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指针3篇(完整)

时间:2023-01-19 12:20:05  来源:网友投稿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1  C和Objective-C不支持多类型的返回值。所以CocoaAPI就使用指针作为函数的输入输出参数,以用来传递多类型的数据。Swift允许使用指针参数进行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指针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指针3篇(完整)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1

  C 和 Objective-C 不支持多类型的返回值。所以 Cocoa API 就使用指针作为函数的输入输出参数,以用来传递多类型的数据。Swift允许使用指针参数进行类似inout 参数的处理,所以你可以使用 & 语法将一个 var 变量的引用作为指针参数进行传递。比如说,UIColor的getRed(_:green:blue:alpha:) 方法,使用4个CGFloat* 指针用来接收颜色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使用 & 将这几个颜色组成部分装配在本地变量中。

  var r: CGFloat = 0, g: CGFloat = 0, b: CGFloat = 0, a: CGFloat = 0

  color.getRed(&r, green: &g, blue: &b, alpha: &a)

  另外一个常见的情况出现在 Cocoa NSError 类的使用中。很多方法都使用一个NSError** 参数来保存异常信息。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 NSFileManager 类的contentsOfDirectoryAtPath(_:error:) 方法,罗列出指定目录中的信息,一旦出现疑似异常信息,就将其保存在 NSError? 类型的变量中。

  var maybeError: NSError?

  if let contents = NSFileManager.defaultManager()

  .contentsOfDirectoryAtPath("/usr/bin", error: &maybeError) {

  // Work with the directory contents

  } else if let error = maybeError {

  // Handle the error

  }

  为安全起见,Swift 要求在使用 & 传值时,变量必须是已经被初始化的。这是因为 Swift 无法知道也无法判断在操作指针之前,该指针是否确实在内存有指向的地址。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2

  在C语言中,指针与数组是水乳x融,纠缠不清的。那么为了在 Swift 中能无缝的使用C语言中基于数组的一些API,Swift 允许将 Array 作为指针参数。一个不可变数组的`值可以作为一个 const 指针参数直接传递,可变数组可以使用 & 作为一个非 const 指针参数进行传递,就 inout 参数一样。比如,我们使用Accelerate 框架中的 vDSP_vadd 函数对数组 a 和数组 b 进行相加,将结果写入result 数组:

  import Accelerate

  let a: [Float] = [1, 2, 3, 4]

  let b: [Float] = [0.5, 0.25, 0.125, 0.0625]

  var result: [Float] = [0, 0, 0, 0]

  vDSP_vadd(a, 1, b, 1, &result, 1, 4)

  // result now contains [1.5, 2.25, 3.125, 4.0625]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

  C语言中,传递字符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const char* 指针。在Swift中,String 也可以被用作 const char* 指针,用它可以向函数传递空字符串或UTF-8编码的字符串。比如,我们可以在标准的C语言和POSIX的库函数中直接使用字符串作为参数传递:

  puts("Hello from libc")

  let fd = open("/tmp/scratch.txt", O_WRONLY|O_CREAT, 0o666)

  if fd < 0 {

  perror("could not open /tmp/scratch.txt")

  } else {

  let text = "Hello World"

  write(fd, text, strlen(text))

  close(fd)

  }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篇扩展阅读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篇(扩展1)

——C语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究论文3篇

C语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究论文1

  摘 要:学生开始学习C语言,思维习惯还不适应对C语言的学习。加上学习C语言时还没有接触物理层面的器件不知道C语言用在哪里,不能坚持学习。本研究就是通过明确学习目的、分散难点、降低学习C语言的难度,以真实的测温工程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使坚持顺利完成对C语言的学习。

  关键字: C语言;高职教学;测温工程;改革措施

  Abstract: Students start learning C language, habits of mind does not adapt to the C language learning. If you can not learn C language plus physical contact level devices do not know where to use C language, can not keep learning. This study is through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dispersion difficulties,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the C language to the real temperature engineering guide students" interest, so that adhere to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 language to learn.

