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认识》说课稿3篇
时间:2022-12-31 09:35:04 来源:网友投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教科书第53~5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和9”认识》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 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二、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
2、新授
(1)出示挂图,学习数8和9。
(2)出示直尺,教8和9的数序。
(3)借助计数器和点子图教授8和9的大小比较。
(4)学习8和9的写法。
(5)学习“几”和“第几”。
(6)学习8和9的组成。
3、巩固练习。
4、做游戏巩固“几”和“第几”。
5、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充分利用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8、8>7;8<9、9>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在教授8、9的书写时采用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独立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巩固数数8和9,让学生从各自的袋子中数出8或9根小棒,通过动手摆一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5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第一题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正数和倒数。第二题,连线,要求学生按照从1到9的顺序连线。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突出8、9的认识,采用主题挂图。简单而突出重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精心安排。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三大部分: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新授中安排各个环节恰当。
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是,我充分利用了挂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
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直尺。学生通过学习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整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
在比较9以内的大小时,我使用了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使学生在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非常直观的了解到9大于8,8小于9。
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让班级中的一个小组起立,听老师口令,“请从前往后的第8个同学站起来!”“请从前往后的8个同学站起来!”这样的安排,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区别。
本节课也有几处需要改进:
1、复习这一教学环节,安排的内容有点太多,复习的立体图形和*面图形这一环节和本课没有关系,舍去更好。
2、本节课安排的知识点偏多,时间安排上比较紧,8和9的组成放到下一节课教授更好。
3、上课过程中,应注意整顿课堂纪律,在教授本课关键处应有意识的停下来,根据需要,整顿一下纪律。
4、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和学生眼神的交流,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
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
《“8和9”的认识》说课稿2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学生分析
班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这个话题切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
(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要求学生把调查实践作业和课堂上得到的奖励,课后收录到成长记录袋里。)
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沿着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这条思路展示的纵线结构是: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教学主题画,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用8或9个学具摆图形)→教学8和9的顺序(利用计数教具教学8和9的顺序,利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9的顺序)→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学8和9的含义(做改编题,评价学生练习)。
这样的教学思路比较好地保证了学生对8和9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迸,每跨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如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时,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8”和“9”的实践活动,对8和9的基数含义就有了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它将久久地储存在大脑中。
二、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功感。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和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和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和9的符号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又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注意提出推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本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问题,如,当学生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又如,比较7、8、9中任何两个数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选出几组?”这样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要求学生把调查实践作业和课堂上得到的奖励,课后收录到成长记录袋里。)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1)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
《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 认知基础
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接触8和9的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但学生对于8和9的认识还停留在潜意识上,对于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还缺乏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2、 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8、9的基数、序数含义及8、9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8、9的组成。(这也正是本节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直接为学生继续认识11—20各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系统认识数的过渡教材,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关键。
3、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 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二)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8、9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逆向思维和简单推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环保意识。
二、设计理念
1、 注重数学学习的联系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将学过的数排排队,就是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练习中又为后续知识8和9的加减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2、 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3、 注重数学思维的价值性。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分四大环节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 引——创设情境。
利用瑞安正在评文明城市这一时事,引出书上的主题图,渗透环保意识。
(二) 探——展开新课。
1、8、9的基数含义。
(1)找一找。(主题图)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
D、有8个小朋友。
E、 黑板下摆放着9盆植物。
F、 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G、有8个同学和1个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定方位来数。
(2)举一举。(生活实例)
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用到过8、9吗?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贴在黑板下方或在投影上展示。
(3)揭题:8和9的认识。
2、8、9的顺序。
(1)计数器。
逐一拨珠子,让学生数,提问:7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8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
(2)直尺图。
标上数字,顺着数,倒着数。请学生看着计数器和尺子图说说8、9分别排在哪里。
1、 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三幅点子图,说说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请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汇报:7<8 8="">7 8<9 9="">8 7<9 9="">7
4、8、9的序数含义。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图略)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把左边的8盆花圈起来。
在从右数第9盆花的上面画上△。
5、8和9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各写1行。
6、8和9的组成。
(1)把8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2)把9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你能分得又对又快吗?
(三) 练——巩固延伸。
1、 花儿竞开放。(图略)
先找到规律,然后在花或叶子上填上合适的数。
2、 花下藏着几?
