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17篇

时间:2022-11-18 17: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17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16个考点)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17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17篇

篇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16个考点)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青春期矛盾心理?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如何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2)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4)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3.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想法是对自己不良感受的健康宣泄,可以帮助我们冷静下来。

  (2)参加体育活动:酐畅淋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化解烦恼。(3)学习自我暗示:当遇到麻烦时,暗示自己“一切都会过去”“这对我也是锻炼”等。这有助于我们放松心情,稳定情绪。(4)试试自我解嘲:自嘲自己的相貌、装束。甚至狼狈相,不仅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缓解情绪。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1)情绪的基本类型?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青春期情绪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容易冲动;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掩饰自己的情绪感受);⑤情绪的表现性(表演痕迹)。

  2.情绪的作用?

  (1)情绪作用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2)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止步不前;(3)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过度的负面情绪可能危害我们身心健康。

  3.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调适情绪?

  (1)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2)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方式表达情绪;(3)学会合理调适情绪,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如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4)帮助他人改善情绪,学会安慰他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如语言、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等。

  考点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1.学习点亮生命?

  1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①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②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智慧;④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学习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有辛苦。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学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3.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

  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考点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

  (1)挫折是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因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和人祸,如地震、海啸、沙尘暴等。②社会因素:恐怖活动、战争等。③人为因素:老师教育方法不当、与同学关系不融洽等学校因素;家庭暴力、亲人亡故等家庭因素。④个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及某些生理缺陷带来的限制等。

  2.正确认识挫折?

  (1)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生活难免有挫折;(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3)挫折既可以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又会产生失落、焦虑、愤怒等负面的情绪感受,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4)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3.如何面对挫折?(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力量)

  (1)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2)发挥生命里蕴含的一定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3)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4)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帮助,获得支持与鼓励。

  (培养幽默感、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等)

  考点5.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

  1.如何认识自己?

  2

  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自我观察与分析、与他人比较;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保持理性心态,既不盲从,也不忽视。2.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③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①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态度、勇气与智慧;②欣赏自己的独特,悦纳自己,不骄傲自大;③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激发自己潜能;④做更好的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4.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①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②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③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考点6.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知道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①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生命是属于我们的自己的幸运。②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代替。③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儿到儿童再到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④生命是短暂的。在实践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很短暂。2.怎样爱护我们的身体?①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珍视肉体生命,不做过激行为;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遇火灾、地震、交通事故、溺水等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发生地震时,第一时间跑到安全地带。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撤离火源现场。遇到雷电暴雨天气,尽量在室内或屋檐下避险,远离有电地方。考点7.体会生命的价值,懂得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1.怎样的人生值得过?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路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2.如何关切他人的生命?①设身处地思考并善待他人。②当他人需要时,主动热情伸出援助之手。③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传递温暖。3.如何理解生命中的平凡与伟大?

  3

  ①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并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了比自己有限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②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默默无闻。但是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矜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生命虽平凡,却也可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社会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考点8.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考点9: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1.认识自尊?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表现为①知耻,②尊重他人;③看重人格;④豁达,对待议论和批评,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

  (1)学会自尊:(2)学会尊重他人

  3.理解自信?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和希望,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②自强让我们更自信,勇敢尝试,不断进步,在体验成功中增强自信。

  4.理解自强?

  ①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③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考点10.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1.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解;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地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2.如何认识“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4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考点1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法律的含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行为准则。

  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显著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4.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ƒ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具有保护的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意义)

  (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内涵)

  (3)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等)(权利义务平等)

  (4)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保护追究平等)

  考点1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理解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2.违法行为类别?

  (1)违反法律的类别,法行为分为三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照违法情节的轻重,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考点1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5

  1.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4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技能?

  (1)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害。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需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1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1.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1)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我们出主意,甚至替我们去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

  (2)律师事务所:律师是熟悉法律的专业人士。律师能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给我们当顾问,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能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

  (3)公正处:公证员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合法性。

  (4)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考点15.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6

  名称比较内容

  一般违法

  犯罪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

  对社会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

  区触犯的法律法规

  别

  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违反了刑法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不用受刑罚处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受刑罚处罚

  联系

  ①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了我国法律。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2.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3.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①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③无数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4.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1)家庭方面:(2)学校方面:(3)社会方面:(4)个人方面:

  5.预防违法犯罪?

  ①我们要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②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③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⑤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不良行为有?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有?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偷窃;参与赌博,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7

  考点16.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1.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类别?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三类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承担民事责任行为,比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2)按照违法情节的轻重,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情节教严重,对社会危害性重大,即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对他人、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维护法律尊严、权威的需要。

  ②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4.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温馨提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温馨提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温馨提示: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6.刑罚的种类?

  (1)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法。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2)我国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7.加强自我防范?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8

  8.青少年如何应对违法犯罪?(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9

  

  

篇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各册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各册知识点汇总

  备考关键词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备考关键词:梦想、学习、认识自己、做更好自己)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备考关键词:朋友、网上交往)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备考关键词:师生交往、孝敬父母、亲子冲突)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备考关键词:敬畏生命、守护生命、挫折、生命的精彩)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备考关键词:心理矛盾、独立思维、批判精神、异性交往、自强)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备考关键词:情绪)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备考关键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美好集体)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备考关键词: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特殊保护、法律信仰)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备考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合理利用网络)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备考关键词:文明有礼、诚信、一般违法、犯罪)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备考关键词: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服务和奉献社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备考关键词: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实干创造未来)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备考关键词: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备考关键词:基本权利、基本义务、依法行使权利、权利义务关系、履行法定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备考关键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机构)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备考关键词: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备考关键词: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果、创新、科技现状、)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备考关键词:新型民主、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依法治国)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备考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备考关键词:民族政策、一国两制、中国梦、两个百年~十五年目标)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备考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备考关键词:中国担当、文明交流互鉴、机遇与挑战、谋求发展、共享机遇)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备考关键词:敬业精神、畅想未来)

  1

  分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1.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①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①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3.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②③)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③有梦想,就有希望,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4.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实现梦想的途径)①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③努力,需要立志、坚持、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学习?①学习是我们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②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可从一切经历中学习。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④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6.为什么要学习?(意义)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③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7.如何学会学习?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8.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意义)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9.认识自己的内容:①生理。②心理。③社会。10.认识自己的途径?①自我评价。②他人评价。11.如何做更好的自己?①要扬长避短。②主动改正缺点。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1.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作用?(友谊的力量?)①朋友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影响很大。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③朋友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2.网上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3.网上交往的利与弊?(影响)利:①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②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2