  Keywords: C languag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mperature engineering; reform measures

  1、学生学习C语言的现状

  由于C语言简洁紧凑、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高、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灵活性,都选择C语言作为首个计算机教学语言。C语言除了具有以上高级语言的优点外还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更适应于底层应用软件的开发,是嵌入式电子产品开发、芯片设计等基础; Linux的内核也主要是以C语言写的。基于以上特点,即使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流行的今天,许多公司依然把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的首选语言,开发解决本领域的应用程序。

  然而,C语言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C语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语言,加上C语言本身的抽象性、用语句表达逻辑关系比较复杂,加之以往在C语言教学中不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造成学生学习C语言过程感到困难,目的又不明确,不能从学习C语言中获得成就感,降低了学习兴趣,学习到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比例很低。往往导致学习C语言开始阶段踌躇满志,中间阶段困惑遍地都是,最后阶段不了了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C语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本研究的具体解决思路

  本研究主要从C语言的特点和学生以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出发,通过强化知识点、分散难点、以实际测温工程问题作为C语言学习承载媒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严格要求学生、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发挥师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完成C语言的教学,最终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清晰、学有兴趣、学以致用的目的,帮助学生熟悉C语言在工程中的使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的具体步骤和内容

  3.1 归纳出C语言的知识点

  为了把C语言的知识梳理清晰便于学生记忆,我们把C语言的知识分为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知识。

  3.1.1 静态的知识[1]

  (1)一些概念如:运算符、标识符、关键字、数据类型、表达式、语句、数组、函数、指针等,像运算符、标识符、数据类型等概念容易理解,但是另一类概念(还包含用法)如二位数组及引用、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概念都是新接触的概念并且抽象,它们的使用还涉及到计算机内部的工作过程,难度比较大,需要反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尝试着应用。在这部分教学中需要重点加强练习。

  (2)C语言的格式:可以概括为“函数头 + 一个主函数”的结构,这是任何一个C语言程序必须的格式,就像给具体的C语言穿的一件制服,看到这个制服就知道是一个C语言程序;反过来,每一个C语言程序都必须穿这套制服。具体C语言程序中是什么内容,就要看{ }中的内容了。

  3.1.2 动态知识包括算法、函数、语句的使用、编译工具软件

  (1)算法是一个很复杂很宽泛且有很大难度的问题,但就解决常见的工程问题和生活问题的算法还不是很难。明确算法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不能对算法这个概念产生神秘感。对常见的算法会用C语言实现就可以,例如:一般的数值计算、逻辑运算、查找、排序、查表等。

  (2)函数:明确函数的调用、参数的传递,函数是C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组成部分,是C语言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计算机的很多功能都是通过函数来实现的。要会使用乘方开方、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指数运算、微分积分等有关的数值运算函数,能完成一般的数值计算,通过查阅资料会使用常用数学函数和必要的其它常用库函数就可以了,在教学中要进行分项针对练习。

  (3)C语言的编程语句表达式和语句的关系:把C语言语句分为四类以强化学生的记忆:顺序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转移控制语句。C语言编程语句的教学是C语言教学中最核心难度最大也最有挑战性的部分,只有学好这部分内容,才有可能会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要区别对待。对顺序结构的语句来说,难度比较小,结合工程中的的算法就可以顺利过关。选择语句的难度有两个,一是几种选择语句的书写格式和用法。二是选择语句的嵌套,逻辑关系一层套一层,逻辑嵌套的逻辑习惯养成不容易,必须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进行,让学生养成用C语言逻辑嵌套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习惯。对简单的循环语句结构要加大强化力度,开始通过一定量的循环小实例练习加强学生对循环语句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然后再结合工程中的循环语句让学生知道循环语句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循环的嵌套难度最大,对循环嵌套的教学必须通过实例反复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并且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循环嵌套的例子,以适应循环嵌套的逻辑。最后还要仔细体会测温工程中的循环嵌套的使用。对转移控制语句的教学应该强调这三种控制语句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防止使用不当是程序进入死循环。必要时要通过一个错误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到错误使用产生的结果。

  (4)C语言的编译*台,编译*台有几种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是Visual C++6.0有在教学中发现, C语言学习还没有开始,就被编译*台难住了,选择《啊哈磊》[3]编写的C语言学习*台,等适应后在启用Visual C++6.0编译软件。

  3.2 建立一个真实的测温工程:

  3.2.1 设计工程的硬件

  本工程是利用C语言开发单片机以热敏电阻为传感器测定空气的温度。热敏电阻与555组成振荡器,,温度变化,热敏电阻阻值变化,电路振荡频率变化,通过单片机测定电路振荡频率,与标准比较就可以计算出温度值。设计一个硬件电路并且用软件设计一个PCB板,焊接好电路元件备用。

