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风貌提升工程调研报告

时间:2021-11-04 11:19:36  来源:网友投稿

 “小投入”撬动“大效益” -- 关于乡村风貌提升工程的调研报告

 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宜居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

 2019 年以来,**市**县**镇以我区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颜值”和“内涵”并重,聚焦“形、实、魂”,努力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2020 年 12 月,**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挥部《关于印发第一批**市优秀基本整治型村庄名单的通知》中,**县列入 12 个村,位居**市 13 个县(区)的第2 位。**县的 12 个村屯中,**镇列入 6 个。

 一、乡村风貌提升工程的经验做法 **县**镇辖 19 个行政村(社区)244 个自然屯,总人口 10 万人左右。全镇 7个贫困村,在册建档立卡户 5270 户 23799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3516 户 15674 人, 边缘户 59 户 222 人。**镇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加快了宜居乡村、文明乡村、文化乡村、和美乡村建设的步伐,2 次获评**市乡村建设十佳乡镇、3次进入**市十佳乡镇鼓励奖。2019 年,**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惠民项目落地竞演”的经验做法在**市推广。

 。

 一是党建引领,发挥各方力量。在乡村风貌三年提升工作中,19 个村(社 区)分别成立党员先锋队、包村工作队以及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镇三家班子主要领导分片包干, 通过党建促改造,以改造促党建;各屯党员在“三清三拆”中带头先拆、捐资捐物、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引导群众、感化群众,掀起了乡村风貌提升建设的热潮。

 二是乡贤带动,精心谋划部署。通过把各村有责任心、号召力强、情系桑梓的成功创业人士组织起来成立了乡贤理事会,激发乡贤能人视野开阔、资源丰富、信息通达等内在潜力,鼓励他们在“三清三拆”、捐款捐物中带头出力, 自觉担任宣传员、执行者和管理者,响应乡村改造提升行动。

 。

 三是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紧紧抓住群众这个主体,充分尊重群众意 愿,坚信群众、依靠群众,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动员会、培训会,为群众宣传政策、答疑解惑、分析红利,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主人翁、当家人意识,为风貌提升建设无偿献地捐物、主动投工投劳,凝心聚力促进美丽家园提档升级。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推出公开竞争评优模式,通过公开竞演、优中选优、评审议定等程序,将乡村风貌提升相关资金项目、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项目以及村集体经济项目等,优先向组织领导得力、群众积极性高、基础设施较完善、环境整治效果突出的村屯倾斜,有效地激发广大群众投身共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村屯整治实现了“小投入” 撬动“大效益”。截至 2020 年 10 月,共拆除废弃旧房 159 间,拆除违章建筑、违规广告等 548 处,清理村庄垃圾 2136 吨,清理池塘水沟淤泥 98 吨,公共空间及“四微”整治 526处,改造提升精神文明宣传栏 5732.6 平方米,自筹及投工投劳约 1072 万元。

 四是因地制宜,模式多样。因地制宜探索推进环境整治型、文化带动型等模式。兴隆村尧地屯组建巾帼团队,充分团结动员全屯妇女群众投工投劳、出钱出力,投身“三清三拆“四微整治”工作中,先后整治了村口池塘、村文化长廊、村口小花园等。甘豆村化屯在 7 名党员先锋模范队员的带头下,村民们积极参与清除村庄垃圾、清理鱼塘沟渠、拆除非法违规广告牌等,制定篮球场、文化室、体育活动小广场、路灯、主干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制度,打造了干净整洁、畅通有序的居住环境。东七村塘七屯利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读书之风盛行的优势建立了“东七村公共服务中心”,并设有篮球场和戏台。县文体局、计生局配备了音响、乐器和书籍,开展文化活动的硬件基本齐全。2017 年至 2020年自筹举办“塘七文化展”,活动内容有篮球队表演赛、文艺表演、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家谱展示、现场对联书写等,既带动环境清洁整治, 又在维系文化、风俗、教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提升乡村风貌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两队两会”作用,解决“人” 的问题 **镇各村屯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得益于党员队伍、驻村工作队伍、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的“两队两会”积极推进和参与,从而最大范围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了谁来干的“人”的问题,改变了以前“干部干,群众看”的一头热现象。从**镇推进的“惠民项目落地竞演”办法来看,也最大限度凝聚了群

 众参与的力量。在实践中将群众意愿、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村庄条件、村庄优势、加减分项分为 6 大项 14 小项的考核指标,考核期限为 1 年,分数高者优先安排项目。2019 年,**镇获得 18 个乡村风貌提升工程项目,引来了 100 个屯参与竞演。为配合项目落地,村屯群众积极捐款、投工投劳,还制定了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制度,惠民项目落地中“群众参与少、建后管护差、财政负担重”的难题得以解决,这一做法在**市推广。

 (二)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解决“形”的问题

 首先,开展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清理村巷道及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杂草杂物和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和障碍物,拆除危旧房和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非法违规商业广告和招牌,整治垃圾、污水、畜禽污染,建设栅栏圈围,实现人畜分离、家禽集中圈养,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其次,开展“四微”创建活动。利用空地建成“微花园”,用果地建成“微果园”,整治菜地成为“微菜园”, 将自家庭院修整为“微庭院”,建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乡村风貌。

 (三)推进“产业+ + ”,解决“实”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 于多元化赋予乡村发展动能,对于当地的经济能人、返乡精英,应该注重发挥他们的较大号召力和创业能力、管理能力。着力培育农村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多种所有制实体产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扶持当地经济能人和返乡精英创业,吸纳贫困户就业。以创建品牌为抓手,积极打造乡土文化产业特色小镇、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基地,进一步把乡土文化元素导入乡村旅游, 一是积极引导支持经济能人牵头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实体经济和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帮助支持经济能人经营民间饮食等服务业。二是以创建品牌为抓手,积极打造乡土文化产业特色小镇、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示。

 范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基地,进一步把乡土文化元素导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当中。

 (四)强化“文化+ + ”,解决“魂”的问题

 围绕社会公德、诚信道德、家庭

 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融入文化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

 风,大力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可以在村屯中建设村史室,结合 各村屯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特色、村庄产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建设村史室,既展示村屯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底蕴,又凸显村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定位等;建设非遗传习基地,利用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国家、自治区和县级名录,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本土非遗特色项目,建设集展示、传习、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实施景观壁画绘制工程,组织手绘工作者根据村史、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在定点扶贫村绘制景观壁画,彰显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使“美丽乡村”与文化旅游相得益彰;成立各种文化协会等,发挥文化行业优势“种文化”作用,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组织成立文艺队、戏剧队、喷呐队、山歌队、广场舞表演队等村屯文艺团体以及诗词协会、书画协会等民间组织,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荐访问:风貌 调研报告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