( )( )7( )
(二) 理——回顾总结。
今天学到什么知识?学得开心吗?数学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你们进一步探索。
《8和9的认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7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想一想,8、9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8和9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大小。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③通过做游戏,向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教育。
④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由于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把课本中的主题图删掉,改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排一排”的游戏中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
< 8、8 > 7;8 < 9、9 > 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
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两个两个地数,如:1、3、5、7、9。2、4、6、8、10。
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探究新知
②揭开课题:直接导入课题。
<3>说一说
师:你能用8或9分别说一句话吗?
<4>比较大小
8>7 9>8 9>7
<5>教学8和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通过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圈 涂正方形和圆形加深印象.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认知基础
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接触8和9的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但学生对于8和9的认识还停留在潜意识上,对于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还缺乏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2、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8、9的基数、序数含义及8、9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8、9的组成。(这也正是本节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直接为学生继续认识11—20各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系统认识数的过渡教材,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关键。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8、9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逆向思维和简单推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环保意识。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数学学习的联系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将学过的数排排队,就是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练习中又为后续知识8和9的加减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2、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3、注重数学思维的价值性。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分四大环节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引——创设情境。
利用瑞安正在评文明城市这一时事,引出书上的主题图,渗透环保意识。
(二)探——展开新课。
1、8、9的基数含义。
(1)找一找。(主题图)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
D、有8个小朋友。
E、黑板下摆放着9盆植物。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G、有8个同学和1个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定方位来数。
(2)举一举。(生活实例)
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用到过8、9吗?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贴在黑板下方或在投影上展示。
(3)揭题:8和9的认识。
2、8、9的顺序。
(1)计数器。
逐一拨珠子,让学生数,提问:7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8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
(2)直尺图。
标上数字,顺着数,倒着数。请学生看着计数器和尺子图说说8、9分别排在哪里。
1、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三幅点子图,说说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请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汇报:7<88="">78<99="">87<99="">7
4、8、9的序数含义。
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图略)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把左边的8盆花圈起来。
在从右数第9盆花的上面画上△。
5、8和9的书写。
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各写1行。
6、8和9的组成。
(1)把8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2)把9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你能分得又对又快吗?
(三)练——巩固延伸。
1、花儿竞开放。(图略)
先找到规律,然后在花或叶子上填上合适的数。
2、花下藏着几?
()()7()
(二)理——回顾总结。
今天学到什么知识?学得开心吗?数学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你们进一步探索。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2)
——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
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
(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要求学生把调查实践作业和课堂上得到的奖励,课后收录到成长记录袋里。)
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7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想一想,8、9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8和9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大小。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③通过做游戏,向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教育。
④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由于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把课本中的主题图删掉,改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排一排”的游戏中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
< 8、8 > 7;8 < 9、9 > 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
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两个两个地数,如:1、3、5、7、9。2、4、6、8、10。
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②揭开课题:直接导入课题。
<3>说一说
师:你能用8或9分别说一句话吗?
<4>比较大小
8>7 9>8 9>7
<5>教学8和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通过练习来巩固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圈涂正方形和圆形加深印象.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不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3)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开学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数学学科上,他们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拍手数数”,要求是“老师拍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拍手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9的认识的编排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主题图上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了,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所以数的时候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第二个活动是听“听数字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学习氛围非常得好。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我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度,而更应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比如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从学生反馈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2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多媒体课件、学习纸等。
