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4月22日朔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时间:2021-11-03 10:34:02 来源:网友投稿
2020 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 年 4 月 22 日在朔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朔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 年工作回顾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朔州建市 30 周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三篇光辉文献”和“五次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大目标”定位要求,按照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部署,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着力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健康、改革持续深化、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 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6%。新增就业 2.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约束性指标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
一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转动能,转型发展呈现新态势。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转型项目 183个,其中亿元以上 83 个,总投资 829.5 亿元;年度完成投资 151.5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 56%。工业投资结构优化,非煤投资比重达到 83.7%。煤电产业提质增效。落实“减、优、绿”要求,3 座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竣工投产,4 座生产矿井核增产能 640万吨,二级以上标准化矿井达到 57 座,先进产能占比 73%。生产原煤 1.8 亿吨,洗煤 1.3 亿吨。同煤朔南、神电、平朔木瓜界3 个火电项目移出缓建名单,并网发电和在建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 1779 万千瓦,发电 381.7 亿千瓦时。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与台州合作共建年产 100 万台智能马桶项目进展顺利,日用瓷外贸出口突破总产量的 10%。全省首列粉煤灰绿色交通固废综合利用列车开行。神头发电厂 5 万千瓦、晋能山阴 8 万千瓦、晋能怀仁10 万千瓦竞价光伏发电项目当年获批、当年投产;6 个总装机34.15 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 41.2%。扎实推进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右玉生态国际马
拉松、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文化旅游节、右玉西口风情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保持 20%以上增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41.2%,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 0.2%,新增93 家规上企业,其中非煤企业 76 家,占比 81.8%。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改革谋创新,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风电打捆”交易电量 4.2 亿千瓦时,为 82 户非煤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5544 万元。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右玉农商行正式挂牌,应县农信社改制完成不良资产出表。实施对公存款竞争性存放,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 16.3%,存贷比提升3.18 个百分点。5 家企业完成股改,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 3家。深化用地制度改革。推进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6000 多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中小企业减免税费 16.5 亿元。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朔州经济开发区实现“办事不出区”,建设标准化厂房,为企业提供“拎包进驻”服务,4 家外资企业落户。怀仁医药园区以企办园、以商招商,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示范。全市开发区投资强度 340.3 万元/亩,产出强度 97.7 万元/亩,税收强度 8.2 万元/亩。深化招商引资工作。成功举办“一节三会”,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签约招商项目 157 个,总投资 682.2 亿元,其中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110 个,开工率达到 70.1%。朔城区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
一年来,我们着力打基础增优势,城市品质实现新改善。全
面实施“交通强市”。韩原线“朔州号”动车组开行。右平高速全线通车。朔神高速和阳方口——平鲁干线公路开工。集大原高铁可研获批,朔州机场立项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553 公里,建设长城旅游公路 166.4 公里。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实施“两下两进两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城市风貌管控等七大行动,主城区综合整治 20 个老旧住宅小区和 6个老旧片区,平朔社区双修项目进展顺利。不断强化市政建设。顺义路桥、振华街桥及接线,鄯阳街拓宽改造及张辽路立交工程通车。新改建城市道路 32 公里、供气供热污水等各类管网 347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 20 公里。新增绿地面积 13.3 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3%,城市功能、生态品质、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一年来,我们着力创特色促振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牧草种植 85 万亩、奶牛存栏 18.5 万头、鲜奶产量 57.5 万吨、出栏肉羊410 万只、农民人均草牧业纯收入 3500 元,五项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稳步推进,新增 2 个有机旱作农业省级封闭示范片,辐射带动实施有机旱作农业面积 200 万亩,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粮食总产 25.2 亿斤。认证“三品”产品 122 个,基地面积 49 万亩。我市荣获“中国杂粮强市”称号,朔城区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称号,山阴县荣获“中国富硒小米之乡”称号。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
市推进试点,1799 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960 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推进 100 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300 个重点整治村提档升级,完成改厕 14000 多座。6 个村入选省级首批 100 家 AAA 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一年来,我们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动农信社不良贷款清降,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完成,巩固提升措施进一步落细落地,中央巡视、省委专项巡视、国考省考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明显。年初动态调整新识别的 80 户、207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5 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 1 万名低收入非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防贫保险,997 名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平山右供水提升工程全部完成,保障了 12 个乡镇 9000 余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清洁取暖改造 51000 多户,整治露天开采、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扬尘,取缔“散乱污”企业,扭转了空气质量不降反升被动局面。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8,全省排名第二;PM2.5 平均浓度 39μg/m,全省排名第二;优良天数 262 天,全省排名第三。深入推进桑干河清河行动,新改扩建 11 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 7 个重点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站、13 座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 66.67%,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 16.67%,完成省定目
