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年5月高一政治学考资料汇总
时间:2021-11-03 10:26:04 来源:网友投稿
1 2021 年 年 5 月高一政治学考资料 必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问一答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总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 、 原始社会的地位、持续的时间以及发展阶段? 2 、 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如何?简单区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状况如何? 4 、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管理体制? 5 、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和过程? 6 、阶级和国家的含义?二者是如何产生? 7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8 、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9 、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10 、封建制生产关系出现的时间、原因以及 特点 ? 11 、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12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什么?如何剥削农民? 13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统治方式如何? 14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农民如何反抗地主的剥削? 15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间、原因和表现? 16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建立的条件? 17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哪里?理解剩余价值? 18 、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手段和地位如何? 19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2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基本特征)、表现和原因各是什么? 21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阶级关系上表现在哪里?地位和影响如何? 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 、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 、 空想社会主义形成的原因?发展阶段、特点以及评价? 3 、 三大工人运动爆发的时间、事件、意义? 4 、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基本斗争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5 、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什么?理论基石的意义如何? 6 、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 7 、 《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内容? 8 、 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 9 、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0 、 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11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2 社会主义的开端、发展、曲折和新的生命力?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 、 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原因? 2 、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如何?主要矛盾是什么? 3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为了完成此任务中国人民做了哪些尝试? 4 、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5 、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 6 、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是哪个历史事件?有哪些意义?(回忆历史简答)
7 、 中 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意义?以及选择的革命道路? 8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时间、过程、结果? 9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革命步骤、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10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12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确立和意义? 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时间段?党在这一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2 、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哪些表现? 3 、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什么?必然性、重大 意义有哪些? 4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是什么? 5 、 中共八大的最突出贡献是什么?(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6 、 社会主义的全面开展成就表现在哪里? 7 、 社会主义的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是什么? 8 、 总结:如何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1 、 改革开放的开启是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时间、内容和意义? 2 、 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是什么?(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3 、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表现在哪里? 4 、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和表现? 5 、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的部署和表现? 6 、 改革开放的 成就和伟大意义以及启示? 7 、 总结:用时间轴梳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第三课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自学提纲)
1 、 议一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什么?(思考)
具体知识: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第一. 邓小平理论: (1) 提出主题:1982 年,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一鲜明主题。此后,党的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3 (2)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 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时间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4 )创立: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 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5 )主要内容: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6 )历史贡献: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1 )时间节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2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 三个代表”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 )创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 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 形成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4 )历史贡献: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5 )重要性: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 )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 科学发展观: (1 )时间节点:党的十六大以后 (2 )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 )创立: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4 )历史贡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时间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 (2 )主要内容: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
(3 )创立: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 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 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历史贡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5 )地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注意:习思想第四课展开 讲述。
【易错警示】毛泽东思想不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理论, 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考:这些理论成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形成、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指导思想 。
3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和重要性?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重要性?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内容和重要性?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形成、含义、重要性? 再思考: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作用(意义)?
4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 9 我们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 、 议题一:新时代的科学科学内涵(地位、意义)
2 、 新时代我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 )
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理解? (2 )
为什么成为主要矛盾? (3 )
理解当前社会的变与不变? (4 )
如何解决主要矛盾? 3 、为什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如何一以贯之? 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 历代华夏儿女的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伟大意义如何?如何理解中国梦? 2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实现?(四个伟大以及关系)
3 、 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4 、 新时代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安排?要求有哪些? 5 、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哪些? 6 、 实现中国梦,广大青年应该如何作为? 总议题:结合所学知识,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三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是怎样的?(来源、主题、创立)
2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3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必修 2
经济与社会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自学 提纲 1. 物质资料生产需要哪些条件? 2. 生 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地位? 4. 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作用? 5. 公有制为主体在我国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6. 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7. 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8.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什么? ( 结合第二框思考 )
9.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10. 我国存在哪些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11. 区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12.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13.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4.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二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导读提纲 1.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2. 怎样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3.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什么实现形式?
