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时间:2021-10-28 13:04:22 来源:网友投稿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
主要缺陷是:
A、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B、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唯物史观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地理环境: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2、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的反映。
结构:
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A、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有阶级性。)
B、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语言、逻辑学、自然科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1、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3、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发展变化。
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
实现途径: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如何正确、充分发挥: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理论意义:
1、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2、依据这一原理,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地位: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定义: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特点: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结构:
1、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
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2、劳动对象。A、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B、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3、劳动者。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大幅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在高新技术领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势。
2、生产关系
总定义: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
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所有制关系最基本,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广义: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
地位: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特点: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 。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马克思
基本类型 :公有制为基础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关系的性质: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
B、生产关系的变革。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 〔 commerce 」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2、生产关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定义: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社会实际运行过程是复杂的,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具体,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对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起重大作用。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关系: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反作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统治地位。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1、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3、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现实意义:完善经济基础,推进上层建筑改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标志: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可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同义。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五形态(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
多样性: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
A、广义: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狭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观念结构:主要是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17 世纪和 18 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 。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
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 ,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这双重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狭义: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
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
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特别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
B、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C、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消极后果:
A、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B、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马克思
这表明,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并非都能使身心健康发展。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我们时代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
… … 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
… … 理智对于方法和工具具有敏锐的眼光,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爱因斯坦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英雄史观产生原因:
A、认识论根源:表面现象,把活动在历史舞台的少数英雄人物(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夸大并绝对化
B、社会历史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生产,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C、阶级根源: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
2、唯物史观: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
“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 。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涵义:
1、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
2、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不是自然属性;
3、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
4、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斯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质: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量: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特点:是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作用:
1、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创造精神财富提
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
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个人: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类别: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一致的。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相关文章
- 上一篇:2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下一篇:2009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