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进课堂课题12篇

时间:2022-11-20 14:30:32  来源:网友投稿

器乐进课堂课题12篇器乐进课堂课题  初中音乐器乐课教案  篇一: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验报告  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验报告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音乐课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器乐进课堂课题12篇,供大家参考。

器乐进课堂课题12篇

篇一:器乐进课堂课题

  初中音乐器乐课教案

  篇一: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验报告

  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验报告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音乐课堂来掌握一门音乐技术十分必要。器乐和声乐一样,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地学习和演奏乐器,不仅能促进音乐的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情、知、意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实施教学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对器乐天生有着一种本能的喜爱,它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在初中,大多数学生正处在变声期,器乐教学在调动那些嗓音条件不好、听觉有缺陷孩子的学习热情方面大有裨益。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音乐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首先要实现音乐自身的教学目标,具体说就是培养学生喜爱、感觉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象其它学科一样,培养这些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我们确立了打破传统、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指导思想,倡导教师大胆探索、尝试音乐教学的新路子。教师们分别在小学低年级唱游教学、中高年级改变块状课堂模式、课内唱歌教学与课外合唱训练相结合、把舞蹈带进音乐教室、把简单乐器引进音乐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器乐和声乐一样,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地学习和演奏乐器,不仅能促进音乐的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情、知、意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实施教学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对器乐天

  生有着一种本能的喜爱,它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在初中,大多数学生正处在变声期,器乐教学在调动那些嗓音条件不好、听觉有缺陷孩子的学习热情方面大有裨益。确立了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的实验课题。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

  1.以班级为对象,探索器乐教学的方法及规律;

  2.器乐在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中应用的方法与规律;

  3.器乐在以综合训练为主的音乐课中应用的方法与规律;

  4.分层次教学器乐的方法与规律;

  5.对器乐学习冒尖学生的培养与利用。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1.音乐教育更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而由于心里和生理的原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有差别的。有的生性腼腆,不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有的嗓音不好,不喜欢唱歌,尤其是初中变声期的学生,总有一部分由于唱不好歌而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信心和兴趣。把器乐引进音乐课堂,首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一种新鲜、好奇的心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其次可以使嗓音条件差一些的学生以演奏乐器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重新树立信心,逐渐产生兴趣。当这些学生都能主动而自如地参与音乐学习时,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也就得到了基本的落实。

  2.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与其它科相比,课堂氛围的营造更为重要。把器乐引入课堂,使音乐课增加了新的音响成分,由原来的人声、琴声的组合变为人声、琴声、乐器声的组合,增强了课堂音响的感染力。同时,教

  师可以利用器乐设计新颖、生动的教学形式,使许多本来容易呆板乏味的环节例二声部的训练、和声音程的训练等变得生动、有趣。这些都会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

  3.理想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师生全身心参与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应是充满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音乐本身富于变化,其内涵奥妙无穷,学生一旦进入音乐天地,其思想成倍活跃,学会乐器,增多了学生参与的机

  会,提高了学生参与的能力,使其更能自如的以自己喜欢的唱或奏的形式参与音乐学习活动,进行音乐的再创造。而他们自己创造的音乐,更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也就更容易主动的进入音乐,体验感觉音乐,理解表现音乐。

  4.学习课堂乐器,能够开发学生大脑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增长,培养学生细心而坚韧的学习品质;能够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乐器打下基础。

  (1)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会一种简易乐器;(2)使学生通过学习乐器,对音乐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3)发挥音乐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指导思想及理论基础

  课题以国家教育方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以及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创造学和国内外器乐教学专家的研究论述为理论基础。

  四、实验措施与步骤

  1.健全课题研究网络。本课题以我室音乐教研员为课题负责人,以市制、城区、乡镇优秀教师为课题组主要成员。研究在我室课题组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依据我市实际,选定简单易学、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的口琴和竖笛两种乐器,按市直、城区、乡镇三个层次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逐步开展实验。课题纳入我室工作日程,被列为我室十大实验课题之一。

  2.具体实验步骤计划。

  1997年月—1998年1月为规划实施阶段。主要制定实验计划、配备乐器和培训教师。在下发文件、通知和教学意见的同时,举办口琴、竖笛培训班。

  1998年2月—1999年8月为实验阶段。除了指导课题的实验外,定期组织器乐教学观摩课,聘请专家听课指导,做专题讲座。下发文件和教学意见,落实音乐教学大纲中器乐教学占音乐教学总课时的20%的精神,并规定在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中,要体现器乐教学。定期听实验课、搞小型讲座、举行观摩课,定期组织介绍、交流经验,指导实验学校写出切合实际、详实完整的实施计划、实验记录、阶段性总结、周期实验报告,保证实施取得理想的效果。

  1999年9月—1999年12月为总结、推广阶段。(1)听实验课;(2)查看实验材料;(3)听取各学校实验汇四报,(4)举行观摩课;(5)召开总结、推广专题会议。(6)撰写实验报告,申请验收。

  四、期望效果

  1.促进全市音乐教学成绩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准、节奏、视唱、视奏及唱歌的音乐素质,提高感觉音乐、感觉音乐、

  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促进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优化音乐教育环境,使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确保音乐高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精神,培养出既是音乐尖子,又在其它方面优秀的好学生。

  2.促进全市音乐教学综合改革的健康发展。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培养教师的教改意识。启动音乐教学的全方位改革。促进全市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发展。

  3.培养锻炼一批青年优秀教师。提高教师开展教学实验的能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演奏乐器的能力,提高教师撰写论文能力。确保在潍坊市级以上基本功比赛、优秀论文评选、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二:让器乐走进校园课堂

  让器乐走进校园课堂

  仙桃市张沟镇新里仁口中学代丽

  摘要: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以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逐步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方面加大力度,各学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器乐教学已慢慢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器乐教学是当今一热门话题,对器乐教学这一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器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让器乐教学进入音乐课堂进行了探讨让教与学密切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有声有色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素质教育重视器乐器乐教学音乐课堂