5 4. 了解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及其组织机构。
5. 联系实际说明怎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6.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7. 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导读提纲 1. 为什么要优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2. 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 3.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 市场机制是什么?市场调节有什么优越性? 5. 什么是市场体系? 6. 现代市场体系有哪些特征? 7. 怎样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8. 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陷分别是什么? 第二框
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导读提纲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好在哪?)
2.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或政府怎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 航?)
3. 什么是宏观调控?调控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4. 国家最常用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是什么? 5. 国家怎样运用财政政策 和 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6. 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 导读提纲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践行的发展思想是什么? 2. 以人民为中心的涵义? 3. 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怎样坚持?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必须贯彻什么新发展理念? 5.。
对比五大发展理念各自注重解决的问题、重要性和要求。
(可以画表格比对)
6. 新发展理念之间 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导读提纲 1. 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3.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是怎样的? 4. 简要回答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 建设产业体系的目标和措施是怎样的? 6. 实体经济的地位、作用?怎么发展实体经济? 6.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的与措施? 7.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措施是怎样的? 8. 全面开放体系的目标和措施是怎样的?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6 第一框 我国的个 人收入分配 导读提纲 1. 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是怎样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 什么是按劳分配? 3. 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客观必然性+ 意义)
4. 为什么要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要性+ 意义)
5. 我国居民取得个人收入的途径有哪些?主要途径是什么? 6. 为什么说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7. 为什么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8. 怎样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导读提纲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功能、主要内容? 2. 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的必要性? 3. 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异同点(提示:地位、对象、作用、特点等)。
4. 怎样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 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目标分别是什么? 必修 3 政治与法治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 、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分别是什么?三者的关系如何? 2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中建国方案 是什么?三种方案的对比? 3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的时间、初心使命、意义和前景如何? 4 、 中国工人阶级的 出现和特点? 5 、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各阶级斗争存在的根本性弱点 是什么? 6 、 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条件、最高理想历史使命和革命任务是什么? 7 、 中国共产党成立 后经过 28 年的奋战取得的成就如何?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 、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简要回答)
2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如何? 3 、 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 4 、 如何认识我国在初步探索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5 、 改革开放的标志、地位、实质和意义如何?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内涵和 意义? 7 、“ 党的领导” 与“ 新时代” 的关系 ?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根本使命分别是什么? 2 、 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如何理解?党为什么坚持这一执政理念? 3 、 党如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4 、 新时代的目标任务 是什么? 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 、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理解?(展开)
2 、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3 、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 、原因和表现?
7 4 、 新时代对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要求 ? 5 、 总结:党为什么能始终走 在时代前列?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1 、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2 、党的领导方式(展开)? 3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总要求? 4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现? 5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 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 、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的原因? 2 、 新时代 如何加强 党的建设 ? 3 、 如何理解 党的三大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1. 我国国体(国家性质)是什么? 2 、 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阶级、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分别是什么? 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4. 民主的含义?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 、发扬人民民主的意义? 2 、国家坚持专政职能的原因? 3 、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4 、国家职能对内表现? 5 、国家职能对外表现?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题: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 、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 、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常设机关? 4 、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及与 人民的关系? 第二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决定因素?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2 、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和组成 ? 3 、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基本内容 ? 4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与特色 ?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组成、主题及职能 ? 6 、新时代对人民政协的要求 ?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 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 特点 、表现? 2 、 如何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8 3 、 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 4 、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 5 、 我国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 6 、 全面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 、 如何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2 、村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管理 ? 3 、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意义 ? 4 、简述民主选举 ? 5 、简述民主协商 ? 6 、简述民主管理 ? 7 、简述民主监督 ? 8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地位和要求 ?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1 、 法律的产生、本质、作用 、阶段特点? 2 、 了解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 3 、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产生、本质、决定因素和历史类型? 4 、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
