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专题研讨17篇
时间:2022-11-20 1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法治建设专题研讨17篇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建设专题研讨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一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
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
的必然要求。法治政府应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那个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制政府。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开放特别是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行政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程序尚需健全,行政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不够,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目标任重道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举措。各级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来谋划和推进,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成效。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开展执政为民的思想教育,牢记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二是着力完善行政法规制度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全面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切实维护法制统一。三是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四是严格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做到权限合法、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积极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好、实现好法律体现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严格行政执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五是强化监督和行政问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行政程序公开透明。严格行政问责,加强行政问责立法。六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
二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为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纲要》实施6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挑战增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社会矛盾有所增加,
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2.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3.高度重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4.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拟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公务员录用考试要注重对法律知识的测试,对拟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员,还要组织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
5.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要通过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至少要举办2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各级行政学院和公务员培训机构举办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班,要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并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三、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6.突出政府立法重点。要按照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与制度建设。重点加强有关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立法。对社会高度关注、实践急需、条件相对成熟的立法项目,要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攻关,尽早出台。
7.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政府立法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政府立法中的作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按要求及时回复意见。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涉及重大意见分歧、达不成一致意见的,要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坚决克服政府立法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倾向。积极探索
开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会风险评估、实施情况后评估工作。加强行政法规、规章解释工作。
8.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9.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和国务院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各类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要公开征求意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不得发布施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要逐步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探索建立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
10.强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严格执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规定,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要重点加强对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或者影响其合法权益,搞地方或行业保护等内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公布、情况通报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备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研究办理。对违法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及时报请有权机关依法予以撤销并向社会公布。备案监督机构要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备案审查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四、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11.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系统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决策对各方面的影响,认真权衡利弊得失。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作出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听证参加人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听证意见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重大决策要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在会前交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
12.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
13.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决策机关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14.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行政机关参与民事活动,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15.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行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相关机制,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完善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的机制,切实解决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挂钩问题。
16.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机关都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要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同样情形同等处理。行政执法机关处理违法行为的手段和措施要适当适度,尽力避免或者减少对当事人权益的损害。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
免执法的随意性。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不得粗暴对待当事人,不得侵害执法对象的人格尊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权、机构、岗位、人员和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案卷评查、质量考核、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加强执法评议考核,评议考核结果要作为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17.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加大主动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全部收支都要纳入预算管理,所有公共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的预算和执行情况,以及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情况都要公开透明。政府信息公开要及时、准确、具体。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并做好相应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议考核。依法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对依法应当保密的,要切实做好****。
18.推进办事公开。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拓宽办事公开领域。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要规范和监督医院、学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重点公开岗位职责、
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19.创新政务公开方式。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好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平台,方便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办事。要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推行网上电子审批、“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规范和发展各级各类行政服务中心,对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要尽可能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七、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20.自觉接受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主动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利。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曝光。对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有关行政机关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21.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审计部门要着力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金融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加强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等公共资金的专项审计。监察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定职责,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监察,严肃追究违法违纪人员的责任,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勤政建设。
22.严格行政问责。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导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事件或者严重违法行政案件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直至行政首长的责任,督促和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八、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3.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要把行政调解作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建立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完善行政调解制度,科学界定调解范围,规范调解程序。对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公共安全事故等方面的民事纠纷,以及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要主动进行调解。认真实施人民调解法,积极指导、支持和保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
24.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和行政程序中。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方便当事人提出申请。对依法不属于复议范围的事项,要认真做好解释、告知工作。加强对复议受理活动的监督,坚决纠正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复议申请的行为。办理复议案件要深入调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注重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调解、和解达不成协议的,要及时依法公正作出复议决定,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该撤销的撤销,该变更的变更,该确认违法
的确认违法。行政机关要严格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对拒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复议决定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工作,进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建立健全适应复议工作特点的激励机制和经费装备保障机制。完善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衔接机制。
25.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行政应诉制度,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要依法积极应诉,按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证据和其他相关材料。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认真对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
九、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26.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都要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听取2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本地区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指导、监督检查和舆论宣传,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并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考核、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27.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行政首长要对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负总责,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将依法行政任
务与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政府部门每年要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28.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法制机构建设,使法制机构的规格、编制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要加大对法制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重视提拔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法制干部。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当好政府或者部门领导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
29.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实施普法活动,特别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切实增强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努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贯彻落实本意见与深入贯彻《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确定年度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务求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篇二: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20XX法制宣传方案5篇
策划人: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
法制宣传方案5篇
法制宣传方案1为全面落实旗、局关于开展平安法治建设的有关要求,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依法治教进程为中心,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我校动员全体教职工乐观参与“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更加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旗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和深化长久地宣传,引导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社会对我校“平安校园”、“法治校园”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切实完善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创设格局,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阔教职工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为学校发展制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组织领导为确保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我校成立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此次活动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吴志萍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政教处详细负责宣传活动的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三、宣传方式(一)充分利用媒介作好宣传。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为抓手,乐观组织开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宣传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和政教处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讲授宣传教育课、制作黑板报、粘贴宣传标语,校
园广播,开展“宣传周”、“宣传月”专题专项活动,促使广阔教职工知晓、参与“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二)开展平安校园“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综治、平安学问讲座,做一次校园及周边标语宣传,召开一次主题例会,举办一次专题报,做一次半个月的网站宣传。
(三)动员各方力气做好宣传工作。邀请法治副校长、交警、卫生等部门到我校指导开展法律学问、交通平安学问、自我平安防范和卫生学问讲座及教育研讨会,共商育人大计,努力营造平安、和谐校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开展一次调查活动,用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向教职工进行警示教育。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创安工作的抓手。注重教职工的心理疏导,指派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帮忙、培养中小学老师和我校教职工形成健康的心理。
(五)大力加强老师队伍管理。扎实开展道德法制、纪律作风和廉洁自律教育活动,大力提倡广阔教职工专心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水平。
(六)加强教职工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教职工中普及禁毒法律常识,增加教职工拒毒防毒意识。做好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教育教职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着眼将来。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张贴禁毒图片、手抄报、标语口号,刊登、发布禁毒学问,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通过禁毒宣传栏图片展示等内容丰富,提高广阔教职工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提高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四、时间安排(一)综治维稳宣传月依据旗、局对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的总体部署,学校每年3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宣传活动。(二)秋季集中宣传行动
格局;专心挖掘宣传素材,结合“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培训班”等创建活动,组织好本校宣传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有计划地把活动引向深化。
(三)坚持正面宣传,严格报道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严格遵守宣传纪律,重大敏感问题的宣传报道按统一口径稳妥把握,重大问题要准时请示,重要稿件要按规定送审。法制宣传方案2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区普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区“国际空港门户、高端产业基地、幸福宜居新城”的创建目标,结合___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开展___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把___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营造___公正高效的法治氛围,为创建法治___、平安___供应有力保障。二、目标要求通过___普法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将法治精神渗透到___各项工作,尤其是由___牵头的10项民生工程之中,进一步强化___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理念,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推动社会公众对___法律法规的认知和了解,形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三、工作重点(一)丰富宣传教育内容1.学习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深化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
篇三: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在党的文献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在党的文献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且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3年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为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的政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发展史上更高阶段和最新类型,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政治文明重在建设,
