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润疆绿兴农通讯稿
时间:2022-04-22 12:00:04 来源:网友投稿
苍茫天**西横亘,广袤**分为南北;由天山向北出发,一路景色变幻,从湿地密林到戈壁荒漠,地貌变幻莫测。北疆人民在独特生态资源的“护佑”中,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湿地活了庭院火了
玛纳斯河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发源于依连哈比尔尕山上的雪山冰川。河流顺着玛纳斯县中部**一路高歌而下,构成玛纳斯县两大水系,形成了众多湖塘、水库和沼泽,最终于一处汇聚,形成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
“小时候水草丰茂,野生动物特别多。”身为玛纳斯湿地公园管护队队长的刘永军回忆。然而,一度大规模的种植和放牧,使得附近的湿地遭到破坏,风沙渐起,记忆中的美好随之慢慢消亡。2010年,刘永军成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管护员,一干就是10多年。
10多年间,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种种措施并举,湿地面积从原来的9万亩扩大到了现在的17万亩。如今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绿树成荫。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附近村落的产业,“塞外水乡”成为村民“靠景吃景”的致富“金招牌”。越过湿地,一片徽派建筑群在茂密的芦苇后展露,一瞬间,记者仿佛从塞北荒漠来到了碧色盈盈的江南水乡。
寻味而往,一排烤包子映入眼帘。抬眼望去,一位老人正在门口笑盈盈地望着记者。老人名叫吐尔洪·亚森,今年60岁,是一名有着40年烤包子经验的老师傅,年轻时曾在外地奔于生计。随着八家户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很多人看中了其紧靠湿地、景美鱼肥的生态环境,前来经营民宿,发展庭院经济。如今,吐尔洪·亚森在“团结大院”谋得了一份好工作,老板麦明江·马木提看中了他的手艺,雇佣他为厨师。现在老人不用离开家乡,每个月就能赚到8000元。“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老人笑声爽朗。
麦明江·马木提是土生土长的玛纳斯人,他流转租用村里的院落办特色民宿“团结大院”,能解决15-20名村民的就业。在八家户村,普通的小庭院,一年下来可以为村民增加收入3000-5000元,村民可以在自家门口打工。“以前农村房子不值钱,一年只能租2000元,现在一所房子一年租金能到2万元。”玛纳斯兰州湾镇党委书记刘国胜介绍。
在玛纳斯县县长张辉看来,抓好生态是抓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积极促进。湿地环境赋予八家户村良好的发展潜力,丰富的水域资源滋养了渔业的蓬勃发展。附近17个大小鱼塘连片,也吸引了一批养殖人的到来。
2000年以前,八家户村村民平军还是一名四处奔波的打工人,直到看到玛纳斯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水源环境。平军来到了玛纳斯兰湾镇干起了养鱼生计。“生活质量真是天差地别。”平军感慨道。现在平军经营的鱼塘面积400亩,一年能产出100吨草鱼,年净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逐水逐云逐梦,如亲如故如家。这是玛纳斯县的发展理念,东边森林资源丰富,牧民积极发展畜牧业、农家乐;北部地区为沙漠公园,种植沙棘、枸杞等作物,变沙为宝。借助生态**,截至2020年底,玛纳斯县农民平均年收入达2.4万元,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银山”的转变。
棉花秸秆变废为宝
顺着公路一路北上,一座戈壁上建造的绿色之城映入眼帘。石河子市是著名的军垦之城,先辈们在荒漠中开山种田,“以树定城,以树定规划”的理念深植人心,爱树之情早已“刻”在市民的基因里。如今,技术进步又为生态富民筑起了“科技之墙”。
王新峰是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科技特派员团队成员,该团队20年前开始对棉花利用进行研究。2010年,团队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棉花秸秆的饲料化利用上。11年的试验,从南疆到北疆,无数次试验积累,不竭的团队热情,该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现在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好了。”言至于此,王新峰难掩激动。动物饲草料综合利用解决了传统畜牧业的食物短缺问题,解决了牧民增收的关键问题,节约了养殖成本的同时保障了牛羊肥美。
**是畜牧大省,也是棉花种植大省。过去,棉花秸秆实际利用率低,利用方式粗放,不仅浪费资源,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传统的掩埋、堆垛,会使植物表面的化肥农药随雨水进入土壤中;用以喂养牲畜,也可能造成动物结石。而发酵后的棉花秸秆采食量达到95%,蛋白质含量更是由5%提高到11%,同时经过发酵,完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与此同时,团队也研究改进畜禽粪污处理,研制液体肥料,配合滴灌技术进行种植业肥料控制,减少污染,最终实现一体化绿色循环,为生态富民提供技术保障。
护林阻沙种药富民
