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区治理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21-10-30 10:19:42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社区治理情况的汇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相关精神和部署安排,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强化保障,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治理体系。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推进。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能和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并适时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同时,明确各乡镇(街办)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本乡镇(街办)、本部门单位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亲自督查落实,确保了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层层压实、扎实推进。

 二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教育事业、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法律服务、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到城乡社区党群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办公、一

 窗式受理”,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全程代办服务。同时,全市 322 个村、59 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医疗室、便民超市、图书室等,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群众基本医疗、购物、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三是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扎实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专项行动,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合理确定社区工作事项,对应由基层政府履行的职责全部交还基层政府承担,全面清理规范社区机构、挂牌和考核评比活动,精简社区会议和工作台账,进一步理顺了社区与乡镇(街办)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关系,一批不应当由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全面清理到位,保证了城乡社区聚焦主业主责、集中精力抓好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

 四是建立社会力量协同治理体系。制定完善孵化教育、资金支持等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在城乡社区开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等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全市登记备案的慈善类、公益类、服务类、活动类社区社会组织共有 180 多家。同时,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完善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社会力量协同治理体系。

 (二)强化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基层治理。

 一是加强社区综合治理。推动基层治理触角向下延伸,在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立综治维稳中心,配备专职网格员 328 人,全市乡镇(街办)、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 100%。同时,实行网格巡查日常化,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当好

 群众的服务员、调解员、代理员和信息员,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提供就近及时服务,遇有矛盾问题及时处置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

 二是扎实开展“村霸”防治。把“打恶除霸”工作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内容,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拿恶要、强收保护费,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等“四强五霸”,坚持露头就打、抬头就压,做到打早打小打源头,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效防治和避免了黑恶势力干扰影响社区基层自治。截止目前,全市未发现“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干预村级和社区事务的案件。三是全力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根据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精神,制定出台了“**市社区(村)家长学校工作方案”,从今年 4 月份开始,全市 39个城市社区每周安排一节家长课,课程以传统文化、科学教子、家风建设等为主,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截止目前,我市累计举办家长课 1064 节、参加人数 35160 人次,有效推进了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融合发展。

 四是加强“儿童之家”建设。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开设了“四点半学校”,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绘画书法、手工制作、文体活动和心理咨询等服务,填补了学生课后监管和教育空白。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建立了市级旗舰型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7 个、乡镇标准化服务平台 6 个,举办主题宣讲、教育培训、心理课堂、法律咨询等活动百余场。

 五是强化社区残疾人服务。全市 14 个乡镇(场)、街办和经济开发区全部建有残联,各村(社区)统一成立村级残疾人协会。同时,加强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

 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考方式,选配了残疾人专职委员 18人,其中 10 万人口以下的乡镇(场)、街办配备 1 名,10 万人口以上的配 2 名。专职委员按照 3.5 万元/年的标准,由市财政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落实工作报酬和社会保险。

 (三)强化投入保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是建强城乡社区服务平台。近年来,我市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作为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市财政列支 1 亿元,按照农村社区每个 10—20 万元、城市社区每个 30-100万元的标准,对所有城乡社区服务场所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提档升级。目前,全市 59 个城市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 500 平方米以上,其中 1000 平方米以上的有 20 个;102 个农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 500 平方米以上。

 二是加大工作经费保障投入。把社区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统筹保障范围,按照社区人口户数不同,对城乡社区分别落实 8-12 万元的工作经费。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城市社区落实 10 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对每个农村社区落实 5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足额保障社区工作和服务经费,确保社区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和提升治理水平。

 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每年定期组织社区干部集中轮训,重点加强基层自治、法律法规、基层党建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升社区干部依法办事、自治管理、服务居民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把社区干部工作报酬和社会保险经费全额纳入市财政进行统筹保障,目前,全市农村社区主职干部工作报酬达到 5.2 万元,副职为 4.4 万元,委员 4.1 万元左右;城市社区主职干部工作报酬达到 5.8 万元,副职为 5.3 万元,

 委员 5 万元左右。所有城乡社区干部全部纳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同时,加大对优秀社区干部的表彰激励,对特别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直接选拔进入乡镇(街办)领导班子。