遵照十六大提出的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建设。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实践,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在历史长期演进中产生并形成的文化形态,体现着人民主权、法治、尊重和保障个人自由与权利等社会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马克思主义把政治文明看作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概念,并赋予它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多重内涵。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并总是以宪政文化和法治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宪政文化推动法治社会的成长,是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规律。也就是说,宪政文化是政治文明的思想文化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和目标,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应该说,这已经在现代的意义上,为中国规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框架和内核。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把宪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不但要在思想政治领域继续肃清人治的残余影响,逐步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和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地位和权威,而且要进一步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切实把重大决策与立法结合起来;不但要依法科学配置国家权力,使之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
高效运行,而且要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与制约机制,不但要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法制保障和促进机制,而且要形成切实保障人权的法治机制和尊重人权的政治文化。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其本质是社会的进步状态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政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和国家要始终坚持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寻求解决社会矛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佳方式,逐步宽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以及构建政权良性运作的最佳制度。从这一意义上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几乎所有有利于社会制度建设及其成果,都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政治权威合格性的重要特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治权威合法性的重要特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要求,在政治上就是要发展民主政治、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通过党的执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使政治资源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进行合理配置,保证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全面实现,特别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并为其提供了理论原则和评判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的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即一切以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首要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否成功,就要看他是否符合“三个代表”具体要求。符合“三个代表”具体要求的政治文明,才是代表人民意志、体现人民利益要求,被人民所拥护的政治文明。这种政治文明能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民主权利,能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各面的发展,使民富国强,使中国和中国人民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其他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首要内容和突出特色。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搞好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并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的发展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和体现
政治文明的发展。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首先意味着保障和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这些政治制度。五、全面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胡锦涛同志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努力。政治文明建设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加以推进。我们要建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健全民主程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符合人民利益,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总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四: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法治建设思考体会交流研讨发言树立宪法信仰是法治*建设的前提。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纵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通过宪法修改,不断地、及时地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使宪法具有持久生命力,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树立宪法信仰,坚持依宪治国,是法治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法定义务。
加强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树立法治信仰,关键在于做好法治宣传教育,*近年来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我市还将继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以人民群众对于法治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宗旨,以宪法宣传为核心,积极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和宣传方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继续做好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学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
特别是要抓好国家工作人员这个“关键*”,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开展学法用法考试、法治讲座、警示教育等活动,将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列为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的必修课,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
继续推动各级zf常务会前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等制度落实,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讲法治课,推动学法守法用法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坚持厉行法治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具体到地方实际,就是要做好法治zf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具体实践中坚守信仰,厉行法治。
一要科学立法。在起草制定地方性法规和zf规章时,要结合*实际,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通过立法引领和推动各领域改革,同时要积极拓展渠道,广泛听取民意,使各种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将立法的过程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充分保障公民权利。
二要公正司法。司法机关要主动服务大局,围绕防范化解风险、优化营商环境、遗留问题解决等全市中心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等改革,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排民忧、解民难、惠民生、增民福,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提高执行信息化水平,加强失信惩戒,大力**执行难问题;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妥善化解教育、就业、医疗、消费等民生领域的矛盾纠纷,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妥善处理企业互保、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风
险,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三要严格执法。要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把传统行政执法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服务型行政执法,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从刚性化到刚柔并济转变,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从突击性执法向长效化执法转变,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模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篇五: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他还把社会主义民主当作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志之一甚至把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当作党和国家各项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的三条检验标准认为达到上述三个要求时间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长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这三条丰富民主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访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高新民教授作者:本刊记者殷书良网站编辑:杨宾日期:2005-09-06
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优势。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广泛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人民实现民主的方式和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范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继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如何贯彻这一重要精神,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博士生导师高新民教授。记者: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把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的第一条,由此可见,民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请您先谈一谈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高新民:民主的精神实质是平等。虽然这种平等在私有制条件下只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事实上的平等,但民主所蕴含的平等精神却是社会追求进步的标志之一。因为追求平等,所以,在事实上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直接掌握公共权力的历史条件下,才产生了选举、监督、公开等一系列民主制度。也正因为民主的精神实质是平等,所以,当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出现时,其严格的字面意义被定义为“多数人的统治”。民主与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中,我们处处可以体会到民主的精神,比如:“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典型的民主精神;关于消灭阶级差别、城乡差别的论述,在更高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精神;关于建立人的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论述等等,则在严格的意义上体现了公共权力由多数人统治的精神。恩格斯在1845年还说过这样的话: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从对民主实质和对社会主义的分析论述中,我们可以确定地说: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同时,民主还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民主所能够达到的程度、范围,都是有限的。古希腊的民主是自由民的民主,中世纪的民主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民主,资本主义的民主创造了代议制度、普选制度、政党制度、分权制度等形式,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机会与形式是以往时代所不能比拟的,但在这些形式下,其民主实质上仍然是列宁所说的“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因为,所有这些民主,都是私有制前提下的民主,其平等的精神实质是注定不能完全在事实上体现出来的。但无论如何,就民主的形式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得到了逐步的发展,而形式的发展毕竟能使人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这是历史的进步。社会主义民主一方面应当继承人类历史一切政治文明的有益遗产,另一方面应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形式,即列宁所说的新型民主。当然,完全没有限制的民主只有在共产主义
才能实现(民主的完全实现就是国家的消亡,这是将来的事),但即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民主方面也应当体现出来,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更高的民主程度,具有更加健全、完善的民主形式,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的民主有条件也有可能具有更高更丰富多彩的实现形式。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他还把社会主义民主当作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志之一,甚至把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当作党和国家各项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的三条检验标准,认为“达到上述三个要求,时间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长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这三条。事实上,如果社会主义不能比资本主义更充分地体现民主,那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要大打折扣。记者:如您所说,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那么,我们党作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高新民:社会主义民主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民主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针之一。150多年前,恩格斯在展望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时就说过,无产阶级首先建立的将是民主制度。作为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首先要建立的也是民主制度。这是因为,共产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这本身就意味着民主。因此,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是领导、支持和引导人民当家做主。由此决定了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者、推动者,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目标,也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坚持民主执政的基本方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结构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又借鉴了现代西方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优秀成果,如选举、监督、管理等理论和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这种民主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人民民主专政为保障,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是与法治相结合的民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一方面,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这是基本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基本的目标,基本的原则。和谐社会,是向着高度文明、高度民主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民主与法治的发展状况是社会是否和谐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怎样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又是途径与手段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其基本途径和手段之一:一是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二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不同利益群体既有根本利益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乃至冲突的地方,处理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民主与法治,尊重大多数人的利益与意志,同时保护弱势群体。
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这些问题与民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含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记者:社会主义民主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创造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但我们也看到,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那么,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了哪些原则?在哪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高新民:社会主义应该丰富和发展什么样的民主形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没有定论的事业。说其重要,因为形式是与内容相匹配的,没有特定的形式,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就体现不出来,人民的权利就是虚置的。说其没有定论,是因为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也没有固定模式。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历史条件的民主形式,只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探索,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最根本的原则,一切法律、制度安排,都要体现这一原则。二是符合中国历史情景和社会特点。任何民主形式都是特定社会的产物,因此各个国家的民主形式并不完全一致,即使是同样社会性质的国家,其政体也有很大差异,如英国不同于法国,法国不同于美国;即使同样是选举制度,各个国家也不一样。这恰恰说明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简单地说,最适合国情的形式,就是最好的形式。三是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民主的外在形式并无一定之规,有很多形式是人类政治生活的经验积累,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遗产,借鉴这些形式有助于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际上,资本主义民主的代议制、普选制等就曾得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外在形式既应符合中国国情,又需要借鉴一切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民主真正成为列宁所说的具有更高程度和更高形式的民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式的探索,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至1956年,主要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根本性的政治制度,确定了人民群众广泛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第二阶段,从1957年开始,经“*****”,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期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保留着,但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通常不能按时召开,实际作用很难发挥出来。这一阶段的群众政治参与,在特定政治目的下,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无序地扩大,产生了难以估量的负面效应。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空前发展的时期。新时期以来,党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在基层民主中出现了新的形式。具体有: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奠定了全体人民享有平等权利的经济基础。二是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制度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此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利益和要求。仅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为例,2003和2004两年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亲自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各种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等就有36次,中共中央***亲自主持的就有13次。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实行广泛的基层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群众内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等。近些年来,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群众直选基层村干部和社区干部的形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同,并促使党的基层组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四是坚决贯彻执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尊重和保护人权。人民通过这些制度和法律保障,去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尽管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形式还有不完善之处,但只有看到历史的进步,才有可能明确今后的方向。记者:是的,我们并不否认我国的民主形式仍处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在一些方面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那么,在您看来,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确切地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高新民: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主要内容是:一是健全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三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协商的制度,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巩固同党外人士的联盟。选拔和推荐更多党外优秀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支持人民政协围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发挥职能。第二,改革及完善决策机制,扩大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参与度。扩大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问题。虽然群众的参与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决策的正确,但不能反映大多数人利益和意志的决策肯定无法顺利推行下去。因此,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一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集中民