标。完成营造林82.82万亩,怀仁市率先实现宜林荒山全域绿化。
一年来,我们着力惠民生兜底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有了新提升。全市民生事业支出 155.9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0.6%。认定 76 所普惠性幼儿园,市区 10 所中小学校加快建设,高考二本 B 类以上录取率 53.2%,高中教育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深化“五个一兴医工程”,推进怀仁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现代管理制度试点改革,组建 6 个市级专科联盟,市级医院项目加快推进。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系统”试点城市。高质量承办二青会击剑和马术比赛。《寻梦桑源》实景剧成为展示朔州魅力的靓丽名片。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省定八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一年来,我们着力转职能树形象,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顺利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朔州政务”微信公众号和“朔州政务服务”APP 同步上线。全省首家智慧不动产平台上线。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级首批划转审批事项 338 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依法治市步伐。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建议 137 件、政协提案
137 件。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减少文件会议 50%。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全市民族宗教、人防、气象、地震以及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朔州舰”正式命名入列,支持驻朔部队聚焦备战打仗,全市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双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朔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短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一煤独大”、“一企独大”、创新不足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突出,非煤产业发展不足,“两个过度依赖”的问题远未从根本上解决;转型发展任重道远,支撑转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开发区改革创新步伐缓慢,投资吸引力、项目承载力、产业辐射力不强;国资国企运行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区位交通不优,城市品质不高,营商环境还需优化;科技研发能力不够,高端人才不足,创新生
态培育滞后;教育、医疗、养老、收入、住房、安全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个别部门工作人员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常抓不懈。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 年工作安排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三篇光辉文献”和“五次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起点编制“十四五”规划,奋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塞上绿洲、美丽朔州。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5%和 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 2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
各位代表,2020 年主要预期目标,与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以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预期指标是一致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实现全年目标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付出艰苦努力、投入更多精力,我们将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力争各项指标达到最好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决贯彻******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精准防控,成功遏制了疫情传播,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一线防控人员零事故的“三零”目标,取得了抗疫斗争的决定性胜利。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结果。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了为民尽责、忠诚担当的初心使命,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风
格,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体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内全面复工复产、需求不断回升,对我市以煤电为主导的经济形成利好;中央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和“新基建”决策部署,对我们扩大生产、拉动投资提供了新契机。一季度我们主动化危为机,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加快恢复改善态势。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保障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集群集约发展,倾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转型为纲,以“产业兴市”为鲜明导向,以产业延链、产业集群、绿色发展为基本方略,以项目、企业、人才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性企业,推动朔州由煤炭大市向综合能源强市转变,由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
培育壮大新动能。立足产业基础抓拓展、扩规模、强集聚,催生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新能源产业,围绕建设中部地区新能源电力外送基地,扩大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
力争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 40%。重点推进平鲁区 200 万千瓦光伏、怀仁市西山采煤沉陷区 50 万千瓦光伏、山阴县采煤沉陷区20 万千瓦光伏、应县 100 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新增核准规模150 万千瓦。推进跨区域新能源发电通道建设,加快平右汇集站建设。发展碳基新材料产业,围绕建设山西碳基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推进锦晔 100 万吨和新建能源 300 万吨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晋坤 10 万吨颜料级超微细煅烧高岭土等 8 个煤系新材料项目建设。推进松蓝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扩大铝镁高载能产业规模。推进玉竹新材料年产 60 万吨活性石灰项目建设,带动钙产业发展壮大。围绕建设国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固废综合利用成果转化,发展耐火材料、新型建材,推动晋能快刻公司新型墙体材料、晋豫新材料公司铝酸钙粉等 5 个项目投产。发展高端陶瓷产业,围绕聚链强链补链,主动对接陶瓷主产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国内知名陶瓷企业落户,鼓励本土企业与外埠陶瓷企业合作,推动专业化分工协作,切实解决低层次堆集、同质化竞争、品牌不响的问题。支持华缶陶瓷智能化示范项目、佳旺机械陶瓷智能设备生产项目建设。挖掘地方陶瓷文化,建立工艺大师工作室,研发新产品,扩大朔州陶瓷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成药,增强研发能力,打造拳头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怀仁医药园区要发挥龙头作用,吸引带动更多药企落户,打造生物医药标志性企业,形成产业集
