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0篇】

时间:2023-01-04 08:50:07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  20**年5月23日,由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联合承办第九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正式开始,此活动以“阳光、友善、和谐、健康”为主题,倡导学生关注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0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

  20**年5月23日,由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联合承办第九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正式开始,此活动以“阳光、友善、和谐、健康”为主题,倡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形成关爱心灵的校园氛围。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广大学生踊跃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悬挂横幅,发放心理健康宣传单

  在文科楼与学生汉餐门口分别悬挂了以“我爱我,和谐心灵,健康成才”、“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的横幅。

  本次共印制彩色宣传单5000份,传单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帮助”、“宁夏师范学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简介”、“大学生如何提高人际关系能力”。由大学生心理协会的学生以一个宿舍6份的方式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当遇到心理困惑时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调节。

  二、心理健康讲座

  (一)“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讲座

  20**年5月27日晚在文科楼320教室举办了“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讲座。20**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全体学习聆听了本次讲座。

  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李芳霞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之句展开了本次讲座。通过对情绪认识的讲解向同学们讲述了不良情绪的影响,并教会同学们如何识别情绪,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李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现场笑声连连,掌声不断。

  通过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学生不仅对情绪有了新的认识,也学会如何调控自身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本此讲座加强了院系学术交流的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爱的成长”心理健康讲座

  20**年6月5日下午2:30,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刘桂文老师,在逸夫楼312为化工学院20**级学生开展关于“爱的成长”的讲座。讲座共分四部分的内容,第一,如何理解爱情;第二,如何在爱中成长;第三,大学生的恋爱观;第四,爱的能力的培养。

  讲座开始,刘老师先播放一段歌曲“最浪漫的事”,在美妙的音乐的映衬下,引出了“爱的成长”的话题,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刘老师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解关于对爱情的理解,大学生如何鉴别真正的爱情,如何让爱情保鲜,如何正确看待分手及怎样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帮助大家解决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与困惑。这次讲座使大家对爱情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白了想要对别人付出爱,自己就应该储存爱,爱身边的人,从爱自己开始!本次讲座受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

  三、开展以“提高人际关系能力训练营”为主题的团体辅导

  20**年6月6日下午4:30,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刘桂文老师,在逸夫楼模拟法庭举行了以“提高人际关系能力训练营”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政法学院的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刘桂文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测验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同学们之间的团结情况,通过刮大风、滚雪球、棒打薄情郎等游戏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行为敏捷程度。刘老师细心指导,同学们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活动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游戏结束后,刘桂文对本次活动做了简要的"总结,向同学们指出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总之,在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处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心理健康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职能,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对于提升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2

  大学生通过全程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使大学生有效地获得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那么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之后是否会总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符合人的此能力成长规律的方式,开掘人内在的心理潜能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既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将其生命价值内化,增强他们对生命和健康价值的认知,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育他们适应复杂社会环境并增强自身幸福感的能力和品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三个概念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厘清: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心理问题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每个个体选择以怎样的心态面对问题的过程;心理困惑是指心理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徘徊、犹豫、迷惑的状态,这时需要心理教育和干预;心理疾患就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偏离了“正常状态”,其行为已经对自我发展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专业咨询和帮助。

  在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把握好系统性原则和学生主体原则;需要着力于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心理卫生学有两大基本任务:

  1、客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2、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三大积极心理的品质:

  1、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

  2、能促进工作和学习绩效的提高;

  3、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并且将这些心里品质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智慧――认知的力量;勇气――情感的力量;仁爱――人际的力量;公正――公民的力量;节制――避免极端的力量和超越――精神信念的力量。了解积极心理学促使我们在反思自身具有哪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帮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技巧,包括用PQ4R法培养学生爱好学习的习惯,用PMI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洞察力等。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掘学生所觉有的优点,鼓励他们充分地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恰当地采用共情的方法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效果,通过合理的归因和积极人文素质的培养,达成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目的。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途径有:

  (一)营造积极心理气氛,

  (二)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团队的写作能力,

  (三)开创心理拓展训练,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四)通过讲座、班会、各类宣传等开阔思路,全方位积极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三、团体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一)基本理论