  在我国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

  一、器乐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乐器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其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息手段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手段越来越丰富,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每天都在充斥着学生们的视野,所以现在的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程度要远远比80、90年代的中小学生了解世界的程度还要深。器乐进课堂正好使学生们掌握的技能得以发挥,为了学生的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促使学生们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器乐进课堂是中小学生音乐技能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器乐在课堂的作用

  1、用乐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中小学生器乐不论是口琴还是竖笛,还有葫芦丝等,学习起来都不是很难,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呢?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计划,还要会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会几个基本的常用

  弦律之后,我们可以选几首学生们喜欢的歌曲如《孔雀舞》、《荷塘月色》、《老男孩》等让他们演奏,这些作品非常简单,一听他们要演奏当红流行歌曲,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立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青少年普遍有参与器乐演奏的欲望,他们希望通过器乐演奏来实现自我表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尤其是嗓音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器乐演奏的途径来参与音乐活动。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领略到演奏乐器时的欢乐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用乐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2.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以自己为中心,不知道团队合作。对此,我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另一部分为唱的同学伴奏,然后双方互换,比一比谁唱得好,谁伴奏得好。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需要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

  力收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学生既巩固了乐器的使用和音乐知识,又从中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渗透到他们的性格中去,长大了带入社会,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

  3.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

  中国孩子有的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地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绝活”。可见,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人人都有表现欲,天真活泼的孩子更是如此。课堂表演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别看小小的乐器貌不惊人,可是在音乐教学

  中起到的作用还真不小,它使孩子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自觉拿起这陌生的学具,也使每个孩子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有了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

  4、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器乐合奏的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怎样在演奏的时候协调这种关系呢?有的却胆子很小,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孩子们的性格,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课堂上我们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以外我们也不知不觉成为朋友。

  三、器乐进课堂的问题思考

  1、学校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现在的中小学校,由于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学校往往会更加重视一些“正课”所以一些老师也会不重视音体美等科目,有些音体美老师也不太重视,认为学生难以

  学好课时不够且耽误学习,学生家长与教师心态一致,这就是学生对器乐乐的积极性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且学习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也就是说,

  一般情况下,学生需要的器乐需要学生自备。如果学生家长不支持,器乐进课堂就成了泡影。

  2、教师本身素质不过硬。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及其上班期间很少接触乐器,所以有些教师不熟悉乐器,有些熟悉但不能完全掌握其技能,所以乐器进课堂教师应再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教材的基本脉络和编排体系,做到有的放矢。选择好恰当的教学形式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完成器乐教学的任务。

  四、器乐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1教法的选择与应用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特别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器乐教学法,不仅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器乐教学形式与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近年来,我国社会器乐培训机构逐步壮大,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学习借鉴推广使用。

  2优化课堂组织环节

  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完成器乐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篇三:中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

  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以全新教学理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音乐课怎样进行器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已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器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后,一改过去只有教师才使用乐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近年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本人也进行了一些器乐教学的实践和大胆尝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把器乐演

  奏与唱歌、欣赏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改变了以往音乐课上单纯教唱歌的状况,使得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以下即自己在音乐课中进行器乐教学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根据音乐艺术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其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中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基本理念。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教好音乐,就必须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获得学习器乐的内驱力。

  二正确处理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音准节奏、律动教学的关系

  

  

篇二:器乐进课堂课题

  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音乐文化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它通过让受教育者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进而全面地了解音乐,深刻地理解音乐。音乐教育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动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以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可因地制宜,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器乐的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水平及可不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他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宗旨,提出“器乐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在上学期引进葫芦丝的基础上,本学期还将引进了竖笛、口琴等乐器实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

  二、概念界定1、课堂参与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活动,包括学生的行为和相对应的心理活动。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投入、理解投入和情感投入。2、音乐教学的参与原则(基本涵义)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3、课堂参与有效性

  能引发学生自觉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提供未来学习空间)的参与是有效的参与。三、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探索器乐教学的规律与原则,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化作用,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促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新型人才打下素质教育的基础。

  2.教师目标

  研究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总结出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经验与模式,提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3.学生目标学会葫芦丝或口琴的基本演奏技能,学会通过葫芦丝或口琴演奏音乐和表现音乐丰富的内涵。4.教学成果目标(1)探索葫芦丝、口琴的教学模式;(2)教师撰写相关论文;(3)葫芦丝,口琴教学对比的录音磁带;(4)葫芦丝,口琴教学录像;(5)学生的学习感想;(6)学生家长的评价。四、研究内容器乐教学实验研究分两个阶段实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并展开了以下实验内容。(1)第一阶段为2009年9月~12月,为初始启蒙教学。

  本阶段教学内容主要有:葫芦丝基础知识,音乐基础的C大调的音阶练习,在学生能吹音阶后,就能够让他们吹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例如《欢乐颂》、《雪绒花》等。

  (2)第二阶段为2010年2月~2012年9月,为巩固提高教学。

  本阶段除了对独奏、齐奏和重奏方面实行巩固强化训练外,还增加了重奏训练,以此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初步培养对音乐思想的鉴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体验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快乐”感受。

  (3)通过采取座谈、问卷调查和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水平,即时了解、检验教学实验效果,为教学科研积累第一手素材。

  五、研究方法1、调查法:了解国内关于器乐进课堂研究的现状,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国内外学习方式的研究历史;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与学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奠定基础。

  2、总结法:通过记录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各种水平的变化情况,系统的总结出经验,并实行归纳、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

  3、行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能够随时根据实验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不断完善研究的假设,研究的方法,以适合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六、课题组内分工

  课

  姓名

  题

  组

  主

  要

  人

  员

  职务

  职称

  学术专长

  课题组内分工

  钢琴

  课题常规管理。阶段计划与总结、结题报告的撰写等。

  钢琴

  钢琴钢琴

  会议记录,宣传报道,资料收集整理。

  参与实践活动研究。参与实践活动研究。

  钢琴

  参与实践活动研究。

  

  