  3.2.2 对测温硬件电路编写部分测温软件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float find(float resv)

  { idata float temper; idata int top,bottom,mid;

  if(resv>=39028) temper=-30;

  else if(resv<=831) temper=60;

  else }

  { flag=1; //*假设输入的数在表列中

  top=90; bottom=0; mid=(top+bottom)/2;

  while(flag)

  ……

  return(temper);

  }

  3.3 教学的推进

  3.3.1 在教学开始阶段

  (1)把测温工程的硬件系统功能展示给学生,演示温度测定过程,告诉学生本系统就是使用C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让学生知道把C语言学好后就可以自己编写控制程序。

  (2)对C语言知识点的归纳,告诉学生C语言所包含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3)明确C语言学习的困难。

  (4)建立学习小组。

  3.3.2 教学阶段

  根据C语言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教学,教学新的知识点时需要反复让学生练习直到熟练为止。教学中有难点时,要把难点分解成几个步骤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循环语句时,就把循环语句每循环一次的运行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写出3-5个步骤,学生就理解了循环语句的作用。又例如讲解循环嵌套的时候,开始把嵌套的语句以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逐渐让嵌套的语句变复杂,通过这样对难点进行拆分,学习难度降低,当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学习的自信心就会增加,有助于学生坚持完成后面的学习。

  开始就把测温程序发给学生,让学生随时找出所学知识点在程序中的应用,并贯穿讲解硬件知识。经过实际的教学实验, C语言内容讲授结束时,学生对该工程硬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兴趣,部分学生自己购买单片机书籍主动自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结论

  通过对C语言知识点强化、难点分散、降低学习难度,用工程实际问题作为C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媒介,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对学生完成C语言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目的清晰、学有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C语言的效果,能坚持学完C语言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就是学生的电子学知识、单片机知识还很欠缺,还不能完达到希望的效果。如果把C语言开设在学习单片机之后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学习难度会更小。

  参考文献:

  [1]冯茂岩,孙炯宁.C语言程序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

  [2]杨峰.妙趣横生的算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12).

  [3]啊哈磊,啊哈C!.-思考快你一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9).

C语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究论文2

  【摘 要】本文在分析C语言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强调中职教学要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材灵活教学,并提出了中职C语言教学策略。

  关键词C语言;计算机;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C语言是一种实用性强的编程语言,它不仅可以编制系统程序,也可以编制软件程序,具备灵活、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这种程序设计语言备受青睐,多年来一直被使用,很多计算机科研类项目都必须应用到C语言。

  一、C语言的特点和功能

  中职学校是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学校,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C语言的重要性,特别是认识到C语言的特点和功能,这样才能学生们更爱学习这门课程。下面,我介绍一下C语言的特点和功能。其特点有三点:1.它是中级语言,可以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2.它还是汇编语言,可以操作计算机中的工作单元:字节、位和地址;3.它也是结构式语言,可以分隔代码和数据,也就是让程序中每个部分相对独立,这样保证了程序中各结构层次清晰、维修便捷。C语言的功能:做底层驱动、嵌入式?通信行业、银行系统、写操作系统、片机开发机的软件系统基本都是用C语言开发。尽管C语言的功能强大,但我们也不能认为学了C语言基本上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不然,学完了C语言只是学到了语法,如果想要进行开发还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就好象学会了英语语法并不代表会用英语写文章一样。

  二、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重在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但是也要认识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些学生们普遍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热情较低,所以,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所学知识能够被完全消化,从而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以后的拔高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们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们有了编程的思路,为以后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的利用教材进行灵活教学

  C语言是一门复杂的计算机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较多、规则复杂、语法应用难度较大等,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很有挑战。所以,教师一定要认清教学形势,在教学中讲究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年来经过分析和总结,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两点内容:1.有选择的挑选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根据学生们的能力和特点,有选择的挑选适合他们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们听懂、学会,如有教学要求中必须掌握的难点、重点知识,就需要教师多耗时间进行讲解,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影响学习效果;2.培养学习兴趣,灵活的进行教学。C语言教学内容很枯燥,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入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有学习的热情,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举个例子:教学中先教学生们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自制一个自动关机的小程序,这个程序制作难度小,操作又简单,学生们可以从制作这一个小程序中就认识到编程的乐趣,从而开始喜欢上这门课程,进而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教学中要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只有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C语言课程的教学,传统上还是采用首先讲解、然后练习、进而巩固、最后考试等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教学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暴露其弊端。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根本就不能达到教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教学方法急需改革,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列举一下C语言教学中使用的新方法:1.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挑选一个项目,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正常讲解教科书内容,课程结束后布置这个项目让学生们自主完成,教师可以给与一定的指导,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是靠自己来完成任务,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透彻,也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教学法。对于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可以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它需要教师选择一个有难度的编程任务,最好编程内容可分几个部分,这样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来完成这个任务,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任务中,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同学们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有了合作的意识,更培养了学生们互相帮助的精神。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整体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应用,积累经验,从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上官珺.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郭晓利,赵志明.C语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5)

