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3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1-04 13: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42—43页综合实践“算24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用扑克牌算“24点”的方法,选择计算的方法和过程,算出“24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42—43页综合实践“算24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用扑克牌算“24点”的方法,选择计算的方法和过程,算出“24点”的结果。
2、使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发展学生数感。
3、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激趣引新
1、课前谈话:
师:今天数学课,我们带来了什么?关于扑克牌你有哪些了解?
玩过吗?
交流:好的孩子们,扑克牌中还隐藏着这样的知识。(知识链接)
学生阅读,师随机出示大王、小王、四种花色。
过渡:有趣吧!四种花色正好对应着我们的四个小组。你们小组选那种花色作为队标?(相机分组:红桃、方块、梅花、黑桃)
提示:整理一下桌面,准备上课。(上课,师生问好。)
2、激趣引入:
揭题:小扑克,大学问!这两张牌还认识吗?(大王、小王)
大王爱算计,小王点子多(翻牌、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算24点】
二、感知体验层层推进
(一)介绍规则体会算法
1、师:老师这里有10张扑克牌。(课件:A—10各一张)
明确:分别是?这里的A表示1。
交流:若从这10张牌中选两张算出24,你会选?
2、考考你,看谁反应快:(适时拿出3、8、4、6)
我出3,你出();我出8,你出();三八()。
我出4,你出();我出6,你出();四六()。
3、过渡:借助口诀,我们可以很快的算出24。
如果老师出两张牌(出示3、9),请你出一张(A反面朝上)算24,你想出什么牌?(同桌交流)
师:怎么想的?用加、减、乘、除分别算出12、6、27、3。
生1:我选2,因为12×2;
生2:我选4,因为6×4;
生3:我选3,因为27—3;
生4:我选8,因为3×8。
师:真爱动脑筋,给每个队加一颗星。
师:想不想看看这张是几?(除了刚才的四种选法,还有其他的吗?)
出示:【3、9、A】,如果这张牌是A,怎么算出24?
过渡:展示一下我们学到的新本领。
(二)新手上路引导算法
1。要求:任意拿出3张扑克牌,根据3张扑克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是24。
7、6、3 7、8、9
2。对话交流。
师:对了,借助口诀,看6想4;连加也行。
(三)能手展示尝试算法
师:我们继续。
1、你能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吗?
2、完成学习单《能手展示》,在横线上写算式。
3、汇报交流,(各小队加一颗星)
(四)高手对决提升算法
1、过渡:这三组都能算出24,老师这有三张牌能算吗?
(1、2、5依次贴在黑板上)
生:思考、疑惑。
师:有的可能真的算不出来,但也有些是知识水*的限制。
2、如果再添一张(反面),几张牌?现在算得出来吗?
出示:1、2、5、8
(观察一下,看8,想3,其余3张牌能凑出3吗?(同桌讨论方法)把计算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3、交流:谁来分享你的方法?有其他方法吗?
评价:真是“人多智慧广”,让我们的争星活动继续。
4、合作探究。
活动一:必答题
规则:每个小队一道题,答对得一颗星,答错不得星。(适时掌声)
师:现在为止,每个队得分一样,*分秋色,激烈的竞争还在后面。
活动二:抢答题
规则:第一个举手的回答,答对得一颗星,答错倒扣一颗星。
一号:1。7。8。4;二号:6。5。4。4;三号:2。5。3。1;四号:5。6。9。1。
师:果然眼疾脑快,抢答题过后,暂时领先的是()队,胜不骄,败不馁的,还有机会。
活动三:选答题
规则:根据题目难易,有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先选几星,答对就加几颗星,答错了倒扣相应的星数。
激趣:哪个组先来?——先商量一下选几星?
一星:
两星:
三星:
让我们一见分晓,得星最多的是()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五)大显身手交流算法
1、师:刚才是我们分队比赛,我们还可以4人小组比赛。
【点击:视频】
活动要求:四人一组,每人从自己的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牌就归谁。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2、课外延伸:
课后,我们可以和同桌或父母来一次“算24点”争霸赛,比比谁厉害。
三、建构生成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
回顾算“24点”的活动过程,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们用扑克牌算24点;
生:口诀算24点;+、—、x、/混合运算的;
生:不同的牌都可以算24点;
生: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2、游戏拓展
其实,不仅“算24点”游戏中隐藏着数学知识,其他游戏中也有。想不想看看?
