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一劝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1-11-04 13:26:00  来源:网友投稿

 语文高一劝学知识点总结

  语文高一劝学知识总结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

 (从,介词) 而青于蓝 (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连词) 《劝学》 读后感 《劝学》这篇文章是荀况最有名的文章。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形象地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学习要坚持这个道理。比如说“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呀,比如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呀,比如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呀等等,都很有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一句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蚯蚓没有很锋利的爪子,没有很强硬的骨头,却能在坚硬的土地里自由地活动,还能吃到泥土,饮到地下

 的水,是因为专心致志的缘故。但是螃蟹有很多腿和两个有力的大钳子,却只能住在蛇挖的洞里,是因为浮躁不认真的缘故。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不由得想起“囊萤映雪”的故事。“囊萤”说的是一个人叫车胤,他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晚上点不起油灯。可他太想读书了,怎么办呢?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他推开窗一看,有很多萤火虫在飞,他灵机一动,找了一个袋子,抓了一把萤火虫进去,用它们微弱的光映着读书。而“映雪”说的是一个叫孙康的人,十分好学,可家里也是很穷没法点灯。他觉得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很可惜。一个冬天,他出去一看,下了大雪,银光闪闪,十分明亮,于是,他取出书来,不顾寒冷地读了起来。

 这两个故事都是说的家境贫寒却刻苦读书的故事。我们现代人和古人相比之下条件有多么好,多么优越呀,可我们却不好好读书,这难道不是在浪费这么好的条件吗?我们现代人受的苦能古人相比吗?我们有资格寻找借口不去读书吗?有的人抱怨家长不给买书看,有的人抱怨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看书,找出各种理由去逃避读书。其实这些都是借口。

 所以我们要明白:读书,不需要任何理由,不想读书,所有的理由都是借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找借口,只要认真做了,坚持做了,就必定成功! 劝学段落大意: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

 第三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

 第一层 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 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 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推荐访问:劝学 知识点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