  弊:①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1.教师职业的特点?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2.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对待老师的批评,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④对待老师的表扬,要不骄不躁,继续努力。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4.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家的功能作用?)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5.为什么要孝敬父母?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6.怎样孝敬父母孝亲敬长?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学会尊敬、倾听、感恩。7.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①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②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8.亲子冲突的危害: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9.如何化解亲子冲突?①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②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③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②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③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2.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①珍惜自己生命,关怀他人生命。②不漠视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3.如何守护生命?①关注自己的身体。②关注和养护我们的精神。4.如何爱护身体?①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②关注自己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5.如何养护精神?①坚持真、善、美的行为。②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6.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篇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基础知识归纳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基础知识归纳

  一、“最”类:1、自然界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2、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3、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4、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5、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最根本的活动准则)是:

  宪法。6、现阶段我国最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

  二、“特点”、“特征”类1、法律的特征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必然法律后果)。3、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公益性;强制性;统一性。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世界文化的特点是:多样性、丰富性。6、总体小康的特征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三、“核心”类1、诚信的核心是: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6、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7、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四、“标志”类1、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承担责任。2、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人的尊严。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基础知识归纳

  3、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依法治国。4、现代文明的标志是: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五、“根本”、“保证”类1、成功的强大动力和保证是:坚强的意志。2、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4、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是: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8、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

  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9、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教育

  和人才的竞争。六、“制度”类

  1、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我国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七、“机关”类1、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政府。4、国家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5、国家检察机关是:人民检察院。6、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八、“目标”类1、1990年的目标(已经实现)是:解决温饱问题。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基础知识归纳

  2、2000年的目标(已经实现)是:总体小康。3、2020年(建党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7、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九、“关键”类1、挫折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态度应对。2、自强的关键是:战胜自我。3、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5、解决节能减排的关键是:科技创新。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十、“决定”类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和决定性因素,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一、“只有……才能……”类1、只有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2、只有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才能享受现代文明。3、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5、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二、“内容”、“内涵”、“表现”类1、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2、人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喜、怒、哀、惧。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基础知识归纳

  3、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4、遗产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5、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

  母、外祖父母。6、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份。7、非公有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份。8、“四个尊重”包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9、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1、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12、国家发展战略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13、我国的发展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之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6本教材36个知识点

  在整个初中的学习中,最无趣的一门课应该就是政治了。许多学生不愿意学政治,觉得政治十分枯燥,又是开卷考试,没有必要花太大功夫。

  很多同学总是给自己找借口,说政治科目成绩差,是因为主观题不知如何下手。实际上一些同学连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没掌握,考试的时候仍然在丢分。

  这次整理的是初中政治课本里最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最常考的知识,但是同学们自己一定也要根据自己的思路再总结一遍!

  主题(范围、方向)1.青春期心理矛盾

  2.情绪

  重要观点

  (1)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2)学会调控青春期心理矛盾。处理好这些矛盾,促进自身成长。(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2)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

  ★3.挫折

  4.自强不息、自尊

  5.正确认识自己

  6.与父母交往

  7.逆反心

  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1)人生难免有挫折。(2)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会使我们前进步伐受到阻碍,产生消极心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3)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向困难发起挑战,战胜挫折。(1)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青少年要自强。(2)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3)我们要做到尊重别人,我们要做到自尊。(1)要正确认识自己,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3)发展地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1)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2)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要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1)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的结果都是惩罚了

  理

  8.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9.竞争与合作★

  10.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1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宽容

  自己,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2)我们应该与父母积极沟通,亲近父母,消除矛盾和代沟。(1)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鞭策,也是期待。批评和表扬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2)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尊重老师,促进自己的成长。(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合作离不开竞争,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与竞争是统一的。(2)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会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3)我们应该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1)感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2)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3)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学会从容面对考试,克服考试焦虑症。(1)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理解他人,与人为善。(2)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并不意味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

  步。

  12.学会选生活充满选择,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

  择★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并从选择中总结成

  败的经验和教训。

  13.公平/(1)公平总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

  正义★平。我们要努力追求社会公平。

  (2)要自觉维护社会正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

  序,做有正义感的人。为自己、为他人、为集

  体、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14.个人与(1)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

  集体的关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系★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自觉

  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我们应该关爱集体,对集

  体负责。

  (3)要善于团结,发挥集体力量,团结的集体

  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15.做负责(1)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角色,而

  任的公民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

  (2)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

  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公民。

  (3)履行社会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是

  社会责任感集中体现。

  (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关爱社会,对社会负

  责;既奉献了社会,又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体

  现和提升。

  主题(范围、方向)1.不良诱惑/自我保护/防微杜渐

  2.法制观念/法律意识

  重要观点

  (1)正确对待诱惑,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否则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自觉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3)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多方面的保护,以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范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用法律和智慧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守法: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1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2我们也不能以牙还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将受到法律制裁。3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应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3)护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应尽责任和义务,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3.权利

  4.权利和义务

  5.受教育

  6.建议权/监督权

  7.宪法

  (1)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2)维护权利: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应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通过诉讼和非诉讼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2)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3)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责任。(1)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不容易,父母提供子女读书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2)中学生要维护(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2)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和他人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意识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2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8.依法(1)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积治国极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2)任何组织必须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3)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人身权利:人格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经济权利:合法财产所有权、消费者权益、智力成果权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

  主题(范围、方向)1.我国的基本国情

  重要观点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成就)(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2.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

  3.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国策★

  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足)(3)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意义)(4)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途径)(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3)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

  4.对外开放国策

  5.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

  生产力。(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5)我们青少年应该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东西。(2)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6.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7.共同富裕/财富源泉★

  8.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1)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3)我们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4)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我们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积极实施共同富裕。(2)必须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造福于人民。(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3)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4)青少年学生应该:①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怕困难②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9.政治1、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国

  2、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

  特

  度”,简称“一国两制”(前提/基础/原则:

  色

  一个中国)

  社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会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

  义

  和共同繁荣。

  经济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

  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

  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

  定的)

  1、精神文明内容: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环节)

  文化/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基础工程)

  2、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

  

  

篇五: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8、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29、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30、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3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32、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6、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五、目的、目标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

  2

  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

  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

  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篇六: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政治(道德与法治)6本教材浓缩为36个知识点

  主题(范围、方向)

  重要观点

  心理道德部分

  1.青春期心

  理矛盾

  (1)青春期心理充满看矛盾,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

  现象。

  (2)学会调控青春期心理矛盾。处理好这些矛盾,促进自身成长。

  2.情绪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2)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看人们的生活。情绪犹如