篇三:器乐进课堂课题

  音乐课器乐进课堂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音乐教育是当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对小学生行为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已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词的传统套路,很多时候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这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新课标还指出:“音乐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的互动关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着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迫在眉睫。我校是一所五年制小学,教学班有八个班级的学校,学生人数将近三百人,学生在特长方面不是很突出,对于这样的现状,学校领导决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都有快乐的童年,享受到学校带给他们的幸福,为学生的将来奠定基础。为此,把器乐引进课堂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并且在各段开展各种不同器乐进课堂的校本研究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年级:儿童打击乐进课堂二年级:口琴进课堂三年级:葫芦丝进课堂四年级、五年级:竖笛进课堂

  (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全体学生)

  (全体学生)

  初级阶段要求:介绍各种乐器的性能、类别,让学生初步了解此乐器的特点特色,

  并且掌握初级的演奏方法,能吹奏2——3手简单歌曲。此阶段要求达到的成果:

  能够在“六一”素质教育展示会上,各年级表演大型的器乐进课堂的合奏,虽然演奏的曲子会比较简单,但学习器乐的良好风气要初步形成。中级阶段要求:

  学生们能够掌握所演奏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自然的运用气息控制的吹奏乐器。这一阶段要掌握的曲子5——7首课内外乐曲,其中两首必须是众所周知的或者是世界名曲等。中级阶段要求达到的成果:

  在此阶段,校园里课外活动到处都可以听到学生们的器乐演奏声,学习器乐已蔚然成风。高级阶段的计划与要求:

  在下阶段中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把学生的合奏水平提高。比如

  多声部演奏,用时也要培养出尖子人才,能独奏的学生要占到10﹪。下阶段的表演形式可搞年级器乐进课堂独奏音乐会,同时也要搞多声部合奏,使整个器乐进课堂的活动推向高潮。

  

  

篇四:器乐进课堂课题

  “小乐器进课堂”我们经过一年的“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在这坎坷的磨砺中,发现了“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活动具有长远的创新意义和广泛的教育意义,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经初步研究总结“小乐器进课堂”的教育意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精髓,有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动手动脑的水平及团结协作精神;2、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促动德育和智力的发展,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习惯;3、能够促动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还能促动教师技能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5、有利于加速推动新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艺术中增长技能;6、普及乐器演奏教学,有助于促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校风班风建设,净化学习环境;7、进一步强化了“乐理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创新“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8、促动了学校艺术学科教学的改革,有助于培养一批新课程下的新型音乐教师。9、还能实现积极休息,开发大脑潜能,提升教学效率。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器乐的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以往有部分教师认知水平仍停留在旧观点上,所谓抓“主科、轻副科”认为音乐课只要有台风琴、录音机,能教唱几首歌便行了,偏激的“偏科”教育观点仍根深蒂固。部分音乐教师敬业精神不够强。教学观点滞后,始终没有摆脱“以乐理为主线、歌唱为中心”的旧一套教学模式。使音乐教学陷入其它学科教学模式之中。近年来,乐器进校园、进课堂成了教师实行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口。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他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宗旨,提出“器乐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引进了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葫芦丝、古筝、等五花八门形式多样的乐器实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大家在教学中也理解到器乐教学对促动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长远的意义,“器乐进课堂”,我们期望能改变我校音乐教学的面貌。为此,提出期望达到以下目标:1、学校器乐教学的普及,促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校风班风建设,净化学习教育环境。2、探索“器乐进课堂”新的教学模式。3、促动学校艺术学科教学,培养一批新课程下的新型的音乐教师。4、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和审美水平,促动学生的智力发展,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学生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水平,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5、自制乐器,如扁铁口哨、竹笛、口纸梳、编钟、打击竹板等。活动的总目标是:创建艺术学校活动的主题是:琴声悦耳,童年幸福活动的内容是:“小乐器演奏”活动的特点是:普及化,经常化,专业化;示范银铃,普及人人。学生能吹会弹,能歌善舞,能写绘画。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身体好,学习好,有特长;使教师:会教书,善育人,有技能。活动最高目标:成立学生民族乐队,让教师发展,促学生成长。活动的原则是:自选项目,自带乐器,培训免费。

  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挤占主课教学时间。活动的方式是:按乐器种类分班,每班设练名教师教学一名辅导教师,一名管理教师。活动的成果是:版面展示,新闻宣传,汇报演出;图片留念,文字记载,光盘录影。编印图文并茂的成果画册,布置学师生自制乐器展览,编写相对应的研究论文集,形成艺术特色学校。实现我校“立足潜能开发,培养健全人格”的办学宗旨,践行我校“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达到“促动学生的最有发展,让学生能歌善舞、能吹会弹、能写绘画”的目的。

  

  

篇五:器乐进课堂课题

  器乐教学进课堂〔小学〕

  传统的音乐课将传授知识放在教学第一位,老师不断地讲解乐理知识,训练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乐趣,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学生喜欢唱歌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种现象,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

  如何改变这种内容单调,方法简单的模式呢?我觉得器乐教学给原本单一的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这些歌曲很适合让学生进行简单器乐的演奏,例如《粉刷匠》、《玛丽的小羊羔》等,曲调活泼、结构短小,非常适合用竖笛、口风琴吹奏,器乐进课堂后,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对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视唱能力的提高。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小学的音乐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是否有敏锐的听觉能力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重要。只有让小学生获得敏锐的听觉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音准,为二声部的歌曲打好扎实的基础。这一方面的训练如果只通过教师在钢琴上弹音,让学生一遍遍地进行听音模唱,那么日子久了学生势必会厌烦。竖笛、口风琴作为简单的演奏乐器,则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它们培养学生“视唱练耳”方面的能力,抓住小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特点,把竖笛、口风琴引进课堂,因为它们携带方便、简单易学,所以很适应小学阶段的器乐学习。如何进行训练呢?在班级中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分组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训练的一开始,教师先用琴弹奏一个音,然后让学生吹奏出来,慢慢的增加到短小节的旋律。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弹奏旋律让学生直接听唱出来。

  音准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但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很多同学在唱歌的时候走调,影响了学生的唱歌水平。学生学习乐器可以很好的帮助确立他们的音准。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我们也可以让他们学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像木鱼,响铃,三角铁等,训练他们的节奏感。还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简单的打击乐器,培养他们的兴趣,真正让器乐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活跃起来。