【教学设想:在思路上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一样,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这是哪儿呀?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我们的校园好美好漂亮呀!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习同学们多幸福呀,我们要好好学习呀!美丽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8、9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能够数出表示有8和9的个数的物体。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小结: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到不爬树不摘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学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个数的数数,使学生掌握对基数的理解。】
(二)、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顺序的练习,掌握数的顺序。
(三)、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对点子图的理解比较,能够掌握对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数字教材出示书中练习题。
2、把做好的练习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
3、打开数字教材看微课。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 9
7<8? 8<9? 7<9
8>7? 9>8? 9>7
8和9认识的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一点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4
学习8、9这课时,我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谐,因此我就从创建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本节课上完后,感慨很多。1.可能内容较多,整体上时间较紧,学生有点吃力。2.在教学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设计了练习课,发现学生对序数和基数还是容易混淆,于是我就采用游戏的方法来达到效果。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和从右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基数和序数。3.学生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总结出规律,效果很好。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6
1、 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上。”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
2、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
3、营造师生互动,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
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本节课虽然秉持“以生为本,以本为源”的理念,但在对序数与基数融合辨析上还尚不清楚和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8和9,认为学生在学前班都已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跳的写法及其下笔顺序,造成了重点的疏漏。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7
这周上了一节新授课8和9的认识,感觉学生反应和理解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总体还是不错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探究了知识的获得。教学开始用数学王国里的故事引入;数学王国里可热闹了,数字宝宝们都在玩游戏呢!数字0感觉自己太胖了,于是在腰间扎了一根腰带,大家想数字0会变成几呢?对,8.数字6看见了嘲笑他说:“想减肥太容易了多运动就好啦,看我来给你倒立吧。”数字6倒立后,数字0宝宝也笑着说“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同学们猜数字6会变成几呢?对,9。用故事引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孩子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在教学主题图时,认识了8和9基数的含义,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数量是8和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是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利用直尺图,计算器,点子图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索、交流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计算器让那个学生自己数发现是7个珠子,继续拨珠子,7加一个珠子是8,得出8比7多1,也就是7比8少1。再体会由8--9的拨珠过程。在数点子图时,让学生将三个数进行用以前学过的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7<8和8<9,并问学生其他情况,发展学生的反向思考能力。
还有不足和困惑,对于8和9的写法,到底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值得探讨。另外对于评价机制,应该重视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而且评价用语应及时到位,不然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还应注重灵活性,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言。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8
今天这节课,自己感觉上得一般。由于准备得比较仓促,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有些环节,不知该如何衔接,导致无话可说,使得环节过渡显得比较突兀,如在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后,不知该如何过渡到教学8、9的组成。原先准备要讲解8、9的写法,后来也忘记提了。根据实际观察,很多学生8、9的写法是错误的,以后还是要补一补这两个数字的写法,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
在以前教学数字的组成的时候,也比较强调有序分这个概念,因此以为今天不用再进行强调,学生自然会应用。可能是由于前段时间插了另外两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些遗忘,导致他们今天未能很好的应用。看来,有时备学生比备教材更重要。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9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0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数的时候要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有引导,但可能我语速太快没有说清楚,部分学生没按顺序数。还有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学生准备学具小木棒,圆和三角形图形让他们摆一摆,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占用课时太长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比较大小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子图让学生到讲台当一位学生来数来比较大小,一位来评价学生比较的是否正确,这样做让学生更印象深刻。
整节课来说我课前教学准备充分,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课堂纪律也非常好,教学助手运用较熟练,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孩子的评价机制太过单一,评价不够及时,语言不够精炼,语速太快。教学方法应该在灵活一些贴近生活,让他们数一数教室或者身边的事物数量,从而感受数学贴近生活。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1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上,我没有处理好板书。我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板书的,没有系统性。7〈 8 9 〉8
8〈 9 8 〉7
7〈 9 9 〉7
如果当学生自己选择了两个数,并且运用〈或〉说出了一个式子。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还是这两个数,你还能用另外一个符号来连结吗?这样,可能学生就会比较有序地说出,也可以从对比中发现两个数的关系。一次选择就让学生会用两种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板书也不会让人感觉很乱。
7〈 8 8 〉7
8〈 9 9 〉8
