乡村治理的有效性。

  10 4.3 文化价值观念培育欠缺

 在乡村地区,传统的思想和观念仍然有残余,文化价值观念培育欠缺,思想理念滞后。这会导致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无形的桎梏,阻碍乡村治理和发展进程。

 一方面,基层自治组织村委会的组成人员会受到传统思维和价值观念的限制,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和维系主要依靠的是传统礼俗和风俗习惯等,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这些传统的文化理念受到冲击,但在基层社会,乡村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不高,有一些领导干部以个人权威治村的人治思想浓厚,将自身置于极高的权力地位上,与村民们缺乏平等有效的沟通交流,没有深入群众去了解群众需求,对于实际存在的的现实问题也缺乏关注,基层村干部中依然是在用这种错误的工作方式去治理乡村。这种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会影响基层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认知态度和处理方式。

 另一方面,传统思想观念对于村民们的影响巨大,社会主义新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一些地区扎根不深,村民们的精神文化世界空虚,缺少对理想与个人发展的价值追求,对新时代社会民主政治了解不够,他们存在着传统的“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价值观念,使村民们认为村子里的事务与自身直接利益关联并不大,村民便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保心理从而很少关心和参与乡村事务,不会真正行使自己的主人翁权利,这样无法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使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人民民主无法真正得到体现。

 4.4 未能适应新时代下提出的新标准

 新时代社会,国家对于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乡村治理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乡村地区的全面振兴,乡村治理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农业发展问题,更多的应该适应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不断拓展治理内容和领域,乡村的治理工作应该同步关注到农村地区经济的建设、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于乡村地区人民权益的保障、生活的保障也应该受到更多重视,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各项问题也应该纳入乡村治理范围。

 然而,由于一直以来农村地区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有限性,新时代对乡村地区治理工作所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还没有在乡村地区得到有效开展,致使乡村治理内容和领域依然受限。

 4.5 治理方式尚未适应群体及时代变化

 乡村地区治理方式的单一化主要受传统治理方式的影响巨大,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村庄的治理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的社会条件,即农村地区熟人社会的大环境与农村地区空间的有限和封闭。但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大量农村原住民在不断地返回乡村,这些人在城镇地区多年的生活,致使其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更趋于先进和民主。所以,这些农村原住民的返乡打破了农村地区原有的封闭性和有限性,使得乡村地区的治理群体发生了变化。

 同时,现代社会正处在高速的发展中,网络与信息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网络等先进的智能化方式可以为国家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可能,为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创新

  11 途径,提升治理工作的效能。

 然而,在农村地区其治理方式现阶段还没能很好的适应其治理群体的改变,也未能及时顺应时代网络信息的发展对治理方式做出调整,从而导致了在治理工作中可采用的方式有限,治理方式单一。

 5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对策路径

 1 5.1 自治为核心,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在我国,由于乡村治理参与主体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从而乡村治理内在比较复杂。因而,要想构建起一个合理有序的乡村社会,并使乡村治理符合新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则必须充分保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们的自主权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的治理过程中必须做到治理真正以村民为中心,治理工作要符合村民所需,积极促进村民自主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对乡村事务的管理中来。在乡村治理中真正做到村民自主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村民的重要作用,将有利于乡村民主政治的实现。乡村治理的优化必须依靠村民自治,故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调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村务决策中来。

 1 5.1.1 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尊重和维护村民在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要不断通过教育宣传加强对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自主性的教育,使村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同时,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探求村民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最主要最实际的需求,做到治理工作的开展要切实服务于村民的实际利益需求。在治理过程中只有使村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才会调动起村民村务的参与积极性,使其积极投身于共同建设和治理乡村中来。

 2 5.1.2 完善村民参与机制

 乡村治理要扩宽参与渠道,从而保障村民权益真正实现民主决策。例如,村委会可以定期组织召开有关本村事务的民主座谈会,在会议中, 村民可对于关乎自身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发展规划等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针对有关事务的各个方面与村委会领导干部进行协商和沟通。这样可以提高村民对于乡村发展情况的关注度,调动起村民对于本村事务决策的参与热情,从而充分发挥村民的自主作用,提升其归属感。

 3 5.1.3 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监督

 对乡村基层干部群体的工作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保障村民行使自治权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适合乡村的监督制度可以在乡村组织起民主督查小组,对村干部的行为以及乡村事务的决策等进行监察和反馈, 拓宽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的渠道,提升村民对村务参与的积极性,并其强化其对村务的监督意识,提高乡村治理工作的效率,进而保障乡村治理工作的高效性以及优化性。