群,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规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举右玉龙头、走生态之路、打长城品牌”,重点推进杀虎口文化旅游区、应县木塔景区、金沙滩生态旅游区、朔州老城景区、山阴广武景区、平朔工业旅游等开发,让朔州好山好水“活起来”。结合桑干河清河行动,统筹水利功能完善和景观提升,实施桑干河两岸生态环境治理、土地整理、湿地公园、景观带打造,使桑干河流域风光“美起来”。支持右玉举办玉龙马术国际公开赛、“一带一路”国际马术节,开发冰雪旅游。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长城人家、农家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足球试点城市。发展草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推进百亿元肉业、百万吨奶源、百万亩饲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 2个销售额 10 亿元以上的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引进万只良种肉羊,建设出口肉羊养殖基地;建成怀仁晋北肉业交易中心,举办好第三届怀仁国际羔羊肉交易大会;改造提升 20 个奶牛养殖园区,建成古城集团 5000 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种植 88 万亩优质牧草,建设 10 万吨优质牧草储备基地;支持大象集团、新希望集团、双胞胎集团生猪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园、产业联合体、产业基地,建设平鲁区和怀仁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朔州内陆港,建设大型煤炭集散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打造综合性、融合性内陆港。争取税费返还政策,支持应县经纬通达无车承运物流项目发展。打造桑干河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景观带,建设总部经济带、
核心商业区。
建设综合能源强市。依托煤、拓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培优做绿,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提升煤炭产业,建设国际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先进产能占比达到 75%以上,推动 2 个煤炭兼并重组项目试运转,5 座煤矿完成技改。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推进 2 座智能矿山、5 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闭退出煤矿 2 座,退出产能 210 万吨。推进煤炭洗选行业升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 2 亿多吨,全市洗选能力控制在2.4 亿吨左右。积极争取省级井下矸石智能分选试点示范工程落户。壮大火电产业,推动木瓜界 2×66 万千瓦项目年内建成、并网发电,加快推进神电 2×100 万千瓦项目。并网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1550 万千瓦,发电 410 亿千瓦时。借助两条电力外送通道,积极争取国家电网支持,进一步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年内外送能力达到 270 亿千瓦时。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为我们指明的金光大道。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是朔州高质量转型的出路所在,是朔州实现产业振兴的希望所在。我们要横下一条心,久久为功,逐步改变“两个过度依赖”,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根本转型。
(二)聚力项目建设,大力培植转型发展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开展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以项目建设牵引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 500 万元以上项目 623个,总投资 2398.3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458.4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67 个,总投资 2267.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378.4 亿元。基础设施项目 143 个,年度计划投资 114.1 亿元,重点抓好一批“铁公机”项目,推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夯实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产业发展项目 247 个,年度计划投资 219.2 亿元,重点抓好 31 个总装机 180 万千瓦的新能源、11 个生物医药、37个高端陶瓷和新材料、10 个装备制造业项目,推动一批产业转型项目投产达效;社会民生项目 126 个,年度计划投资 79.1 亿元,重点抓好市区 10 所中小学校、朔城区一中改扩建、应县一中新校区、市级医院、市殡仪馆等项目,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生态环保项目 107 个,年度计划投资 45.9 亿元,重点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怀仁市清凉山生态绿化和洪涛山生态恢复等 28 个造林项目,打造“朔州绿”品牌。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招商部门合作,聚焦产业链招商,聚焦特色优势招商,聚焦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招商,全面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招商,绘制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办好“一节三会”。组织“请客商回家乡”“请学子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的“三请三回”活动,发挥好朔州籍人才作用。推广“飞地”经济模式,加强县际招商合作。全面推广普通话,提升朔州招商形象。跑部赴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强化大企业、大集团、大院所拉动导向,促进资源、人才、
资金、项目融合发展。树立“一矿一企”思路,谋划新上一批转型项目。建立招商引资“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20 条”优惠政策,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项目是转型的硬支撑。我们要把转型项目建设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聚力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优化投资结构,抓实项目谋划,做实项目前期,落实六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以落地论成效,以结果论英雄,为朔州高质量转型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力量。
(三)聚力改革开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改革为要,以“改革活市”为动力,扩大高水平开放,聚焦一批基础性、牵引性、战略性重大改革事项先行先试,破难题、增动力、聚活力,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前列。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好《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朔州实施方案》,推动 10 个重大突破、20 个重点企业、40 个重大项目、10 项重大改革、10 项重大攻关、10 个重要平台、20 项重要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四大基地”,打造“能源绿都”,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全面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迈出新步。扭住开发区“三化三制”,全面推进开发区市场化改革,落实管运分离,引入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推进“标准地”改革,加大熟地供