  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D机

  (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3.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会使我们前进步伐受到阻碍,产生

  消极心理;另一月面有利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3)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向困难发起挑战,战胜挫折。

  4.自强不(1)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自强不息是

  息、自尊我们的民族精神;青少年要自强。

  (2)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

  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3)我们要做到尊重别人,我们要做到自尊。

  5.正确认识(1)要正确认识自己,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自己

  (2)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

  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客观

  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3)发展地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6.与父母交(1)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是

  往

  子女对父母应

  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爰戴父

  母。

  (2)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爰。我

  们要理解、体谅父母。要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爰和教育。

  7.逆反心理(1)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的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同时也

  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2)我们应该与父母积极沟通,亲近父母,消除矛盾和代沟。

  (1)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爰8.老师的表护,鞭策,也是期待。批评和表扬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扬和批评(2)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要尊重老师,促进自己的成长。

  9.竞争与合(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合作高不升竞争,竞争高不开合

  作★

  作;合作与竞争是统一的。

  (2)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会使

  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

  (3)我们应该在合彳乍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

  原则,竞争对手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

  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10.学习压(1)感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

  力和考试

  (2)学习压力绐我们带来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

  焦虑

  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3)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学会从容面对考试,克服考试焦虑

  症。

  11.换位思(1)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

  考,与人为和思考问题,理解他人,与人为善。

  善/宽容

  (2)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并不意味是非不分,爰

  憎不明;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12.学会选生活充满选择,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

  择★

  择担负起责任,并从选择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13.公平/正(1)公平总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努力追

  义支

  求社会公平。

  (2)要自觉维护社会正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做有正义感的

  人。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14.个人与(1)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扉集体,才

  集体的关系*

  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

  誉;我们应该关爰集体,对集体负责。

  (3)要善于团结,发挥集体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

  15.做负责

  力。

  (1)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

  任的公民支意味着一种责任。

  (2)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个对自己、对他人、对

  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公民。

  (3)履行社会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是社会责任感集中体

  现。

  (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关爰社会,对社会负责;既奉献了社会,

  又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体现和提升。

  主题(范围、方向)

  重要观点

  法律部分

  1.不良诱惑(1)正确对待诱惑,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否则可

  /自我保护/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

  防微杜渐

  (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我们要树立法

  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

  道德;从小事做起,自觉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3)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多方

  面的保护,以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范侵

  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用法律和智

  慧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制观念(1)守法: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我们要树立法制观

  /法律意识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

  律规定的义务。

  (2)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1当我

  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会纵容

  违法犯罪行为。2我们也不能以牙还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则不

  仅不能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将受到法律制裁。3当自身合法权益

  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应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

  益。

  (3)护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国应尽责任和义务,这样

  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3.权利

  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1)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

  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

  利;要以合法的月式行使权利。

  (2)维护权利: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应用法律武

  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通过诉讼和非诉讼的手段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利。

  4.权利和义(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

  

篇七: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重点知识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①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②当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③集体规则与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2.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①面对冲突,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3.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美?①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②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③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一是认识到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二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三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极端个人主义。④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一是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二是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4我们生活在多个集体中,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②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旋律,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就可能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它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5.排解集体角色冲突的策略有哪些?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②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和上集体的旋律,让集体的乐章更加和谐。③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④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6.怎样看待集体中的小群体?(1)小群体的产生: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作用:①积极作用:一是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二是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三是有些小群体往往以“集体”的面目出现,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

  ②消极作用:一是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就会产生与小群体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二是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3)我们的立场或做法:我们需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本课备考中主要应把握好“三个关系”,处理好“三种冲突”,三个关系是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与其他集体成员的关系、相互间不要混淆,

  其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根本,以分析说明题考查的可能性较大。三个冲突是指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的冲突、多个集体中的角色冲突、小群体和集体利益的冲突,面对冲突,要能知道怎么处理,懂得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同样在分析说明题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注意把握几个概念,一是极端个人主义,二是小团体主义,这都是要旗帜鲜明反对的,我们要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篇八: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常考36个知识点

  -01心理道德部分

  主题(范围、方向)重要观点1.青春期心理矛盾(1)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2)学会调控青春期心理矛盾。处理好这些矛盾,促进自身成长。2.情绪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2)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3.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2)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会使我们前进步伐受到阻碍,产生消极心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3)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向困难发起挑战,战胜挫折。4.自强不息、自尊

  (1)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青少年要自强。(2)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3)我们要做到尊重别人,我们要做到自尊。5.正确认识自己

  (1)要正确认识自己,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3)发展地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6.与父母交往

  (1)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2)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要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7.逆反心理(1)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的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2)我们应该与父母积极沟通,亲近父母,消除矛盾和代沟。8.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鞭策,也是期待。批评和表扬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2)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尊重老师,促进自己的成长。9.竞争与合作★(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合作离不开竞争,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与竞争是统一的。(2)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会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3)我们应该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10.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1)感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2)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3)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学会从容面对考试,克服考试焦虑症。1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宽容

  (1)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理解他人,与人为善。(2)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并不意味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12.学会选择★生活充满选择,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并从选择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13.公平/正义★(1)公平总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努力追求社会公平。(2)要自觉维护社会正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做有正义感的人。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1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我们应该关爱集体,对集体负责。(3)要善于团结,发挥集体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15.做负责任的公民★(1)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2)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公民。(3)履行社会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是社会责任感集中体现。(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关爱社会,对社会负责;既奉献了社会,又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体现和提升。

  -02法律部分

  主题(范围、方向)重要观点1.不良诱惑/自我保护/防微杜渐(1)正确对待诱惑,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否则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自觉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3)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多方面的保护,以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范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用法律和智慧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法制观念/法律意识(1)守法: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1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2我们也不能以牙还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将受到法律制裁。3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应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3)护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应尽责任和义务,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3.权利

  (1)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2)维护权利: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应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通过诉讼和非诉讼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4.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2)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3)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责任。5.受教育

  (1)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不容易,父母提供子女读书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2)中学生要维护(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6.建议权/监督权(1)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2)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和他人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7.宪法意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2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8.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2)任何组织必须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3)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人身权利:人格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经济权利:合法财产所有权、消费者权益、智力成果权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