  团体是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的工作群体......团体的工作任务必须通过其成员共同努力、积极协同方能完成,其绩效水*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人的集合不等于团体,人要组成一个团体,需要通过良好的组织和配合,实现“绩效水*”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才能叫做团体。团体的特征应该包括:有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相互交往和依存,分享和参与,相互理解,相互影响。

  团体对团队成员既有社会助长的作用,又有社会懈怠和去社会化的作用。为避免团队的负面影响,应注意团队所有人的参与感,并且建议团队规模在8-12人为宜,超过20人就很可能会出现次小组或其他负面现象。

  按团体结构分类,团体可分为结构性团体和非结构性团体;若按团体的开放程度分类,可分为封闭式团体和开放式团体,按成员的构成可分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并且,在团体辅导中要注意豪猪原则和方舟原则。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对空间的把握,特别注意影响沟通的因素,处于第一位的是团体与地位,辅导中要注意团体的大小、次团体、情感联结、使用暗示与增强等技巧。

  根据领导中心与团体中心的类型,可将团体分为自由型、圆圈型、辐射性和热椅子型四种。其中,自由型最好,因为该类型的团体成员根据团体过程中的现象自由沟通,可充分地表达团体成员的意见,实现最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沟通效果达到最好。

  吸引成员的因素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团体成员的期待,此外要让成员感到安全,注意团体间的比较和团体资源的吸引力。培养团体凝聚力,需要通过明确团队任务、积极角色的规范、成员有授权感、合作与沟通,最后达成团队目标等步骤方可实现。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把握社会控制的度。影响社会控制的因素第一是成员地位,其次是成员在团队里的角色和团队规范的制定与遵守。但是,做团体辅导时也要注意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如团体盲思和社会性懈怠。在辅导员做团体辅导时,更常见的是社会性懈怠问题,可通过选择动机较强的成员、团体规模保持适当、明确成员任务,及时评价成员的表现和贡献等途径来降低社会性懈怠的危害。

  (二)实践操作

  一般而言,团体活动由1―2名组长主持(若有副组长,则坐在组长对面最好),由10名或更多成员组成(团体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如10人,大家围坐成一圈最好,并且,最好男女相间而坐,权力*衡的状况最佳)。

  团体活动的过程(以10次为例)包括:

  1、准备主题;

  2、建立关系(在第1―2次团体活动中完成);

  3、过渡(第3―5次);

  4、工作(第6―9次);

  5、开放讨论,最后一次收尾。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每次2-3小时为佳。团体活动/辅导一定要有开始、一定要有主题,一定要有结束。

  四、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甄别与干预

  心理学的三大使命:

  (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

  (2)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

  (3)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对辅导员而言,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发展、教育和预防”工作,帮助全体学生发展自我,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预防或减少心理疾患。其次是协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心理危机、心理问题,合理帮助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包括:

  1、症状检查标准(通过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理测验完成),

  2、数理统计标准(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准),

  3、内省经验标准(以病人的主观体验和观察者的体验为准),

  4、社会文化与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

  对于缺少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而言,可用以下常识性标准来区分:

  1、言谈、思维和行为的怪异,

  2、情绪体验和表现过分,

  3、自身功能的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判断的时候要注意文化背景、社会准则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及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惊恐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分别讲了这些心理疾病的特征、识别方法、风险和应对策略,增进了我的知识,有助于我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碰到问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当然,面对心理疾患的时候仍要小心,毕竟我并不专业。

  心理危机的分类:发展型危机、境遇型危机和存在型危机。产生心理危机时,一般有两种反应:交感反应(唤起与过度唤起)和副交感(迷失)反应(低唤起或缺乏唤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做危机评估,即是否有即刻的危险和稳定性如何,是否能在此时此刻进行干预工作。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自杀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因此我特别注意了学生自杀的评估要点:

  1、目前自杀表现

  2、精神疾病

  3、既往史

  4、心理社会状况

  5、个人优势和弱点。

  当然,碰到自杀问题的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必须依靠学校、*机关的专业力量,*时经常保持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联系,遇到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和*机关,联系相关部门寻求支持,依靠团队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

