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2021-11-05 11:41:56  来源:网友投稿

 天津市和平区 2020- -1 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煤屑(xiè)

  氛(fēn)围

  颤(zhàn)栗

  混为一谈(hǔn)

 B.弹劾(hé)

  敛裾(jù)

 膏腴(yú)

  左支右绌(chù)

 C.胡诌(zōu)

 瞥(piē)见

  奴婢(bì)

 曲学阿世(ē)

 D.藩篱(fān)

 媛(yuàn)女

 创(chuāng)伤

 自吹自擂(lé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沧桑

  疾行

  熏陶

  不能自已

 B.撅折

  纂夺

  坍圮

  永葆青春

 C.仓廪

  熨帖

  精典

  诚惶诚恐

 D.褒砭

  截瘫

  捐弃

  拨乱反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重温同学情,在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上,同学们谈笑自若,交流着毕业以来的境况。

 ②《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③在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④科隆市新年夜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德国民众对外来难民的恐慌情绪。

 ⑤她没精打采的,连头发都无心打理,有的头发直直地挂下来,有的则乱七八糟地盘在头上。

 ⑥中秋之夜,明月高挂,偶有一片轻云飘来,仿佛给月亮蒙上了一条面纱,真是别有风味。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③④

 4.下列各项中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此以玉壶中晶莹透明的冰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

 B.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将主观主义者比作“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

 C.《红楼梦》用“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来形容贾宝玉,此处运用的是借喻,“纨椅”指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贵子弟的华美衣着,也借指富家子弟;“膏粱”指肥肉精米,借指富贵子弟。

 D.“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诗人王涯把“新月”比作“蛾眉”,意为弯弯的月牙就像娇妻的蛾眉。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宪法的框架下为工人争取具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

 ②恩格斯并不绝对追求暴力革命

 ③强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德国国会选举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有很大的意义

 ④恩格斯具体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合法斗争

 ⑤相对于马克思而言,恩格斯更倾向于务实地为工人阶级实现权益

 ⑥而是在民主国家里组织无产阶级合法政党社会民主党

 A.⑤⑥③②①④B.⑤②⑥①④③

 C.④②①③⑥⑤D.④⑤②⑥③①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屈平既绌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非及乡时之士也 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囊括四海之意

 C.形容枯槁 D.武等实在

 8.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平伐其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而自令见放为

 何以汝为见

 C.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9.下列句子中不包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仓皇东出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信臣精卒陈利兵谁何 D.反欲斗两主

 10.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B.却匈奴七百余里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1.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少牢”。

 B.《故都的秋》的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

 C.“为降虏于蛮夷”中的“蛮夷”,古代指边远地区的民族。“蛮”指南方的少数民族,东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的少数民族的称谓,古代东方部族善于使用弓箭,也以“夷”代指东方民族。

 D.恩格斯,英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十月,一场秋雨过后,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尘世的浮华、喧嚣静静扬弃。山舒缓,(

 );水清冽,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水,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心灵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一带碧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她婉约,曼妙,不骄不躁,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静立水畔,听任心灵被潺潺流水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B.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C.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D.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我们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仿佛水墨画卷中清淡的留白 B.仿佛水墨画卷的清淡

 C.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 D.似清淡的水墨画卷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诗文崇尚雅正,风格唯美,但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了以戏谑谐趣为表征的俳谐诗,于北宋时期绽放异彩,蔚为大观,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映射出宋代文化新面貌、新格局。俳谐诗何以于北宋时期兴盛而广为传播,应该与以下要素紧密关联。

 俳谐诗之所以能在宋代大放异彩,诗词名家于其间引领风骚,当属关键性因素。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人,常有谐趣品类作品,对遣兴娱乐创作风尚颇为肯定,可谓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俳谐诗出自大家之手,于庄与谐、雅与俗之间拉伸出一种张力之美,自然会有一种常人作品中所罕见之气界、境界与格局,令俳谐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

 同时,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人们对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宋代城市繁荣,宋熙宁之后,都城夜市不绝,一派繁华,杂剧、诸宫调、傀儡戏、杂耍等艺术众多而为市民乐见。众多戏剧因素和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上阈:“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文末一句“破帽多情却恋头”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

 另外,俳谐诗于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宋代俳谐诗文本以“戏谑”风格为特征,结构相通于杂剧,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黄庭坚的《演雅》是一首动物讽喻诗:“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伯劳饶舌世不问,鹦鹉才言便关鏁,春蛙夏蜩更嘈杂,土蚓壁蟫何碎琐。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闭似我。”该诗前面描写了几十种虫鸟,写得宏伟万象,如天马行空,最后两句“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却峰回路转,让人恍然明白,确有醒酶灌顶之意,给人以跳跃感,颇具丰富深邃之审美趣味。可见,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而是有所归旨。