  [3]宋春秀.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网络财富.2010(22)

C语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究论文3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调查发现,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以项目化教学作为基础,采用引导教学法,以课内与课外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学生专业能力,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一直都是以语法知识为基础,通过变量、数据及运算符实现C语言知识的学习,并且根据数组、结构及函数学习C语言的程序结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逐渐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的内容及知识,但是对于学生抽象思维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较大的帮助,学生长期对C语言的算法及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的学习,虽然能够将其中的程序弄懂并且自己编写简单的程序,但是对于自身编程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帮助,也不能够提高自身的思维及创新能力。为了解决此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尝试采用项目化教学。

  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

  (一)较强的基础性因为“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我国开设具有较长的历史。C语言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课时较多,一般都是在70个课时左右。在其他非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也是一门选修课程,但是课时并不多,一般在50个课时左右。我国对于C语言课程的要求主要包括8个必讲内容,分别为指针、函数、文件、分支结构程序设计、自定义数据类型、数组、顺序程序设计及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二)较强的理论性程序设计的本质就是问题解决的程序设计,步骤需要行为与时间相互结合。学生毕业之后如果从事C语言相关工作,那么就如同写作一样,程序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具备较强的理论性。

  (三)较强的实践性由于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程序,对于计算机的认知只是普通的办公软件操作,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流程不适应,并且具有枯燥感及恐惧感,使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之后对于C语言程序的设计目的、组成及用途并不了解。另外,C语言程序的学习不仅要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相关的基础操作技术,还要求具备英文软件安装、纠错及识别等能力,计算机中的C语言程序的开发集成环境大部分都是英文,如果程序和计算机环境相互脱离,那么学生对于C语言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该课程特别重视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找到自身的错误,并且对自身错误进行改正,以此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知识,提高操作实践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方案

  课程改革的方案主要包括语言基础阶段及提高编程两个阶段,前者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后者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现,图1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图。首先,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在语言基础阶段将C语言课程分成任务的提出、知识的分析、任务的分解、任务的实现及任务的评价这五个阶段。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一个小型的系统为例在课堂中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中的知识,并且使学生能够相互讨论系统设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后让学生通过掌握课程中的内容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在最后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评价及总结。学生以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为基础修改自身的错误,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认知。其次,教师通过项目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提高编程阶段使学生通过小组形式选择题目,从而实现解决实际问题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的提出、项目的分析、项目的进行、实施项目及总结验收。学生是此阶段中的主体,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辅助及引导。在学生提出项目及选择项目以后,教师就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自主分析。学生以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对项目的选择进行设计,最后实现自己设计的项目。学生能够在项目设计完成之后相互讨论,并且对项目中的内容及知识进行扩展。项目的进行主要是项目性能方面的设计,学生设计的项目要具备一定的功能。在学生对项目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审,也可以组中的成员之间相互验收,并且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展示。课程改革主要是将上述两个阶段中的实践及理论相互结合实现的,以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对课本中的算法及概念知识进行学习,还能够自己实现课程内容的操作,使课本中的任务与现实项目结合,从而实现C语言课程的全新改革。

  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就是使学生通过设计项目进行学习,将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将知识技术的使用及掌握作为学习的主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三方面入手。

  (一)改革实践框架

  1.教学的内容。以项目化教学为基础,实现C语言课程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实际工作和软件开发方面进行,项目的选择要贴合实际需求,教学内容也要贴合实际需求,主要包括程序的设计、程序的使用、数据的处理等多个不同的模块,并且不同模块还具备多个不同的任务。