国之疆界,西北边陲。时至九月,阿勒泰风光秀美,额尔齐斯河汇聚了千万冰雪溪流,穿过密林,一路奔腾而来。行至哈巴河县境内,水流变得平缓,河面开阔,丰沛的水源造就了我国西北最大的白桦林带。
然而几十年前,白桦林却不似今日繁茂。“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年刮两场风,一场风刮半年。”这曾是哈巴河县人民挂在嘴边的俗语,曾经这里树木稀少,仅仅有一小片野生白桦林,难以阻挡自北而下的滚滚风沙。
今年63岁的护林员沈平是附近村民,他从事护林工作已有19年。沈平每天都在他所负责的3公里防护林带中往返。为白桦林树浇水,监控是否有牛羊进入林区,对树木枝杈进行修剪,防止山火发生。“以前哈巴河环境恶劣得很,风沙一来,庄稼都倒下了。”忆起从前种种,沈平不免感叹,“现在的防护林带阻挡了风沙,庄稼长得好,大家的收入都上去了。”如今,沈平护林员的工作一年有1万元的收入,他的家中也养了牲畜,年收入达到5万元。
“发展生态是一种优势,更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不得不为,必须为之的迫切需求。”哈巴河县委办公室主任朱华勇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见缝插绿”早已成为哈巴河县人民的习惯。“人人都有十棵树”行动的开展,使得全县增树十万棵。从风沙荒漠到“人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绿中”的生态文明示范县,哈巴河县的变化离不开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30年前,哈巴河县萨尔塔木村村民汪新杰,率先进行中草药种植。如今已经成为一名讲师,为村民授课,从牧民变成产业链上的农民,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几百亩扩大到11万亩,中草药产业的发展令他感到欣慰。
如今,哈巴河县中草药种植已发展成为一套产业链,种植上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完成土地流转28.34万亩。库尔米希村村民努尔别克·卡肯以每亩500元的流转费将家里的50亩土地流转给种植基地,自己在基地边务工边学习种植技术,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为解决“种子芯片”问题,全县**育苗基地6000亩、育种基地达2000亩。中草药初加工厂的**,解决了农副产品产出问题,提高了村民收入。在销售环节,与**制药等药商合作,逐步构建出全产业链中草药发展体系。(文/张焕慈)
[**生态润疆绿兴农通讯稿]相关文章
- 班子成员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
- 党员认真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2篇
- 新疆干部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心得体会
- 年基层党员学习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有感
- 党员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
- 新疆小学生政治学习
- 《可爱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第二单元,美丽新疆
- 新疆党员关于疫情防控思想汇报:党员疫情防控思想汇报
- 2020党员对照检查材料_2020年末新疆地区党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新疆邮政2020年校园招聘新入职员工(第二期)理论培训考试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总结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导学案
- 【聚集生态产业,彰显旅游形象,打造生态古镇】
- 2019生态环境部宣传工作 [2020年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汇报]
- 市生态环境局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管理:什么是环境信息
- 生态文明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_
- 市生态环境局城市文明建设策划方案
- 对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
- xx市xx生态环境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xx县生态环境局20xx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 上一篇:安保人员2022年个人工作总结
- 下一篇:银行工作人员工作计划范文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