  进行危机干预时,也要注意相关原则:及时预警原则、生命第一原则、亲属参与原则、全程监护原则和分工协作原则。

  五、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与情绪纾解

  压力是源自于负荷的超载。辅导员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由于他们特殊的工作性质,面临的压力常常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如学生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学生违纪等。但是,内在压力源才是最大的压力。其实,在工作中,既不要让自己没有压力,也不要让自己的压力过大,而是要让自己处在合理健康的压力范围内。

  压力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寻求自身心理状态的动态*衡。为此,可采用正向情绪调节法,多转变观念和态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有意识地注重用积极态度看问题等调节手段,实现内心和谐。建立健康动态*衡的工作模式,知道为什么工作和生活。

  六、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多讲一点关于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容易碰到的问题。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能力(心理素质),包括:

  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积极的心态;广泛的兴趣;良好的情感情绪;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清晰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有获取知识并整合的能力;自我调节力、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等。

  辅导员群体应修炼和提升这些能力,提升知识素养,提升职能品质、情绪情感品质、需要与动机品质,及提升自我意识等为重点。那么,怎么提升呢?通过学习、积累、更新,通过实践,通过思考总结,通过升华等方式来实现。

  对多数辅导员而言,工作中既面临专业性不足的困境,也面临需要调节好自身心理状况的问题。通过明晰与职业心理能力相关的心理素质,把握好提升自我心理能力的途径,有助于保持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辅导员处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如果是带大一新生,还要正确对待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结果,正确处理自身的角色冲突,区别好心理问题、发展性问题、情绪缺陷和人格缺陷等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区别。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党团工作、班级建设、文化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教育引导的融合等八个方面的融合,对做好辅导员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3

  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心里健康的维护与调适》,在老师的认真教授下,虽然只有一个星期只有一次的课,但是通过上课我还是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它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让我有了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好奇心。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对于心理学的求知欲望会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探索,去了解。 在刚接触到心理学这门课的时候,相信会有很多的人和我有一样的疑惑,什么是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健康学的意义与用处是什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这些疑惑找到了答案。

  首先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人的基本追求,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在健康与某些事物不能兼得时,应该首选健康,因为只有“留在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进步和深入。因此,健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再者,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称之精神健康,是相对于躯体健康的概念,一般来说对其理解并不存在多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要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一个简明的定义和完整的标准绝非易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对人类影响的广泛性,关于心理健康形成了众多的定义和标准。但至今尚没有一个简明,公认或统一的说法。

  说完了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再说到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的益处,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很好的帮助了我适应大学生活。刚进入大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有着很多心理问题。首先是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中学阶段,我有一个具体目标:考大学。随着“上大学”这个直接、实在、确定的目标实现,我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是由于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所以,确立目标时产生了许多心理冲突。首先,“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我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衡,引起心理冲突。

  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另外就是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高中时候我是班上的佼佼者,我带着优越感和自豪感踏入大学校园,但很快我发现,在强手如林又需要较好自理能力的新环境中自己的优势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面对挫折的自卑感。还有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冲突。理想中的我是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的,因为社会对我的期望很高,也与我自己曾经优越的地位有关。而现实中的社会认同是不以自己的设计为转移的,当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时,我不免会产生产生心理冲突。

  刚开始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以前我处理问题我总是比较武断,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更听不进任何批判意见,对别人也缺乏信任感。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我开始尝试着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我开始感受到思想交流的乐趣,虽然还是会偶有摩擦但是那是思想碰撞的火花。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我的人缘又慢慢好起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感谢这门学科,也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的大学生活有了另一种色彩,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走向一个光明而广袤的未来,未来的征途我已踏上……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4

  大学生通过全程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使大学生有效地获得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那么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之后是否会总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符合人的此能力成长规律的方式,开掘人内在的心理潜能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既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将其生命价值内化,增强他们对生命和健康价值的认知,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育他们适应复杂社会环境并增强自身幸福感的能力和品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三个概念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厘清: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心理问题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每个个体选择以怎样的心态面对问题的过程;心理困惑是指心理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徘徊、犹豫、迷惑的状态,这时需要心理教育和干预;心理疾患就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偏离了“正常状态”,其行为已经对自我发展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专业咨询和帮助。