  2.教学的方法。项目化教学一般使用的教学方法为引导教学,指的是在教师提出项目之后使学生能够针对项目进行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在初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对项目的功能设计进行研究,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解决其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为学生进行讲解。传统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都较难懂,但是项目化教学中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及兴趣。教师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布置项目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引导,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合作及模块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系统开发及设计经验,为自身朝着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考试的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的控制就是培养并且考核学生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中的项目培养自身的能力、知识及素质,所以重视过程。课下的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高层次能力,所以重视结果。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成绩总分为100分,包括20分的*时成绩、60分的课内项目成绩及20分的课下项目成绩。只有学生完成课外和课内两个项目,才能够认定为考试合格。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实践以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精心设计的两个综合项目为例,分别为课内项目及课外项目,实现某企业管理系统和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科内项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课外项目。

  1.整体设计。通过情景进行教学整体设计,以课程为基础,为学生合理分配项目任务,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项目目标进行明确,从而使学生课明确自己每节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在提问及讨论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从而使学生具备清晰的思路,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2.实施过程。在实施项目单元过程中,要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外项目设计的进程,之后教师要对项目设计进行评价,然后引入任务,对学生项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之后指导修改自己的方案并且讨论。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提交,教师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改正。

  3.改革效果。对于某大学计算机专业一班及二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效果一般,对于项目化教学的评价良好。在进行项目化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完成项目的设计,灵活使用C语言课程中的内容,在学生完成项目设计之后,自身就会充满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及提问,学生能够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学习,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并且还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协作精神。

  四、结语

  实践表明,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及教师指导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真实感受到C语言编程的魅力,并且感受到自主完成项目的喜悦。此种学习方式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并且开拓学生视野,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提高学生编程技巧及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及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蕾.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2):17-20.

  [2]余丽红,徐存东,林春景.基于CDIO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创新导刊,2011(16):150.

  [3]赵海明.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9):211-212.

  [4]刘芳.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80-82.

  [5]袁春花,陈华.C程序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5):149.

  [6]淡海英.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J].岁月月刊,2012(2):100.

  [7]钱丽丹.项目化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3(1):188-190.

  [8]高冲,徐群.基于程序设计项目化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7):233-235.

  [9]祝种谷.项目化教学在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11):289.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篇(扩展2)

——C语言的二级指针是什么3篇

C语言的二级指针是什么1

  首先任何值都有地址,一级指针的值虽然是地址,但这个地址做为一个值亦需要空间来存放,是空间就具有地址,这就是存放地址这一值的空间所具有的地址,二级指针就是为了获取这个地址,一级指针所关联的是其值(一个地址)名下空间里的数据,这个数据可以是任意类型并做任意用途,但二级指针所关联的数据只有一个类型一个用途,就是地址,指针就是两个用途提供目标的读取或改写,那么二级指针就是为了提供对于内存地址的读取或改写指针的表现形式是地址,核心是指向关系指针运算符“*”的作用是按照指向关系访问所指向的对象.如果存在A指向B的指向关系,则A是B的地址,“*A”表示通过这个指向关系间接访问B.如果B的值也是一个指针,它指向C,则B是C的地址,“*B”表示间接访问C如果C是整型、实型或者结构体等类型的变量或者是存放这些类型的数据的数组元素,则B(即C的地址)是普通的指针,称为一级指针,用于存放一级指针的变量称为一级指针变量。A(即B的地址)是指向指针的指针,称为二级指针,用于存放二级指针的变量称为二级指针变量.根据B的不同情况,二级指针又分为指向指针变量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篇(扩展3)

——C语言中的指针解读 (菁选3篇)

C语言中的指针解读1

  关于指针的基本概念,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因为有许多书都介绍的很详细。这里我只介绍一部分。指针指向一个地址,而指针本身在大多数系统上都是一个无符号整数(在32bit机上是4byte,在64bit机上是8byte)。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其机制:

  在上面的例子中,先定义了一个指针p,它的类型是int,也就是说它只能指向一个int型的变量,而不能指向其他类型的变量。最后我们将a变量的地址赋给p。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内存块,一个是存放指针p的内存(用&p可得到内存地址),一个是存放a的值的内存块(用&a可以得到内存地址)。而第一个内存存的p的值经过赋值语句后也就是&a的值了。另外一个注意点是, *(星号)和变量类型以及变量名之间可以有任意个空格,也可以没有。比如下面三种方式都是一样的:

  int a = 10;

  int *p; //声明一个指针,但未初始化,此时为野指针

  p = &a; //将a变量的地址赋给指针p

  在上面的例子中,先定义了一个指针p,它的类型是int,也就是说它只能指向一个int型的变量,而不能指向其他类型的变量。最后我们将a变量的地址赋给p。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内存块,一个是存放指针p的内存(用&p可得到内存地址),一个是存放a的值的内存块(用&a可以得到内存地址)。而第一个内存存的p的值经过赋值语句后也就是&a的值了。另外一个注意点是, *(星号)和变量类型以及变量名之间可以有任意个空格,也可以没有。比如下面三种方式都是一样的:

  int* a;

  int * a;

  int *a;