法的基本特征与职能 ? 5 、 法治建设的启示 ? 6 、 我国 法治建设的成就 ? 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1 . 法制与法治 的关系? 2 .2. 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 ? 3 .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 4 . 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 5 .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5 个)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 第一框:法治国家 1 、 法治国家的内涵? 2 、 法治国家的特征? 3 、 建设法治国家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 4 、 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第二框
法治政府 1 . 法治政府的内涵? 2 .建设法治政府的要 求? 3 .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 第三框
法治社会 1 . 法治社会的内涵? 2 . 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3 、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
科学立法 1 .科学立法的内涵 ? 2 .科学立法的原因及具体要求 ? 3 .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
9 第三框
公正司法 1 、 描述公正司法的内涵和内容 ? 2 .阐释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 3 、推进 公正司法的要求 ? 第四框
全民守法 1 、 全民守法的内涵、意义 、要求? 2 、 推进全民守法 的要求? 必修 4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追 求智慧的学问 1 、 哲学的本义、起源与生活的关系? 2 、 世界观的含义、形成与内容? 3 、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 、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5 、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4 、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大形态? 5 、 了解哲学的两个对子? 第三框题: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和产生意义? 3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课:探究世 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1 、 论证自然界的物质性? 2 、 论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 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 、 注意意识和人脑、客观存在的关系?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1. 运动的概念。
2.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3. 规律的概念及客观性、普遍性。
4. 意识的能动作用 。
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的含义、要求?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什么是联系? 2 、联系有哪些特点?各种特点给我们什么启示?(方法论)
3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指导意义? 4 、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二框 :
世界是 永恒发展 的 1 、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10 2 、 发展的普遍性以及指导意义? 3 、 发展的实质?如何理解新旧事物? 4 、 发展的状态以及指导意义? 5 、 事物发展的途径以及指导意义? 6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什么?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 、 矛盾的含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2 、 矛盾的基本属性 以及指导意义? 3 、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 4 、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 5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含义和意义? 6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问题的精髓)
7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8 、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及其方法论 9 、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的含义和依据?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 、 什么是认识 ?认识过程的阶段以及关系? 2 、 什么是实践 ?有哪些特点? 3 、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 、 真理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 2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理解和指导意义 ? 3 、 如何追求真理( 认识的特点以及指导意义)
?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 1 、 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 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重点掌握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 1. 生产方式及其地位和作用 ? 2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 3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 4 、 社会基本矛盾 和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5 、 社会 历史 发展的总趋势 6 、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方式? 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1. 能举例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能联系历史和现实, 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 认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 能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等原理分析问题。培养政治 认同, 坚定群众立场, 坚持群众路线, 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六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1 、什么是价值、人的价值?
2 、什么是价值观?
3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什么?
4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重要?
11
5 、 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 、关系? 2.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产生 ? 3. 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要求 (标准)? 4 、 价值判断和价 值选择的特征(特点)
? 5 、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重点:
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 、 文化的内涵? 2 、2. 文化的特征(特点)
? 3 、 文化载体 ? 4.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5. 文化与文明 的区别和联系? 6. 文化的功能 ?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 4. 中华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 5 、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 、 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 3 、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 4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 5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1 、 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地位与产生、形成,作用、表现? 2 、 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地位 、原因、意义、要求? 第二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 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 ? 2. 理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重点] ? 3. 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难点] ? 4. 理 解文化交融的意义 ? 第三框: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 、 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以及启示? 2 、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 3 、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 4 、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要求 ?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框: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了解近代各种文化思潮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12 2.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 3. 理解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4. 文化生命力判断标准 ? 5.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因素 ? 6.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的意义 ? 第二框: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1. 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文化发展的 主体 ? 3. 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 4. 文化发展的措施 ? 5. 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 6.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 7. 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 ? 8. 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 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1. 文化的现状如何? 2. 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 3. 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 ? 4. 坚持文化自信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