智。二要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三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四要对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五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和信息支持系统。第三,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来直接掌握权力、处理国家事务,因此人民只能委托一部分人来处理国家事务,而被委托的人如何处理国家事务,人民是有权力来监督的。因此,把制约与监督置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内,就是必要的。为此,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要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各项具体的监督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三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全面实行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四要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专门机关、司法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支持和保证政协依照章程开展民主监督。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第四,坚持民主执政,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执政党民主执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此,需要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一是认真贯彻党员权力保障条例。二是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三是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四是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五是关于党的会议制度方面,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制度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党的代表大会提案制度,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召开全委会可根据议题事先征求同级党代会代表的意见或邀请部分党代表列席会议,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六是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等等。作为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必将营造民主执政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并为社会主义民主提供新的形式。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篇六: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县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十项制度县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十项制度县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十项制度一、学习制度县委常委会及成员应当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的表率,坚持把学习作为求知的途径、创新的前提和工作、生活方式,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健全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式,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果。完善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中心组学习会、报告会和专题讲座。认真落实个人自学计划,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搞好理论研讨与重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认真撰写理论文章、调研报告。二、民主集中制按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要求,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重要问题、重大事项以及县管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由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必要时吸收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几套班子成员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县委常委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县委书记应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领导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县委常委会成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维护和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县委常委会要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规定按程序操作,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不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人事任免;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
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县委对全县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县委书记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县委常委应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重点抓好分管部门、分管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责任分解,部署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按计划开展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县委常委要定期对分管部门、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坚持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继续实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凡应该报告的个人重大事项,县委常委应按照客观、准确、及时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向组织报告,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不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处理。五、述职述廉制度县委常委会要把实行述职述廉制度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坚持县委常委会每年向县委全委会报告工作,坚持县纪委常委会向县纪委全委会报告工作。县委书记在全委会上报告领导班子及本人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其他常委形成述职述廉书面材料印发参会人员。县委常委会述职述廉每年一次,述职述廉结束后,要向市委专题报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及整改意见,除尘滤布并抄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个人述职述廉材料同时报送市纪委、市委组织部。
六、民主生活会制度县委常委要带头过好双重党组织生活,既要参加定期召开的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还要按照规定参加所在机关党支部、党小组的党员生活会议。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适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时间、议题,应及时通知各常委,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资料,认真做好准备。充分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和建议,并提前15天报告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由县委书记召集并主持。民主生活会后10天内,将会议情况报告和会议纪录报送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必要时要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七、群众和信访工作制度县委常委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用群众观点统揽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定期研究、部署、检查群众和信访工作;要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县委常委要经常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关注民生;要带头落实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和领导阅批来信来访制度,对所包案件及时跟踪、督办,及时协调、指导责任单位加大案件办理力度,促进所包案件的有效化解,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八、县委常委与县管干部谈话谈心制度县委常委会加强对县管干部的管理教育和思想交流,针对工作和思想实际,县委书记对县委常委、县部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进行谈话,县委常委也要分别和分管范围内的干部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情况,指出其不足和存在问题,帮助排忧解难,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九、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常委每人挂钩联系12个乡镇和若干个村级党组织。力争经过两至三年的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建设成为全县党的
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典型和窗口基地,使每个联系点党组织都能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县委组织部要牵头做好挂钩联系工作的组织协调、压滤机滤布厂家信息交流和检查指导工作。十、责任追究制度县委常委会要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规定,不断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出现重大问题,如发生严重工程质量问题、人为重大事故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出现不正之风泛滥和重大的社会治安问题,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连续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以及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和影响谋私造成恶劣影响的,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职责范围内出现的重大事故、重大事件、重大案件和严重问题不认真查处的,也要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以上制度要严格执行。
附送:
县委常委会在县委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县委常委会在县委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各位委员:七届三次全会以来,县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经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促进、双丰收的效果。县委常委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工作。
一、精心谋事,保持了县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县委紧紧抓住发展这个
二、公正用人,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在选人用人上,县委倡导用好的作风、好的制度,严格按程序选人用人。
一是始终把握重素质、重业绩、重公论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各级班子明确选配“开拓型”、“公认型”和“潜力型”干部。今年以来,县委研究领导干部7批次,.freekan.讨论干部190人次,提拔69人,平职调整53人,降免职10人。基本达到了能力调强、结构调优、班子调顺、气氛调活的效果。
二是不断创新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环境。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任免调配工作程序和要求的通知》,加强了对干部任免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制定了《县委常委干部任免票决制实施办法(试行)》,率先在全省实行干部任免信息化处理,首次对18名科局级干部实行干部任免常委会“电子票决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努力探索干部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的选人用人方式。县委有针对性地向省市送训了一批学员,分批选派了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对学有所成的干部提拔重用,形成了培训导向与培训需求、提拔使用相结合的新格局。
三、率先垂范,保证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为政之要,贵在落实。县委常委班子着眼于全县大局,身体力行,狠抓落实。
一是常委日程安排到天。县委统筹全县大事、要事,常委班子成员的工作日程进行了细化、具体化,做到了全年有计划,逐月有部署,每周每日有安排,具体工作明确到每一个人,安排到每一天。
二是领导责任明确到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联乡镇、联企业、联项目制度,每一位县级领导都联系乡镇、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做到了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对各项重点工作推行项目责任制,一律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一项工作一个班子,一竿子插到底。县委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工作一线,掌握一手资料,解决具体问题。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县委领导亲自带队南下广州、深圳、香港,远赴上海、宁波,引进了一些好的项目;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县委常委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本文来自.gongwen123.掌握一线情况,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在督促检查落实中,县委班子成员亲自主持或牵头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保证了县委布置的各项工作和出台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三是工作考核具体到分。一方面结合县直部门和乡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对县级领导所联系的工作实行考核,年初定目标、定任务、定分值、定奖惩,年终统一考核,逐一排队,奖优罚劣。另一方面,结合市对县级领导班子考核,建立健全了以绩效考核、组织考察、民主评议三个方面组成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广大基层干部来评价县级领导。四、学法用法,提高了依法执政的水平县委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执政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一是带头学法守法。常委班子成员参加市县的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双休日课学堂,带头学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参加
《宪法修正案》等法律知识讲座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参加了“四五”普法考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意识和素质得到提高。
二是严格依法决策办事。县委出台每一项决策、政策之前均由相关部门进行了严格的法制把关,确保了决策、政策的合法性。同时十分注重将依法行政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拆迁安置、处置突发事件、企业改制、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坚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既充分保证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又严厉打击乘机乱事的不法行为,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县委的权威。
三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常委会专题研究法制建设的有关工作,压滤机滤布加强了基层法制宣传站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了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社会氛围。五、统筹协调,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县委常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民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是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分类指导乡镇发展,支持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同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更加注重优势乡镇对周边偏远贫困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了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增设了困难乡镇的农田水利及基础设施项目,适当调高县级以奖代补的比例,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困难乡镇转移,充分调动了全县乡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宣传、文化、教育、计生、卫生、环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被上级授予“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卫生县城”等光荣称号。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特困救助全面启动,开展“一帮一”扶贫活动,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开展“平安望城”创建活动,派遣千名干部下基层,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更加注重政治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时,广泛采纳各级各部门意见,使决策能反映和兼顾各方意见,形成了团结协作、民主议事的政治氛围。
六、廉洁自律,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县委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的建设头等大事来抓。
一是切实加强了思想教育。常委班子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两个《条例》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系列规定,认真开展“读廉文、思反腐”“双提醒”活动,举办了“雷锋家乡干群谈权力”研讨会,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切实抓好了制度建设。县委先后建立健全了《重大工程招投标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出国(境)审批程序》、《全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通信话费补贴办法》、《公务用小汽车管理办法》及红包礼金登记制度等,滤布规定重大工程必须依法严格进行招投标,出国境、新购小汽车、超标准报销手机话费必须到各级廉洁自律办审批,重大事项必须到各级廉政办申报;规定收缴红包礼金在规定的时间内
主动上交者,不追究纪律责任并为其保密,否则从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这些制度的完善,加强了对腐败的源头治理。
三是切实加大了监督、查处力度。县委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常委班子和常委个人分别制订了具体整改措施。聘请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任廉政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监督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违纪违法行为。同时,县委积极支持纪委办案,对严重违纪行为,态度坚决,决不姑息迁就。截至11月底,全县党政领导干部拒收、清退、上交红包礼金80多万元,46人次登记上交红包礼金40.9万元,其中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30人次,计36.12万余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67起、大要案28件,移送司法机关5件。收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应有效果。总的来看,我们常委班子是一个勤政廉政、民主团结、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是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目前,望城政通人和,干群心齐气顺,县域经济增长较快,各项事业长足进步,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县委委员和衷共济的结果,是望城7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就我个人而言,我只是尽了一个县委书记应有的责任,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并且在县委会这一大家庭中,我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概括来说,
一是勤于学习。注重从书本中学、从同事中学、从实践学,并且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不仅有力地指导了实践,而且形成了一批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其中《以雷锋精神育人,用科学发展观兴县》一文还在《求是》杂志刊发,引起了较大反响。
二是勇于实干。坚持和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群众、为企业、为项目排忧解难。在今年意外摔伤脚后,伤势稍有好转,就立即到乡镇去调研,到重点工程去考察,及时掌握县域经济发展的动态。
三是严于律己。在医院动手术期间,有不少同志来看望我,有一些人还送了红包礼金,受伤看望是人之常情,我很感激。但是我认真对待、从严要求,能当场拒收的礼金就当场拒收,当场实在拒收不了的,事后托人逐个退还,对于确实退不了的,出院以后全部上缴了县纪委。当然,不管是我个人、常委班子还是在座的各位,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一是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各类学习活动开展得较多,但有的还停留在表面,挤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不强,系统学习不够;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积累,满足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初步了解,惯于照章执行,灵活运用不够。尤其在法律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我县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不高,乃至龙湖高尔夫这类事件的发生,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二是工作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有的同志作风还不实,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有的在工作中怕这怕那,不能正确对待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征拆、维稳等工作过程中,有的干部不愿直面矛盾,不敢承担风险,一味回避退让,导致问题积累,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现象。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还不够严。随着我县经济形势和财政状况的进一步好转,有的同志在生活上要求就没那么严格了,廉洁自律意识就没那么强了,在待遇追求上有上升、攀比的趋势;有的同志艰苦
奋斗精神减弱了,不愿到艰苦的岗位工作,稍微吃点苦就讲条件要待遇。这些问题的产生,作为县委常委班子和我个人来讲,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存在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的措施逐一解决。明年是“十五”计划的冲刺之年,也是我县新一轮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时期,抓好明年工作至关重要。常委会经过研究确定明年全县各项主要预期指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达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总体要求是:
增创新优势,谋求新突破。增创新优势就是要以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为核心,增创产业、环境、开放、体制、统筹协调和队伍建设六个方面的新优势;谋求新突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求经济结构、竞争平台、招商效果、改革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执政能力六个方面新突破。在经济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五百工程”,即项目启动建设投产100个,工业总产值力争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100亿元,新修改造公路超100公里,建设百里水产走廊。县委确定明年为“项目建设年”,以项目建设带动“五百工程”,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使望城成为经济发展更快、文明程度更高、综合实力更强的地区。同志们,做好全县工作,是县委常委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体县委委员的共同责任。希望大家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学习,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善谋发展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确保稳定的能力、在日益浓厚的民主法制氛围里依法行政
的能力、在各种诱惑面前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提高的能力,更好地带领全县人民推进改革,确保稳定,加快发展。《县委常委会在县委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篇七: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为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郭强【期刊名称】《河北水利》【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9-10)【作者】郭强【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厅水政处【正文语种】中文
2014年,在省水利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水政处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拓创新,主动作为,水利立法成果丰硕,全省水事秩序稳定,水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化,河道采砂管理规范有序,水法宣传效果明显,为促进和谐河北,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1.强力推进水利立法,不断健全水法规体系一是按照省人大、省政府2014年立法计划的要求,全面完成了立法任务。去年5月,修订出台了《河北省实施〈水保法〉办法》,为全面加强我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11月,《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今年3月1日将正式实施,全面规范了地下水利用、保护、节约和管理。12月,省政府通过了《河北省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强化了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明确了水功能区的地位。二是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对涉及水利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罚款等处罚的设定全面进