  经过一定时期演奏训练的学生,会对音高概念相当清楚,视奏的训练让学生同时做到以“视”、“唱”、“奏”、“听”结合。在演(吹)奏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脑、口、手、眼、耳同时并用,随之学生的识谱、听音能力,都有所提高,音准也加强了。

  2、合唱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总是一个难点。在唱多声部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跑调”、“串声部”。自引进了器乐教学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通过“唱唱”——“吹吹奏奏”,“吹吹奏奏——唱唱”。学生由唱(吹)一个声部,到吹(唱)二声部,交换声部等方法进行训练,在二部合唱时,音准、节奏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在演唱教材中的《红蜻蜓》、《如今家乡山连山》等二部合唱歌曲,均收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3、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

  心理学家认为:手指运动越复杂,越能使人聪明。

  由于器乐的演奏与训练,使学生的五官和手的协调运动,能平衡左右大脑中枢神经,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同时,演奏乐曲使学生常处于情景想象之中,对情景感受极深,而器乐中丰富多彩的知识,以及器乐题材、体裁、

  风格的多样性都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与敏捷。表现在他们写文章或考虑问题时,能积极开动脑筋,基点高、思维广,遇到问题能追根寻源,描述事物时会生动形象。

  从多数教师的反映中不难看出,器乐学得较好的学生在上课回答,平时作业以及平时考核成绩大都表现出色。

  4、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

  器乐进课堂后,器乐的演奏与训练,特别是器乐教学与课堂教材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在学生音乐知识技能逐日提高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善于模仿,天性好动的特点,开展音乐、歌曲创作,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旋律片段的创作。根据特定的节奏型或几个音、片段,根据简短的词句或旋律进行自由创编哼唱或用器乐演奏。根据某一首短小精悍的歌曲节奏型进行旋律创作,并用器乐吹奏。通过不同的演奏方法探索不同的音色,音响效果,根据歌曲处理的需要,进行演奏法调节编配,并为歌曲伴奏。

  器乐教学与音乐创作的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激励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发展了学生创造力。

  实践证明,器乐教学的引进,必然对整个音乐教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不断地探索改进,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教学体系,让器乐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六:器乐进课堂课题

  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学习音乐兴趣的基础上利用乐器的促进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乐器不仅仅学会了乐器的演奏更开发了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能力以及听辨音高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能力从而提高音乐表现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性思维对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

  校本研究结题报告

  主持人:邢亚霄单位:高碑店一中

  ……………………………………………………………最新资料推荐…………………………………………………

  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而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已在新课标的“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领域里有着明确的定位。音乐课仅仅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乐器进入课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老师除了在歌曲教学上深入钻研之外,在乐器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尝试:竖笛、葫芦丝、口琴等小乐器逐渐的走进了音乐课堂,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过于注重器乐的演奏技法而使音乐教学难度增大,扼杀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例如过于注重演奏结果,而忽视对听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例如器乐教学不能与歌唱教学不能够有机结合,忽视了培养学生对原有的表现能力等等。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学习音乐兴趣的基础上,利用乐器的促进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乐器,不仅仅学会了乐器的演奏,更开发了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能力以及听辨音高、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能力,从而提高音乐表现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性思维,对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课题的界定器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辅助性用具,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项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好的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对全面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的领域。”柯达伊的“高音手势“和”“节奏唱名”教学法,在器乐教学中都是直观而简易的,非常适合器乐合奏的学习,这也是音乐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奥尔夫认为:“从即兴开始的教学才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即兴是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在常规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他强调创造性、灵活性、有效性。他的器乐教学原则是: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他提倡先感性后理性、从音响开始的新教学法。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1、本课题研究现状在国外对器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比较重视的,其主要观念是器乐的学习对于提高人的音乐素质,并形成了多种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教学方法,例如:“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为了更好的赶超世界先进的科学教育思想,我国在音乐新课改课程中,把器乐的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如“音乐表现(歌唱、演奏)中和音乐课程标准中”确定了器乐教学在音乐创造领域中的重要作用。2、预计有哪些突破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集中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以

  “竖笛音乐教学法”为代表的器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形成一批能反映该课题成果的课堂教学设

  计、教学课例。

  四、研究目标1、探索器乐教学中提高中学生听觉能力的方法和策略。2、以器乐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音乐情感体验。

  ……………………………………………………………最新资料推荐…………………………………………………3、通过演奏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4、在演奏实践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中学生对竖笛吹奏的兴趣,提高学生吹奏的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3、通过器乐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六、研究方法调查法:按照确立的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或问卷,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并跟踪观察,定期进行数据整理。文献资料法:查阅、钻研相关资料。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个案分析法:重视案例搜集、整理和分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验总结法: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交流研究心得。以论文、展示课、问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七、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器乐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通过学生的演奏使自己欣赏到悦耳的音乐,同

  时也让别人欣赏自己精彩的演奏,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解决学生识谱问题,在唱熟歌曲的基础上使他们带着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进入吹奏的音乐实

  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葫芦丝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在音乐课中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5、建立以“竖笛音乐教学法”为代表的器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6、形成一批反映该课题成果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课例、教学案例、课题研究反思集等。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情况:邢亚霄:对课题研究总体策划、统筹以及实验研究指导工作,负责课题组各类会议、研讨的开展,各阶段性工作的安排。孙伟:案例设计与运用研究,信息资源收取,问卷调查设计。杨晓卿:收集研究资料,撰写个案分析,张艳荣:研究成果整理、汇编及其他。九、完成本课题的条件人员结构:课题组成员都是从事一线的教学骨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他们曾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资料准备:学校拥有足够的图书资料,有微机室、多媒体室、远程教育网,教学及研究资源丰富。科研手段: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撰写论文、案例,问卷调查等。

  ……………………………………………………………最新资料推荐…………………………………………………研究保障:(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2)聘请教科所有关专家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助作用。(3)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5)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十、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16、4—2016、8)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1、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设计调查问卷。3、撰写课题方案。第二阶段:(2016、9—2017、4)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本课题研究的意见。