  12 建立和完善村民参与自治的体制,使村民可以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保障村民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将有利于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乡村治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2 5.2 法治为保障,提高村民学法守法意识

 在现阶段乡村治理进程中,由于法治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法治意识缺乏等原因导致治理中还存在许多弊病,同时自治也需要通过法治来加以约束和规范,所以,在农村地区需要加强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构建起适合乡村地区的法律体系。推动加快乡村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因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5.2.1 加强村民的法律教育

 通过普法教育,加深村民对于法治的理解与认识,要增强村民自主学习法律的意识,使村民可以真正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在遇到纠纷与矛盾或自身权益面临侵害时,可以利用法律知识来正确保护自己。要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营造起法治氛围,用良好的法治环境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村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积极培育乡村地区法治观念,让法治理念和思维成为乡村社会的常态。

 2 5.2.2 强化对于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中行使权力的监督

 对乡村干部也应当进行法律教育,培养其法治意识,以法律规范权力行使,使得基层干部在乡村治理中可以运用法律思维和方式去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工作的有效监督,杜绝乡村干部****以及危害村民权益等现象的发生,加强乡村的廉政文明建设。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乡村治理法律制度,依靠法律治理乡村,维护乡村的有序发展,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目标。

 3 5.2.3 构建适合乡村的法律服务体系

 对于乡村中村民们遇到的矛盾纠纷和法律问题,需要有相应的调解机制,要在乡村构建起相应的法律服务体系,落实乡村法律援助,建立法律服务所,以正确的方式解决村民们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纠纷,并且引导村民形成用法的自觉性,使村民们学会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法律方法进行维权,构建起适合乡村地区实际的法律服务体系。

 在乡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这种自治不能是毫无约束的,必须将这种自治规范于法律法规之下,用法律为自治划定合法边界。因此,加强对村民的法治教育、提升基层法治水平以及构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

 3 5.3 德治为引领,强化道德教育作用

 伦理道德规范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一大重要准则,伦理道德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意义重大作用显著。发挥伦理道德规范的价值和作用是德治的重要体现。道德文化对一个人

  13 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又深刻的,因此,在乡村治理中,应当充分重视德治对乡村社会治理的作用,要加强乡村地区村民对优秀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学习和认识,构建良好的乡村社会秩序,推动在乡村地区德治的建设。

 1 5.3.1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社会治理当中越来越注重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构建,国家积极倡导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先进的道德建设引领社会新风尚,实现对社会的科学有效治理。在乡村德治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传承乡村传统中优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使其符合新时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发挥优秀价值理念的作用。建立村规民约时,使其各项内容可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新的乡村社会的道德标准,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健康发展。

 2 5.3.2 整治乡村不文明风气,加强文化建设

 在进行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大力整治乡村社会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矫正不文明行为,要通过对村民文化和思想进行科学的引导,使村民能够保障自己思想观念的正确性,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使其有道德、有纪律、懂礼仪、知廉耻的合法公民。同时,要不断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和创新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不断满足村民们对于优秀文化的需求,丰富其精神世界。

 3 5.3.3 树立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乡村治理中,可以积极开展“光荣榜”、“身边好人”、“模范家庭”等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以优秀的先进模范来加深村民们对于榜样行为的追求,带动村民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的提升。要健全道德模范的评选标准,要鼓励村民们参与到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来,争做文明道德模范。以优秀道德摸范来引领乡村社会新风尚。

 加强乡村治理中的德治建设,可以发挥道德文化对人深入持久的影响,规范乡村地区村民们的行为,提升村民们主人翁地位的意识,增强对村务的责任感,重塑乡村地区社会风气,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乡村家园。加强乡村地区的德治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治理进程。

 4 5.4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在乡村地区基层领导干部组织中,基层党组织是整个村委体系的核心,总揽乡村全局,统领处理乡村事务 ,协调乡村民众关系,保障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乡村治理工作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有利于推动实现乡村地区民主化制度化发展,保障乡村地区农民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加强乡村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将有力推动乡村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才会凝聚乡村力量推动乡村发展,完善乡村治理内容,提升治理水平。

 1 5.4.1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 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在乡村治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发展壮大乡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其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凝聚乡村社会力量和人心。乡村地区的...

推荐访问:新时代 困境 乡村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