应力度,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推进“九通一平”,建设标准化厂房,提升开发区吸引力和承载力。优化政务服务,对开发区授权做到应授尽授。复制省转型综改示范区经验,在开发区招商、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推进重点工业类开发区利用外资全部“破零”。强化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亩产”考核和重大项目落地考核,年内朔州经济开发区力争引进 5 个 10 亿元以上项目,其他开发区力争引进 2 个 5 亿元以上项目。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引领示范。扩大“风电打捆”交易,让发电企业增电量,为用电企业降成本,年内完成交易电量 5.7 亿千瓦时。推进王坪煤电一体化试点项目投运,山阴北周庄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开工。力争中煤东坡电厂煤矿一体化、平鲁东露天矿工业园区增量配电项目获批。扩大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试点区域,建成怀仁市和山阴县 10 万千瓦光伏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
推进投融资体制和国资国企改革趟出新路。按照“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基本要求,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监管与运营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全方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通过整合一批、转隶一批、处置一批、新设一批,推进各类国有资产有效融合发展,全面促进国资国企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重组政银公司,组建的城发集团以及推动国有文化、旅游、体育资源整合,新设立的文旅集团,四月底挂牌。鼓励开发区创设各类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吸纳重点煤炭企业和金融资本,设
立朔州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基金。
推进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稳步前行。支持地方性银行业机构做大做强,完成应县农信社改制。打好融资服务“组合拳”,完善融资担保、社会信用、小微金融组织、直接融资促进“四大体系”,通过实施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无还本续贷、应急周转保障、应收账款融资服务、银税互动等重点举措,疏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进符合条件的优秀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推动优秀成长性企业在“新三板”和山西“创新板”挂牌。
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合。找准融入国家大战略着力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雄安新区发展,在能源供给、农产品供应、特色旅游、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科技人才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融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强化与周边城市的紧密协作。融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配套、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着力稳外贸、扩出口、拓市场,帮助重点外贸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稳预期、稳信心、稳运行、稳经营。
朔州因改革而生,具有改革开放的强大基因。我们要大力传承改革开放精神,以勇立潮头的勇气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敢做弄潮儿,争当排头兵,迈上朔州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
(四)聚力创新驱动,全力打造创新生态。坚持创新为上,用创新思维集聚创新资源,挖掘创新潜力,汇聚创新智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
培育创新生态。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浓厚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建立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化双创平台孵化能力,推进慧源双创基地建设,打造省级标准“智创城”。
提升创新动力。开展创新平台提质增量行动,提升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水平,争取设立三元炭素矿热炉用炭素电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国企研发活动考核评价制度,推动中煤、阳煤、同煤在朔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年内新增 1 户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 户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研发机构创建步伐,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全覆盖。精心打造碳基新材料、煤矿智能采掘技术、现代医药和大健康、煤炭全产业链和绿色供应链核心技术、有机旱作农业技术 5 个创新生态子系统。
强化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围绕煤电、碳基新材料、陶瓷、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抓好露天开采钻机
远程操控、热塑成型碳碳复合材料等科研攻关。争取省级技改资金,重点抓好 77 个技改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55 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 45 家。
引进培育人才。在全社会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鲜明导向,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坚决破除隐形门槛,拿出突破性硬招实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朔州籍在外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在朔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保障政策。落实好朔州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营造育才、爱才、引才、聚才的良好氛围。
180 万朔州人民拥有无穷的创新智慧、创新潜力,只要我们育好环境、搭好平台、用好人才,必将“近者悦、远者来”,朔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五)聚力城市品质提升,努力建设美丽朔州。强化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密路网、畅交通,抓整治、提品质,夯基础、补短板,提升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生活品质,建设具有塞北文化特色、自然精致的生态园林城市,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坚持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功能性和长远性,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双评价,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确保尽快完成。加强与国、省规划对接,实施“多规合一”,高质量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以最好的规划、最强的统筹、最严的管控,争取更多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交通强市”。聚焦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铁公机”协同发展,打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年内开工建设集大原高铁、朔州机场,做好怀仁机场军民融合示范、右玉通航、应县通航项目规划工作;加快朔神高速、朔山联络线、阳方口——平鲁和朔城区——应县两条干线公路建设。推进朔州高速支线、西南环高速互通出口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呼南通道经右玉平鲁至朔州段、太原西北到朔州高速列入国家和省规划。开工建设长城旅游公路 113 公里、“四好农村路”860 公里。“交通强市”战鼓已擂响,大交通必将促进大开放,大开放必将助推朔州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持续推动“城市双修”。实施 125 个老旧住宅小区、4 个老旧片区改造,加快平朔社区双修项目建设,启动“城中村”自拆自建改造,抓好七里河沿线棚户区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深入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推动向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延伸。持续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打通“断头路”“丁字路”,畅通微循环,提升城市道路通达性和通畅度。强化城市风貌管控,加强城市设计与特色塑造。完善公共绿地系统,实施城市重点区域道