  -03国情部分

  主题(范围、方向)重要观点1.我国的基本国情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成就)(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足)(3)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意义)(4)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途径)3.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国策★(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3)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5)我们青少年应该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4.对外开放国策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东西。(2)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1)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6.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3)我们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4)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我们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7.共同富裕/财富源泉★(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积极实施共同富裕。(2)必须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造福于人民。8.艰苦奋斗/艰苦创业★(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3)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4)青少年学生应该:①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怕困难②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前提/基础/原则:一个中国)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经济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文化1、精神文明内容: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基础工程)2、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篇九: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一、“基本”类

  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二、“基础”、“基石”类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5.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6.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三、“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教育。7.从根本上巩固合法按照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8.提升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9.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10.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1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3.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1

  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

  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四、“本质”、“实质”、“性质”类

  1.犯罪的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3.我国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五、“最”类

  1.调节情绪的最根本方法:理智控制法(借助自己理智的力量,去控制不良情绪)。2.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3.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生命。4.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精神升华。5.学会尊重最重要:维护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6.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立足于自己的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7.法律最基本的特征: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8.避免违法犯罪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9.竞争最理想的结果:“双赢”。10.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权利。1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12.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13.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国家处在为难时刻。14.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1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效力、最具权威:宪法。17.当代中国最基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8.克服考试焦虑最重要:增强自身实力。19.为了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党和国家提出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0.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依法治国。21.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22.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主体”、“主导力量”类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按劳分配。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2

  

  

篇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

  初中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8、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29、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30、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3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32、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6、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五、目的、目标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2

  会。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

  国家的主人。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任务、职责、作用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

  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八、特点、特征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九、内涵、含义、定义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9、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机关、机构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4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制度、原则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一)列举成就方面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表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战胜洪水、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等。2、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例举出三个这样的事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二)分析原因方面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5

  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⑤实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决策。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确的。7、制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三)经验总结8、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9、改革开放70年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亳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四)学生实践活动10、青少年纪念改革开放70周年的活动形式。举办改革开放成就图片、摄影展览;学习胡锦涛**纪念改革开放70周年的讲话;请

  6

  专家作相关的主题报告;召开主题班会,分组讨论、交流。11、调查途径:假如让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做一个调查,你采取哪些途径?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上网查找等。12、班级要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你可以按哪几个板块来展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或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

  态文明。13、结合所学知识,为武汉"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提出几点建设性建

  议。(或请你为当地政府怎样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提出合理建议)。①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别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低耗能、重环保"的绿色企业③积极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贯彻"科技兴省"、"人才强省"战略④关注"三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14、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做?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

  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我们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7

  

  

篇十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知识点详细汇总

  可能很多家长都认为初中政治根本没难度,只要随便背一背就能考高分。事实上,政治一直是困扰着很多学生的学科,知识点多且碎,考点又比较活!今天为大家带来初中道法的概念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五、目的、目标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2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八、特点、特征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九、内涵、含义、定义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3

  强不息。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9.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

  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机关、机构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一)列举成就方面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表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战胜洪水、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等。2.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

  4

  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

  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例举出三个这样的事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

  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

  (二)分析原因方面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⑤实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决策。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确的。7.制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经验总结8.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9.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亳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

  (四)学生实践活动10.青少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形式。举办改革开放成就图片、摄影展览;学习胡锦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请专家作相关的主题报告;召开主题班会,分组讨论、交流。11.调查途径:假如让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做一个调查,你采取哪些途径?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上网查找等。12.班级要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你可以按哪几个板块来展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或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5

  13.结合所学知识,为武汉"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或请你为当地政府怎样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①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别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低耗能、重环保"的绿色企业③积极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贯彻"科技兴省"、"人才强省"战略④关注"三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14.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做?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我们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6

  

  

篇十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36个精华知识点汇总

  以下是初中政治课本里最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最常考的知识。供考生参考!

  心理道德部分

  主题(范围、重要观点

  方向)

  1.青春期心(1)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理矛盾

  (2)学会调控青春期心理矛盾。处理好这些矛盾,促进自身成长。

  2.情绪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2)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

  影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

  (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3.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会使我们前进步伐受到阻碍,产生消极心理;另一方面有利

  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3)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向困难发起挑战,战胜挫折。

  4.自强不息、(1)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青少年要

  自尊

  自强。

  (2)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3)我们要做到尊重别人,我们要做到自尊。

  5.正确认识(1)要正确认识自己,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自己

  (2)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

  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3)发展地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6.与父母交(1)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

  往

  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要

  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7.逆反心理(1)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的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2)我们应该与父母积极沟通,亲近父母,消除矛盾和代沟。

  8.老师的表

  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鞭策,也是期待。批评和

  表扬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2)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尊重老师,促进自己的成长。

  9.竞争与合(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合作离不开竞争,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与竞争是统一的。

  作★

  (2)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会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竞争

  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

  (3)我们应该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10.学习压力和考试(1)感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

  焦虑

  (2)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

  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3)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学会从容面对考试,克服考试焦虑症。

  1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宽容

  (1)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理解他人,与人为善。(2)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并不意味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12.学会选择★

  生活充满选择,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并从选择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13.公平/正义★

  (1)公平总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努力追求社会公平。(2)要自觉维护社会正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做有正义感的人。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1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我们应该关爱集体,对集体负责。

  (3)要善于团结,发挥集体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15.做负责任的公民★

  (1)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2)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公民。(3)履行社会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是社会责任感集中体现。(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关爱社会,对社会负责;既奉献了社会,又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体现和提升。

  法律部分

  主题(范围、重要观点

  方向)1.不良诱惑(1)正确对待诱惑,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否则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自我保护/出沉重的代价。防微杜渐(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自觉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3)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多方面的保护,以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范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用法律和智慧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制观念(1)守法: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1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这样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2我们也不能以牙还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将受到法律制裁。3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应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法律权益。

  (3)护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应尽责任和义务,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

  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3.权利

  (1)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2)维护权利: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应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通过诉讼和非诉讼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4.权利和义(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正确行使权

  

篇十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专题一认识自我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一、思维导图认识自我

  (标识说明:★热点▲难点)

  青春认识自我调控情绪

  学习

  悦纳生理变化★2017T1直面矛盾心理

  发展独立思维、批判精神客观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2015T3、2016T4

  挖掘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2017T3调节和控制情绪★★2015T4、2019T5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正确对待学习压力★2018T1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2019T1

  挫折

  客观分析挫折与逆境★★★2015T5、2016T2、2017T2、2019T2克服困难,掌握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