  在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把握好系统性原则和学生主体原则;需要着力于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心理卫生学有两大基本任务:

  1、客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2、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三大积极心理的品质:

  1、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

  2、能促进工作和学习绩效的提高;

  3、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并且将这些心里品质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智慧――认知的力量;勇气――情感的力量;仁爱――人际的力量;公正――公民的力量;节制――避免极端的力量和超越――精神信念的力量。了解积极心理学促使我们在反思自身具有哪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帮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技巧,包括用PQ4R法培养学生爱好学习的习惯,用PMI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洞察力等。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掘学生所觉有的优点,鼓励他们充分地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恰当地采用共情的方法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效果,通过合理的归因和积极人文素质的培养,达成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目的。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途径有:

  (一)营造积极心理气氛,

  (二)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团队的写作能力,

  (三)开创心理拓展训练,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四)通过讲座、班会、各类宣传等开阔思路,全方位积极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三、团体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一)基本理论

  团体是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的工作群体。团体的工作任务必须通过其成员共同努力、积极协同方能完成,其绩效水*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人的集合不等于团体,人要组成一个团体,需要通过良好的组织和配合,实现“绩效水*”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才能叫做团体。团体的特征应该包括:有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相互交往和依存,分享和参与,相互理解,相互影响。

  团体对团队成员既有社会助长的作用,又有社会懈怠和去社会化的作用。为避免团队的负面影响,应注意团队所有人的参与感,并且建议团队规模在8—12人为宜,超过20人就很可能会出现次小组或其他负面现象。

  按团体结构分类,团体可分为结构性团体和非结构性团体;若按团体的开放程度分类,可分为封闭式团体和开放式团体,按成员的构成可分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并且,在团体辅导中要注意豪猪原则和方舟原则。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对空间的把握,特别注意影响沟通的因素,处于第一位的是团体与地位,辅导中要注意团体的大小、次团体、情感联结、使用暗示与增强等技巧。

  根据领导中心与团体中心的类型,可将团体分为自由型、圆圈型、辐射性和热椅子型四种。其中,自由型最好,因为该类型的团体成员根据团体过程中的现象自由沟通,可充分地表达团体成员的意见,实现最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沟通效果达到最好。

  吸引成员的因素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团体成员的期待,此外要让成员感到安全,注意团体间的比较和团体资源的吸引力。培养团体凝聚力,需要通过明确团队任务、积极角色的规范、成员有授权感、合作与沟通,最后达成团队目标等步骤方可实现。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把握社会控制的度。影响社会控制的因素第一是成员地位,其次是成员在团队里的角色和团队规范的制定与遵守。但是,做团体辅导时也要注意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如团体盲思和社会性懈怠。在辅导员做团体辅导时,更常见的是社会性懈怠问题,可通过选择动机较强的成员、团体规模保持适当、明确成员任务,及时评价成员的表现和贡献等途径来降低社会性懈怠的危害。

  (二)实践操作

  一般而言,团体活动由1——2名组长主持(若有副组长,则坐在组长对面最好),由10名或更多成员组成(团体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如10人,大家围坐成一圈最好,并且,最好男女相间而坐,权力*衡的状况最佳)。

  团体活动的过程(以10次为例)包括:

  1、准备主题;

  2、建立关系(在第1——2次团体活动中完成);

  3、过渡(第3——5次);

  4、工作(第6——9次);

  5、开放讨论,最后一次收尾。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每次2—3小时为佳。团体活动/辅导一定要有开始、一定要有主题,一定要有结束。

  四、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甄别与干预

  心理学的三大使命:

  (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

  (2)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

  (3)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对辅导员而言,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发展、教育和预防”工作,帮助全体学生发展自我,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预防或减少心理疾患。其次是协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心理危机、心理问题,合理帮助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包括:

  1、症状检查标准(通过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理测验完成),

  2、数理统计标准(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准),

  3、内省经验标准(以病人的主观体验和观察者的体验为准),

  4、社会文化与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

  对于缺少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而言,可用以下常识性标准来区分:

  1、言谈、思维和行为的怪异,

  2、情绪体验和表现过分,

  3、自身功能的"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判断的时候要注意文化背景、社会准则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及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惊恐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分别讲了这些心理疾病的特征、识别方法、风险和应对策略,增进了我的知识,有助于我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碰到问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当然,面对心理疾患的时候仍要小心,毕竟我并不专业。