路、公园提质改造。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理顺城市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建成七里河四座桥及接线工程,开工民福街提升改造、主干道平交口改造和小街小巷修补硬化工程。启动同煤朔南电厂热电联产项目。推进南山环境能源、城西城北两座垃圾转运站和怀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基本实现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零填埋。
推进“六城联创”。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进一步凸显朔州的绿色基底、红色基因。加快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步伐,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聚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三农”向好发展态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中国杂粮强市为抓手,推动农业农村“十大工程”项目建设,补齐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三农”短板,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打造杂粮、经济作物、优质饲草、高蛋白玉米 4 个百万亩有机旱作标准化生产基地。抓好山阴省级示范县和平鲁荞麦、怀仁绿豆、应县蔬菜、右玉燕麦
4 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及 18 个市级示范片建设。朔城区、山阴县争创省级封闭示范片,实现省级示范片县(市、区)全覆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420 万亩,力争粮食总产达到25.4 亿斤,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
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扎实开展制标补标提标工作,构建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完成 20 项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修订,认证“三品一标”产品 80 个,产地面积 25 万亩,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 40%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股份合作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鼓励规范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创建 10 家示范家庭农场。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创建 30 家示范社。创新农业经营制度,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以“一拆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抓好 2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0 个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村。开展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三大行动,县(市、区)具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乡镇具备生活垃圾转运能力,实现自然村组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开工建设一批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新改造农村户厕 23650 座。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强化“军令状”“交总账”意识,严格
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化产业扶贫,持续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抓好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新识别的 50 户、128 名贫困人口完成脱贫退出,把巩固提升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地,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年内圆满交总账,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七)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朔州绿”品牌。坚持绿色发展,聚焦“生态立市”,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按照“绿化三座山、建设四条带、提升一个区”总体布局,完成营造林 32.17 万亩,右玉县实现全域绿化。落实绿化、彩化、财化要求,种植经济林 5 万亩,每个县(市、区)建一个经济林示范园。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发展森林旅游业、森林康养业。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对重点区域内的采煤沉陷区、山体裸露区、露天开采区、工矿废弃地开展生态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后续收尾工作。
持续攻坚“三大战役”。打好蓝天保卫战,高标准推进以热电联供为主的清洁取暖改造,市县建成区覆盖率达到 100%,农村地区覆盖率争取达到 60%。完成县(市、区)“禁煤区”划定,加大禁煤区管控力度,继续推进和规范洁净煤供应点建设。彻底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露天开采、道路运输、建筑工地扬尘
治理,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及秋冬季错峰生产。加大煤炭运输“公转铁”力度。打好碧水保卫战,巩固桑干河清河行动及“四水共治”成果,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沿河企业、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力度,杜绝超标污废水直排河道,实施引黄生态补水,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综合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完成县(市、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
改善生态环境,共享生态文明,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坚持不懈植树,狠下决心治污,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朔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八)聚力民生改善,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抓好教育、健康、就业、社保等民生大事,办好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增普惠性幼儿园 30 所。加强中小学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集中,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以县(局)管校聘改革为突破,建立教师统一调配机制和补充机制,实现教师按需、合理、有序流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建成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弥补高等教育短板,推动本科院校落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强