俄罗斯方块——隐藏着*移、旋转的知识;
愤怒的小鸟——要想打中目标,注意方向、距离;
石头剪刀布——告诉我们:胜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4、结语:
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谢谢孩子们!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第3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2、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算理,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五.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仪,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复习旧知
谈话导入:同学们,会口算吗?来试试!看来大家做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已经很熟练了。
10X3=12X10=22X4=31X20=
(设计意图: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每套书有14本,买12套)问题是什么?(一共买了多少本?)怎样列示呢?(14×12)为什么要用乘法解决呢?(因为求的是12个14是多少。)师解释:我们把一套书看作一个14,用点子图表示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两套书就是2个14,12套书就是12个14,所以用乘法)那这个算式你估计等于多少呢?怎样估的呢?(120,140,因为可以把12看作10,也可以把14看作10)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发挥点子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4×12。
小组合作:请大家借助点子图分一分,你想分成几套和几套来算?分好后再转换成以前学过的知识算一算,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和算的。(设计意图: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感受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三)、汇报展示,弄清算理
1.学生会展示各种分法。师:孩子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分法都成功的算出了14×12的得数是168。其实在这些分法当中,有一种分法不仅计算简便,还能写成竖式的形式呢?想知道是哪种吗?那就是把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板书:10套书就是10×14=140,2套书就是2×14=28,12套书就是140+28=168)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设计意图:在算法多样化时进行优化,理清内在的算理。)
2.师:要笔算14×12,就要先写出竖式,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说起乘法笔算,我们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边说边遮十位上的1)那14×2怎样算?(2×4=8,写在个位,2×1=1,写在十位。)结果就是28。28其实求的就是?(2套书,14×2=28)那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用十位上的1×14)也就是10套书的本书,还有12套书的本书。那你们能尝试着去把竖式补充完整吗?(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感受外显的算法)
3.一人上台写竖式,讲解自己是为什么要那样写。师:这里的0可以不写吗?如果有0的话这个数是多少,如果没有0的话,又是多少,相加的话得数有变化吗?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可以不写呢?(因为我们知道算的过程就是先分后合,所以也可以不用写了)(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竖式的格式要求,弄清为什么可以省略0和加号)
4.那具体的算法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其实这里用到了四句口诀。你知道是哪四句吗?(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14,从个位乘起,二四得八,一二得二,28表示28个一,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14,从个位乘起,一四得四,一一得一,14表示14个十,再用28加140等于168)(设计意图:外显的算法,具体落实到乘的顺序,口诀的运用,积的书写位置)
5.请大家再次观察这个竖式,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如果用个位上的2去乘14,积的末尾就要对准个位,如果用十位上的1去乘14,积的末尾就要对准十位)(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易错点,让学生理清数位对齐的重要性)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23334311
×32×31×12×22
2、啄木鸟治病(练习十第3题)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笔算乘法
14
×12
————
28……14×2的积
14……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168
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学生在计算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例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一位数,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注重算理的渗透,在算理的基础上再来强调外显的算法。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千万不能急,不能光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还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计算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法则,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经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计算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
资源文件列表: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3
第1课时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及第43页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方块。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三组口算题:
(1)3×6=20×4=18+80=
(2)2×7=30×3=14+90=
(3)4×6=40×2=24+80=
2.学生口答,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请仔细观察每一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
3.启发鼓励,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课——口算乘法。(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结合问题,请学生完整表述题意。
(3)小组讨论,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同学们列的式子非常准确,思路清晰。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算出结果?
(1)动手试一试,试说口算过程。
方法一:15+15+15=30+15=45(盒)(动手画)
方法二:将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动手摆)
方法三:想竖式口算。(说竖式过程)
(2)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或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法的原因。
预设:第一种方法太麻烦,如果是计算15×6,一个一个地加,要加5次;
第二种方法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种方法容易忘记进位。
3.教师小结,提炼算理。
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比较简便,也不会因为有进位忘记进位而出错。
4.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下列练习。
22×4=18×5=26×3=14×6=
(2)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感受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优势。
三、深入探究,算法迁移
(1)想一想:150×3=?(PPT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交流口算方法,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将150拆成100和50,100×3=300,50×3=150,300+150=450。
(2)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前两列计算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发现每组题目得数之间的规律。师生共同归纳出计算规律: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时,先不看零,口算出结果再在结果后面添上零。
(3)利用规律,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后两列计算题。
四、课堂总结,完善思维
通过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巩固提高,强化练习
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3筐草莓有多少盒?
