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五十六:内能

时间:2021-11-03 11: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五十六:内能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如图为一个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中所做实验的画面,图中的水呈球状而不破裂,除了失重的原因外,还主要是因为(

 )

 A. 水球的外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橡皮膜 B. 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C. 在实验用水中事先添加了某些特殊物质 D. 到外太空后,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2.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 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夸克

 4.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 它包含有几个分子 C. 它有几个“纳米” D. 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 5.小明把一个新鲜柠檬、一瓶酸奶放在冰箱里,过了一晚,他从冰箱拿出的酸奶瓶上闻到有柠檬的香味.此现象能说明(

 )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酸奶瓶对柠檬分子有引力 C. 柠檬的温度高于酸奶瓶的温度 D. 柠檬的内能大于酸奶瓶的内能 6.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二:内能

 1.在 0 ℃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 具有机械能 B. 具有内能 C. .没有内能 D. 无法判断 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在 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B.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增加的内能就越多 C. 物体内能多,则其温度一定越高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的吸收了热量 考点三:比热容 1.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 A. 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B.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 C. 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 D. 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

 2.家庭厨房使用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

 ) A. 隔热性好 B. 绝缘性好 C. 密度大 D. 导电性好 3.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利用水比其它液体的________大,在发动机周围同样的条件时循环所能带走的热量比较________. 4.“嫦娥三号”已成功实施着陆.“嫦娥三号”的发动机与周围的电子元件间可以形成一道热屏障,即使燃烧室和喷管温度高于1200 ℃,外面温度也不超过 100 ℃.这主要是利用了材料良好的________;“玉兔”月球车驱动机构壳体等部件采用的是一种镁合金材料,这种材料较轻,主要应用了镁合金________小的特点. 5.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 2 min 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________(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________.

 6.如图,小明家的老式电暖器坏了,他上网查到了这种型号电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而放出热量,只能直立使用.

 (1)小明思考,导热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大还是小呢?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导热油和水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象,从开始加热到第 4

 min 时,导热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 ②要使导热油、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 (2)电加热管应安装在电暖器________(选填“上”或“下”)部,所以只能直立使用. 考点四:热量的计算 1.质量之比为 1∶2 的甲、乙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为(

 ) A. 1∶1 B. 1∶2 C. 2∶1

 D. 1∶4 2.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一块质量为 20 千克的大冰块,温度由-20 ℃升高到 0

 ℃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c 冰=2.1×103 焦/(千克·℃)].

  3.将质量为 5 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 20 ℃,求:铜吸收的热量 Q 吸.[c 铜=0.39×103J/(kg·℃)].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1 kg,初温为 80 ℃的水吸收1.26×105J 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 5 kg 的-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c 水=4.2×103J/(kg·℃),c 冰=2.1×103J/(kg·℃)) 聚焦 2020 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五十六:内能参考答案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如图为一个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中所做实验的画面,图中的水呈球状而不破裂,除了失重的原因外,还主要是因为(

 )

 A. 水球的外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橡皮膜 B. 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C. 在实验用水中事先添加了某些特殊物质 D. 到外太空后,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与气体接触的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但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的平衡距离 r0,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所以水呈球状而不破裂.故 A、C、D 错误,B 正确. 2.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 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答案】B 【解析】A 项,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故 A 错误;B 项,原子核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故 B 正确;C 项,组成固体的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错误;D 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 D 错误.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进程中,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这是源于发现了(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夸克 【答案】A 【解析】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4.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 它包含有几个分子 C. 它有几个“纳米” D. 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 【答案】D 【解析】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 5.小明把一个新鲜柠檬、一瓶酸奶放在冰箱里,过了一晚,他从冰箱拿出的酸奶瓶上闻到有柠檬的香味.此现象能说明(

 )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酸奶瓶对柠檬分子有引力

 C. 柠檬的温度高于酸奶瓶的温度 D. 柠檬的内能大于酸奶瓶的内能 【答案】A 【解析】把一个新鲜柠檬、一瓶酸奶放在冰箱里,由于它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会有部分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这就形成了闻到从冰箱拿出的酸奶瓶上具有柠檬的香味的现象.这是分子发生扩散的结果. 6.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A、C、D 错误,B 正确. 考点二:内能

 1.在 0 ℃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 具有机械能 B. 具有内能 C. .没有内能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在 0

 ℃的房间内,放在地面上的铅球,虽然温度较低,但具有内能,故 B 正确,C 错误;由于铅球静止没有动能,在地面上,没有势能,所以机械能为零,故 A 错误,根据题意可以做出判断,故 D 错误. 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在 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解析】A 项,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 A 错;B 项,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 B 错;C 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 C 错;D 项,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 D 正确.