  磨砺意志

  磨砺意志★★2018T2、2019T2陶冶情操

  专题二

  一、思维导图

  生命

  自尊自强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生命多种多样★2018T3

  美丽的生命世界自然是一切生命的载体

  生命相互依存

  生命是独特的

  珍爱生命

  尊重生命

  生命的价值

  掌握自救自护方法与技能★★2015T17、2016T5、2019T4探索生命价值实现生命价值★★2015T6、2016T7、2018T4

  知耻与自尊★2017T7

  自尊与虚荣

  自

  自尊自爱自尊与尊重他人

  尊自

  维护自尊★2015T26

  强

  自信赢得力量,实力撑起信心★2016T8

  自信自立自强

  培养自立精神,走向自立人生★2017T5

  人生须自强,人生能自强★2018T5

  明确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选择

  有行为就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生活中有是非,明辨是与非,正确选择★2016T6把控自我,独立思考不盲从★2017T8

  专题三心中有法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一、思维导图

  (标识说明:★热点▲难点)

  法律

  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概念: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特征

  国家制定或认可强制性(最主要的特征)普遍约束力

  规范作用

  法律的作用

  保护作用

  心

  中

  含义★★2016T17、2018T12

  有

  法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2015T18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原因★2019T30家庭保护★★2016T30、2018T13

  特殊保护

  学校保护★★2016T30、2019T30(1)社会保护★2016T30

  司法保护★2016T30

  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2015T21、2016T29(1)

  专题四交往与沟通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标识说明:★热点▲难点)

  一、思维导图

  文明有礼礼貌的主要表现★★2017T9、2015T8文明有礼的重要性★2016T9

  交学会交友闭锁心理的含义★2018T6

  往

  朋友的重要性★2016T10

  与沟

  师生交往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017T11、2015T9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2019T9

  通

  系

  与异性相处的正确方式★2018T8异性交往与异性相处的作用

  人格尊严权的辨识★★2019T15、2018T14、2015T19

  专题五生命在健康集权的体重中要性成★2长017T知16识梳理思维导图

  (标识说明:★热点▲难点)

  一、思维导图孝亲敬长

  为为什什么么要要孝孝亲亲敬敬长长★★★★22001188TT77、、22001177TT1100、、22001166TT1111如如何何孝孝亲亲敬敬长长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019T10

  在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怎样做到换位思考★★2018T9、2016T12

  集

  如何与人为善

  体

  诚实守信诚信的地位★2019T11

  中

  ▲

  诚信的重要性★2017T26

  成

  合作的作用★2018T26

  长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015T10、2017T13、2019T12

  ▲

  如何参与竞争与合作★2016T26

  平等待人正义平等待人的要求★★2015T12、2016T13正义的内涵、价值及要求★★2015T11、2015T16

  专题六权利与义务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标识说明:★热点▲难点)

  权利与义务▲

  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2017T15、2016T19、2015T31(2)、2019T1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018T30(1)

  权利

  人身权利

  人格尊严权的辨识★★2019T15、2018T14、2015T19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2017T16

  与

  受教育权的制度和政策★2018T15

  义受教育权我们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016T29(2)、2015T20

  务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收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做★★2019T16、2017T17、2016.29(1)

  财产权★★2017T18、2015T21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辨识★2016T20

  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2019T13消费者维权的途径★2018T16

  专题七

  一、思维导图

  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标识说明:★热点▲难点)

  含义、表现、意义

  养成亲社会行为会

  做法:态度、实践★★2015T6、2015T15

  积

  极

  适

  应

  参与公共服务

  社

  会

  发

  展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代价与回报★★2016T27、2019T26做负责任的公民★★★2015T14、2017T14、2018T27

  网络作用★2016T15

  形成媒介素养-互联网

  网络交往★2015T13

  网络利用

  规则、公平、正义★★★▲2015T12、2015T16、2016T14、2018T10、2019T19

  职业生涯规划

  认识不同劳动和职业价值理性面对升学与就业

  专题八

  一、思维导图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标识说明:★热点▲难点)

  生态文明(人口、资源、环境)★★★2015T30、2016T22、23、2017T31、2018T21、2018T29、2019T20、2019T31(2)▲

  国内

  科技国情:科技、创新、教育★★★2015T32、2010T28、2017T22、2018T232019T28▲

  中华文化★★★2015T28、2016T31、2018T28

  

篇十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备考关键词

  部编版初中分册

  道德与法治

  知识点

  汇总

  2020年3月

  备考关键词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备考关键词:梦想、学习、认识自己、做更好自己)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备考关键词:朋友、网上交往)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备考关键词:师生交往、孝敬父母、亲子冲突)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备考关键词:敬畏生命、守护生命、挫折、生命的精彩)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备考关键词:心理矛盾、独立思维、批判精神、异性交往、自强)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备考关键词:情绪)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备考关键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美好集体)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备考关键词: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特殊保护、法律信仰)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备考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合理利用网络)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备考关键词:文明有礼、诚信、一般违法、犯罪)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备考关键词: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服务和奉献社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备考关键词: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实干创造未来)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备考关键词: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备考关键词:基本权利、基本义务、依法行使权利、权利义务关系、履行法定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备考关键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备考关键词: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1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备考关键词: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成果、创新、科技现状、)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备考关键词:新型民主、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依法治国)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备考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备考关键词:民族政策、一国两制、中国梦、两个百年~十五年目标)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备考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备考关键词:中国担当、文明交流互鉴、机遇与挑战、谋求发展、共享机遇)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备考关键词:敬业精神、畅想未来)

  2

  分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1.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①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①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3.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②③)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③有梦想,就有希望,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4.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实现梦想的途径)①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③努力,需要立志、坚持、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学习?①学习是我们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②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可从一切经历中学习。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④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6.为什么要学习?(意义)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③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7.如何学会学习?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8.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意义)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9.认识自己的内容:①生理。②心理。③社会。10.认识自己的途径?①自我评价。②他人评价。11.如何做更好的自己?①要扬长避短。②主动改正缺点。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1.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作用?(友谊的力量?)①朋友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影响很大。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2.网上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3.网上交往的利与弊?(影响)利:①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②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弊:①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3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1.教师职业的特点?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2.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对待老师的批评,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④对待老师的表扬,要不骄不躁,继续努力。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4.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家的功能作用?)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5.为什么要孝敬父母?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6.怎样孝敬父母孝亲敬长?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学会尊敬、倾听、感恩。7.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①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②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8.亲子冲突的危害: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9.如何化解亲子冲突?①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②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③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②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③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2.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①珍惜自己生命,关怀他人生命。②不漠视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3.如何守护生命?①关注自己的身体。②关注和养护我们的精神。4.如何爱护身体?①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②关注自己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5.如何养护精神?①坚持真、善、美的行为。②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6.如何正确认识挫折?①生活难免有挫折,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②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7.挫折的影响?(1)消极影响:会产生负面情绪,若一味沉浸其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行为。