  解读方法:

  首先从标示符开始阅读,然后往右读,每遇到圆括号的右半边就调转阅读方向。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声明解析完毕。需要注意的是,已经读过的部分在后续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看下面一个例子:

  int *a[3];

  //首先a右边是[],说明a是一个具有3个元素的数组

  //右边读完,则读左边。a左边是int*,说明a的元素是int类型的指针

  int (*a)[3]

  //首先,a右边是圆括号的右半边,转向,左边是一个*,说明a是一个指针

  //遇到括号,再转向,是一个[],说明a是一个指向3个元素的数组的指针

  //左边是int,说明元素类型是int

  //所以,a是一个指向具有3个整型元素的数组的指针

  int (*func)(int p);

  //相同的方法,func首先是一个指针

  //然后右边是一个括号,说明(func)是个函数,而func是指向这个函数的指针

  //这个函数具有int类型的参数,返回值类型为int

  int (*func[3])(int p);

  //同理,func首先是一个具有3个元素的数组

  //其次,func左边是一个*,说明func数组的元素是指针。要注意修饰的是func[3],而不是func。因为已经读过的部分在后面都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跳出第一个圆括号,右边又是一个圆括号,说明func数组的元素是函数类型的指针。这个函数具有int类型的参数和int型返回值

C语言中的指针解读2

  注:a,&a,&a[0]的含义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三个的.值是相等的!

  以int a[3]为例说明:

  a作为右值时,代表数组首元素的首地址,而非数组地址。 也就是a[0]的地址。int i = (a+1),这里a是右值,所以代表首元素的首地址,a+1代表下一个元素的首地址,即&a[1]。

  a是整个数组的名字。所以sizeof(a)的值为sizeof(int) * 3 = 40,代表整个数组的大小。

  &a即为取a的首地址,也即整个数组的首地址。所以sizeof(&a) = 4。 int p = (int)(&a+1)中的&a+1代表下一个数组的首地址,显然是越界的。

  &a[0]代表首元素的首地址。 所以sizeof(&a[0]) = 4。

  &a[3],很显然数组越界了,但它的sizeof是多少呢? 也是4,因为关键字sizeof求值是在编译的时候,虽然并不存在a[3]这个元素,但是这里并没有真正访问a[3],而是根据数组元素类型来确定其值的。所以sizeof(a[3])不会出错。

  a[-1]代表什么意思?首先要明白下标的形式被编译器解析成指针的形式,即a[1]被解析成(a+1)。那么,a[-1]被解析成*(a-1)。

  关于数组首元素的首地址和数组的首地址的区别:其实,数组首元素的首地址和数组首地址的值是相同的,即&a[0]和a(以及&a)是相等的,但是而这含义不一样。首元素的首地址加1后,是第二个元素的首地址(之所以一直说首地址,是因为有的类型存储时会占多个地址),但数组的首地址加1后是“下一个数组的地址”,这里的下一个数组只是为了说明加1时加了整个数组的大小,而不是一个元素的大小。

  有一点比较容易混淆:a虽然代表整个数组,但(a+1)却代表下一个元素的首地址,即和(&a[0]+1)一样,下一个数组的形式为:(&a+1)。 下面以一个程序来说明:

  #include

  int main()

  {

  int a[3] = {1, 2, 3};

  printf("%ld",sizeof(long unsigned int));

  printf("*(a+1)=%d",*(a+1));

  printf("sizeof(a)=%ld", sizeof(a));

  printf("sizeof(&a[3])=%ld", sizeof(&a[3]));

  printf("a[-1]=%d*(a-1)=%d",a[-1],*(a-1));

  printf("a=%p&a=%p&a[0]=%p",a, &a,&a[0]);

  printf("a=%p(a+1)=%p(&a+1)=%p",a,(a+1),(&a+1));

  return 0;

  }

  输出结果:

