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间故事作文3篇
时间:2023-01-06 19:45:06 来源:网友投稿
民间故事作文通用1 董秀起是灵寿县南文城人,体态魁伟,力大无穷。他可以双手各托一个碌碡,就象小孩玩球一样,滚动翻舞,丝毫不费力气,只是每顿饭能吃斗米斗面,家里实在供养不起,因此,一年到头很少吃过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民间故事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民间故事作文通用1
董秀起是灵寿县南文城人,体态魁伟,力大无穷。他可以双手各托一个碌碡,就象小孩玩球一样,滚动翻舞,丝毫不费力气,只是每顿饭能吃斗米斗面,家里实在供养不起,因此,一年到头很少吃过一顿饱饭。他自小喜欢结交朋友,在朋友的往来上就是花费多少,也不可惜,不小的一点家业被他踢腾得几乎一无所有。父母去世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整天东游西荡,无人管束,和一些“英雄好汉”结交在一起,常常招惹是非。
有一年春天,*山县大吾庙会,他要和乡亲们一块去赶庙会。人们都怕跟着他找麻烦,不愿意和他结伴同去,他只好一个人向庙会走去。
当他走到林山寺的时候,看见一块地里有两个人耕地。拉犁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和尚,扶犁的是一个五十多岁老和尚。这两个和尚步子轻快,行走如飞,不一会儿,就耕了两三遭。他俩在地头上稍微歇了一下,就又耕起来。董秀起看了看地头儿足有半里长,心想:这两个人拉着这么沉重的木犁,走得这么快,一定是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正想着的工夫,俩人又耕过了两三遭,刚在地头上一站,董秀起对老和尚说:“师父,我给你们拉两遭吧。”说着就接过小和尚的拉绳,套在自己的肩膀上,拉上犁杖就走,比小和尚走得还快。但是,他只拉了一遭,就气喘吁吁,汗水直淌,第二遭就步履艰难,满头大汗了,刚一到地头上便把拉绳一扔,喘着粗气说:“我有急事儿,还要赶路哩,不和你们耕了。”说完拔腿就走。
董秀起到大吾一看,赶庙的人已经很多了,红男绿女,摩肩接踵,他也只好随着人流往前走。
走了一阵子,看见临街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三间敞着的饭铺,灶台上支着鏊子,正在烙饼。一个四十多岁的健壮汉子,身穿蓝布长衫,坐在靠近中间厅柱的凳子上,随手拿起一个拳头大的荆榾柮,两个指头轻轻一捏,就听得喀喀一声,榾柮碎成数块儿,扔进灶膛内,呼呼的火苗儿冒上来。一会儿,又捏碎一块儿,续进火里。
董秀起看了好大一会儿,觉得挺稀罕。他要看个究竟,于是,便满满装了一锅烟,装着过去对火的样子,顺手拿起一个荆榾柮,用力一捏,把手指头顶疼了,也捏不碎这荆榾柮,心里很是惭愧。他用眼角一斜,见那人根本没理他,正在眯缝着眼,仰着颏养神哩。
董秀起为了显示自己,趁那人不注意,一转身,轻轻地用一只胳膊夹住厅柱往上一提,下边用脚尖一踢,把那个人的大衫角踢进厅柱底下。他放下厅柱,压住衣角,到不远的墙根里蹲下,一边抽烟一边看着。一袋烟还没有吸完,那个人要站起来走动,一迈步身子往后一伸,再一迈步身子又被拽回来,低头一看,衣角被压在厅柱底下,怎么拽也拽不出来,他觉得很奇怪。这时,旁边一个卖瓜子的老头,用手一指董秀起对他说:“还是请墙根底下蹲着抽烟的那位老乡帮你的忙吧。”那个人没办法,只好远远地向董秀起抱拳招请。董秀起走过来说:“我见你手指头上的劲头儿很大,我还想看一看你身子上的功夫哩。”那个人赶紧陪笑说:“不敢!不敢!我贾天乐什么功夫也没有,只是自幼烧火,练出来指头上的这点劲儿。请快帮个忙吧!”说着还伸出那两个指头让董秀起看。只见他的指头肚儿又粗又大,还有厚厚的一层老茧。董秀起走过来,只用左胳膊夹住厅柱轻轻一提,柱子离柱脚石就有好几寸,那个人连忙拽出了衣角,并向董秀起道了谢。