  4

  (2)积极影响:①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②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8.怎样战胜挫折?①逐渐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②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9.什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自愿承担责任。③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10.怎样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①拒绝贫乏,充盈生命。②拒绝冷漠,关切他人。③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1.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③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④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2.如何正确认识独立思维?①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地追求独特。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3.思维的批判性(批判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③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4.为什么要培养批判精神?(思维批判性的意义作用)①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有助于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5.如何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要求?)①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6.与异性交往的好处?①有助于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特征。②有助于学习对方优秀品质,实现优势互补。7.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①内心坦荡②言谈得当③举止得体8.自强的重要内容?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9.自强的作用意义?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10.如何才能自强?①坚强的意志。②进取的精神。③持久的坚持。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2.情绪的作用影响?①积极影响: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5

  ②消极影响: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3.为什么要调节情绪?①适度的负面情绪,可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处于负面情绪会危害身体健康。②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4.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改变认知评价。②转移注意。③合理宣泄。④放松训练。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2.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①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3.美好集体的作用?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②在美好的集体中,能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感受集体的关爱。4.怎样共建美好集体?(怎样才能做到与集体共成长?)①在共建中尽责,自主建设,自我管理。②在担当中成长,积极参与,主动分担。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行,相伴一生。2.法律的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作用?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4.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特殊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5.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7.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是法治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③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功能。8.怎样树立法律信仰?①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6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4.网络对个人的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5.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6.网络的消极影响?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7.如何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④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1.礼的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意义)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4.为什么要讲诚信?(意义)①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5.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②运用诚信智慧,做到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6.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以下三种:(1)民事违法行为。如:合同违约、欠债不还(一般违法行为)

  7

  (2)行政违法行为。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一般违法行为)(3)刑事违法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注:①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②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7.如何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如何预防一般违法行为?)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8.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9.刑罚的种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只能单独使用)(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可单独也可附加使用)10.如何加强自我规范,预防犯罪?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1.承担责任的表现?按时完成作业、约定守时、信守承诺、认真做事。2.承担责任的意义?①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发掘潜能,承担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②只有人人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幸福生活。3.怎样做负责任的人?①不言代价与回报。②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4.中学生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途径)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重要性(作用)?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重要性和作用: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2.国家利益涉及的领域和种类?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方面?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4.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

  8

  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到奴役、欺凌和屈辱。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的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5.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6.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的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7.如何捍卫国家利益?①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8.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9.为什么说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国家角度)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角度)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10.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背景、内涵及要求是什么?背景: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内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做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要求: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公共安全。我们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

  9

  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11.怎样维护国家安全?①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只有人人为国家安全积极贡献力量,才能筑牢坚如磐石的堤坝,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法得逞。②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12.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①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②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13.我国发展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①社会生活方面:飞驰的高铁方便了人们出行,各种文化演出和展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听证会的召开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人们的衣食住行日益改善等。②国家建设方面:经济: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文化: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科技创新成就斐然;民生:惠民利民政策使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国防: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成就说明我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14.我国在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15.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①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②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16.劳动有什么作用(意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17.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怎样看待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18.为什么说实干创造未来?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继承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性的辉煌。19.我们青少应怎样肩负起历史重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10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一句话必背】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3.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5.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问答题梳理】1.如何理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目的)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3.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①行政机关应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②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4.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意义?①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5.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6.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造福于民;若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7.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8.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9.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之相违背。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10.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①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②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11.怎样增强宪法意识?①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③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

  11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一句话必背】1.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3.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4.财产权的内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捐款—处分权)5.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问答题梳理】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①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②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④其他权利如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2.如何依法行使权利?①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税⑤劳动、受教育的义务⑥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什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5.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也不应只承担义务。②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6.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7.怎样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一句话必背】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基础。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问答题梳理】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成分

  地位、作用

  国家的政策或态度

  公有国有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作用:发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

  制经经济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展。

  12

  济

  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

  关键作用。

  集体经济

  作用: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保护、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人大代表的权利?

  ①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②表决各项决定。③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3.人大代表的义务?

  ①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②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内容: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②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意义:①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②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这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3)意义: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④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

  (2)居委会和村委会都是由居民或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3)意义: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

  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0.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2)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3

  (4)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居于最高地位。11.国家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1)性质: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构成: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行政机关。(3)职权: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4)要求: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②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12.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1)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2)构成: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3)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4)要求:①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②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3.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1)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3)职权:①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②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4)要求:①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4.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1)性质:对于各级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纠举的国家机关。(2)构成: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3)职权:监督、调查、处置。(4)要求:①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②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相互制约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一句话必背】1.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问答题梳理】1.自由(1)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重要性)?①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与法治的关系?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3)如何做到珍视自由?①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②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

  14

  2.平等(1)含义: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平等)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2)价值: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3)怎样践行平等?①要反对特权。②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公平(1)内涵: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2)意义: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进步的重要基础。(3)如何坚守公平?①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制度保障公平,无论立法或司法,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5.正义(1)内涵:正义的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2)意义: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②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3)如何守护正义?①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②司法维护正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一句话必背】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7.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问答题梳理】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5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3.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别是什么?

  挑战(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对策

  ①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征程。

  ②

  新常态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

  不协调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青少年怎样为改革开放作贡献?(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应怎样做?)①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②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①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6.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一句话必背】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5.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6.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④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我国的科技现状?(科技国情)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角度)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③完善创新制度保障。4.中学生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或: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青少年角度)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16

  ②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5.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①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企业: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③个人:积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一句话必背】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3.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或: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特点)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①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基本政治制度)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形式?(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监督。5.民主选举的原则、要求?①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②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6.民主决策的要求、制度保障?①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②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7.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一句话必背】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5.法治政府行使权利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7

  6.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实行善治。3.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和完善?①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④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要求)①建设法治中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②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6.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7.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要求)①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③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一句话必背】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4.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问答题梳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②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①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18

  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怎样增强文化自信?①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②在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③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7.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关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②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③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8.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敬业创优。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0.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11.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勇于实践。③明辨是非,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一句话必背】1.我国的人口国情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文明发展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4.三大基本国策:人口问题—计划生育,资源问题—节约资源,环境问题—保护环境。5.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7.建设生态文明: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8.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问答题梳理】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②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2.为什么要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意义)