7〈 9 9 〉7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另外对于评价机制,我自问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但在上课时,奖励上也有些不公*。如在做摘苹果的练习时,我是一道题奖励一个苹果,但没有考虑到题目的难易程度,有些很容易的题目,学生也是得到一个苹果,而有些很难的题目,也是一个苹果。奖励要体现公*,在一堂课上,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长此以往,如果奖励不公*,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本来奖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如果不公*,反而会适得其反。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2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
1、本节课拖堂5分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可能是教学内容较多,在新课中就有许多练习,整体上时间已经比较紧凑了。
第二,在两个环节上个人认为还处理不当,导致时间浪费过多。一是学生收集的信息中有一个关于8和9的小故事,这在试教时是没有的,因为两个班学生收集的信息不同。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于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一下,也浪费了1分钟时间,虽然感觉这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如此紧凑的前提下,也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去了解。另外,在处理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怕读题太费时间,但结果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对这一题解决得并不理想,也许读一读题目,效果会好很多,毕竟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我对低段教学经验不足,总是忽略这个问题,这是今后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2、8和9的书写环节应该调整在揭题之后。
这是吴老师给我提的第一个建议,我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很明显,但自己之前却没有考虑到,而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看到课本上的顺序是这么安排的,就这么死板地去教,可见自己处理教材上还应考虑得更周全些。
吴老师的建议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比如在理解8、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时,我是通过数花朵一题来完成的,但由于没有读题,学生反馈情况不太理想,吴老师建议我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请从右数8个学生站起来。这样的方法既直观又生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和第几”,从而突破难点。遗憾的是我只能将吴老师的建议带回我*时的课堂深化下去,感谢的是有这么多专家及同事给出中肯的建议,让我学到更多!包括黄校长,亲临我的试教,悉心指导;还有吴老师的谆谆指导,总是让我受益匪浅,而面对这所有的一切,我只有更快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个人觉得自己此次准备仓促,也暴露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设计上,还没有特别创意的设计。又如以往对于教研课,我都至少试教2次,而本次只教了1次,所以也足以看出自己的功底还不够,以后应朝着“精教”的方向去努力。另外,本节课我都采用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后面的练习设计也都在“花”上下功夫,但给人的感觉却有些视觉疲劳,可见我的情境没有连贯好。借着此次机会给自己提出一个忠告:不要忽视每一节课,不要因为这是一节普通的教研课而不够重视,我需要的是初上讲台时的那种执着和不懈的努力。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正视不足,不断改之,方为上策!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3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 ““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4
《8和9的认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认识8和9;二是学会书写8和9。虽然在设计环节比较细,但也显示出教学步子比较小,内容上没有体现出一定的深度。这可能和当时构思这节课的时间比较早有关系,根据当时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能力、动手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实际水*,我觉得在40分钟内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想法就是把这一内容上实、上细,免得因为内容太多而走过场。不过因为自己的惰性,也没有及时去了解学生现在的实际水*,就只是在小范围作了调整。所以到那天上午上出来的课,自己也感觉内容有点单薄,因为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及能力是天天变化的,我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4)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上,我没有处理好板书。我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板书的,没有系统性。7〈 8 9 〉8
8〈 9 8 〉7
7〈 9 9 〉7
如果当学生自己选择了两个数,并且运用〈或〉说出了一个式子。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还是这两个数,你还能用另外一个符号来连结吗?这样,可能学生就会比较有序地说出,也可以从对比中发现两个数的关系。一次选择就让学生会用两种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板书也不会让人感觉很乱。
7〈 8 8 〉7
8〈 9 9 〉8
7〈 9 9 〉7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另外对于评价机制,我自问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但在上课时,奖励上也有些不公*。如在做摘苹果的练习时,我是一道题奖励一个苹果,但没有考虑到题目的难易程度,有些很容易的题目,学生也是得到一个苹果,而有些很难的题目,也是一个苹果。奖励要体现公*,在一堂课上,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长此以往,如果奖励不公*,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本来奖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如果不公*,反而会适得其反。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2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 ““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3
作为新教师,通过这次数学的公开课,我真是受益匪浅。从备课、修改教案、准备课件、上课、评课,这一次经历是我这学期学到最多知识的,最重要的一次。这堂课是《8和9的认识》,下面是评课老师们给我的几点建议,也是我上课后的几点感悟,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1.教师应怎么上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是对课时目标的把握。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既符合新课程,又让学生学得扎实。
2.教师的关键是语言上指导,在我认为,教学上的语言可分为:指导性语言和启发性。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对于指导性语言,我把握的还可以。对于启发性语言,我还欠缺,在整个教学中未能把学生达到高涨。本来在教案中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本想在这个游戏使学生达到高潮,可是在上课过程中的,漏掉了这个环节。这个以后需要更加注意。
3.数学教师的教态应富有激情,会哄小孩子,使每个人都活起来。语调应抑扬顿挫,这样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长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基础,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应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5.在做课件时,对于主题图的设计没有考虑的太多,结果图太小,不够清楚,下次应更注意点。
6.在上课过程中,由于紧张,忘了画9个0,当时我并没有把把9写好了再画,在这点上我,也学习到了教学过程中应随机应变。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学到了很多教学上的技能和方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4
《8和9的认识》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5
学习8、9这课时,我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谐,因此我就从创建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6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7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在上课和评课中,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目标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4、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游戏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很仔细,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
三、创设生动、有趣并且“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个与第9个”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结合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习。今后这一点我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对学生学习有干扰作用。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8