10×3=305×3=1530+15=45(盒)
答:3筐草莓有45盒。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教学创设学生自主合作、讨论问题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述口算过程时,语言描述不完整,思路局限于个别学生的想法中,不能展开思路,大胆思考。
[再教设计]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多鼓励学生动手做、动嘴说,让学生在体验口算过程的同时,完善语言表达,促进发散思维的训练。
第2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及第43页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多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PPT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3×25=16×4=23×4=21×5=
120×3=150×4=3×240=2×360=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都很不错,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某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进了一批水果,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1)。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0=)
(3)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4)学生汇报,教师动态呈现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算理。(课件演示)
预设:
方法一:把10盒橙子分成两份,每份五盒,分别算出五盒的橙子数,再把两次算得的数加起来。
5×6=30,5×6=30,所以30+30=60(个)。
方法二: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
6×9=54,54+6=60(个)。
方法三:先不看10上的0,先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口算方法。
2.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1)PPT课件出示计算下列各题。
5×10=9×10=18×10=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教师提示:灵活选择口算方法。
3.深入探究,延伸算理。
师:同学们对橙子数的计算比较准确,而且思路清晰,下面让我们来继续整理苹果的数量吧!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2),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列式:12×20。
(2)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独立想一想,小组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并写板书)
三、课堂总结,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巩固提高,练习运用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1,2题。
小组比赛,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他的口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1)6×10=60(个)(2)12×20=240(个)
6×9=5412×2=24
6×1=624×10=240
54+6=6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算法,再通过练习,优化算法。
[不足之处]学生的自主性不强,设计中以学生的探究交流为主,但是教师的引导过多,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综合能力没有体现。
[再教设计]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3课时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提高理解算理的能力。
3.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理念。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谁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口算方法来试一试?
1.(PPT课件出示)口算8×10=()我是这样想的:
口算20×3=()我是这样想的:
2.一分钟速算。
10×5=35×2=210×4=16×5=
14×6=30×3=280×2=330×3=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完成有关口算乘法的一些练习。
二、目标练习,巩固理解
1.基础练习,完成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的第3,4,5,9题。
(1)第5题:完成第5题,看谁算得快?
鼓励算得快又对的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巩固对算理的理解。
(2)第9题:学生通过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3)第3,4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找出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6题~8题。
(1)PPT课件出示第6,7题,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有理有据的进行表达。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第8题,夺红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3.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0,11题。
(1)第10题,行程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学生独立解决(1)(2)两个问题。利用豹子和羚羊之间的速度差乘追及时间等于追及的路程这一关系式解决问题(3)。(学生集体讨论,选择性拔高)
(2)第11题,时间问题:1小时=60分,1天=24小时。
分析题意,理解隐含条件。
4.思维训练,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2题。
(1)引导学生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1)。
(2)提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三、拓展练习,升华提高
小组出题,互考互评。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16×5
10×5=506×5=30
50+30=8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题中出现隐含条件,教学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数量关系式模型,进而通过交流,掌握这一数量关系。
[不足之处]理解“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练习题第10题第(3)题的基础,也是难点,部分学生理解得不透彻。
[再教设计]可利用课件动态模拟豹子和羚羊1秒钟后距离相差了多少,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速度差,也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推荐访问:下册 人教版 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3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免费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3篇(范文推荐)]相关文章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doc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含答案.doc
- 六年级下册艺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 四年级科学我们关心天气教案【科教版科学4年级下册第1单元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说课稿
- 2020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会摇玩具》人教版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生活中趣事人教版
-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U1基础过关测试题.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诗两首》全解
-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提高题有答案.doc
- 六年级重点班人教版语文教学反思2021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教案.doc
- 人教版四年级上脱式计算题
- 人教版猪场乡三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人教版】
-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教案解读
-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教案汇总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优质6篇(2023年)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教案]
- 2021九年级语文总复习优质教案
-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老虎吃糖》|爱吃糖的小老虎
- 预防感冒幼儿教案
- 《四个太阳》教案
-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数对的表示方法
- [哈尼音乐《舂》教案]
- 2021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
- 2021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幼儿教案】
- 【Unit,6,Do,you,like,bananas?教案】do you have a 教案
- 上一篇:2023年度燃气实习报告五篇
- 下一篇:2023年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