  2.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

  研究的方案。

  3.深入课堂了解中学生对器乐教学研究的意见并对存在原因的进行实践、研究、分析。

  4.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器乐教学的途径、方法,调整上阶段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做进一步实

  践活动,积累经验,以便形成一套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理论体系。

  5.完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器乐教学的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

  第三阶段:(2017、5—2017、7)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1、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统计研究数据,整理原始研究资料,全面系统地对各项研究进行“点”和“面”的总结,展示研究成果。2、撰写研究报告。3、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验收。十一、本课题的成果形式1、撰写结题报告。2、专题论文,实验教师心得体会集。3、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集;4、优秀课例展示、案例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邢亚霄2016年4月

  

  

篇七:器乐进课堂课题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音乐课题申报《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结

  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仅仅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乐器进入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发了葫芦丝校本课程,把这个比较实用的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课题的设计1.课题研究的界定

  器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辅助性用具,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

  唱等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对全面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葫芦丝吹奏的兴趣,提高学生吹奏的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通过器乐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4)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感受音乐,在兴趣、爱好当中掌握音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学会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能,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此来增加学生学好葫芦丝的信心和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顾全整体、遵守纪律等优良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6)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水平、教育修养及科研能力同步发展。

  3.课题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资料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行动法。4.课题的研究步骤及内容

  器乐教学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了以下内容:

  (1)第一阶段为202X年10月~11月,为课题实施阶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葫芦丝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的降C大调的音阶练习,在学生能吹音阶后,就可以让他们吹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例如《小夜曲》、《友谊地久天长》等。

  (2)第二阶段为202X年12月~202X年5月,为课题研究阶段。本阶段除了对独奏和齐奏乐曲方面进行巩固强化训练外,还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第三阶段为202X年5月~202X年11月,为课题深化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

  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三、课题实施方法与过程

  1.营造氛围,激发学习乐器的情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充分发挥葫芦丝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课葫芦丝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葫芦丝的独特价值。利用音乐课时间播放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上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求学的欲望,就会认真学练并积极参加音乐的实践活动。

  2.选择好的教材,优化教程。

  葫芦丝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首先制定了葫芦丝教学目标。每次备课时,我都要反复琢磨,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容易掌握。从葫芦丝使用教程中选出一部分适合低、中、高年级葫芦丝演奏的练习曲。

  3.循序渐进,练习扎实基本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练葫芦丝的吹奏,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基础,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于事功,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气是所有管乐演奏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而练气是学生学习中最难的。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我要求他们只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不先练习过长的音,以免学生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而导致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之后,再引导他们用模仿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讲解横膈膜的运动等原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自我感悟,不断提高呼吸的技术。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演奏葫芦丝练气奠定良好的基础。

  指法是器乐演奏的重要要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劳,一般练习4—5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乐曲,活动活动手指、手腕,避免手指受损。同时,每堂辅导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持住葫芦丝,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充分发挥。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长音上多练习,在速度

  上提出快速、慢速、由慢渐快、由快渐慢等各种序列练习要求,让他们渐进有序地感受不同音的美感。

  4.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器乐教学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那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能,非容易之事。只把葫芦丝单纯地当作一种学具,仅凭学生的兴趣去做,那是不会有较好的效果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范,让学生在合奏时:“准备不拖拉,眼睛看指挥,耳朵听声音,口中无杂音”。特别是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演奏规范化。经过长期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使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按一定的规则去办,只要大家都遵守做事的准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合奏的练习过程中也可以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样,即可对学生进行了行为规范,也让他们得以团结协助的思想教育。

  5.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增加学生自信心

  班级里我耐心指导,尽量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一个方法,学***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我是先让兴趣班的学生先有一定的基础,然后到班级上课的时候让他们做小老师,帮助老师把每一个学生教会。这样有些在班级里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他这方面不错,这会儿他感觉到我也不比别人差,我还可以做小老师,结果这些学生教得非常认真,还很高兴,自信心大大提高,非常喜欢来上葫芦丝课,而且听班主任

  说上其它课也认真起来了,这样既发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班级班风越来越好。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1.教学上取得的成果

  (1)通过器乐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学生每学期能够学会2-3首乐曲,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听奏能力。

  (2)与欣赏相结合。器乐教学也是是音乐欣赏,通过学生的演奏使自己欣赏到悦耳的音乐,同时也让别人欣赏自己精彩的演奏,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与唱歌相结合。解决了识谱问题,在唱熟歌曲的基础上使他们带着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进入吹奏的音乐实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与表演相结合。在葫芦丝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表演,让学生吹吹唱唱、跳跳,在愉快的环境中心情得到释放,个性也得以张扬。

  (5)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葫芦丝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在音乐课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教师自身的收获

  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能力,促进了自身素质和自身的成长。在教学生吹奏葫芦丝的同时,自己的吹奏水平也有了提高。

  五、参考文献1.《音乐课程标准》2.《中小学音乐教育》3.《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改革》

  

  

篇八:器乐进课堂课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

  题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松溪县河东中心小学游年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仅仅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乐器进入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发了葫芦丝校本课程,把这个比较实用的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课题的设计1.课题研究的界定

  器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辅助性用具,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

  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对全面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目标

  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葫芦丝吹奏的兴趣,提高学生吹奏的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通过器乐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感受音乐,在兴趣、爱好当中掌握音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会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能,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此来增加学生学好葫芦丝的信心和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顾全整体、遵守纪律等优良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水平、教育修养及科研能力同步发展。

  3.课题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资料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行动法。4.课题的研究步骤及内容

  器乐教学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了以下内容:

  第一阶段为**年10月~11月,为课题实施阶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葫芦丝基础知识,音乐基础的降C大调的音阶练习,在学生能吹音阶后,就可以让他们吹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例如《小夜曲》、《友谊地久天长》等。

  第二阶段为**年12月~**年5月,为课题研究阶段。本阶段除了对独奏和齐奏乐曲方面进行巩固强化训练外,还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第三阶段为**年5月~**年11月,为课题深化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三、课题实施方法与过程