这周上了一节新授课8和9的认识,感觉学生反应和理解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总体还是不错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探究了知识的获得。教学开始用数学王国里的故事引入;数学王国里可热闹了,数字宝宝们都在玩游戏呢!数字0感觉自己太胖了,于是在腰间扎了一根腰带,大家想数字0会变成几呢?对,8.数字6看见了嘲笑他说:“想减肥太容易了多运动就好啦,看我来给你倒立吧。”数字6倒立后,数字0宝宝也笑着说“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同学们猜数字6会变成几呢?对,9。用故事引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孩子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在教学主题图时,认识了8和9基数的含义,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数量是8和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是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利用直尺图,计算器,点子图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索、交流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计算器让那个学生自己数发现是7个珠子,继续拨珠子,7加一个珠子是8,得出8比7多1,也就是7比8少1。再体会由8--9的拨珠过程。在数点子图时,让学生将三个数进行用以前学过的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7<8和8<9,并问学生其他情况,发展学生的反向思考能力。
还有不足和困惑,对于8和9的写法,到底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值得探讨。另外对于评价机制,应该重视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而且评价用语应及时到位,不然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还应注重灵活性,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言。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多媒体课件、学习纸等。
【教学设想:在思路上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一样,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这是哪儿呀?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我们的校园好美好漂亮呀!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习同学们多幸福呀,我们要好好学习呀!美丽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8、9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能够数出表示有8和9的个数的物体。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小结: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到不爬树不摘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学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个数的数数,使学生掌握对基数的理解。】
(二)、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顺序的练习,掌握数的顺序。
(三)、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对点子图的理解比较,能够掌握对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数字教材出示书中练习题。
2、把做好的练习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
3、打开数字教材看微课。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 9
7<8? 8<9? 7<9
8>7? 9>8? 9>7
8和9认识的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一点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0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数的时候要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有引导,但可能我语速太快没有说清楚,部分学生没按顺序数。还有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学生准备学具小木棒,圆和三角形图形让他们摆一摆,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占用课时太长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比较大小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子图让学生到讲台当一位学生来数来比较大小,一位来评价学生比较的是否正确,这样做让学生更印象深刻。
整节课来说我课前教学准备充分,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课堂纪律也非常好,教学助手运用较熟练,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孩子的评价机制太过单一,评价不够及时,语言不够精炼,语速太快。教学方法应该在灵活一些贴近生活,让他们数一数教室或者身边的事物数量,从而感受数学贴近生活。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1
开学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数学学科上,他们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拍手数数”,要求是“老师拍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拍手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9的认识的编排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主题图上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了,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所以数的时候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第二个活动是听“听数字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学习氛围非常得好。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我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度,而更应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比如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从学生反馈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2
《8和9的认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认识8和9;二是学会书写8和9。虽然在设计环节比较细,但也显示出教学步子比较小,内容上没有体现出一定的深度。这可能和当时构思这节课的时间比较早有关系,根据当时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能力、动手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实际水*,我觉得在40分钟内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想法就是把这一内容上实、上细,免得因为内容太多而走过场。不过因为自己的惰性,也没有及时去了解学生现在的实际水*,就只是在小范围作了调整。所以到那天上午上出来的课,自己也感觉内容有点单薄,因为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及能力是天天变化的,我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3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同时也作为了综合组的教研课,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
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
对学段目标与课时目标的理解还不够清楚,如情感目标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这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个目标定的过高,也就显得不实际了,它应该是在学生长期的学习中不断强化生成的。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数数、数序与比大小、基数与序数、数的组成、8 和9的书写。其实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形式,为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听中数数”,利用一对小铃铛,做了一个“谁是顺风耳”的游戏,要求是“老师敲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敲铃是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 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学生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 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听“听铃声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往往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而没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想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