行了分析,按照新的要求该取消的取消,该变更的变更。同时,对省人大、省政府、省直其他部门起草制定或者报送的法规规章认真审查,提出意见、建议。一年来,共审查各部门制定的法规规章草案37部,提出建议意见41条,维护了水行政权威。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定实施了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对全厅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办公室、水政处第一时间进行审查,进一步加强了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公开征求意见、三统一、有效期等制度,保证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100%。2.全面加强水法宣传,持续推进普法教育一年来,为加强水法宣传教育,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水利普法依法治理,为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社会氛围和法制环境不懈努力。一是着重抓好“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集中宣传,围绕“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宣传活动,召开座谈会,举办法制讲座,与省电台联合举办“阳光热线”专题活动,与石家庄水务局集中上街普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继续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八进”,“法治八建”创建活动。坚持以“大力倡导依法治水,节约用水”为主线,进机关、进单位,落实机关学法用法制度;进农村,加强农村水法宣传,倡导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进社区,推进社区水法宣传阵地建设;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进企业,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水事法律制度建设;进市场,让市场主体切实提高水资源费征收的认识,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节约用水示范单位”创建,提高全社会水利法治化管理水平。三是结合“六五”普法规划,制定印发了2014年全省水利普法工作要点,对全省水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四是是多形式、多角度组织了《河北省实施〈水保法〉办法》、《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两部新颁布的地方性法规的宣传,为两部地方性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加强人民群众守法意识奠定了基础。
3.积极调处水事矛盾,努力构建纠纷调处长效机制为切实维护好全省良好的水事秩序,把握新形势下水事矛盾纠纷的成因和特点,做好预防和调处工作,每年年初,尤其是全国“两会”前,河北省水利厅都坚持开展全省水事矛盾纠纷大排查,及时发现纠纷苗头,集中处理涉水纠纷,确保全国两会期间的水事稳定。一是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监督举报,积极协调省际、市际水事矛盾。一年来,重点调查处理了行唐和曲阳县交界处沙河水事纠纷,漳河上游阻水纠纷等,通过实地调查,协调争取支持,积极化解矛盾,防止了水事矛盾激化和群体事件的发生。二是密切关注漳河上游、拒马河等水事敏感地区的水事纠纷,定期到漳河上游、拒马河等敏感地区开展调研走访,研究制定信访预案,确保了稳定。三是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审理工作,对符合法定条件的1件复议案件按时办结,并定期开展行政复议案件指导研究。四是积极研究制定相关协商机制,定期会商边界水事矛盾,确保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4.积极做好执法公开,深入推进水行政执法为进一步强化水行政执法,规范执法行为,狠抓水行政执法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执法监督,稳步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工作。一是创新行政执法机制,建立、完善和实施了水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水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了执法职责,建立和实施了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等,为规范执法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执法公开,做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对一些重要的执法制度、执法人员信息、执法程序、权力清单全部在网上公示,便于监督。三是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上半年,召开了全省水政工作会议,重点围绕加强综合执法,加强水政队伍管理,分析水政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安排部署。四是认真完成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和培训工作,对39名未通过年检考试人员和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人员予以清理,举办了全省水政执法人员培训,对全省各级90余名水政执法人员通过集中军训,听取法制专题讲座,研讨当前执法疑难问题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
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五是加强水行政执法监督,今年,河北省水利厅以开展深化河湖执法专项检查为依托,重点对涉河违法案件、违法建设,侵占河道等案件作为检查重点,要求各地市在自查的基础上,积极整改。立案查处了大清河枣林庄村违法建筑案,督办了辛集市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公司违法开采地下水案,白洋淀文化苑侵占河道违法建设案件等,收效明显。5.加强行政审批改革,切实提高水行政管理效能为提高水行政管理效能,一年来,自觉加快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紧密衔接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和转变管理方式项目,建立并落实了“三公开、三清单”制度,对原有64项审批事项先后取消16项,下放1项,转为日常工作13项。目前保留许可事项1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9项,按要求将审批事项和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清单在网上公布。同时,继续深入推进网上审批,依法、高效、便民、优质办理涉水行政审批事项,全年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407项,办结398项,其余未办结事项均为进入特别程序事项,没有超时限审批问题。认真开展了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大回访活动,共发放征求意见表346份,收回303份,有效回访率近88%,满意率100%。6.加强河道采砂监管,不断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秩序为依法科学管理河道采砂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审查,一年来,为全面掌握全省有采砂任务的河道采砂规划情况,对流域面积在200km2以上的采砂河道及采砂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南拒马河、瀑河等重点河道加大管理力度,督促编制了河道采砂规划。二是开展了以“打击无证非法采砂、违法装载、污染大气环境、规范持证砂场秩序以及砂坑回填、平整作为治理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三是重点督办协调了唐河支曹村段非法采砂危及南水北调倒虹吸工程安全的违法事件,召开专门会议,约谈保定市、定州及曲阳县水利局,发函督促曲阳县政府尽快组织公安、水利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该河段
进行专项整治。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圆满完成了沙河河道采砂控制线划定工作,行唐、曲阳两县多年的河道采砂纠纷得到了根本解决。一年来,水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水利立法任务重,经费紧张。二是水行政综合执法深入不够。三是边界水事矛盾纠纷多发,解决难度不断增大。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加以解决。下一步,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治水兴水的总体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肩负起水利法制建设的重任,奋力开创依法治水、管水、兴水的新局面。一是要加快推进《河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规定》、《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规定》两个部门规章的立法进程,积极开展水权制度、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前期工作,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为深入推进依法治水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二是要以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不断完善水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健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和有效监督执法行为。继续做好深化河湖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取水、非法采砂、侵占河湖水域岸线,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等涉水违法行为。三是要以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合并实施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要求,积极实施有关水行政审批事项合并实施,逐步建立公开透明、便利高效、程序严密、权责一致的水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四是要以健全协商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事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的协商机制和处理制度,注重关口前移,争取将水事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要以加强河道采砂监督检查为重点,规范采砂行为。要继续做好采砂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全省规模的河道采砂专项检查行动,加强联合执法,重点对禁采期非法采砂以及不按规定发放采砂许可证的行为进行检查。要继续抓好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对无采砂规划的河道严禁采砂审批。六是要以加强《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宣传为重点,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将在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要多种形式组织好条例的宣传学习。要继续深入开展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集中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持续掀起水利法治宣传热潮。要采取自学、轮训、讲座、调研、研讨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不断增强他们维护法律尊严、履行法定职责的意识。
篇八: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会议3篇工作,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会议2019年是贯彻落实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划的第四年,在整个七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切实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4月8日上午,由区住建局局长成容同志组织全体人员召开关于法治建设工作专题研究会议。会议专题学习了依法行政方面的知识,要求全体行政人员认真学习《新时期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培训读本》,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时间:20年02月28日9:00-10:30地点:局四楼会议室主持人:参加人员: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记录人:会议主题:法制建设会议内容:20年02月28日,局长同志,在局四楼会议室召开20年第一季度法治建设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局发展要紧紧围绕法治建设中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
己任,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积极推进依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事项依法决策。疑难问题都经经理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加强学习法制建设文件,不断完善服务依据,促使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清理权力,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以服务责任制为抓手,严把服务主体关,认真开展法制建设学习。内外普法并进,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实现局法制建设总体要求,必须强化法制基础建设,确保依法有序开展。对现有法规和各项制度要进行清理、细化和完善。要结合公交行业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可行制度,不留服务盲区,把工
作做精做细。对具体行为要严格规范,尤其是要防范不作为、滥作为,以及消极怠慢行为的发生。对于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要严厉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要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
局长同志发言:法治建设学习要注意总结本局实际,要立足公交行业,在贯彻法制建设主体精神和部署法制建设目标工作,利用媒体广泛学习,把全社会法制建设学习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一对应研究。有关法制建设的工作学习计划,请按照要求做到有记录,有备案。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加强落实法制建设学习目标,并适时召开有关学习会议,积极促进局内部学习法制建设,加强交流沟通的良性氛围。
副局长同志发言:法制建设学习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好督促检查。局法制建设是局立足之本。局法制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局法制建设的先行者,对本局能否实现法制建设具有关键作用,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
积极抓好局全员干部职工组织学习工作。局分管领导要强调法制建设工作任务,加强责任的落实,切实推动局法制建设目标完成。
散会。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会议12月10日下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江山建设工作。市委书记童炜鑫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2020年法治江山建设工作以及法治建设考核迎检的汇报。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全力推进依法决策、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江山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先进县、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省法治浙江建设先进县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为我市打造一地三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会议强调,在肯定我市法治建设成绩的同时,要清楚地看到当前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要抓住关键少数,建立健全学法机制,各部门、乡镇主要领导要主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学法氛围,增强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依法决策,提高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有效降低行政案件败诉率;要强化责任担当,把法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依法治市办要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制定分解相关任务,明确时间表、任务图,统筹推进各项重点法治工作。
篇九: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2**年**月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党政负责人会议再次安排部署国家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以后公司审计部结合审计提出问题充分征求财务部人事部营销部等16个相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几次讨论修改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下发了陕西省电力公司审计整改工作方案陕电审****号成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审计整改的具体事项及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将审计提出的问题归纳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决策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主多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五大类76项逐项明确了审计整改的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责任单位切实将审计整改安排部署到位依法治企领导讲话(一):
所谓“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国网公司早在____年就提出了“依法治企”的理念,近年来,更是把依法从严治企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近几年公司系统在不同专业领域持续开展了“依法治企”自查自纠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面结合“依法治企”专题研讨,谈一谈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认识和体会。
一、依法治企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企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
____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坚持依法从严治企,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都要靠法律来调整、来维护。因此,只有依法治企才能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依法治企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全面分析供电企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依法从严治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一是供电企业的特性和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依法治企的紧迫性。作为国有公共服务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资源,
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我国社会又正处变革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企业特性和社会特点,决定了供电企业一定会备受社会关注,如果发生违法违规事件,就有可能会被不断放大;二是近来来,国家各部委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审计署、国资委、发改委、税务局、电监会等外部检查力度不断增大,外部监管手段不断丰富,外部监管给企业依法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要求越来越严格。随着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逐步调整,供电企业过往曾经广泛采取的一些做法和经营方式,过去或许是合规的,现在或许就是违纪;过去或许是违纪的,现在或许典性质就是违法;四是舆论监督日趋强烈。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话语权的增加,舆论传播机制发生巨大改变,舆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越来越高,作为服务社会大众的供电企业,天然具有“过敏”体质,哪怕是管理中存在的个性、特例问题,解决不好也会被叠加、渲染、放大,甚至推动成为社会公共事件,给公司形象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五是国网公司、省公司高度重视依法从严治企工作,作为公司系统一分子,我们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依法治企的意义.
一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依法治企是化解外部风险的重要手段。只有规范经营,始终坚持依法治企,才能化解外部检查风险。依法治企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公司管理中各种“发热点”、“出血点”仍然存在,各种打擦边球和试探“红线”的情况还未完全杜绝,依法
治企的形势依然艰巨。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益得失、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所担当、有所取舍,坚定依法从严治企的意志和信念,把握大方向,坚守大原则,自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自我约束,将依法治企形成一种管理惯性,促进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保护干部“政治安全”的重要措施。对近年来电力行业腐败案件的分析,究其原因,表面看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实质上是个别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自觉性,不能真正做到依法合规办事。所以,要通过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守法意识,进一步严格落实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在增强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治企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维护公司自我权益的必要手段。依法治企对于改进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物权法》、《企业破产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趋严格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和对外经营活动,需要我们从法律层面加强研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如何提升依法治企工作水平
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做好依法治企工作,自觉是前提,制度
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证。
(一)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
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企业迟早都会陷入“人治”的沼泽,难以自拔。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要积极推行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干部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二)坚持依法从严治企,依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安全带”和“助推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的政策规定,来制定、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国家法律和上级的管控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规定,让企业的各种行为都有明确的制度来加以规范。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经营漏洞,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法律规章的执行
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豪言壮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无法实现。同样,企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如果
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依法治企也就成了一句空谈。
(四)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加大监督力度
在中国大众心里,怕的不是法律,而是执法者。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或科学的规章制度还不行,还要加强监督。要通过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强化执行,才能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这里的协同监督不仅是纪检监察和审计的监督,同时也包括各级组织的监督,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监督,包括群众的监督。其中,把监督纳入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类管理中强化监督职能,开展各个层面的协同配合。需要建立纵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横向的监督协调机制。公司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大监督”作用,在协同监督的总框架下,保证依法治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依法治企取得最终实效,还需要深刻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以下五方面关系。
第一,要全员牢固树立依法经营意识。明确开展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免疫的能力,主动摒弃过去种种不规范的行事模式、习惯做法和陈旧过时的思维观念,消除风险的隐患和死角,把大家的思想凝聚到企业的整体安排和部署上。
第二,要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协调统一地稳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长期开展。
第三,要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实现管理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严格关
键点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以当前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务实工作,做好工作监督。
第四,要加大依法治企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五,要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依法治企领导讲话(二):
一直以来,我公司把依法治企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作为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加强全员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形成了依法治企的法制氛围。我公司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1.修订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章程实施公司各项活动。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公司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我公司重新修订了《营业员日常管理制度》、《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员工管理暂行办法》、《员工考核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全体员工反复讨论修订后并在例会提交通过后进行实施的,基本上实现了“以人为本”制度化管理。