董秀起提厅柱这一下不要紧,引来了一大群赶庙的人看热闹。有的感到惊奇,有的齐声叫好,有的心中嫉妒,有的表示不忿。卖饼的伙计们看见董秀起提厅柱弄得房架子咯吱吱地响,哗哗地落了一屋子灰尘,人身上、炊具上、食物上都是灰尘。伙计们嘟嘟囔囔地嚷骂起来。围观的人们也七嘴八舌地帮着腔,甚至有的破口大骂。董秀起那能受得下这份儿气!他眼睛一瞪,大喝一声,吓得众人向后退。他的双手一摩挲,就把身旁的好几个人拨拉倒了。众人一看董秀起动了手,一声呐喊,就一窝蜂似的拥上来打他。虽说是众人要打他,但他还是想着不动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手头重,稍不注意,就会弄出人命来,因此,他只是轻轻地拨拉着人们,自己慢慢地往后退,想躲出圈子乘机走开就算了事。谁知庙会的人太多,怎么挤也挤不出去。为了自己往后撤,手头再轻也能把人拨拉倒,手到之处,人群全倒,人碰人,人压人,人砸人,人踩人,摔倒了好多人。人群乱了,呼唤声,呐喊声,惨叫声,怒骂声,混乱一片。甚至有人拿了扁担、棍棒、木杈、铁锨都来助威呐喊。董秀起单独一人,且战且退,退着退着,忽然后脚一空,跌进了一个打坯坑里,摔了个坐蹲。这一下,大伙可得手了,有的扬沙土,有的抛砖石,有的扔土块,有的泼水浆,蒙头盖脑地乱扔一起,弄得董秀起抬不起头来,眼睛睁不开,耳朵听不清,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忽然圈外一阵糟乱,有两个人从卖饭者的灶膛子里抽出一根冒着火的木柴棒,一面往里闯,一面吆喝着:“闪开!闪开!这么多的人打不住他一个,真丢人!看我们俩收拾他。”闯进圈子后,前头的那个人大喊一声:“董秀起,你招家伙!”董秀起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抬头一看,一根冒烟带火的劈柴棒朝他飞来,他用手一接,正好接住。那个人一抬手说:“快跟我来,不要伤人。”董秀起明白了,一蹦跳出了打坯坑,用劈柴的火头拨开人群,紧随二人扬长而去。这两个人就是在路上见到的那两个耕地的和尚。
第二年春天,董秀起又去大吾赶庙。他想起头一年的事儿来,总觉得有点晦气,心想:要是再碰到那几个人,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们一番。他在庙上转了一趟找不着,便到戏台底下去看戏。
戏早已开了,现在正唱的是他最爱看的武戏,于是他挤进前台去看。在紧锣密鼓中走出了一个花头鬼脸、红胡须、手持两柄大捶的家伙,一进场就和八名手持长枪的英俊少年对打起来,非常热闹。不一会儿,花脸丑汉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观众连声叫好。董秀起越看越迷惑,自己*时看的戏也不少,这出戏却从来没有看过,顺口向身旁的一位观众问道:“这是一出什么戏?”那人告诉他说:“这就是《董秀起打大吾》。”
董秀起正为这事揣着一肚子火,一听这话,立刻火冒三丈,一个箭步蹿上戏台,大声嚷道:“看你董爷爷是这个样吗?”顺手抓起一个英俊少年扔到台下两三丈远,接着两个、三个……嗖、嗖、嗖的全部扔到了台下,一个个被摔得鼻青脸肿,叫爹喊娘。台上的前后台人员,连滚带爬,逃窜一空。台下的观众一片混乱,四处奔逃。董秀起火性大发,把台上的桌子、凳子、大鼓、小鼓、演唱道具都给砸了个稀烂。
正在这时,忽听背后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兄弟息怒,手下留情。”董秀起回头一看,又是那两个和尚站在眼前,随即向他俩陪了个笑脸。三个人一块离开了大吾。
后来,经林山寺里的和尚劝解,才消除了双方的仇恨。双方约定好在每年大吾的庙会上,留出一片地方,让灵寿人在那里摆摊做买卖,称为灵寿的“飞地”。
这耕地的两个和尚,和卖饼的贾天乐,都是二十八宿的主要人物。
民间故事作文通用2
一百多年前,河南省西峡县军马河镇军马河村老街,有一户姓曹的人家。