  19

  ①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②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目的?①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②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4.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①资源日益短缺。②环境污染严重。③生态系统退化。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5.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①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资源紧缺。③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④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6.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后果?①导致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②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我国的环境现状?①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8.环境恶化的影响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②威胁着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9.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必要性)①这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有责任保护自然。③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0.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国家: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个人:①自觉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具体行动)11.谈谈建设清新福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重要性)①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一句话必背】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20

  【问答题梳理】1.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①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③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请你列举党和国家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出了哪些努力?①经济社会方面:推动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②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③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3.“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①“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②“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4.“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①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②港澳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责任,共享荣光。5.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溶于水的一家人。6.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②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③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7.青少年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些什么?(推动台湾问题早日解决)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②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③积极拥护、宣传对台的方针政策。8.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意义?①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②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一句话必背】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5.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问答题梳理】1.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两个“百年”目标?(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50年)3.两个“十五年”目标?(2020年—2050年)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1

  ②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怎样实现中国梦?(国家角度)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五位一体”,协调“四个全面”。②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5.实现中国梦,我们公民个人怎么做?(青少年角度)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②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一句话必背】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4.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问答题梳理】1.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家传递。3.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该怎么做?)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4.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5.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该怎么做?)①人们应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达成理解和包容。②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文明交流。6.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7.当今世界的和平态势?①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②局部战争与冲突不断,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8.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式?①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②派驻维和部队。③签署核不扩散条约。9.如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公民角度)①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②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10.如何消除贫困,促进发展?①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②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22

  ③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要性)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的问题。③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命运共同体应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12.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义?(重要性)①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③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④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13.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国家:①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②各国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2)公民:①各国人民间要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关注他人命运。③把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又要心系祖国。

  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一句话必背】1.对待人类文明的态度:兼收并蓄,交流互鉴。2.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问答题梳理】1.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承担起哪些责任?(中国担当的表现?)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问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积极采取行动。③解决了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中国要继续对世界作出新贡献应怎么做?①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的重要意义?①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②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4.我们应如何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如何对待其他文明?)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②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5.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有哪些?(1)国内:①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②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2)国际:①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6.中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1)国内: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②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各种挑战。7.如何正确应对机遇和挑战?(1)面对机遇:①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②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③面对成绩要有忧患意识。(2)面对挑战:①面对困难,要增强信心。②运用自身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23

  8.中国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①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②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9.中国如何共享发展机遇?①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个国家。②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市场、资本、产品和合作契机。

  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

  1.为什么要培养敬业精神?①每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②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③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2.怎样培养敬业精神?①要处理好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爱岗敬业。②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3.为什么要畅想未来?①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②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4.怎样畅想未来、规划人生?①开阔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②激发兴趣,大胆尝试,全面规划。③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24

  

  

篇十五: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初级中学+高级中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1.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能力。2.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内容标准、活动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3.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品德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4.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基本理论知识;理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16

  初级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1.掌握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青少年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品德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品德教材,解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理论知识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建构思想。2.掌握《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3.理解思想品德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2/16

  4.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理论知识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实施课程。

  (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1.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领会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熟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2.运用情境教学、活动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学导式教学、讲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3.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热点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思想教育点。

  4.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学实际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规划教学过程,形成教学方案。

  5.依据教学方案,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6.根据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正确分析和处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

  (四)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1.理解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内涵、特点和理念;了解评价的基

  本程序、方式方法。

  3/16

  2.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引导等功能,促进学生思想品

  德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3.运用观察、测验、成长记录等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

  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思

  想品德学业状况。

  4.运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恰当分析和评

  价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

  三、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学科知识

  40%

  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课程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45%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15%

  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约40%非选择题:约60%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4/16

  A.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B.物物交换关系C.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交换关系D.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2)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特性是()A.人文性B.综合性C.思想性D.实践性2.简答题(1)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功;后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照书上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后,我专心研究了我的企业的特点,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请简析上述材料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简述思想品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3.材料分析题下列材料是某老师的一节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录片段。课题:换个眼光看老师教学实录:

  5/16

  课堂导入:播放电子相册《我们和我们的老师们》。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师生对对碰”游戏。(邀请该班级的一位老师,进行“师生对对碰”活动。)问题一:老师最喜欢的明星?问题二:老师在课堂上最常说的一句话?问题三:老师最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问题四:老师最擅长的事情?问题五:老师最拿手的菜?学生小组讨论,写出答案,教师最终揭示答案。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也是一个平常人。(二)活动二:我喜欢的老师——教师职业的特点。学生讲述我喜欢的教师的理由;教师记录、归纳、总结;总结出教师职业的特点——教书育人。(三)活动三:情景再现,学会理解。通过本校一个师生交往中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理解教师的一些基本方法,为下面解决该班级的实际问题做好铺垫。(四)活动四:随机抽取问题情景,现场解决问题,归纳师生交往方法。

  6/16

  现场随机抽取学生写的师生交往中的烦恼和困惑的小纸条,通过两到三个情景的讨论,提炼出解决师生交往烦恼和困惑的方法,并进行归纳和分类。

  

篇十六: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基本常识知识点小结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记笔记的误区误区1:笔记就是抄板书记笔记不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是知识点的浓缩和精华,不然直接看书更加简误区2:笔记从不回顾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笔记,但是大家却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我们总是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什么意思?就是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回顾的呀,可是你们自己抿心自问,自己做的笔记自己翻过几遍没~都成过期杂志丢一边了······误区3:笔记不做更新

  笔记应该是在不断的复习和巩固中,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的。一方面需要你进行补充,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要你再拿出新的笔记本,进行专题的凝练。

  记课堂笔记的小技巧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5、采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问题,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知识点旁边。6、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于数学、理综这样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相似的题型、自己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纸张限制。

  

  

篇十七: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优选--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道德宇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保护宪法威望1.宪法例定的内容有哪些?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例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国家权益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例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履行国家权益的基本门路和形式。④宪法例定宽泛的公民基本权益,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益的保障举措。2.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经济制度与人民权益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国家权益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全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4.人民履行国家权益的基本门路和形式广大人民经过人民代表大会履行国家权益,经过各样门路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全部权益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5.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同等地生计和发展。6.尊敬和保障人权的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建立尊敬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增强者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宽泛权益和自由。7.行政机关应如何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建立尊敬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执法、依法行政、简政放权。8.为更好地尊敬和保障人权,国家应当怎么做?国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点,形成全民守纪的气氛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9.我国国家权益机关的认识我国的全部权益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履行国家权益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察,国家行政机关、审讯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10.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此刻哪些方面?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益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益机关,国家权益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区分,依照在中央的一致领导下,充散发挥地方的主动性、踊跃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议、决准时,推行民主集中制。

  11.国家如何规范权益运转?