 最后,俳谐诗符合心理需求,民众乐于接受。谐趣产生之第一要义为心理期待解构所致。俳谐让人发笑,开心愉悦。伊曼纽尔·康德认为,笑为紧张期待突然消失之际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诗人善用各种言辞吊起读者期待心理,预设情境,对读者期待心理进行解构,随之产生心理落差,谐趣亦因之而生。连辑颠倒错位,化悲为喜,无情之物化有情,安排一个不甚相关或非一致性逻辑,呈现出乎意料关系,峰回路转,妙语连珠。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前三联多角度呈现水仙花,用语典雅,引用典故;末句却宕开一笔,抛开水仙,跃至“出门一笑大江横”,与前联意境转折,打断连贯逻辑,诗歌整体意境及语言风格构成错位与跳跃,使人感觉奇怪,令人发噱,谐趣横生。

 俳谐诗兴盛于两宋,为文人审美情趣多样化呈现,亦受民间文化诙谐审美影响,负载了人对生活及其谐趣之追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雅好谐谑的幽默性格,折射了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生趣活泼的另一面。出自民间,雅俗共致,俳谐诗顺应时代,为民众与雅客同乐于接受与传播,亦是一个时代诗文呈现时代生活之典型。

 (摘自徐雅琴《俳谐诗在宋代的传播》,有删改)

 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苏轼、黄庭坚等具有引领作用,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

 B.城市的繁荣促进了大众文化发展,戏剧因素融入俳谐诗文的创作中,使其不受排斥。

 C.俳谐诗并非纯粹追求语言风趣,其中不乏对民众心理需求的考虑,民众乐于接受。

 D.受民间文化影响的俳谐诗能体现对生活及其谐趣所追求的宋代士大夫的幽默性格。

 1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作家、民众、俳谐诗中的哲理和符合民众心理需求等方面阐述了俳谐诗兴盛的原因。

 B.作者举苏轼《南乡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们对俳谐诗不但没有排斥,而且选择了会通。

 C.作者举黄庭坚的《演雅》一例证明了俳谐诗除了追求打诨效果外往往还包含哲理意味。

 D.作者从心理期待与语言逻辑的两个角度论证了俳谐诗的产生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词名家的俳谐诗以其罕见的气象、境界、格局使得宋代俳谐诗具有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B.俳谐诗使用打诨纯粹是为追求语言的有趣,在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对读者进行启迪。

 C.如果俳谐诗面对喧嚣的大众文化采取拒斥的态度,就不会凭多样流传形式为民众喜爱。

 D.俳谐诗呈现的多样化的文人审美趣味是由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的生趣活泼决定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司非大无道之国背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①,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

 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纤郁闷,趯然②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猖介③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昼:地名。

 ②趯然:超然远去的样子。

 ③狷介:性情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

  致:建功立业

 B.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勤:尽心尽力

 C.夫子何为不豫

 豫:欢喜快乐

 D.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

  略:大体,约略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

  亦作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捐介之操

 B.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C.王其庶几召我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D.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B.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C.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D.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20.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贾生“量小”“识不足”的一项是(

 )

 A.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B.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

 C.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D.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了作者的观点: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B.第三段作者用孔子、孟子的事例意在说明像他们这样努力勤勉、自爱其身,还不能得到重用,那才可以说是没有遗憾。

 C.作者在文中批评贾谊不善于静待时变,自我摧残,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贾谊的事例告诫我们,像贾谊一类的人必然会因不合时宜而陷入困境,我们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2)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五、句子默写

 23.默写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3)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

 (4)_______________,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我们一

 度形影不离,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他。是什么,已经记不清。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他要回了那件东西。

 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树顶上曾有鸟窝,现在没了。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走进那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过去了,在那里面,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没有多少事可以放心到光天化日下去做。规规整整的高楼叫人想起图书馆的目录柜,只有上帝可以去拉开每一个小抽屉,查阅亿万件心灵秘史,看见破墙而出的梦想都在墙的封护中徘徊。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只像是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唰啦一下墙都不见。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上哪儿的不知道要上哪儿了,干嘛的忘记要干嘛了,漫山遍野地捕食去和睡觉去么?毕竟又趣味不足。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

 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谁,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 3.1415926……

 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唯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典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地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天喻或是神来引领。

 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对,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虔诚或者郑重,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