  1.营造氛围,激发学习乐器的情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充分发挥葫芦丝特有魅力,

  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课葫芦丝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葫芦丝的独特价值。利用音乐课时间播放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上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求学的欲望,就会认真学练并积极参加音乐的实践活动。

  2.选择好的教材,优化教程。

  葫芦丝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首先制定了葫芦丝教学目标。每次备课时,我都要反复琢磨,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容易掌握。从葫芦丝使用教程中选出一部分适合低、中、高年级葫芦丝演奏的练习曲。

  3.循序渐进,练习扎实基本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练葫芦丝的吹奏,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基础,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于事功,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气是所有管乐演奏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而练气是学生学习中最难的。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我要求他们只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不先练习过长的音,以免学生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而

  导致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之后,再引导他们用模仿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讲解横膈膜的运动等原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自我感悟,不断提高呼吸的技术。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演奏葫芦丝练气奠定良好的基础。

  指法是器乐演奏的重要要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劳,一般练习4—5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乐曲,活动活动手指、手腕,避免手指受损。同时,每堂辅导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持住葫芦丝,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充分发挥。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长音上多练习,在速度上提出快速、慢速、慢渐快、快渐慢等各种序列练习要求,让他们渐进有序地感受不同音的美感。

  4.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器乐教学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那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能,非容易之事。只把葫芦丝单纯地当作一种学具,仅凭学生的兴趣去做,那是不会有较好的效果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范,让学生在合奏时:“准备不拖拉,眼睛看指挥,耳朵听声音,口中无杂音”。特别是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演奏规范化。经过长期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使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按一定的规则去办,只要大家都遵守做事的准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合奏的练习过程中也可以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样,即可对学生进行了行为规范,也让他们得以团结协助的思想教育。

  

篇九:器乐进课堂课题

  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分析

  《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生器乐合奏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5YQJK184),已圆满结题,课题组研究团队探索总结出适合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对课堂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并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目前,本课题成果以点带面,先后在我市各层面的八所实验学校实践的基础上推广至全市160多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培训、展演等活动,其成果形成网络形式辐射到全市中小学学校以及省内多地学校。

  本课题实践研究如下:

  一、课题实践的背景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其喜欢的相关艺术类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掌握一门乐器,让学生的艺术素养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实验的进展

  1、制定课题方案

  2011年版课标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契机,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丢弃以往“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传统,探索以

  小器乐进课堂,实现音乐课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提升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2、确定研究的重点与目标

  (1)盘活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资源,让社会资源与家庭资源参与到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中。

  (2)构建教师学习、交流、培训平台,促进教师器乐专业发展。

  (3)科学处理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矛盾,使她们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共同体。

  (二)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课题组成员拟出了理论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学习了党和国家出台的文件和政策,学习《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等。使成员们意识到小乐器进课堂教学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真正的把理论和教学融合在一起。

  2、开展有效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教研的目的,课题组经常组织实验教师上教学公开课和研讨课,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共同分析、探讨器乐教学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在教研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从而得到成长。我们举办音乐教师管乐大师班课,葫芦丝教学观摩课,口风琴教学示范课,小提琴大师指导课等教研活动,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3、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专家引领为课题实验保驾护航。在实验中我们聘请多位专家对实验工作进行专业的指导,2015年8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梁大南到我市讲学,同年9月邀请四川音乐学院李天池教授来我市作管乐大师班的训练,2016年

  8月邀请星海音乐学院李国安教授来我市作器乐教学讲座;专家、教授不定期到学校指导教学和乐团排练,使教师与学生的演奏水平快速提升。我市的管乐队、手风琴队、口风琴班、弦乐团、葫芦丝、古筝等器乐团队在省内均获得很好的成绩,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4、搭建平台,为实验教师与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器乐教学离不开舞台表现,课题组重视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师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表演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演奏能力和技巧不断提升,在演奏过程中自然而然体验到表现音乐的快乐,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音乐学习的兴趣。如参加全省、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天才梦想秀活动,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庆典活动,中俄艺术风采国际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广东省管乐比赛,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行进乐比赛,亚太国际手风琴艺术节活动等荣获佳绩。

  三、成果与反思

  (一)成果

  1、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优化学校音乐教学模式,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共同体

  器乐进课堂实验后改变过去音乐课堂单一的教唱歌曲,发展为演奏、歌唱、欣赏、创作等综合课,音乐课从过去的只动口变成了既动口又动手又动脑的课堂实践。

  实践一:(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葫芦丝进入音乐课堂后我们一改以往“听”和“唱”的老把式教学模式,小乐器的加入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从“听、唱”延伸到了“奏、演”,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提高节奏感、音高感,培养学生视奏能力和视谱能力。学生在吹一吹、奏一奏中,全身心体验、感受、理解音乐,从而大大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了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

  2、通过器乐的演奏,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器乐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音准感、协调感、和声感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实践二:(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通过器乐进课堂,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精神气质、艺术才能、自信心、纪律性、耐心及肢体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教师的团队凝聚力、职业幸福感、个人气质、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也有明显提升。通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弦乐团不断发展壮大,现有成员520人,乐团已成为赤坎区教育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品牌。乐团成立以来,多次在省、市器乐比赛中获佳绩。

  3、盘活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资源,让社会资源与家庭资源参与到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中

  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学上,而应该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上。实验过程中面临着师资缺乏、乐器购买难、学生水平不均衡等难题,但我们没有推托、逃避,我们尽一切可能地整合资源、共享资源,通过请进来的办法,借助社会、家庭力量聘请教师,两年多来,我们聘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的管乐专家,中央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家,全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及民乐的指挥家到我市来授课和指导;同时聘请一批市内的竖笛、葫芦丝、口风琴、古筝、扬琴、手风琴等专业老师进入课堂教学。在购置乐器时,我们严格遵循家长的意愿,自愿购买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购买乐器,使器乐教学能顺利开展,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都共同参与到学校的艺术教育当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4、促进音乐教学改革,培养一专多能新型教师

  新课程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器乐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市音乐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各子课题之间经常沟通、研讨,通过参加各种比赛、专业培训、活动展演、教研活动等交流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编写了乐器基础练习曲、谱例、优秀作品集等多套校本教材,撰写了课题实验论文、教学案例等。实现了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提升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的平台,使教师成长为集专业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优于一体的新型教师。

  (二)反思1、要加强教研工作,建立常规的教学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2、坚持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培养教师、学生演奏兴趣和能力,鼓励教师与学生在乐器学习中教学相长,在演奏中发展兴趣特长,提高艺术素养。3、争取各级领导支持,让课题成果得以推广,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让我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健康发展,让美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李翠娟.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8,000(005):221.