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建设健康朔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市疾控中心提档升级项目。深化城市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深化“五个一兴医工程”,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 10 个。加快市级医院建设,推动与山西医科大学全方位合作,建设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推动市中医院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为贫困县农村妇女提供“两癌”检查服务,实施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做好十六届省运会备战工作,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发挥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实训基地带动作用,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为目标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打造家政、护工服务等特色劳务品牌。继续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以农民工、个体从业、灵活就业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范围,把更多救命救急的
好药纳入医保。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农民工兄弟的辛苦钱一分一厘都不允许拖欠。
(九)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洼地。重点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理念、制度机制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深化市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落实审管分离,厘清职责边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民生服务“一链办理”,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全面减权放权授权,做到“应放尽放、减无可减、放无可放”。坚持运用大数据改进政府服务,推进政务数据“全归集、全对接、全打通、全共享”,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加快布局 5G 基础网络,完成市县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建立“点办理、批处理”工作机制,让“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成为常态。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各类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更加充沛,做到“办事不求人、便捷又高效、结果可预期”。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权益保护等帮扶民营经济发
展政策,落实好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帮扶措施,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获得感。深化干部入企服务,建立市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一对一”双向联系服务机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小升规”企业不少于 40 家。坚决有力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企业家双月例会制度,引导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
(十)聚力提升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范化解风险责任重大,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以“三零”单位创建为抓手,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基础。
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着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八大领域风险。有序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强化债务风险防控。推进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落实“四铁”要求,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实防范和遏制
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建设。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落实省委“控新治旧”总要求,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好重大时间节点安保维稳工作,严防群体性事件,严防公共卫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大突发性事故发生,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力开展双拥工作,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发挥作用,大力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发展。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人防等工作,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朔州的发展,要久久为功,要利在长远,要一任接着一任干,我们要在抓好全年工作的同时,及早动手,统筹谋划,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朔州实现“十四五”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以全面提升政府理解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重点,加快职能转变,创新治理方式,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
作,提升依法治市水平,积极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五型”政府。
建设忠诚型政府。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省委及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让清正清廉清明成为政府系统干部的鲜明底色。
建设学习型政府。坚持把学习作为加强政府建设的动力之源,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眼力、理论功力和工作能力。全面增强“八种本领”,提高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能力和水平,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国、省政策研究,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政策、推动发展的能力。
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朔州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励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开阔思路视野,突破思维定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畅通政府与企业、群众的联系渠道,让企业和群众的声音能够全面、真实、及时反映,成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重要依据,推出更多实质性动作、突破性措施和创新性办法,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脚下有路。
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把服务作为政府的天职,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紧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指标,制定严格的“时间表”“任务书”,推动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实效化。发挥好市政府抓落实三项督办机制和“13710”督办平台作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建设担当型政府。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上推下卸、等待观望、拖拉扯皮等懒政怠政的思想行为,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相结合,大力营造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浓厚氛围。着力锻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提高研判形势、把握全局、推进项目、**难题能力。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奋斗成就梦想。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加快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塞上绿洲、美丽朔州建设新篇章!
[2020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4月22日朔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