 (有删改)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以议论入手,从总写有关往事与记忆的人生感悟出发,引出墙。与墙有关的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些无奈和悲伤的,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B.“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作者在遭遇人生的劫难后充满痛苦、不甘、怨愤,始终无法正视。

 C.在本文中,“墙”沿着作者流动的心绪,象征着史铁生对于精神困境的一系列生命体认。同时,它又不仅归属于个体生命,亦是人类生存窘境的精神写照。

 D.“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伟大的墙之所以伟大,因为它的存在无法抗拒,无法左右,人们只能无奈接受。

 E.史铁生散文以意象苍渺著称。本文“墙”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意象的意义多重化的特点,遥指作者充满哲思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深邃内心世界。

 25.文章为什么描写《苏武牧羊》的曲调和吹奏的老人?

 26.请结合全文,分析“墙”的内涵。

 27.在与墙的对话中,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并因此作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

 七、命题作文

 28.作文

 战士冲出重重封锁,获得胜利;科学家在研究中拨开迷雾,发现真相;文学家穿越现实的荆棘,抵达心灵的彼岸……人类总在不断摆脱困境,进行“突围”。

 人生会有很多困境,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挫折,和家人、同学、老师的矛盾,甚至内心善与恶、美与丑的挣扎……都需要我们去突围,走出困境,走向一片新天地。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

 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混为一谈”的“混”应读 hùn;

 B.“敛裾”的“裾”应读 jū;

 C.“胡诌”的“诌”应读 zhōu。

 故选 D。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纂夺”的“纂”应为“篡”;

 C.“精典”的“精”应为“经”;

 D.“褒砭”的“砭”应为“贬”。

 故选 A。

 3.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考生注意体会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①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这里同学聚会不是紧张或危急的情况,所以该成语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谈笑风生”。

 ②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这里用该词语形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使用正确。

 ③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用在这里说明事物起的作用感情色彩有误。

 ④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含有故意夸大的意思。这里没有夸大事实,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骇人听闻”。

 ⑤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通过后面“连头发都无心打理,有的头发直直地挂下来,有的则乱七八糟地盘在头上”的描写可知这里使用正确。

 ⑥别有风味;另有一种趣味或特色。这里指轻云笼罩的月亮使用正确。

 分析可知,②⑤⑥使用正确;①③④使用错误。

 故选 D。

 4.C 项,“此处运用的是借喻”错误,应为借代。

 故选 C。

 5.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衔接连贯能力,具体为句子排序。

 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把握语句围绕的话题,梳理语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可以借助选项的特点进行排除。话题是恩格斯如何领导德国人进行工人运动。仔细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⑤为领起句,应在句首,这可排除 C、D 两项;

 再者,从⑥句的“而是”一词看,前句应有“不是”和它对应,有相应词语的只有②句的“并不”,因此②必须在⑥之前,而且二者应在一起,据此排除 A 项。

 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 B。

 6.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绌”,通“黜”,指罢免官职。

 B.“亡”,通“无”,没有。

 C.“乡”,通“向”,“向时”,先前。

 D.没有通假字。

 故选 D。

 7.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今义,干某项事业。

 B.“囊括”古今同义,都指把全部包罗在内。

 C.“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D.“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故选 B。

 8.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代词,他的;副词,祈使语气,一定。

 B.都是语气助词,呢。

 C.虽然;即使。

 D.连词,表目的,以便、来;介词,把。

 故选 B。

 9.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B.“短”,形容词作动词,说坏话;

 D.“斗”,动词使动用法,使„„斗。

 故选 C。

 10.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句,应为“亡罪夷灭大臣数十家”,也是被动句,“夷灭”动词本身包含被动。

 B.“却匈奴七百余里”,省略句,承前省略主语“蒙恬”。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被动句,“见”表被动。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于”表被动。

 故选 B。

 1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少牢’”错误,牛羊猪全备应是“太牢”,“少牢”只有羊和猪。

 B.“《故都的秋》的作者朱自清”错误,《故都的秋》作者是郁达夫,

 D.“恩格斯,英国思想家„„”错误,应是德国。

 故选 C。

 12.D

 13.C

 【分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有处两语病,一是“筑就的钢筋水泥城市”语序不当,应改为“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排除 AC;二是“从„„到达山水之间,使我们„„”缺主语,可以删掉“使”,而 B 项前后句子都没有主语,造成主语残缺,排除 B。

 故选 D。

 13.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本题是一处仿写式补写,根据下句“水清冽,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可知,此处句式应与“像秋日醉人的醇酒”“如儿时记忆中的手绢”保持一致,排除 BD;再看“清淡”应该修饰“水墨画卷”,排除 A。