  3

  

  

篇十:器乐进课堂课题

  松溪县河东中心小学游年生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器乐教课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构成部分,器乐进讲堂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建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修养的提高有侧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只是学唱歌曲、赏识乐曲远远知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念。跟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乐器进入讲堂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成主动地参加到教课之中,器乐教课应与唱歌、鉴赏、创建等教课内容密

  切联合。讲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课使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育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联合学生的实质状况,我校开发了葫芦丝校本课程,把这个比较适用的乐器带进讲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课题的设计1.课题研究的界定器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辅助性器具,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建音乐。在音乐教课中增强器乐教课,能够激发学生思想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创建思想,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讲堂,达到音乐课教课的目的,对全面促使和提高学生的各样能力及提高音乐教课质量拥有踊跃而重要的意义。2.课题研究的目标(1)配合唱歌、赏识、音乐知识等教课内容,达成教课任务,提

  高教课质量,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育学生对葫芦丝演奏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奏的技术,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乐于研究、勤于思虑的学习态度。

  (3)经过器乐教课,促使学生感情体验,培育审美情味,丰富我们的音乐讲堂教课。

  (4)让学生在快乐中间学习、感觉音乐,在兴趣、喜好中间掌握音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

  (5)学会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术,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

  以此来增添学生学好葫芦丝的信心和动力。有益于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尊敬、顾全整体、恪守纪律等优秀的质量和集体主义精神。

  (6)在教课实践中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课水平、教育涵养及科研能力同步发展。

  3.课题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资料研究法、察看法、检查法、行动法。4.课题的研究步骤及内容器乐教课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依据其性质和任务,拟订了以下内容:(1)第一阶段为2013年10月~11月,为课题实行阶段。从学生的实质出发,由浅入深、顺序渐进。掌握葫芦丝基础知识,音乐基础的降C大调的音阶练习,在学生能吹音阶后,就能够让他们吹

  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比如《小夜曲》、《友情地久天长》等。

  (2)第二阶段为2013年12月~2014年5月,为课题研究阶段。本阶段除了对独奏和齐奏乐曲方面进行稳固增强训练外,还要侧重

  讲堂惯例训练,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训练,培育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第三阶段为2014年5月~2014年11月,为课题深入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联合研究过程,撰写有关,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能够促使我们进行理论思想,提高对课题的认识,从而调整我们的思路,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三、课题实行方法与过程1.创建气氛,激发学习乐器的情味。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充散发挥葫芦丝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体现局势和教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类兴趣转变成长久的感情态度。同时将课葫芦丝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在一起,重申了知识和技术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质生活中意会葫芦丝的独到价值。利用音乐课时间播放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觉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音乐讲堂上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点,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惹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修业的欲念,就会仔细学练并踊跃参加音乐的实践活动。

  2.选择好的教材,优化教程。

  葫芦丝教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第一拟订了葫芦丝教课目的。每次备课时,我都要频频思索,用简短、平常、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简单掌握。从葫芦丝使用教程中选出一部分合适低、中、高年级葫芦丝演奏的练习曲。

  3.顺序渐进,练习扎实基本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课练葫芦丝的演奏,第一要训练学

  生的基本功,扎实基础,如呼吸方法、指法、气味的运用等。但又不可以

  急于事功,一定顺序渐进,逐渐加深提高。气是全部管乐演奏的内动力,学生最后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而练气是学生学习中最难的。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我要求他们只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不先练习过长的音,免得学生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而致使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以后,再指引他们用模拟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后再解说横膈膜的运动等原

  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自我感悟,不停提高呼吸的技术。同时鼓舞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演奏葫芦丝练气确立优秀的基础。

  指法是器乐演奏的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惫,一般练习4—5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乐曲,活动活着手指、手段,避免手指受损。同时,每堂指导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持住葫芦丝,使手指的灵巧度、敏捷

  度能够充散发挥。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长音上多练习,在速度上提出迅速、慢速、由慢渐快、由快渐慢等各样序列练习要求,让他们渐进有序地感觉不一样音的美感。

  4.优化讲堂教课,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器乐教课要达到必定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成效,那就一定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术,非简单之事。

  只把葫芦丝纯真地看作一种学具,仅凭学生的兴趣去做,那是不会有较好的成效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范,让学生在合奏时:“准备不拖沓,眼睛看指挥,耳朵听声音,口中无杂音”。特别是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必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演奏规范化。经过长久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使他们懂得,做任

  

篇十一:器乐进课堂课题

 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

  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的全部内容。

  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

  “器乐进课堂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音乐文化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它通过让受教育者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进而全面地了解音乐,深刻地理解音乐.音乐教育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可因地制宜,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尤其是器乐的演奏。器乐的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他的作用举足轻重。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宗旨,提出“器乐进课堂”这种新的设想,在上学期引进口风琴的基础上,本学期还将继续进了口琴等乐器进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二、概念界定1、课堂参与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活动,包括学生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投入、认识投入和情感投入。2、音乐教学的参与原则(基本涵义)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3、课堂参与有效性

  能引发学生自觉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提供未来学习空间)的参与是有效的参与.三、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

  探索器乐教学的规律与原则,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化作用,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新型人才打下素质教育的基础.