二、完善管理体制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所有机构权利与责任对等,协调一致。2.工作机制规范。树立领导班子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新形象。三、规范业务活动1.狠抓业务管理。一是严格按照信息产业__文件规定收取费用,无违规多收、错收用户费用现象,所有通话费用均按照国家规定收取。2.狠抓员工管理工作。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引发《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向员工宣传法制教育理论,明确员工与公司双方责任,共同管好公司及员工,预防员工违法犯罪。四、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公开1.完善员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会组织制度,根据公司实际设立工会小组,制定了工会工作人员职责和行为规范,建立了重大问题经员工代表大会通过制度,对工会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2.坚持公司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如基建招标、绩效评定、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政务公开栏及时向员工公布,做到公开、透明。3.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干部廉洁教育”活动。活动认真贯彻落实___、____《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工作知道意见》精神,将诚信守法、
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纳入公司考核体系,认真宣传相关普法知识内容,通过“崇廉憎腐”学习方式,净化员工心灵,使其树立“崇尚廉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者。
五、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1.我公司制定了依法治企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每位员工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宪法》、《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员工要有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工会不定期都组织教员工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活动,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四五“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等,增强了员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进依法治企奠定了良好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情感投入。公司领导班子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重点启动了员工互助学习活动,增强了公司员工工作和学习的凝聚力,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3.公司内部纠纷申诉和调解机构工作受到好评。公司工会为依法调解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矛盾,特别设立了公司纠纷申诉和调解委员会。申诉和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多起小纠纷,经过调解,当事人愉快地达成了和解,促进了良好的企业作风的形成。
4、安全工作是公司工作的重点。本年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起草了《___开展公司内部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公司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报告》等文件,公司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公司内醒目
的地方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理了有关安全知识的板报,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反复排查公司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5、完善员工申诉制度。设立员工申诉箱,每天开箱阅处员工反映的各类问题。接受员工申诉,办公室及时安排有关部门会同年级组调查落实员工申诉情况,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加强公司内部法制宣传工作
将法制学习列入公司重要的重要日常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中心组学习和周例会平台,保证公司领导和员工法制学习制度得到落实。把德才兼备、员工信得过的同志推荐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在培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的原则,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使每位领导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练就了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中层管理队伍,为公司依法制企工作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举__***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落实“党的___大”的重要思想,在上级公司的正确带领下,坚定信心,扎实开展依法治企工作,使我公司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提升,以实际行动创建精神文明企业,实现我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文化愿景。
依法治企领导讲话(三):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___
月___日召开的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专题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我公司在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的阶段成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推动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专题会议精神
___月___日,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暨落实整改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报审计署电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和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部署后期的整改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月明、总审计师欧阳胜英、审计部、发展部、财务部、物资部领导出席了会议,各单位负责整改工作的领导和整改办公室负责人共___多人参加了会议。陈月明副总经理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依法治企;二是认真整改,分析原因,结合单位实际,举一反三,细化整改方案;三是利用审计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基础工作,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四是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今年的审计。审计部许以作主任作了题为《深入落实整改措施巩固依法治企成果》的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电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审计建议;通报了各省公司依法治企整改工作落实进展情况,并对进一步巩固依法从严治企整改落实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暨落实整改专题会议对于我公司进一步推进依法治企及落实整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和省公司一道,为深入推进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推动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
提升而不懈努力。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审计工作研讨会议精神,____年___月份,公司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审计整改工作__通知》(陕电审综[____]___号),全面安排做好国家审计署对电网企业审计涉及七个方面问题的自查自纠,以及___年公司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公司各单位认真对照通知要求,积极整改。___月初,公司召开审计工作专题通报会,将内部审计发现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和____年国家审计关注的八项重点进行通报。由公司总经部下发督办单,将审计整改和督办责任明确到职能部门,确保自查自纠和审计整改的落实。___月___日,公司党组会议专题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汇报,公司贾福清总经理和陈栋才书记对审计整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对____年国家审计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要认真对照检查,全面进行整改,促进公司各项管理规范。
2、____年___月,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党政负责人会议,再次安排部署国家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以后,公司审计部结合审计提出问题,充分征求财务部、人事部、营销部等___个相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几次讨论修改、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下发了《陕西省电力公司审计整改工作方案》(陕电审[____]___号),成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审计整改的具体事项及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将审计提出的问题,归纳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决策、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主多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五大类___项,逐项明确了审计整改的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责任单位,切实将审计整改安排部署到位。
3、____年___月份,公司审计部组成检查组,对咸阳供电局、安康供电局、安康水电厂、汉中供电局、宝鸡铁塔厂、宝鸡电力机械厂、宝鸡供电局、铜川供电局___家单位进行检查督导,分别听取各单位整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了解整改工作安排,抽查了财务收支、税金缴纳、农电维管费收支、主业与多经产权关系和关联交易、价外资金收缴、电费呆坏账等事项的整改情况。经检查组查看整改资料和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已整改的问题均附有详细的凭证依据、文件说明和报告资料。检查组对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使用用户工程结余资金购置资产,历史遗留多经欠主业资金,变电站、线路杆塔占地土地证取证不全等问题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对无计划购置车辆、大修计划下达较晚影响当年费用列支,电费及往来呆坏帐核销不及时等问题,与公司职能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反映,要求尽快协调解决。
从检查结果来看,各基层单位都十分重视这次审计整改工作,做到了安排到位,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国家审计涉及到的部分问题各基层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当中,个别问题待省公司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后处理,审计整改任务在___月底以前能够基本完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依法治企和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心存侥幸、畏难回避,自查整改不彻底。个别同志对外部审计检查未发现,或通过做工作未予公开揭示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对自查问题的整改,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还有个别单位对待整改工作,不认真分析问题成因,作表面文章;不脚踏实地地改正问题,仍然抱着“摆平”的幻想。片面强调客观原因和小团体的利益,认为已经“摆平”了,
就不是问题。这不仅违背了依法从严治企的基本原则,而且也为将来留下重大潜在隐患。二是就事论事,穷于应付,防范措施不到位。对待整改,个别单位习惯于就事论事,不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特别是对于屡查屡犯,习惯性违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把习惯型违规自誉为“打擦边球”、“踩红线”的得意之举。有的单位整改的数字虽不小,可是没有触及管理本身,缺乏从根本上、源头上进行治理措施。还有个别单位把整改与日程经营作为“两张皮”处理,把整改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割裂出来,一边纠正以前出现的问题,同类问题还在陆续发生。三是强调客观,摆脱责任,问题解决不彻底。有的单位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不深,解决不利。有的同志对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缺乏责任感,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前任遗留的问题,自己没有责任,怕得罪人。解决问题缺乏力度,片面强调挽救、弥补措施。片面强调历史客观环境和政策因素,缺乏对及时响应政策调整的正确认识。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认识不高、措施不力;对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的认识不到位;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处理不及时等。各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区分主、客观原因,做到有的放矢,要全方位采取措施,为整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整改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
三、完善措施,立足长效,推动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依法治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公司前瞻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各项工作普遍迈上新台阶,
公司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依法治企工作中,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决策、依法建章、依法行事、依法维权”的治企方针,正确把握依法治企的方向、节奏和力度,积极解决体制、机制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完善公司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努力建设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众形象好、经营业绩优、品牌美誉度高的守法诚信企业,公司呈现出了“科学发展、和谐服务”的良好局面。国家审计署对电网企业的审计,是对公司系统工作的全面检验,有利于总结工作,帮助我们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更加注重依法依规,高度重视自查和整改,主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强化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经得起各种检查、审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和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措施,狠抓落实,以此推动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结合审计署审计调查结果,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各单位要再接再厉,结合审计署审计调查结果继续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对于审计署审计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要逐一进行整改,积极落实审计署提出的各项建议。前一阶段整改未完事项,要抓紧进行落实,务必___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结果___月___日前报送省公司。
(二)要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质量。对于审计及其他内、外部检查提出的问题,要逐一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不留死角,确保整改的质量。需要纠正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地予以纠正,坚决将整改落实到位。对历史遗留问题,要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对需要沟通和协调的问题,要积
极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整改政策不清或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公司报告。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把整改落实工作引向深入。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要求,近期公司总部将组成联合督察组,对省公司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进一步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省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落实内外部审计、检查意见的督促与指导,切实将整改落到实处。
(四)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整改过程中要注重各项业务管理审核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依法经营的第一道防线。对照审计署审计、监事会检查和公司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按照公司开展“依法治企”活动的要求,对经营管理领域的规章制度、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消除控制流程中牵制、复核管理缺陷,确保依法规范运作。审计、监察、财务和法律等监督部门也要全面掌握外部检查揭示的问题,加强对带有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和控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五)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依法从严治企成果。各单位在认真整改的基础上,要继续查找和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同时,结合整改落实工作,在公司系统深入开展遵章守纪、依法经营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员工的法制意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努力促进依法从严治企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巩固依法从严治企成果。
同志们,依法治企和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经营、从严治企,为公
司“两个转变”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十: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精神文明建设知识测试题(一)姓名:
一、填空题:
1、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2、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省部级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所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至IJ2020年比20000年翻两番。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7、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党。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作用、二是(表率彳^用)。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的本质体现。CA.社会主义制度B.社会意识形态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AA.社会主义制度B.社会意识形态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我国“十一五”新规划中提出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CA.爱国主义B.自主创新C.改革开放D.与时俱进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AA.共同思想基础B.共同理想C.共同纲领D.理论基础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是的名言。D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6.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C.以人为本D.科学发展、社会和谐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本质在于坚持<0A.党的领导B.党的先进性C.执政为民D.与时俱进8.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DA.科技B.经济C.文化D.创新9、是全省上下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重大构想,是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正确途径。CA.中原城市群B.郑汴新区C.中原经济区D.产业集聚区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CA.灵魂B.精髓C.主题D.基础11.“天命不足畏、天道不足惧、祖宗不足法”表现了中华民族的。BA.不懈奋斗精神B.变革求新精神C.坚贞刚毅精神D.不屈不挠精神4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在上通过的。AA.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CA.当前人类发展规律B.当代世界发展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人与自然发展规律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BA.21B.28C.30D.6015.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A.中国革命实际和时代特征B.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C.当代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D.中国建设实际和发展特征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C
A.核心价值观
B.构建和谐社会
C.科学发展观
D.可持续发展观
17.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大部署。D
A.十四大B.十五大
C.十六大D.十七大
18.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A
A.人民当家作主
B.党内民主
C.基层民主
D.民主选举
19.
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C
A.勤劳勇敢、爱好和平
B.热爱祖国、团结统一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民族精神和国际精神
20.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改革创新
D.不畏艰难
三、多项选择题1.“四个重在”是指:重在持续、。ABCA.重在提升B.重在统筹C.重在为民D.重在学习2.“三平”精神是指。ABCA.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B.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C.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D.平淡之中的一鸣惊人3、诚信原则的社会功能是。BCD
A.教育B.补充C.解释、补充立法D.规制4.“三平”精神与一脉相承,是对当代河南人精神风貌的升华和总结。ABC
A.愚公移山精神
B.红旗渠精神
C.焦裕禄精神
D.航天精神
5.“河南人的四种形象”,即:普普通通的河南人、。ABC
A.踏踏实实的河南人
B.不畏艰险的河南人
C.侠肝义胆的河南人
D.兢兢业业的河南人
6.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BCD
A.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
B.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C.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D.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7、文明单位考评的主要内容是。ABCD
A.群众评议
B.知识测验
C.查阅档案
D.实地考察
8.以下属于党的优良传统的是。ABCD
A.井冈山精神
B.西柏坡精神
C.“两弹一星”精神
D.抗击非典精神
1.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
ABCD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
.社会主义荣辱观—。ABCA.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B.是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C.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D.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导思想
篇十一: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国家工作人员分类学法用法考试--宪法及常识性法律法规、依法治国和法治江西建设考试题库一、单选题
1.2002年某地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在观看黄色电影。后民警强行进入被举报人家中,并与当事者张某发生冲突。民警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将其带回派出所,张某被刑拘16天后无罪释放回家。如何评价警察的行为(B)A看黄色电影有伤社会风化,警察刑拘张某有助其认清错误。B警察未经明确授权入室搜查公民个人物品,侵犯了公民的隐私。C“扫黄”是警察的工作内容之一,此次出警是在执行“扫黄”任务。2.下列哪一行为属于行政处罚?(A)A公安交管局暂扣违章驾车张某的驾驶执照六个月。B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C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3.王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意见。这是公民在依法行使(B)A监督权
B建议权
C批评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可以制定(C)。A行政法规B地方规章C部门规章5.关于规章,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A)。A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B行政机关实施许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C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6.某地公安局将扫黄中抓获的167人押到色情场所集中的地区游街示众,这些人全部面戴口罩,仅留一双眼睛。警方在众人围观下分别宣读他们的姓名、籍贯以及行政拘留15天的决定如何评价上述行为(C)。A公安机关的做法合法,有利于加强全民的守法意识。B公安机关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C公安机关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7.《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于1997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公安部于1997年12月30日以公安部部令发布。该办法属于哪一性质的规范。(A)A行政法规B国务院的决定C规章