 (四)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是开展“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农村社区治理改革 。2015 年起,我市开展农村社区治理改革,坚持党建引领为核、群众自治为基、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同步成立村庄党小组和理事会,通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吸收农村先进力量参与村庄治理,全面加强对农村自治组织的领导,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的,最终实现“党建带自治、自治强党建”的效果。2017 年12 月,我市“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农村社区治理改革得到民政部肯定,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

 二是开展 “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城市社区治理改革。2016 年来,我市开展城市社区治理改革,主要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通过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充分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构建社区大党建格局,同时通过组建小区共建委员会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不断探索社区“微治理”模式,推动社区党建和社会治理创新互促互进,进一步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社区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社区是实行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20 世纪90 年代末,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大量的行政事务下沉到社区,加剧了社区的行政化色彩,严重冲击了社区自治功能。近年来,中央、省、市高度重视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出台了系列文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部门和街道不能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区协办。仍习惯于把社区当作是自己的下属机构,往社区下达各种任务,一些本不该由社区办的事也压到了社区,使社区承担的任务过重,疲于应付,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民政部门作为市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减负增效综合协调、督办落实力度有限,导致工作落实成效不理想。

 (二)社区经费保障薄弱。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服务群众经费有限,社区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干部待遇,2019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的通知,所有农村社区干部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所有城市社区干部全部落实五险一金政策。虽然我市城乡社区干部待遇有了大幅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仍有差距,无法吸引人才,更难留住人才。

 (三)社区工作和服务用房紧张。我市将社区工作和服务用房纳入城市配套设施统筹解决,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时,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点和标准同步建设好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每开发 1000 户商品房须无偿提供面积不低于 200 平方米的社区用房,不足 1000 户的按照10 户 2 平方米的标准出资助建。虽然开发建设单位按照政策

 配套了社区用房,但在实际落实过程当中,普遍存在单个开发建设单位开发小区规模不大,配套社区用房面积不多的现象,使得社区用房较为分散,无法满足社区集中统筹使用的需求。

 (四)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差距较大。由于社区疲于应付大量行政工作,导致社区在服务居民意识、服务居民理念、服务居民方式等方面相对滞后。此次疫情期间,我市社区干部深入居民,充分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做好居民各方面服务工作,得到了居民的充分肯定,如何把这种工作模式引入到社区的日常工作中来,是我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新的探索方向。

 (五)社区治理力量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基层下移,社区治理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社区文明创建、社区疫情防控、社区法治建设、社区禁毒宣传、社区扫黄打非、社区消防安全、社区档案建设、社区家庭教育等各项工作都需要县市区民政局参与,县市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股一般只有 2-3 人,疲于应付,浮于表面,无法聚焦社区治理的主业主责。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社区减负增效督查。建议上级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常态化督查县市区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县市区年终考核中予以扣分。同时,合理确定社区工作事项,将社区工作事项列入法律条款,由基层政府履行的职责全部交还基层政府承担,保证城乡社区能够聚焦主业主

 责、集中精力抓好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

 (二)

 加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政策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的政策保障力度,提高开发建设单位配套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的标准。探索规划建设部门在城市规划中,预留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地块,用于社区自主建设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开发建设单位开发项目时可按市场价折款缴纳社区建房资金。

 (三)加强社区经费保障。建议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高社区工作经费和服务经费标准,出台更多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出台一批精细化的社区服务制度。建立社区干部待遇常态化增长机制,提高薪酬待遇。拓展职业发展通道,推动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加大公开选聘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包括应届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

 (四)加强社区服务能力提升。建议加强城乡社区干部培训力度,提升社区干部服务专业化水平,建立社区干部管理办法。建立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优化服务质量、充实服务内容,打造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格局,构筑管理有序、资源共享、服务完善的为民服务体系,为不断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服好务。

 (五)加强社区治理队伍建设。建议建立社区治理办公室,加强社区治理工作力量,抓好社区治理统筹指导、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我市社区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荐访问:情况汇报 治理 建设


[对于社区治理建设情况汇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