当初他们从山西逃荒要饭跑过来,借住在人家的一间烂草棚里,靠给人种地,纺棉为生。那年代,人们还是用纺花车纺棉线织布做衣服。曹奶奶纺线,每天要纺到深更半夜,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总有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悄悄地从曹奶奶身边走过来,猛地用手指头把曹奶奶纺出的棉线勾断一截。还没有等曹奶奶转过身来,那人就迅速跑出门外,总也看不清楚到底是谁。时间长了,曹爷爷就帮助曹奶奶想出一个办法:她让曹奶奶趁勾线的人转身要走,还没有走开的时候,抢先用带着线的缝衣针插在勾线人的衣后,看他究竟跑到哪里去了?那天,夜深人静,勾线的那个人照例又来了。曹奶奶早有准备,他照着曹爷爷想的办法去做,趁勾线的人不注意,把带线的针别在勾线人的衣后,那人就带着长线跑开了。结果长线球末端刚好落在曹爷爷的小屋。第二天,天刚亮,曹爷爷就顺着白线往外找。走着走着,他看见了一个大石垅,发现那跟白线前端钻进石垅不见了。他俯下身子,慢慢地掀开石块,顺着白线往下扒。扒着扒着发现下面有一个棕色的小圆盖。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一看,里面是一罐白花花的银子。一块一块的,每块上面都写着曹士举的名字——清清楚楚的三个字。
曹爷爷喜出望外的跑回家,告诉曹奶奶,曹奶奶*静地说:“那银子是曹士举的,咱可不能拿。”听了曹奶奶的话,那罐银子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有个贪财的人听说后,就抢着去扒,他迫不及待掀开盖,手被狠狠地蜇了一下。回过神来仔细一看,里面全是蝎子。从此就再也没有人去扒那银子了。一晃几年过去了,曹奶奶有了孙子,又过几年,孙子开始上学,距离几十里的独阜岭沟小学,刚从千里之外的湖南请来一位教书先生。放学回家后,奶奶问孙子:“今天老师给你起个啥名字?”“曹士举。”孙子十分认真地回答说:“奶奶拿过书本,递给爷爷,爷爷十分惊奇,睁大眼睛一看,上面果真写着曹士举三个字。字的笔画原来给银子上面写的一模一样,就像出自同一人之手,一点也没有区别。
奶奶说:“搞了这么多年,这一灌银子原来是咱自己家的!”于是曹爷爷就把银子背回了家。
其实,我的家乡军马河还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我喜欢家乡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作文通用3
张飞开了一个猪肉铺,把肉系在门口一眼井里,用千斤石板盖上,石盖上写着:“能举此石,割肉白吃。”
关公贩粜红粱绿豆,赶着两匹小驴儿,走到张飞的肉铺门口儿,见了那石盖上写的字,走向前去,一手掀起千斤石,一手提出肉来,一声没言语就赶着驴到集上去了。可巧这时张飞没在家,张飞的太太看见关公伸手取肉,知道他的力气不小,并没有敢言语。等张飞回来了,她就一五一十的把这件事儿一一告诉。张飞一听,气得跳起来,立刻追到集上去。
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他想自己明明写着“能举此石,割肉白吃”,要向人家理论,自己先占不住理;但是要不给他个厉害,以后他要老是白吃肉,那也不像样儿。他于是想定了这么个主意:他走到关公的粮食摊子上,用两个指头去碾他的粮食粒儿,碾了一个又一个,不大的功夫,把关公的一簸箩绿豆都碾成豆面儿了。关公一看,认得他是张飞,知道他是不服气自己白吃了他的肉,故意的来找碴儿,就说:“朋友,你要买多少绿豆,买回去再碾成面儿好不好?”不想张飞正在气头儿上,听了关公的话,,举起拳头就给了他一下子。关公一见张飞动手,气得胡子都抖起来了,把外衣一脱,就去迎敌。这两*打脚踢,由东街打到西街,由西街又打到东街,把劝架的踩也不知道踩死了多少。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时刘备也来赶集卖草鞋。他见这两条大汉大打特打,却没有一个人去拉架,他就想去解劝。别人说:“瞧你这瘦巴郎,你活腻烦了吧?你上前去,还 不是一样被他们俩给踩死?”刘备不听那一套,上去就把他们俩给拉开了。一手支住一个,关羽和张飞急得干跺脚,谁也捞摸不着谁。
关羽和张飞虽然打了一顿架,可是彼此都佩服对方的力气好,经刘备一调停,两人便成了好朋友,在桃园结成三义。
推荐访问:
[2023年民间故事作文3篇]相关文章
- 上一篇:民间超好笑幽默笑话3篇【精选推荐】
- 下一篇:车辆驾驶人安全责任书五篇(范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