8.齐某和陈某同年参加高考,齐某被一大学录取,但被陈某冒名顶替,学校未仔细核查。后齐某得知陈某冒用其姓名上学并就业这一情况,诉至法院。陈某及有关学校侵犯了齐某的什么权利?(C)A人格尊严权与平等权B知情权与受教育权C姓名权与受教育权
9.四川彭州的乌木出土后,村民吴高亮一直坚称是乌木的发现者,而乌木的所有权归发现者所有还是归国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乌木属于埋藏物,归所在村集体所有。B国家不得以行政手段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C埋藏物所有权归国家,对于发现者或上缴者,国家给予表扬或奖励。
10.《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规定风能及太阳能资源等气候资源属国家所有。气候资源是否应归国家所有?有学者指出,《宪法》第九条中提到的七种自然资源不包括气候资源,不能作扩张解释。下列那一机构有权解释宪法(B)。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法工委
11.某市安监局向甲公司发放《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发现甲公司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对于该许可证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A吊销B撤销C撤回
1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C),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A行政机关B监督机关C执行机关
13.2006年,福建某地政府出台规定,针对民营企业前100名的纳税大户,其控制人的子女中考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此项优惠政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值得大力推广。B该规定未经福建省人大表决通过,不合法。C该规定破坏了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14.关于地方政府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B)。A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由地方政府制定。B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C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对本行政区域所有行政管理事项作出规定。
15.2007年前后,山西黑砖窑非法拘禁并强迫农民工从事危重劳动、恶意拖欠工资和侵占他们的财产。对黑砖窑的查处体现了(C)。A维护公民平等权B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16.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0年部门预算”,成为首个预算公开的国家部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财政公开的监督主体是党委和网民。B财政公开属于行政公开,应当依据相应程序进行。C财政收支可以公开也可以不公开,为了保密需要,一般不公开。
17.“杀害”同村人并已**多年的农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裳的出现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启动责任追究机制。赵作海同时领到国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65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只要司法机关办案就会有错案,社会对此应予以谅解。B宣告赵作海无罪只需监狱管理部门作出认定即可。C对赵作海的有罪判决严重侵害其人身自由。
18.甲乙两村毗邻,乙村的水源流经甲村,两村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为此,县政府决定将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甲村认为小河在历史上就属于该村所有,县政府无权作出决定,遂将县政府告上法院。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水流属于集体所有,政府统一调配用水应事先征得甲村同意。B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甲村所有,这条小河的水流当然也属于集体所有。C县政府的决定合法,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河水的供应。
19.《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意见》指出,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和个人遵守党纪国法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形成(C)的
述职考评机制。A“德、能、勤、绩”四位一体B“德、能、勤、绩、廉”五位一体C“德、能、勤、绩、廉、法”六位一体
20.《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A)名单信息共享及信用惩戒机制A失信被执行人B贷款人C企业法人
2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A)。A必修课B选修课C自修课
22.2014年2月9日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时间跨度是(C)A2014-2018年B2014-2019年C2014-2020年
2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A)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B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C依法治党、依法治国、依法治军
2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确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提出了(C)法治体系建设目标A三大B四大C五大
25.《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充分发挥法律的(B)作用,推进经济领域法治建设。A引导、调控、改进、规范和保障B引导、调节、促进、规范和保障C主导、调节、促进、规制和保障
2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和主要任务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C)、全民守法。A违法必究B公开执法C公正司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某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大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处理办法正确的是
(BD)A提请全国人大决定。B先由国务院提出意见。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D由国务院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适用部门规章。
2.王某参加A省的公务员考试,在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都顺利通过,但在政审阶段,由于王某此前有非婚生育行为,最终被县委组织部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由淘汰。关于公务员录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录用的公务员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行。
B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C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D王某可以以县委组织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3.甲县人大代表贾某,在当选为代表一年后,迁入乙县居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享有甲县人大代表资格到届满。B按法律程序转任乙县人大代表。C甲县人大代表的缺额另行补选。D其甲县人大代表的资格终止。
4.某市兴建一个化工项目,并先后通过审批。但在全国两会上,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指出该项目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呼吁叫停项目。当地市民也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反对该项目建设。随后,该市政府举行公众座谈会,最终叫停了该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国家法定职权。B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会议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案。C公民行使自由权利,必须遵守公共秩序D公民有权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和诉求。
5.全国人大代表王某履行职务过程中存在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公安机关无权拘留王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团的许可。B公安机关有权逮捕王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会议**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C公安机关有权拘留王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会议**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D公安机关无权逮捕王某,除非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
6.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人可以具有中国国籍:(ABC)A楚某,出生于中国,父母双方均为中国公民。
B王某,出生于英国,父亲为中国公民,母亲为英国公民。
C孙某,出生于中国,父母双方均为无国籍人,定居在中国。D蒋某,出生于法国,父母双方均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法国,本人出生时获得法国国籍。
7.某市政府对一小区进行拆迁,该小区民众对补偿安置不满,决定集体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要求答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该小区民众可以游行示威,但必须事先向有关机关申请批准。B该小区民众可以通过信访的途径解决问题。C该小区民众可以直接冲击市委机关表达不满。D民众向政府表达意见是政治自由的体现。
8.某省爆发传染病,当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对抗疫情,如留验观察、隔离治疗等强制措施。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当地政府可以对公民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但必须于法有据。C对任何传染病,当地政府都可以采取强制隔离措施。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但须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9.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重点提高(ACD)等三个方面能力,努力成为法治建设的“行家里手”。A依法决策的能力B依法执政的能力C依法办事的能力D依法沟通的能力
10.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形成(ABCD)的良好法治环境,促进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C解决问题用法D化解矛盾靠法
11.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国家实行了下列哪些改革措施:(ABCD)A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B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C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D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12.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ACD)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分权制衡。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三、判断题
1.我国内地公民赴香港、澳门旅游必须申办出国护照。(错误)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正确)3.根据现行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正确)4.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错误)5.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错误)6.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正确)7.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错误)
8.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及其区域界限的变更。(错
误)
9.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述改
变应由国务院批准。(正确)
1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确)
1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政治大局,
坚持党的领导。(错误)
12.《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意见》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法治江西
建设最根本的保证。(正确)
13.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正确)
1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正确)
篇十二: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遵纪守法以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是财富的共识和理念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42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421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诚信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取信于他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根本,还是一个社会稳定与和谐的起码条件,尤其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基本准则。诚信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创造力,是和谐社会之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还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因而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两方面来展开论述。关键词:诚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用
1
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
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统治者当政之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兴业的根本,是社会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根本。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诚信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是一种行为规范,取决于自身的品德。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反映了古人重诺言、重信用胜于一切。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品行。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
3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说明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几个基本要素,在这个论断中,人是根本,诚信是基础。民主必须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扬,法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诚信的过程;只有尊重和遵守诚信规则,人们的创造活动才能得到保护和发挥,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没有诚信与法治的保护,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人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安定有序就会成为空话;惟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能坦然相处,也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是以“以人为本”为理念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把人的生存和发展看作人类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人的自由和基本权利能够得到最基本尊重,人与人之间能够互利、合作。诚信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必须要求诚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人的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人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亲善友爱和充分发挥才智的环境之中,才能真正成为自由的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2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明礼诚信则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3.2.1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因此,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3.2.2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
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内在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义之财。因此,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3.2.3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务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作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正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与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会公正的制度,要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去维护和实施,其实施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风,决定着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2]。
3.2.4诚信道德建设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
诚信道德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其它各方面的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胡锦涛同志指出,和谐社会的几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一深刻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具体运用。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诚信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3.3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友爱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传统社会的和谐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而契约要能生效,义务得以履行,必须以忠诚信守为先决条件。离开了信用,正常交易就无法进行,市场经济就难以维系。所以,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基础,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3]。因此,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诚信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信用是和谐秩序的制度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平等社会,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要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4
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4.1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遵纪守法、以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是财富的共识和理念,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4]。
4.2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
4.2.1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5]
诚信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道德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使诚信真正成为公民的道德自律。
4.2.2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定的经济关系基础4.2.3把诚信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建设诚信社会,要加强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建设,逐步完善诚信教育与社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
5
结语
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诚实守信,诚信道德建设密切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自觉地把诚信道德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来对待,诚信道德建设才可能更加有效、更有质量,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道德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2005-02-19.[2]陈潭.政府信用失范与政府信用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4,(2):34-35.[3]林其屏.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与重构[J].福建论坛,2002,(1):63-65.[4]于春梅.诚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2):61-62.[5]牛继玲.诚信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集团经济研究,2006,(207):297-298.
5
篇十三: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法治理念教育中心组交流发言材料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政法队伍保持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提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在全国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审判工作、公安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是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适应现阶段形势的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也是切实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能力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我们要用好这个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改革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管理、经济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容易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导致刑事犯罪高发。同时,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需要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面临新形势,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适应新要求,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能力、公正执法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头脑,也就是说,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但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在利益面前,政法干警思想上分不清私利与大义的界限,以手中的执法权力谋取私利,忘记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就会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损失。不仅如此,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中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一些人对西方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缺乏起码的政治鉴别力,有的甚至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还有一些干警,受“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创新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依法治国的观念并没有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对政法意识形态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任其发展,而必须正本清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政法干警的执法思想,保证我国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性质不变质。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切实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的保障。经过“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教育整顿、规范执法行为等活动,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执法能力、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现象,在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干警的执法理念不正确。所以,非常有必要从端正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让大家真正弄明白、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洗礼,广大检察官、法官、警官和司法行政人员,执法理念将会进一步端正,政治责任感将会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庄严的使命!