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我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图学生说的形式,这样做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这是一题很好的开放题,应该让学生自己来表达,让他们打乱顺序来说,如“5的后面是6”、“最后一个是9”这样的形式能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 个桃子与第9个桃子”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吃第9个桃子为什么吃不饱?”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积极思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在教学数的组成时,通过“动物园里有两只可爱的小猴子,老师买了8 个桃子去分给它们吃,想一想,老师可以怎么分?”这样一个情境,设想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来揭开数的组成。结果学生反而被情境所干扰,由于考虑到了分的公*性而在“4和4”、“5和3”徘徊,只想出了一两种分法,最后在老师的一再提醒之下,才说出了其它的方法。说明这个情境并不合适,可能还是用“两只盘子”来分的效果要好。这就让我想到了创设情境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利用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习。今后这一点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有干扰作用。还有就是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这节课我在这一点虽然提到,但不够重视。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能让学生更好的建构起数的组成,这也是我要注意的,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认真思考。
在课的结尾时,我设计了“用数字画画”,但由于时间有限,我把这块内容放到了课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设计。我觉得自己在*常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时间不够”,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今后在这方面要多思考,多学习。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4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本节课上完后,感慨很多。1.可能内容较多,整体上时间较紧,学生有点吃力。2.在教学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设计了练习课,发现学生对序数和基数还是容易混淆,于是我就采用游戏的方法来达到效果。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和从右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基数和序数。3.学生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总结出规律,效果很好。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5
今天这节课,自己感觉上得一般。由于准备得比较仓促,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有些环节,不知该如何衔接,导致无话可说,使得环节过渡显得比较突兀,如在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后,不知该如何过渡到教学8、9的组成。原先准备要讲解8、9的写法,后来也忘记提了。根据实际观察,很多学生8、9的写法是错误的,以后还是要补一补这两个数字的写法,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
在以前教学数字的组成的时候,也比较强调有序分这个概念,因此以为今天不用再进行强调,学生自然会应用。可能是由于前段时间插了另外两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些遗忘,导致他们今天未能很好的应用。看来,有时备学生比备教材更重要。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 (菁选2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二、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
2、新授
(1)出示挂图,学习数8和9。
(2)出示直尺,教8和9的数序。
(3)借助计数器和点子图教授8和9的大小比较。
(4)学习8和9的写法。
(5)学习“几”和“第几”。
(6)学习8和9的组成。
3、巩固练习。
4、做游戏巩固“几”和“第几”。
5、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充分利用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8、8>7;8<9、9>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在教授8、9的书写时采用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独立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巩固数数8和9,让学生从各自的袋子中数出8或9根小棒,通过动手摆一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5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第一题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正数和倒数。第二题,连线,要求学生按照从1到9的顺序连线。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突出8、9的认识,采用主题挂图。简单而突出重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精心安排。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三大部分: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新授中安排各个环节恰当。
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是,我充分利用了挂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
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直尺。学生通过学习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整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
在比较9以内的大小时,我使用了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使学生在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非常直观的了解到9大于8,8小于9。
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让班级中的一个小组起立,听老师口令,“请从前往后的第8个同学站起来!”“请从前往后的8个同学站起来!”这样的安排,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区别。
本节课也有几处需要改进:
1、复习这一教学环节,安排的内容有点太多,复习的立体图形和*面图形这一环节和本课没有关系,舍去更好。
2、本节课安排的知识点偏多,时间安排上比较紧,8和9的组成放到下一节课教授更好。
3、上课过程中,应注意整顿课堂纪律,在教授本课关键处应有意识的停下来,根据需要,整顿一下纪律。
4、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和学生眼神的交流,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
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的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把左边的8只蝴蝶圈起来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特点的活动内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采取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一个动人的故事8减肥,6倒立拉开序幕,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更为主动了。
2.教学中收获“教”、“育”。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突出体现“教”、“育”,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我适时将环保教育、热爱劳动精神等都自然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做到“教”“育”兼得。
四、说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了解8、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
五、说重难点
1.正确书写8和9。
2.区别8和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六、说教法、学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充分利用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7后面添上1是8,8后面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8、8>7;8<9、9>8。从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实际操作法
为了巩固数数8和9,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数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3.自主学习: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知。充分体现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结果,它变成了几?(8)
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
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初步建立8和9的数感
(1)出示教学主题图。老师这里有一张校园图,你在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他们各有多少?