  心理危机的分类:发展型危机、境遇型危机和存在型危机。产生心理危机时,一般有两种反应:交感反应(唤起与过度唤起)和副交感(迷失)反应(低唤起或缺乏唤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做危机评估,即是否有即刻的危险和稳定性如何,是否能在此时此刻进行干预工作。

  当然,碰到自杀问题的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必须依靠学校、*机关的专业力量,*时经常保持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联系,遇到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和*机关,联系相关部门寻求支持,依靠团队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

  进行危机干预时,也要注意相关原则:及时预警原则、生命第一原则、亲属参与原则、全程监护原则和分工协作原则。

  五、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与情绪纾解

  压力是源自于负荷的超载。辅导员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由于他们特殊的工作性质,面临的压力常常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如学生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学生违纪等。但是,内在压力源才是最大的压力。其实,在工作中,既不要让自己没有压力,也不要让自己的压力过大,而是要让自己处在合理健康的压力范围内。

  压力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寻求自身心理状态的动态*衡。为此,可采用正向情绪调节法,多转变观念和态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有意识地注重用积极态度看问题等调节手段,实现内心和谐。建立健康动态*衡的工作模式,知道为什么工作和生活。

  六、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多讲一点关于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容易碰到的问题。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能力(心理素质),包括:

  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积极的心态;广泛的兴趣;良好的情感情绪;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清晰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有获取知识并整合的能力;自我调节力、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等。

  辅导员群体应修炼和提升这些能力,提升知识素养,提升职能品质、情绪情感品质、需要与动机品质,及提升自我意识等为重点。那么,怎么提升呢?通过学习、积累、更新,通过实践,通过思考总结,通过升华等方式来实现。

  对多数辅导员而言,工作中既面临专业性不足的困境,也面临需要调节好自身心理状况的问题。通过明晰与职业心理能力相关的心理素质,把握好提升自我心理能力的途径,有助于保持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辅导员处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如果是带大一新生,还要正确对待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结果,正确处理自身的角色冲突,区别好心理问题、发展性问题、情绪缺陷和人格缺陷等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区别。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党团工作、班级建设、文化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教育引导的融合等八个方面的融合,对做好辅导员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5

  在大学里,生活需要渡过三年、四年、或是五年,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做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但要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咨询、讲座、宣传等方式来帮助广大同学,这些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在竞争力如此之大的现在社会,因就业难、前程不明朗和竞争压力等等原因下大学生中患忧郁症、夸大妄想症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正在猛增,引发轰动社会的事件多的不胜数,*、自杀、迫害等罪错屡有发生。社会学家和有关专家已经注意到,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大高校都不可忽视。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组织开展心理主题班会活动,让心理健康走进班级。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提高了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增强心理健康保健意识。懂得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校园里掀起了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人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来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心理的健康很重要,一个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就是怕你在不断的生活中是去了正确的方向,这样才是导致事情悲剧发生的最根本,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是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6

  在大学里,生活需要渡过三年、四年、或是五年,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做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但要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咨询、讲座、宣传等方式来帮助广大同学,这些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在竞争力如此之大的现在社会,因就业难、前程不明朗和竞争压力等等原因下大学生中患忧郁症、夸大妄想症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正在猛增,引发轰动社会的事件多的不胜数,*、自杀、迫害等罪错屡有发生。社会学家和有关专家已经注意到,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大高校都不可忽视。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组织开展心理主题班会活动,让心理健康走进班级。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提高了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增强心理健康保健意识。懂得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校园里掀起了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人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来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心理的健康很重要,一个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就是怕你在不断的生活中是去了正确的方向,这样才是导致事情悲剧发生的最根本,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是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7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在今年的学生工作中,我就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我所带班级财管**x、会计1011班,每个班均选一名心理健康委员,和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有效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特别是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作到让特殊群体学生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困难,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他人的快乐;在这里,学生可以得到心情的调节、可以获得心灵的安慰。从而,也构架起了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班级之间的心灵沟通的桥梁。