  8

  *(a+1)=2

  sizeof(a)=12

  sizeof(&a[3])=8

  a[-1]=0 *(a-1)=0

  a=0x7fffcb4cb980 &a=0x7fffcb4cb980 &a[0]=0x7fffcb4cb980

  a=0x7fffcb4cb980 (a+1)=0x7fffcb4cb984 (&a+1)=0x7fffcb4cb98c

  说明(下面的行数只计算main函数内有代码的行):

  程序第1行定义了一个具有3个元素的整型数组。

  第2行打印了long型的大小。因为我是64bit的,所以一个long是8byte。

  第3行打印了*(a+1)的值,结果和a[1]的值相等。说明a虽然代表整个数组,但作为右值时,的确代表首元素的首地址。

  第4行输出值为12,是整个数组的大小。

  第5行打印了一个出界元素的大小,没有报错,验证了上面第5条。

  第6行打印了a[-1]和*(a-1),输出值相等。验证了上面第6条。

  第7行打印了a和&a[0],值相等。说明数组的首地址和首元素的首地址是相等的。

  第8行打印了a,(a+1),(&a+1),由结果就可以看出首元素的首地址加1是加了一个数组元素的大小,而数组首地址加1是加了一个数组的大小。

C语言中的指针解读3

  指针数组: 首先它是一个数组,数组的元素是指针,也成为“存储指针的数组”。

  数组指针: 首先它是一个指针,它指向一个数组,也可以理解为“数组的指针”。 也可以利用前面的“解读方法”去分析。

  四,函数指针和指针函数

  函数指针: 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指针函数: 带指针的函数,也就是返回指针的函数。

  char * fun(char* a, char* b) //定义为指针函数

  {

  ...

  ...

  }

  int main()

  {

  char* (*p)(char* p1, char* p2); //定义函数指针

  p = &fun; //把函数地址赋给它

  //p = fun; //这样写也行

  (*p)("aa", "bb"); //使用函数指针

  return 0;

  }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篇(扩展4)

——c语言培训实习心得3篇

c语言培训实习心得1

  在初学C语言的一个学期后,我们进行了C语言实训阶段,尝试自己编写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系统。在为期两周的时间中,我们同组的同学共同的感受是:C语言实训和*时上课所接触的程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经受的考验和克服的困难是*时所无法比拟的。好在同组的搭档们精诚合作,分工明确,有问题共同解决,攻克了C语言实训的复杂程序。在这里,我作为其中的参与者,自然感触良多。

  刚开始接触到C的时候,我已经学过一些有关VB的内容,这个在算法和思维上稍微有点帮助。回想本学期的学习,首先,最基本的,是C的数据格式,让我们知道整数,浮点数以及字符常量在C中的运用。然后,在学会了数据转化,以及熟练的可以对各种数据处理之后,我开始进行有关数据结构,像数组,结构体等的学习,因为有的东西从现有的知识来看都是非常简单的,还没有联系到指针等等一些复杂的概念。可是,仅仅学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C语言中,还有很多更加经典、重要、实用的知识。

  说说函数。虽说很多程序语言都有函数这一内容,但我觉得C语言的函数是最有魅力的了。学习函数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只有两个字牢记,即:牢记函数的功能,牢记函数的用途以及如何输入输出。函数从本质上讲是一段通用程序,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很多编程的时间,学习C语言的高人都说,一个聪明的编程者在编写程序前往往总是先找自己所编写的程序中有多少是可以用函数来代替的。比如,大家可以作一个比较字符串的实验,用C语言中的strcmp()函数只要一句话,而自己编写的话,30句都很难实现,可想而知函数的实用和快捷。在我们C语言实训的代码中,函数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可以说,实训题目的复杂代码,就是用无数个函数的调用和嵌套积累出来的。

  要注意的是,有的同学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被一些大的程序激励的,所以当开始的时候看到繁琐的数据转化和简单的算法,都觉得很无聊,都想自己做几个自己满意的程序来看看,虽然这种想法很好,但是,我们说,没有基础,纯粹是搬照一些现成设计方法,是不足取的。要知道,程序设计讲究的是个人的思维的,假如刚开始就被一些现成的思想束缚住,以后就会觉得很无趣。