 故选 C。

 14.A

 15.B

 16.A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作为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苏轼、黄庭坚„„”错误,依据第二段“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人,常有谐趣品类作品,对遣兴娱乐创作风尚颇为肯定,可谓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可知,苏轼、黄庭坚等不是“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而只是称得上是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故 A 项曲解原文。

 故选 A。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为了证明人们对俳谐诗不但没有排斥,而且选择了会通”错误,依据第三段“众多戏剧因素如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可知,作者举苏轼《南乡子》

 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众多戏剧因素融入俳谐诗文创作。故 B 项论据论点对应关系分析错误。

 故选 B。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俳谐诗使用打诨纯粹是为追求语言的有趣,在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对读者进行启迪”错误,文中说的是“俳谐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让人发笑”;

 C.“就不会凭多样流传形式为民众喜爱”错误,这属于无中生有,第三段只是说“同时,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人们对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而且“如果„„就”的表述太绝对化;

 D.“是由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的生趣活泼决定的”错误,文中是说“折射出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生趣活泼的另一面”,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A。

 17.D

 18.A

 19.B

 20.C

 21.D

 22.(1)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

 (2)因此若非英明智慧.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略”,夺取,攻占,占据。句子意思是“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竞能占据半个天下”。

 故选 D。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则”,都是副词,就。

 B.“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C.“其”,表揣测语气,大概;代词,他。

 D.“之”,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故选 A。

 1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如汉文”是“君”的后置定语,中间不能断开,“得君如汉文”意思是“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排除 AC;

 “天下无尧舜”与“终不可有所为耶”构成假设关系,意思是“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中间应断开,排除 AD;

 “历试于天下”意为周游天下,状语后置句,语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CD 项。

 故选 B。

 20.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不能说明贾生“量小”“识不足”的一项。第四段最后说“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由此可知,本题的设题区域在第四段。

 A.“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意思是“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这是感叹贾谊“量小”“识不足”。

 B.“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意思是“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而亡”,这是贾谊“量小”“识不足”的结果。

 C.“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出自第五段,意思是“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详尽地进行评论”,这是陈述评论贾谊的原因,与贾谊“量小”“识不足”无关。

 D.“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意思是“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这也是感叹贾谊的“量小”“识不足”。

 故选 C。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就是通过贾谊的事例告诫我们,„„我们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错误,选项对作者写作本文的目表述不全面。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目的有两点:从君主的角度来看,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他们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从贾谊的角度来看,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

 故选 D。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取”,想要达到的目标;“所待”,等待的时机;“所就”,成就的事业。

 (2)“是故”,因此;“不惑”,不糊涂;“则”,就;“全”,充分发挥;“用”,作用。

 参考译文: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施展才华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到这种程度。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重用,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之间的深厚情分,难道只有父子骨肉兄弟之间才能有吗?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向上取得皇帝的信任,向下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懑,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而亡,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次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招致不合时宜的困境。因此若非英明智慧﹑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王猛,在很短的时间内令原来的大臣全部远离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竞能占据半个天下,原因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详尽地进行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23.举类迩而见义远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迩、见、镞、鞭笞、瓮牖绳枢。

 24.BD(B.“始终无法正视”错误。从后文作者对箫声的描写,“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从中可知,作在参透生命的本质之后,对现实是能够正视的,也接受了命运的安排。D.“伟大的墙之所以伟大,因为它的存在无法抗拒,无法左右,人们只能无奈接受”错,墙的伟大在于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墙,或不幸,或恐惧等。墙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并且也无需摆脱。那么就只能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

 25.①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

 ②《苏武牧羊》讲述苏武流放绝地,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借哀而不死的咏叹营造顽强的氛围,使作者鼓起战胜不幸的勇气。

 ③吹奏乐曲的老人给作者带来启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战胜挫折。

 26.①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制造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孤独体验。文章记述了我童年时与同窗好友的一件小事,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

 ②是人内心恐惧的构筑者。“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幼儿园时的回忆成为作者人生中对于无助、冷漠、恐惧感受的最初思想来源。

 ③象征着人思想的樊篱,心灵的城墙。每个人都有秘密,秘密需要墙的封护。

 ④“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

 27.在与墙的对话中,作者得出:必须承认并接受“墙”的存在。

 面对人生道路上一堵堵厚重而难以逾越的“墙”,作者选择了接受,在接受的心态中求索,在接受中超越。

推荐访问:和平区 天津市 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