  二、加强自身心理学知识培养,逐步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辅导员。

  开学初到现在,一直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按照心理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使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自己所带的形势政策课程中,在课堂上不仅有效运用举例,而且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发展。

  三、开展系列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利用班会和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讲座,进行心理健康阅读,针对大三学生的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对心理困惑学生,学习吃力学生有效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并不断与学校领导和上课老师进行协调,采取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障碍。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参加班队活动、文体活动、校园建设等,营造发展个性、师生*等的创造教育氛围,教育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这是我本学期学生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8

  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心里健康的维护与调适》,在老师的认真教授下,虽然只有一个星期只有一次的课,但是通过上课我还是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它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让我有了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好奇心。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对于心理学的求知欲望会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探索,去了解。 在刚接触到心理学这门课的时候,相信会有很多的人和我有一样的疑惑,什么是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健康学的意义与用处是什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这些疑惑找到了答案。

  首先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人的基本追求,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在健康与某些事物不能兼得时,应该首选健康,因为只有“留在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进步和深入。因此,健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再者,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称之精神健康,是相对于躯体健康的概念,一般来说对其理解并不存在多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要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一个简明的定义和完整的标准绝非易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对人类影响的广泛性,关于心理健康形成了众多的定义和标准。但至今尚没有一个简明,公认或统一的说法。

  说完了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再说到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的益处,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很好的帮助了我适应大学生活。刚进入大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有着很多心理问题。首先是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中学阶段,我有一个具体目标:考大学。随着“上大学”这个直接、实在、确定的目标实现,我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是由于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所以,确立目标时产生了许多心理冲突。首先,“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我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衡,引起心理冲突。

  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另外就是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高中时候我是班上的佼佼者,我带着优越感和自豪感踏入大学校园,但很快我发现,在强手如林又需要较好自理能力的新环境中自己的优势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面对挫折的自卑感。还有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冲突。理想中的我是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的,因为社会对我的期望很高,也与我自己曾经优越的地位有关。而现实中的社会认同是不以自己的设计为转移的,当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时,我不免会产生产生心理冲突。

  刚开始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以前我处理问题我总是比较武断,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更听不进任何批判意见,对别人也缺乏信任感。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我开始尝试着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我开始感受到思想交流的乐趣,虽然还是会偶有摩擦但是那是思想碰撞的火花。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我的人缘又慢慢好起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感谢这门学科,也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的大学生活有了另一种色彩,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走向一个光明而广袤的未来,未来的征途我已踏上……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9

  20**年5月23日,由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联合承办第九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正式开始,此活动以“阳光、友善、和谐、健康”为主题,倡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形成关爱心灵的校园氛围。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广大学生踊跃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悬挂横幅,发放心理健康宣传单

  在文科楼与学生汉餐门口分别悬挂了以“我爱我,和谐心灵,健康成才”、“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的横幅。

  本次共印制彩色宣传单5000份,传单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帮助”、“宁夏师范学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简介”、“大学生如何提高人际关系能力”。由大学生心理协会的学生以一个宿舍6份的方式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当遇到心理困惑时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调节。

  二、心理健康讲座

  (一)“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讲座

  20**年5月27日晚在文科楼320教室举办了“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讲座。20**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全体学习聆听了本次讲座。

  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李芳霞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之句展开了本次讲座。通过对情绪认识的讲解向同学们讲述了不良情绪的影响,并教会同学们如何识别情绪,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李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现场笑声连连,掌声不断。

  通过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学生不仅对情绪有了新的认识,也学会如何调控自身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本此讲座加强了院系学术交流的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爱的成长”心理健康讲座

  20**年6月5日下午2:30,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刘桂文老师,在逸夫楼312为化工学院20**级学生开展关于“爱的成长”的讲座。讲座共分四部分的内容,第一,如何理解爱情;第二,如何在爱中成长;第三,大学生的恋爱观;第四,爱的能力的培养。

  讲座开始,刘老师先播放一段歌曲“最浪漫的事”,在美妙的音乐的映衬下,引出了“爱的成长”的话题,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刘老师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解关于对爱情的理解,大学生如何鉴别真正的爱情,如何让爱情保鲜,如何正确看待分手及怎样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帮助大家解决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与困惑。这次讲座使大家对爱情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白了想要对别人付出爱,自己就应该储存爱,爱身边的人,从爱自己开始!本次讲座受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