 3.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B.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增加的内能就越多 C. 物体内能多,则其温度一定越高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的吸收了热量 【答案】B 【解析】A 项,物体的内能多,温度不一定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还可能吸收热量,故 A 错误;B 项,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故 B 正确;C 项,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多,但温度不变.故 C 错误;D 项,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D 错误. 考点三:比热容 1.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 A. 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B.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 C. 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 D. 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 【答案】A 【解析】A 项,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

 吸热的原理,符合题意;B 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不符合题意;C 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D 项,灌注海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不符合题意. 2.家庭厨房使用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

 ) A. 隔热性好 B. 绝缘性好 C. 密度大 D. 导电性好 【答案】A 【解析】由于木质材料的隔热性能较好,所以用在手柄上,避免烫手. 3.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利用水比其它液体的________大,在发动机周围同样的条件时循环所能带走的热量比较________. 【答案】比热容 多 【解析】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比其它液体的

 比热容大,在发动机周围同样的循环所吸收的热量多. 4.“嫦娥三号”已成功实施着陆.“嫦娥三号”的发动机与周围的电子元件间可以形成一道热屏障,即使燃烧室和喷管温度高于1200 ℃,外面温度也不超过 100 ℃.这主要是利用了材料良好的________;“玉兔”月球车驱动机构壳体等部件采用的是一种镁合金材料,这种材料较轻,主要应用了镁合金________小的特点. 【答案】隔热性 密度 【解析】(1)由题知“嫦娥三号”的发动机与周围的电子元件间可以形成一道热屏障,即使燃烧室和喷管温度高于 1200 ℃,外面温度也不超过 100 ℃,这就说明这种材料不善于传热,具有良好的隔热性; (2)镁合金材料,这种材料较轻,主要应用了镁合金密度小的特点. 5.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 2 min 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________(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________.

 【答案】不会 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解析】据图中的温度时间图象可知,当加热至 2 min 时,两种物质的温度恰好相同,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它们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可知,乙在 2-4

 min 时间内,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即乙是晶体,甲物体吸热后,温度一直上升,没有熔点,是非晶体;根据乙图像水平线对应的温度值可以得到乙的熔点是 60 ℃等. 6.如图,小明家的老式电暖器坏了,他上网查到了这种型号电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而放出热量,只能直立使用.

 (1)小明思考,导热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大还是小呢?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导热油和水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象,从开始加热到第 4

 min 时,导热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 ②要使导热油、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 (2)电加热管应安装在电暖器________(选填“上”或“下”)部,

 所以只能直立使用. 【答案】(1)①等于 ②水 (2)下 【解析】(1)①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4 min),酒精灯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导热油和水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②由图可知,导热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如温度都升高 40 ℃,导热油需要的时间约为 3 分钟,水需要的时间为 4 分钟,即水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 (2)电暖器的电加热管应当安装在电暖气的下方,加热电暖器下方的油,发生对流,使油快速升高温度. 考点四:热量的计算 1.质量之比为 1∶2 的甲、乙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为(

 ) A. 1∶1 B. 1∶2 C. 2∶1 D. 1∶4 【答案】A 【解析】已知:m 甲∶m 乙=1∶2、Q 甲∶Q 乙=1∶1、Δt 甲∶Δt 乙=2∶1; 根据 Q=cmΔt 得,c= , 所以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

 = = = =1. 2.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一块质量为 20 千克的大冰块,温度由-20 ℃升高到 0

 ℃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c 冰=2.1×103 焦/(千克·℃)]. 【答案】解:冰块吸收的热量:

 Q 吸=c 冰 m(t-t0) =2.1×103J/(kg·℃)×20 kg×[0 ℃-(-20 ℃)] =8.4×105J. 答:这个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8.4×105J 的热量. 【解析】知道冰块的质量、冰块的比热容、冰块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 Q 吸=cm(t-t0)求冰块吸收的热量. 3.将质量为 5 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 20 ℃,求:铜吸收的热量 Q 吸.[c 铜=0.39×103J/(kg·℃)]. 【答案】解:铜吸收的热量 Q 吸=cmΔt =0.39×103J/(kg·℃)×5

 kg×20

 ℃ =3.9×104J. 答:铜吸收的热量 Q 吸为 3.9×104J. 【解析】根据公式 Q=cmΔt 可求直接求得铜吸收的热量.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1 kg,初温为 80 ℃的水吸收1.26×105J 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 5 kg 的

 -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c 水=4.2×103J/(kg·℃),c 冰=2.1×103J/(kg·℃)) 【答案】解:(1)由 Q 吸=cmΔt 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

 Δt= = =30 ℃, 水的初温为 80 ℃,升高 30 ℃后,水的温度为 110 ℃, 因为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 110 ℃,水的末温为 100 ℃; (2)由 Q 吸=cmΔt 得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

 Δt= = =12 ℃;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 100 ℃;冰块升高的温度为 12 ℃ 【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求出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 10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2)已知冰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

推荐访问:内能 考题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