================================================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它要求我们各级检察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罗干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全面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执法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全国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中央、省、市对教育活动的要求以及我到哈市参加哈尔滨市委政法委组织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训班的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检察机关要想把这次教育活动抓好,重点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认真搞好学习培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要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等形式,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分层次、分专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重点学习胡锦涛***的重要批示、罗干同志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法委编写印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检察院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题研讨班。对检察机关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对骨干和重点执法岗位的检察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要适时组织本地区检察业务专家和法学专家举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讲座。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检察人员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得更深刻、把握得更准确,划清与错误观点的界限,真正搞清楚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为坚持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要实事求是地搞好对照检查,认真查摆在思想认识和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这是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经过这几年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特别是规范执法行为的专项整改活动,我们在解决队伍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检察人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对照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距,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解决。每个部门和每个检察人员,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采取自查、互查、上下帮查、面向社会开门查等形式,找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查摆得怎么样,最终要看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否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是否牢固,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否明确,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是否真正确立,党性意识、党的领导的观念是否坚定。在排查问题的过程中,要勇于联系实际,敢于思想,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上找差距,从职业道德、执法作风上找差距,从执法水平、办案质量上找差距,使广大检察人员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认识上更加深刻,在行动上更加自觉,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第三,要深入扎实地搞好整改,在端正执法思想、解决突出问题上见成效。要把是否真正解决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思想和工作上的突出问题,作为衡量这次教育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查摆和清理出来的法治理念上的问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要按照罗干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七种意识”,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清廉从政的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意识,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政法工作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党性意识。对查摆出来的工作上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规范、加以解决。特别是要注重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2006年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高检院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部署,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制度体系,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真正落实到各项执法活动中。
第四,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教育活动,而且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带头学习讨论,带头清理思想,带头查摆问题,带头进行整改,为广大检察人员作出表率。要统筹兼顾,注重结合。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同执法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引下,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篇十四: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年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文共计7249字
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民主法治作为六个基本特征的第一条,意义十分深远。
一、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由于实现民主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和谐状况。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基础上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现代民主政治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管理,对国家重大事务享有知情权,就各项重大决策和立法建议进行充分表达和交流,
1
全文共计7249字
就能更好地反映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相对人治而言,法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国家形态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一个不实行法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国家主要以法律手段来治理国政和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党章。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把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写入我国宪法。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开始全面走上法治的轨道,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改革和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进一步分析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特征的关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全文共计7249字
第一,民主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主体和利益需要的多样化,使得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地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对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和动荡的根源。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救助,就能维护社会公正。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恢复和修补;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根据法律规定自行调节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从而将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总之,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法治,才能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才能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第二,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不可能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和谐社
3
全文共计7249字
会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民主法治可以奠定诚信友爱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民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法治的完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民主法治是实现诚信友爱的重要条件,诚信友爱本身也是民主法治的一项价值追求。
第三,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民主法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社会矛盾激化,不可能使人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当然,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不可能没有分歧和裂痕。和谐的社会在于能够运用制度和规则力量来不断化解冲突,弥合裂痕。法治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制度是对社会进行调控的防火墙和维护社会稳定的
4
全文共计7249字
支撑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定。
第五,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当代与未来关系的科学把握和理性认知的结果。以民主法治的形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原则,抑制和制裁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的必由之路。综上所述,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民主的社会、法治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就能使整个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发展活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主法治提出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无论是民主还是法治都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5
全文共计7249字
(一)关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问题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人民利益的整体性、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政治核心。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目标。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有机统一。问题在于,需要把它作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加以强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回顾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主法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有关。苏东剧变的原因很复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处理不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不坚持党的领导,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必然产生社会动荡,甚至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不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也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的破坏。
坚持依法执政,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原则。共产党执政,应当高扬民主和法治的旗帜,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把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
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
全文共计7249字
我们要继续在全体公民中增强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观念。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坚决预防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为维护法律尊严、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具体体现。要不断拓宽渠道,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负责、理性、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
(二)关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看,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在选举中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的关系,在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保证每个选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切实防止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选举公正,这都
7
全文共计7249字
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再如,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同时,使人大代表自觉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是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必须广泛征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项目,必须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三)关于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问题
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的立法理念。在立法上坚持以人为本,
8
全文共计7249字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法制建设上的体现。人权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去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写入宪法,意义重大而深远。
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为立法奠定民主基础,提供程序保障。要使立法切实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立法过程中增强立法活动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近几年来我国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推广立法听证会制度,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说明制度等。有的地方还开展了网上立法咨询和意见征集活动。应当说,我国立法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较之以往有很大进步,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规范性和科学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们立法的领域、数量、质量等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有差距。按照既定的立法蓝图,我国将在2019年左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首先是和谐的法律体系,立法与其调整对象相比,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不过度超前也不明显滞后。在各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内部,以及不同法律文件之间,能够协调一致,整合一体。立法自身以及不同立法之间不能互相矛盾和冲突,即使出现不协调的问题,也能通过立
9
法机制加以消除。
全文共计7249字
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立法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维护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而又需要立法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加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立法。对立法重点和利益协调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立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四)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问题
一切公共权力包括国家权力必须忠诚于人民。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和载体。强调人民对权力的制约,就是强调权力的依法拥有和行使。
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重吏治、强调治吏的国家。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制约官吏的法律制度,包括对官吏的失职、擅权、贪腐进行惩罚。在我国古代,法家就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观点,就有运用派遣使臣、诸侯相互监督、天子巡行等方式对下属官吏进行监督的制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套制约监督官员的制度和法律。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历代封建王朝也好,资本主义国家也好,贪官污吏并不鲜见。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0
应当比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做得更好。
全文共计7249字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协调,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强化对权力的法律监督。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和腐败。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就是对权力进行强有力的法律制约与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享有最高的法律监督权力,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监督权,确保权力运行的廉洁高效。
(五)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我国的司法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现行的司法体制还必须进一步改革。确立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使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有效平台。公正是司法的根本价值追求。社会长治久安的客观基础就是社会的公正状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公正的社会。当然,任何社会总会存在矛盾和纠纷。一个公正的社会,应当尽量减少社会矛盾、
11
全文共计7249字
纠纷和冲突;即使发生了,也能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司法途径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我们要全力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司法体制。
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司法功能。凡是可以诉诸司法解决或应当诉诸司法解决的案件,司法机关就要切实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功能,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的问题。
实行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公开是维护司法权威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措施。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内容。通过事实的公开、证据的公开、理由的公开、结果的公开,提高审判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保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及时消解社会冲突。公正是法治国家对于司法的根本要求,效率是公正得以及时实现的重要保证。效率和公正都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所必须的,应当统一起来。目前,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审判效率低下不仅严重影响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而且使司法公正大打折扣。着力解决司法效率问题,对于确保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六)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立法问题
12
全文共计7249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的社会。目前,有些社会建设和管理,还没有完全转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立法,是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既要制定和实施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又要善于利用法律的指引功能和作用,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形成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状态。
要进一步建立法制化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依法保障公共安全和正确处置突发事件。一个社会总会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需要有多种途径表达。法治的责任就是引导公民依法从事社会生活,建立起经常化的社会矛盾表达和消解机制。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特别的法律保护,既是保障人权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需要。当前应当对急需的失业救济、养老保障方面的法律加以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为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当说,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环境法制建设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上需要进一步强化。
13
篇十五: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计划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训工作将继续以市科研中心学科教研要求及区小学学科研训计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课程建设、提高品德学科育人质量为重点,加强学科课程实施力度,强化学科专业学习与研究,重视学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深化品德学科教学改革,努力转变品德课“看图画、教课本”的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教学目标,进一步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学科课程实施的规范化、教师课堂的专业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及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大检查力度,夯实课程实施方案
1.围绕“开齐、开足、上好”的课程原则,深入贯彻落实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做好课堂督查,加大监控频率,及时反馈监控情况;加强随堂听课及推门听课制度,强化常态课建设,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够上实、上好。
(二)加强学科业务学习,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2.继续进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系统培训学习,正确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及措施。根据本学科教师兼职教师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学期初继续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培训与学习指导,使老师们明确课程是什么、怎么教,正确把握培养目标及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认真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对课程理念、教学
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充分利用好区级教材培训的机会,及时进行校级培训,建立健全参训通知、到会记录、学习考核、成绩通报等形式,督促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3.继续深化市学科教学策略学习,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流程及实施办法。以区送教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等为学**台,结合网络优秀课例或者聘请兄弟学校的优质课例观摩等活动,组织老师们对市学科教学策略进行再研究、再学习、再反思,促进学科教师不断优化品德课堂教学流程,提升个人教学设计能力。
4.系统学习德育教育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深化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活力课堂
在教学的引领上,继续以市学科策略落实、学生有效参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合为深化着力点,大力推进学科生本活力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活动体验真正参与、品德养成真正落地,努力改变部分课堂“看图画、教课本”的现象,还真实生活体验于课堂,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5.加大生本理念的学习与思考。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以及其他教法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学生自主展示评价交流情况进行研究,真正在课堂放手学生体验、探索、发现,互相启迪,自主生成。
7.通过听课、评课、教学问卷调查等多种评价形式,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在平时的教学评价中,建立互学互帮制度,促进学科教师水平与品位的提升。依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及示范课、展示课、达标课等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建议兼、专职本学科的教师有关的品德学科听课节数本学期不少于3节和6节。
(四)夯实传统教研,加强创新教研,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8.继续落实教研教学常规建设,抓好教学的五个环节。老师备课继续实行电子备课与书头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减轻老师的负担的同时提高上课的效率。详案要求环节清晰,教学策略运用得当,内容详实,问题设计适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简案实用、有效;认真设计学生作业并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做到要求严格,指导有方,批改认真,反馈及时,辅导有效,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严禁作业应付、潦草。
9.扎实推进学科问题研究,有效组织针对性强的主题教研活动。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对不同程度课堂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上报、梳理,并围绕着共性问题,借助集体教研活动、网络研修平台、常规专题研修等形式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技能。
10.认真学习区关于品德课程资源区域化整理项目研究方案,深入解决区域品德教育突出问题。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区教研室提出的品德课程资源区域化研究方案,依托“问题导向”的德育课程实施研究、在课堂上实施:学生参与度高、活动设计实效性强以及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项目研究,为全区的品德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典型课例,推动研究实效。
(五)强化教师梯队发展,提高整体教师专业水平