  三、开展以“提高人际关系能力训练营”为主题的团体辅导

  20**年6月6日下午4:30,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刘桂文老师,在逸夫楼模拟法庭举行了以“提高人际关系能力训练营”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政法学院的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刘桂文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测验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同学们之间的团结情况,通过刮大风、滚雪球、棒打薄情郎等游戏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行为敏捷程度。刘老师细心指导,同学们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活动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游戏结束后,刘桂文对本次活动做了简要的总结,向同学们指出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总之,在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处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心理健康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职能,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对于提升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0

  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新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土木建筑学院于20**年5月至6月期间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根据本院情况,我们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化成长需求,举办“心理手抄报”、“‘微视频大赛”心理主题班会”两项富有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一、统筹策划,精心研讨

  为顺利开展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在学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院心理协会多次开会研讨,制定出了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

  1.心理手抄报

  活动时间:5月10日——5月17日

  活动对象:大一全体

  开展方式:协会组织作品收集,展览评选。

  目的及意义:以“ 心理健康”为主题,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为主题内容,通过紧密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引发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珍爱自我、提升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此次活动旨在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

  2.微视频大赛

  活动时间:4月27日——5月5日

  活动对象:大一大二全体

  开展方式:通过秒拍APP,以我与我的舍友们、我的大学、我的交友方式等为主题。参赛者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创作,要求作品原创,严禁抄袭。参赛微视频作品要求积极向上、思想健康,以反映我校土木建筑学院文化娱乐为主,展现大学生活的风采。

  目的及意义:促进我们协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我们协会的更快发展,更促进我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为各位同学的课外生活增添乐趣,增加各个班级的凝聚力,并让同学们进一步了了解微博、微信等工具,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台。

  二、有序开展,收获颇丰

  两项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各班心灵使者的辛勤付出与配合,更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1.齐心协力,全民参与

  微视频大赛、心理手抄报活动由心理协会统筹协调,大一各班班委负责,共同合作完成。班长、团支书负责下发通知,收集、整理视频学习委员、心灵使者负责策划、撰写总结等。各位班委商讨如何提高大家积极性以及做出更优秀的作品,积极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主动为班内其他成员排忧解难,互帮互助,使得此次主题月活动圆满落幕。当然,此次活动不仅仅属于班委几个人,更是全班同学共同的记忆。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也是不容易,班委的用心良苦我们协会成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班会的乐趣、集体的强大、团结的重要性,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寓教于乐,好评如潮

  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学会了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感知他人的情绪,与他人和谐愉快的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他们将不再闭塞,就像校歌中歌颂的那样,“放飞自己的理想,在济大起航”,就是这样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大学的生活里留下灿烂的记忆,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度过难以磨灭的时光。此次心理主题月,各班都搞得气氛和谐,轻松愉快,让出席的心协负责人也频频笑场,各班都其乐融融。同学们不仅听到了许多心灵鸡汤、人生哲理,还从中学到了如何做人做事,懂得了感恩,明白了给予与奉献……每班报纸和视频上传都会给心协工作人员一定的震撼,孩子们用心良苦啊!

  3.收集微笑,收获阳光

  同学们通过参加此处活动,了解到要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用微笑驱逐内心的雾霾。

  三、总结感悟,反思不足

  时间上的不足以及准备方面的不充分,导致多个班级上传的视频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还有个别作品相似度高。

  各班心灵使者均有班长团支书担当,使得执行力以及活动效果不如前期预想。为了提高效率,下一届的心灵使者可以从班级中热爱做这方面事情的群众中选择,因材施教,培养出更具担当、责任心的使者。

  没有热爱便没有激情,没有激情肯定缺乏创造力。活动形式年复一年,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大一新生的积极性,导致协会不受重视。在以后日子中,我们会以身作则,努力办好每一次活动,将经验毫无保留传授,希望协会越办越好。

  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加强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增进心理交流,提高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健康的心态。从而达到关注自我、关注健康的目的。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营造愉快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推荐访问:大学生心理 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