  1/6

  优选--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知识点归纳

  ①国家权益一定在宪法和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履行。②人民经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益授与国家机关。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益履行的程序,要求国家权益一定严格依照法定的门路和方式履行。④国家权益的履行不可以率性,法定职责一定合法,法无受权不行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行1.宪法例定的内容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波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2.如何认识宪法的威望?宪法是全部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表现人民的共赞同志,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宪法的威望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假如宪法没有威望,法治的威望就建立不起来;假如宪法遇到冷视,人民权益和自由就没法保证。全部组织和个人都一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一定保护宪法威望,保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行。任何组织或许个人都不可以超出于宪法之上,全部违犯宪法的行为都一定予以追查。3.中国共产党如何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定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己一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第一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第一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拟订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纪。4.如何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带有全局性、根天性的问题②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劳③宪法的拟订和改正程序比其余法律更加严格5.为何宪法的拟订和改正程序比其余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拥有更宽泛的民心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久稳固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6.宪法在国家法制的地位是什么?宪法是国家法制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行,一定完美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法律系统。宪法的规定拥有原则性的特点,各样法律制度是对宪法例定的详细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益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余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益实现拥有不行代替的作用。7.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增强宪法监监工作?①要完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察制度,健全监察体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察职责。②要健全宪法解说程序体制,推动宪法审察工作,增强存案审察制度和能力建设,增强对宪法实行状况的监察检查,保护宪法威望。③关于各样违犯宪法的行为,都一定予以追查和纠正。8.增强宪法监察,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保卫宪法。

  2/6

  优选--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知识点归纳

  ①学习宪法。我们不单要认识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侧重领悟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踊跃参加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进民众,人心所向,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认可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可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服气和尊敬,自觉接受宪法的引导与要求,让宪法真实铭记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抽芽,开花结果。③践行宪法。我们将宪法原则转变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质行动上。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严格恪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剖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质问题;果断保护宪法宪法威望,自觉抵制各样阻碍宪法实行、伤害宪法尊严的行为。(作为公民,如何践行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之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踊跃推动宪法实行。

  第三课公民权益

  1.公民的基本权益包含(1)政治权益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益(4)同等权(5)宗教崇奉自由(6)妇女、少儿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益受宪法和法律特别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益和自由包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察权等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及条件(1)年满18周岁(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益4.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向。5.监察权的意义:公民依法经过各样门路和形式履行监察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权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6.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地位及作用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入侵的自由,包含人身自由不受入侵、人品尊严不受入侵、住所不受入侵、通讯自由和通讯奥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益,只有在人身自由获取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7.人身自由不受入侵的法律依照:我国宪法例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赞同或许决定或许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拘捕。严禁非法拘禁和以其余方法非法剥夺或许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严禁非法搜寻公民的身体。8.人品尊严不受入侵罪律依照:宪法例定:公民的人品尊严不受入侵。严禁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欺侮、诋毁和诬陷诬陷9.人品尊严权内容

  3/6

  优选--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知识点归纳

  公民的人品尊严权包含声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0.住所不受入侵的法律依照:宪法例定:公民的住所不受入侵。严禁非法搜寻或许非法侵入公民的住所。11.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益内容(1)财富权(2)劳动权(3)物质帮助权(4)受教育权(5)文化权益12.财富权的内容(1)公民能够经过合法方式获得财富(2)依法对财富有据有和使用、获取利润和进行处罚的权益13.受教育权的含义公民有依照其能力同等地从国家获取接受教育的时机,并获取相应物质保障的权益。14.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确立基础,为人类文明传达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将来。15.公民如何履行权益(1)公民在履行自由和权益的时候,不得伤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余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益。(2)公民履行权益应依照法定程序,依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16.保护权益的方式:保护权益的方式包含磋商、调停、仲裁和诉讼等。17.合用于磋商的维权行为:一些常有的花费、劳动争讲和交通事故纠葛等,能够经过磋商解决。18.磋商的优势:磋商是一种迅速、简易的争议解决方式。19.诉讼种类:(1)民事诉讼(2)刑事诉讼(3)行政诉讼20.诉讼机关人民法院第四课公民义务1.公民的基本意务:①恪守宪法法律②保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税⑤其余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妇两方推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亲母亲抚育教育未成年儿女的义务和成年儿女奉养帮助父亲母亲的义务等。

  2.恪守恪守宪法和法律的详细表现:①守旧国家奥密②爱惜公共财富

  4/6

  优选--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知识点归纳

  ③恪守劳动纪律④恪守公共次序⑤尊敬社会公德3.建想法治社会的做法建想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也是一定恪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纪用法,共同创建守纪荣耀,违纪可耻的社会气氛。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认识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拘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做事。4.保护国家安全的内容保护国家安全包含保护国家的主权、国土完好不受入侵,国家奥密不被盗取、泄漏和出卖,社会次序不被损坏等。5.建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局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建立国家安全观,仔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和机关法律,踊跃支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执行职责,为保护国家安全作出应有贡献。6.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兵役法例定,我国推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联合、民兵与预备役相联合的兵役制度。7.兵役的种类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8.权益与义务的辩证一致关系①公民的的权益与义务互相依存、互相促使。权益的实现需要义务的执行,义务的执行促使权益的实现。公民权益的充分实现,能够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换其执行义务的踊跃性和主动性,自觉担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执行义促使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益的实现供给和创建了更好的条件。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益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担当者。我国宪法例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益,同时一定执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13.如何正确对待义务坚持权益和义务相一致,任何公民既不可以只享受权益而不担当义务,也不该只只担当义务而不享受权益。我们不单要增强权益意识,依法履行权益,并且要增强义务观点,自觉执行法定的义务。9.如何执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一定去做。②法律严禁做的果断不做。10.举例法律要求执行的义务有①执行受教育的义务②依法服兵役③恪守公共次序④保护野生动物⑤恪守交通规则⑥依法服兵役⑦爱惜公共财富

  11.违犯不一样的法律担当不一样的法律责任

  5/6

  优选--初中八年级的下册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知识点归纳

  ①违犯民事法律,担当民事责任②违犯行政事法律,担当行政责任③违犯刑事法律,担当刑事责任

  6/6

  

  

推荐访问: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法治 学科专业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