11.抓好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区“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优质资源,以点带面,积极培养对象,制定培训计划,挖掘与发现事业心强、乐于奉献、敢于吃苦的教师,多加担子,多给机会,多加磨砺,让学科骨干教师迅速成长,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独特教学风格的专业团队,引领本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养综合评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修养12.不断完善本学科学业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逐步实行课后行为跟踪评价,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品德学科质量评价的内容及形式研究,立足学生品德学科素养形成,建立多元科学评价体系。各学校进一步完善阶段品德学科质量评价办法,实化品德学科质量评价。三、活动安排九月:1、制订并传达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品生、品社教材培训活动;2、学期初教学业务初查;3、参加省远程研修学习;4、参加省品德学科教研员培训,做好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校级培训工作;十月:组织推门听课、开展课堂教学研讨;组织参加品德学科研究共同体专题研讨活动;参加省远程研修学习;十一月:1、参加区“名师送教”活动暨品德学科教学研讨会;
2、组织参加学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3、组织不同学段质量抽测调研;十二月:1、组织参加区品德学科研究共同体专题研讨活动;2、校常规调研,抽查课程执行情况;3、组织学科作业展览;4、组织参加区品德与生活优质课评比活动;一月:1、期末命题设计,迎接学期末教学调研;2、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第八实验小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现拟定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
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我对这些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考试内容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还缺乏自主性,学生对中学语文的学习还要有一定的适应期。为此,我要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采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全体学生都爱学习语文,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为教育部统编教材。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它由不同的板块综合构成。
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阅读部分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培养写作一般性文章和应用类文章的能力。
各单元相机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本册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共22课,每个单元由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精读16课,略读6课。第一单元是关于歌咏自然的作品,第二单元是关于至爱亲情的作
品,第三单元关于金色年华的作品,第四单元是关于人生感悟的作品,第五单元是关于动物之窗的作品,第六单元是想象之翼的作品。
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是古文的阅读和现代文的写作。这是因为古文难读,难背,难理解,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难点。
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资源、教学刊物、教师教学用书和录音磁带等。
四、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拟定本册语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识字和写字
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练习写硬笔行楷字,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阅读教学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4、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6、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7、课外阅读文学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厚的文学素养。
8、课外背诵古诗词10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语言。
(三)写作教学
结合每一单元的训练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开展3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语文教学与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习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3、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5、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7、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8、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五、教学进度
课时分配大致如下:
第一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10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7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10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10课时左右)
古诗词背诵(10课时左右)
期末复习:(10课时左右)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所学校,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二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三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四是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亲情课题,教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这个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文章。阅读这
些文章,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五单元:在讲完了人生的话题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河中石兽》。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二)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广泛推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五、七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柯艾略)《成语故事》《繁星·春水》(冰心)《青春之歌》(杨沫)《梦里花落知多少》(郭敬明)《鲁滨逊漂流记》(笛福)《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爱的教育》(亚米契斯)《昆虫记》(法布尔)《学习的革命》(珍妮特·沃斯)《安徒生童话》(安徒生)《格林童话》(格林兄弟)《伊索寓言》《罗马神话故事》《可怕的科学》六、写作目标(一)从生活中学习写作1、发现和积累家庭生活素材,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书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养成爱思考的习惯。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3、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地续写故事,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4、以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要力求有独到的生活见解。
(二)漫游语文世界2、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波的语言现象,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3、通过写作练习,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三)文从字顺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地所想所感。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四)突出中心1、能围绕中心选材,突出中心,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2、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分清主次。3、学会表达中心意思,分清材料的主次,处理好详略关系。(五)条理清楚1、用流畅的文字,调理清楚的表达自己所要说明的内容。2、训练学生仿写的能力;提高学生条理清楚地安排材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文字表达的能力。(六)发挥联想和想象1、是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要表达的内容。
3、培养想象能力,养成敢于创新的写作意识。七、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八、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课时)第一周散步(2)秋天的怀念(1)羚羊木雕(2)第二周散文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写作(3)第三周我的老师(2)再塑生命的人(1)第四周我的早年生活(1)王几何(2)论语十二章(2)第五周国庆节第六周写作(3)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第七周春(2)济南的冬天(2)风雨(2)第八周秋天(2)古代诗歌四首(3)第九周写作(3)紫藤萝瀑布(2)第十周走一步,再走一步(2)期中考试第十一周短文两篇(2)在山的那边(2)虽有嘉肴(2)
第十二周写作(2)综合性学习(3)化石吟(2)第十三周看云识天气(2)绿色蝈蝈(2)第十四周月亮上的足迹(2)河中石兽(2)第十五周写作(3)小圣施威降大圣(2)第十六周皇帝的新装(2)女娲造人(2)第十七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第十八周寓言四则(3)写作(2)综合性学习(4)第十九周元旦放假第二十周期末复习第二十一期末考试2022年8月30日
篇十六: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这不仅充分说明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地位而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方面的要求看每个要求都必须通过法治才能得以实现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民主是以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民主和法治共同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就是法治化的过程离开法治来实现民主不是沦为无政府主义就是陷入专制政治从而伤害民主自身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彰显与内在统一
作者:柯新凡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01期
摘要:高校《概论》课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例,教学实践中,要体现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彰显与内在统一:法治文明的缺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因;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途径。
关键词:《概论》课;教学内容整合;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238-0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要以教材体系为依据,又要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通过理论内容的整合,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整合更好地体现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彰显与内在统一。教材第十一章共分两节: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教材体系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教学实践来看,为了更好地讲好、学好、领会好本章内容,从法治的角度为切入点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一、法治文明的缺失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式,法治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活动均依法而治,达到文明的程度。法治文明是一个国家实行法治的状态和程度所体现的文明,因此法治文明是社会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代表和标志着这个国家与人民文明程度和水平,所以江泽民同志说: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上各种和谐社会的超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既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主义法制不完善,现代社会的法治文明程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差很远。比如,城管执法问题,在城市管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综合行政执法领域,中国至今还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独立法规,导致城管执法的合法性屡受争议,结果导致城管似乎“无所不管”,执法职能与卫生、工商、交管等政府部门均有交叉,在城管和其他部门的管理职能有交叉和冲突的执法领域,形成“有利益就争着管、无利益就没人管”的局面。并且,随着《物权法》的实施,城管在执法中没收包括流动摊贩在内的他人的生产工具、或者是其他的私人财产,很显然与《物权法》有冲突;再如,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问题,很显然“钓鱼执法”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是一种公开的“公权敲诈”。“钓鱼执法”违法之处在于,执法和非执法人员采用了引诱、欺诈、胁迫甚至暴力的方式取证,违背了法治的基本精神。“钓鱼执法”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法治观念不强、法治文明缺失的问题。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都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实现法治文明。
二、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充分说明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地位,而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方面的要求看,每个要求都必须通过法治才能得以实现,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民主是以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民主和法治共同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就是法治化的过程,离开法治来实现民主不是沦为无政府主义就是陷入专制政治,从而伤害民主自身;公平正义只能通过法治化的途径才能实现,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就在于捍卫公平正义,离开法治绝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因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衍生出不公和邪恶,而法治就是制权的,只有防止权力的异化,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诚信友爱是人性好的品质,这种练好品质的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既靠人自身的道德提升,更需要有良好的制度,而法治既对诚信友爱的给予肯定,使人们认同并实践,更对违背诚信的行为进行制裁,进而促进社会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因为,法治为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如果离开了法治的保障,活力就可能演化成为危害社会的力量,最终摧垮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法治之所以优于人治,最根本的在于它使一切社会活动有序运行,因此,社会要安定有序,必须依法治国,摒弃人治;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处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各国现代化的历史恰恰是基于“人统治自然”、“掠夺自然”而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这种观念。但是受利益的驱动,要实现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变单靠人的自觉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法治文明的培养、法治的途径来约束人们行为,唯此,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2]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看,在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和矛盾,而它们的解决内在的要求依法解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法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措施
法治文明既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走法治之路。在当代中国,伴随着政治的民主化,人们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不应是强制而是法治,法治不是治民的工具,而是民治的方式。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法治不完善的根源在于法治文明的缺失:法治精神没有充分体现到一切社会事务中、依法办事没有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习惯。
因为只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依法治国,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通过法治来解决,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所以,除完善其他条件之外,必须从一切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铺设良好的管道。
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监督。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其次,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完善诉讼、检察监督、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司法考试等制度。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发挥律师、公证、和解、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加强司法救助,对贫困群众减免诉讼费。健全巡回审判,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方便群众诉讼。规范诉讼、律师、仲裁收费。加强人权司法保护,严格依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诉讼活动。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维护司法廉洁,严肃追究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从这些要求、原则和措施看,都充分体现出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任何社会都是多元主体存在的社会,如何使多元的主体和谐共处,首先就需要由法律来对这些主体的权利范围做出界分,用法治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法制化水平”[3],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任何场合下崇尚法治,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紧密衔接,使依法治国的方略得以落实,使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学实践中,既要以教材体系为依据,又要实现理论内容的整合,努力体现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彰显与内在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感染力,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97-09-1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R],2009-09-18.[责任编辑陈鹤]
篇十七:法治建设专题研讨
法治河北建设理论研讨论文集粹(二)作者:本刊记者来源:《公民与法治》2013年第23期
◎本刊记者
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保定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在各种形式的监督中,人大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因此,法治政府的建设与运行,不能缺少人大监督。一是政府要正确理解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政府应充分认识人大监督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深刻内涵,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促进、监督就是保障的意识。二是政府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凡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或者提请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应当及时报告和提请;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要坚决贯彻执行,并及时报告落实情况;要高度重视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尤其是对市委确定的各项重要工作,要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三是人大要善于监督、敢于监督。宪法、监督法已经明确赋予人大监督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方式。那些“监督是给政府添麻烦”、“监督会得罪人”等说法都是过时和错误的观念,不利于人大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大和“一府两院”都是党领导下的工作部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是部门不同,着力点不同,但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力、感情上同心、节奏上同步。因此,人大监督工作非但不可或缺,而且应该不断加强。
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邢台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一是统筹谋划。结合市情和上级人大法律监督工作重点,确定年度执法检查和调研计划。二是细化方案。每次执法检查前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采用上下联动、明查与暗访结合、自查与检查结合的方式,深入实地,查出实情。三是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为目的,重要问题由常委会议审议后作出审议意见。四是跟踪督办。采取有效措施,逐项跟踪问效,狠抓审议意见的督办落实,使许多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例如:近两年围绕市委“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打造“山水泉城、魅力邢襄”科学发展战略及目标,市人大常委会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执法检查、跟踪督办的重中之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围绕打造青山绿水硬环境、高效服务软环境,扎实开展了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提升、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等专题执法调研和视察,将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持续推进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效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保护和改善了邢台的生态环境。
谈谈权力与法律的关系
(沧州市人大常委会郭金刚)
国家的任何权力都是法律赋予的,都要依法行政并受法律约束,任何人不应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和以权乱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凡事按领导意见办的习惯根深蒂固,法治观念还很淡薄,有法不知、有法不依、违法不纠、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执法违法、
贪赃枉法,人民对此深恶痛绝。这些问题,已经和正在严重影响着党群、政群和干群关系,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甚至有的已经成为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源,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的最大障碍。从“人治”走向“法治”,它决不是实行由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以权治民”,从一定的角度讲它是“依法治官”,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是说,要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国家权力的运行,这在法治国家都毫无例外。这是因为,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产生腐败。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法律虚置,国将不国、民将不民,根本谈不上是法治国家,更谈不上国家的长治久安。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权”和“法”这个问题上,必须树立“法”大于“权”的观念,树立“权”是“法”赋予的观念,树立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依法行使权力的观念,树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依法行政、依法行事,自觉地、真心实意地、老老实实地接受法律监督,坚决纠正特权思想,克服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和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的错误做法。
拓展载体,培育;去j台文化
(磁县人大常委会)
(一)围绕社区(村)法治文化抓基层基础。在全县376个行政村、10个社区均已建立了法制学校、法律图书室,建法制宣传栏200余块,在磁州窑博物馆广场等建有法治文化广场100余处,法治文化长廊30处,法治文化宣传一条街300处,在社区建有法律图书室10处,行政村建有法律图书室376处,各图书室均配备不少于300册的法律书籍,村(社区)建立法治培训学校,开设社区法制课堂,组建了以司法局工作人员、退休法官、律师、优秀调解员为主的“普法讲师团”,定期为居民群众进行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县法院建立的“以案说法”宣讲团和“法律文化沙龙”服务工程,通过法治讲座、法治宣传橱窗、“法官通道”宣传站、法治宣传站牌等形式,切实加强广大群众的法治文化认同感。(二)围绕机关(单位)法治文化抓文明创建。将学法用法列入党委(党组)及各部门各单位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年举办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培训班,通过“磁州大讲堂”、“干部法律超市”等系列载体开展领导干部学法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公务员法律知识统一考试,筛选一批违法施政和渎职侵权违法犯罪案件,制成警示录,在机关和公务员中开展警示教育。(三)围绕园区法治文化抓安全文化建设。针对河北经济开发区、童装城工业园区等园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商客户之间摩擦等问题,在园区建立了法治工作站,把法治文化建设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经济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同时,利用其原有设施,设立人民调解室、法律援助咨询台、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等。(四)围绕法治公园抓公园主题法治文化建设。在西海公园、平安公园等处,利用原有公园的地域、环境和人气优势,推进普法广场、法制公园、法制长廊、法制宣传电子屏幕建设,融入浓厚法制元素,把与群众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融于公园的各角落,同时,将创作的快板《司法工作一小段》、诗歌《迎着春天再出发》、《普法忙》、小品《戒赌》等文艺作品在公园人口聚集处,进行演出。(五)围绕网络法制文化抓平台建设。建立并开通了“磁县普法网站”,同时县政府及政府各部门、法院、检察院、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县一中等单位也都开通了各自门户网站,将各自部门的法治宣传教育及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开展情况贴在网站显著网页,供各界点击查看。通过手机微信、普法短信平台等新兴传媒手段定期向干部、群众发送法律知识近万条,形成以网络辐射来宣传法治的文化效果。
[法治建设专题研讨17篇]相关文章
- 2021年对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汇报材料
- [城市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调研报告]如何推进基层治理
- 全区2021年上半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及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2篇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促进八年级学生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 法治干部述职报告
- 全市“法治人社”标准化建设年度工作要点
-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
- 2021年党课讲稿文:坚定法治信仰、树牢法治思维
- 法治思想心得体会1500字8篇
- 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八页)
- “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标准,严查细对,扎实做好案件剖析、专题研讨、问题查摆
- 2024年度专题研讨班总结讲话(4篇)
- 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 2020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 开展安全文化活动 [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 2021年对于市交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汇报材料
- 2021年区建设局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 旅游振兴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 [关于以党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三基”建设实施方案]三基建设的内容
- 【报建建设单位需要提供资料】施工单位报建资料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_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样本
- 上一篇:用人单位聘用劳动合同范本最新整理版
- 下一篇:厦门市汽车购买合同通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