(2)教师小结:校园两旁树木的棵树,花坛里的花的朵数,黑板上字的个数还有学生的人数,他们的个数都是几?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而黑板下花的盆数,花坛中蝴蝶的只数还有所有劳动的人数都是几?那我们就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
(出示数字8和9)
2.寻找身边的8和9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8和9的身影。你们能在我们的班级和校园中找到数量是8和9的物体吗?你能在老师的这些图片中找到它们吗?(出示图片)
3.深度体验拼摆8和9
(1)请拿出8根小棒,同桌互相数一数。
(2)如果要拿出9根,还要拿出几根小棒就是9?(1根)生再拿一根。
(3)用9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同桌互相欣赏。
(4)教师发出指令,请同学们在8个数之内将小棒收放好。
(三)教学8和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1)教师用计数器拨珠子,让同学们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直尺图: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引导学生顺读,倒读。
(3)请同学们看着直尺上的数,回答老师的问题。
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7的后面是谁?7和9的中间是多少?
(4)教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教师演示
(2)通过刚才的点子图,你能很快的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吗?
(四)8、9的序数含义
1、出示51页习题,先请学生读题目,再按要求作答。提醒学生注意基数与序数的区别。(通过让学生涂色练习,让学生掌握区分8、9的序数和基数,正确区分左、右。)
2、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五)数字8,9的书写
1.指导观察
师:已经认识了8和9,你觉得8和9像什么?(8像葫芦,9像气球)
2.师展示8,9的书写笔顺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
学生边观察师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字处连接,一笔写成。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
3.完成课本上8、9书写练习。
(六)本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个数字?我们学习了8和9的基数含义,在数字排列中的顺序和大小,又学习了它们的序数意义,还学习了它们的写法。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老师希望今后的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能这样出色好吗?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6)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8和9的认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8和9的认识》1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学生分析
班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这个话题切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
(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8和9”的认识》说课稿3篇(扩展7)
——小学数学《锐角和钝角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锐角和钝角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有各种各样的角,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会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析各种角。
3、结合生活情景,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尺子画出各种角。
4、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操作法。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力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得出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的结论。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一步步达到学习目的。为使教学更直观、简明,我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图让学生找角,辅助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张笑脸为奖励,极大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说学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为此我努力作到“授人以渔”。首先从学生的已知出发,让学生观察,主动获取知识。如找到学过的角。其次,让学生合作交流、比较,引入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从而会区分三种角,最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角,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并且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复习铺垫。第二环节:探究新知,认识锐角和钝角。第三环节:巩固练习,丰富感知。第四环节:思维拓宽。
1、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根据儿童的特点,先出示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兴趣。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角,并让学生说说对角已有哪些认识,达到复习铺垫的目的。并为下一环节为角分类,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2、探究新知,认识锐角和钝
锐角和钝角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缘于学生对角和直角已有一定的认识,能从大大小小的角中,应用工具三角板找出直角来,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把大小不同的角分类,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一步步引入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这样让学生从浅到深,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3、巩固强化
在学生知道了“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做角,体会三种角的不同;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实物画上找角。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角,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自己喜欢的角,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学到知识的乐趣。
4、思维拓宽
电脑显示几副以角为轮廓线的图,让学生在一次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说学生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始终站到主体地位,从说到做,又从做到说,说动结合,既轻松又愉快的达到学习的目的。
推荐访问:说课稿 《“8和9”认识》说课稿3篇 《 8和9的认识说课稿定稿
[《“8和9”认识》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 2023竹影说课稿【10篇】(精选文档)
-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五篇(范例推荐)
- 2023年度三峡说课稿五篇
- 2023年部编版匆匆说课稿3篇
- *天空说课稿五篇(精选文档)
- 2023《岳阳楼记》说课稿【完整版】
- 《彩墨游戏》说课稿3篇【优秀范文】
- 特殊考试说课稿【完整版】
- 逛商店说课稿,菁选2篇
- 建国大业观后感_31
- 小学生阅兵仪式观后感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2022
- 《洞》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完整)
- 《《傅雷家书》》读后感模板6篇
- 2023年《小男孩》观后感
- 2023年《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通用6篇
-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多篇 【完整版】
- 2023年《病》读后感模板(全文完整)
- 2023年度《读书》演讲稿500字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