  2.教师目标研究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总结出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经验与模式,提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3.学生目标学会口风琴基本演奏技能,学会通过口风琴演奏音乐和表现音乐丰富的内涵。4.教学成果目标(1)探索口风琴的教学模式;(2)教师撰写相关论文;(3)口风琴教学对比的录音磁带;(4)口风琴教学录像;(5)学生的学习感想;(6)学生家长的评价。四、研究内容器乐教学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制定并开展了以下实验内容。(1)第一阶段为2016年4月~12月,为初始启蒙教学.本阶段教学内容主要有:口风琴基础知识,音乐基础的C大调的音阶练习,在学生能吹音阶后,就可以让他们吹一些速度较慢、音值较长、音程较小的曲子,例如《小鼓手》、《多年以前》等。(2)第二阶段为2017年2月~2017年6月,为巩固提高教学。本阶段除了对独奏、齐奏和重奏方面进行巩固强化训练外,还增加了重奏训练,以此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初步培养对音乐思想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体验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快乐”感受。(3)第三阶段,通过采取座谈、问卷调查和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能力,及时了解、检验教学实验效果,为教学科研积累第一手素材.五、研究方法1、调查法:了解国内关于器乐进课堂研究的现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学习方式的研究历史;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与学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奠定基础。

  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方案

  2、总结法:通过记录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各种能力的变化情况,系统的总结出经验,并进行归纳、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

  3、行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实验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不断完善研究的假设,研究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篇十二:器乐进课堂课题

 初中音乐器乐课教案

  【篇一: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验报告】

  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验报告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音乐课堂来掌握一门音乐技术十分必要。器乐和声乐一样,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地学习和演奏乐器,不仅能促进音乐的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情、知、意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实施教学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对器乐天生有着一种本能的喜爱,它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在初中,大多数学生正处在变声期,器乐教学在调动那些嗓音条件不好、听觉有缺陷孩子的学习热情方面大有裨益。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音乐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首先要实现音乐自身的教学目标,具体说就是培养学生喜爱、感觉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象其它学科一样,培养这些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我们确立了打破传统、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指导思想,倡导教师大胆探索、尝试音乐教学的新路子。教师们分别在小学低年级唱游教学、中高年级改变块状课堂模式、课内唱歌教学与课外合唱训练相结合、把舞蹈带进音乐教室、把简单乐器引进音乐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器乐和声乐一样,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地学习和演奏乐器,不仅能促进音乐的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情、知、意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实施教学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对器乐天生有着一种本能的喜爱,它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在初中,大多数学生正处在变声期,

  .

  器乐教学在调动那些嗓音条件不好、听觉有缺陷孩子的学习热情方面大有裨益。确立了初中音乐课器乐进课堂的实验课题。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

  1.以班级为对象,探索器乐教学的方法与规律;

  2.器乐在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中应用的方法与规律;

  3.器乐在以综合训练为主的音乐课中应用的方法与规律;

  4.分层次教学器乐的方法与规律;

  5.对器乐学习冒尖学生的培养与利用。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1.音乐教育更应该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而由于心里和生理的原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有差别的。有的生性腼腆,不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有的嗓音不好,不喜欢唱歌,尤其是初中变声期的学生,总有一部分由于唱不好歌而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信心和兴趣。把器乐引进音乐课堂,首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一种新鲜、好奇的心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其次可以使嗓音条件差一些的学生以演奏乐器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重新树立信心,逐渐产生兴趣。当这些学生都能主动而自如地参与音乐学习时,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也就得到了基本的落实。

  2.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与其它科相比,课堂氛围的营造更为重要。把器乐引入课堂,使音乐课增加了新的音响成分,由原来的人声、琴声的组合变为人声、琴声、乐器声的组合,增强了课堂音响的感染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器乐设计新颖、生动的教学形式,使许多本来容易呆板乏味的环节例二声部的训练、和声音程的训练等变得生动、有趣。这些都会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

  3.理想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师生全身心参与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应是充满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音乐本身富于变化,其内涵奥妙无穷,

  .

  学生一旦进入音乐天地,其思想成倍活跃,学会乐器,增多了学生参与的机

  会,提高了学生参与的能力,使其更能自如的以自己喜欢的唱或奏的形式参与音乐学习活动,进行音乐的再创造。而他们自己创造的音乐,更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也就更容易主动的进入音乐,体验感觉音乐,理解表现音乐。

  4.学习课堂乐器,能够开发学生大脑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增长,培养学生细心而坚韧的学习品质;能够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乐器打下基础。

  (1)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会一种简易乐器;(2)使学生通过学习乐器,对音乐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3)发挥音乐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课题以国家教育方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以与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创造学和国内外器乐教学专家的研究论述为理论基础。

  器乐是把钥匙,可以为人们开启音乐的大门,好多专业音乐工作者也是凭借一支竹笛、一把二胡迈进音乐门坎的。它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不是教学生把乐器演奏的水平多高,而是凭借它把学生带入音乐,使学生在主动而投入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同时,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心理品质得到提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四、实验措施与步骤

  1.健全课题研究网络。本课题以我室音乐教研员为课题负责人,以市制、城区、乡镇优秀教师为课题组主要成员。研究在我室课题组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依据我市实际,选定简单易学、携

  .

  带方便、价格便宜的口琴和竖笛两种乐器,按市直、城区、乡镇三个层次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逐步开展实验。课题纳入我室工作日程,被列为我室十大实验课题之一。

  2.具体实验步骤计划。

  1997年月—1998年1月为规划实施阶段。主要制定实验计划、配备乐器和培训教师。在下发文件、通知和教学意见的同时,举办口琴、竖笛培训班。

  1998年2月—1999年8月为实验阶段。除了指导课题的实验外,定期组织器乐教学观摩课,聘请专家听课指导,做专题讲座。下发文件和教学意见,落实音乐教学大纲中器乐教学占音乐教学总课时的20%的精神,并规定在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中,要体现器乐教学。定期听实验课、搞小型讲座、举行观摩课,定期组织介绍、交流经验,指导实验学校写出切合实际、详实完整的实施计划、实验记录、阶段性总结、周期实验报告,保证实施取得理想的效果。

  

推荐访问:器乐进课堂课题 器乐 课题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