  我们知道,指针其实是C语言的灵魂,许多的数据结构在我们学到这里之前都可以说是精通了。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数据结构在指针中运行。当然,刚刚开始接触到这些新的东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用非常形象的思维去看待指针,不能太固化。所以,新的东西,比如结构体在指针中的表现方法,数组及多维数组在结构体中的运用,都一点一点的加了进来,同时丰满了我们对原来C的数据机构,数据表示的理解。当我们完成了这三步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的基础都扎实了,可以进一步的学习有关算法,设计概念等等深层次的东西了。

  但是,指针,结构体,这些太抽象的东西,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我们就有点似懂非懂,可是在眼下的C语言实训中,像这么重要的C语言知识,一定要达到能熟练掌握,实际运用的程度。在实训的大程序中,结构体在指针中的表现方法,数组及在结构体中的运用等具体的技术环节,都得到了体现,不会指针,我们的工作是没法展开的。所以,在实训期间,大家在巩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逐块攻克实训课题,克服了困难,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最后,谈谈我们组的程序软件。商店商品管理系统,是一个比较利于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方便实际管理的程序。设计代码比较复杂,结构比较严谨。在程序编写的1周左右的时间里,组员们遇到了上述的困难,包括程序设计构思,甚至是指针等某些知识点的欠缺,导致的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但是,当大家一起团结协作,解决了这些困难之后,发现自己也可以编写复杂的、应用性的程序了,更发现自己对C语言这门学科的兴趣也提高了。

  当然,我们编写的商店商品管理系统,还存在很多疏漏和不合理之处。比如,程序复杂冗长,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将在不改变程序运行结果的基础上,简化程序,使每一句更加精辟,总体上更加简化。另外,在程序的外观上,我们由于时间问题,没有做更多的修饰,运行起来显得比较死板、枯燥乏味。如果增添一些色彩和其他效果,我们的程序也许会更加完美。

c语言培训实习心得2

  在初学C语言的一个学期后,我们进行了C语言实训阶段,尝试编写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系统。在为期一周的时间中,我们同组的同学共同的感受是:C语言实训和*时上课所接触的程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经受的考验和克服的困难是*时所无法比拟的。好在同组的搭档们精诚合作,分工明确,有问题共同解决,攻克了C语言实训的复杂程序。在这里,我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感触良多。

  在这次实训中,我对对C语言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认识,也对这个学期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尝试运行编程,每次运行程序成功,让我对下面的项目就充满信心。通过自己与同学合作编写程序,最终把最初的理论知识转化基本技能。这次的实训,使我对C语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是这次实训,最令人激动的就是合作做项目,虽然那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项目。每天大家来得很早,大家在一起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很好的在实训中长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热情。实训中深切体会到了老师认真负责的伟大的精神和热情为同学指导的促学方式,虽然对有些时候老师没给我们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小抱怨,但是到了结束时才知道,这种教学让我们自己学会了自学,学会了去看懂别人的代码。更多是老师给的`感动,每天在我们来之前就到了教室,在讲课中海给我们分享他在公司上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还有那些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些是*时上课时无法学到的,是更深层次的巨大收获。

  通过这次实训,也使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

  在实训中,我们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没学好,基础知识没理清,而且许多东西还要去翻书,去上网搜索。而且遇到一些小错误运行不出来,就会烦躁不安,觉得有些自暴自弃或者抱怨项目的变态,以后要克服,尽量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学好C语言,也学好用C语言编写一个按要求的系统。

  还有就是对于未来,近程就是下学期,我觉得我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提高。

  首先我要继续学习好C语言的基础知识,然后能在电脑上熟练的运用。然后每天都能写一些程序,上网时候多看一些优秀的教程和优秀的代码。遇到问题时多和同学讨论,并且多弄出几套方案,多锻炼自己结局问题的能力和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总之,这一切都成为我记忆里面的一个篇章,更是在C语言编程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篇(扩展5)

——什么是C语言3篇

什么是C语言1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台上进行编译,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或称MCU)以及超级电脑等作业*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避免各开发厂商用的C语言语法产生差异,由美国国家标准局为C语言订定了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语法,称为ANSI C,作为C语言最初的标准。

什么是C语言2

  C语言基本构成有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数组、指针、字符串、文件输入/输出、标准输入/输出、运算。

  C语言关键字共32个:auto double int struct break elselong switch case enum register typedef char extern return union const float short unsigned continue for signed void default goto sizeof volatile do if while static inline restrict _Bool _Complex _Imaginary _Generic

  C语言语法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

  C程序是由一组变量或是函数的外部对象组成的。函数是一个自我包含的完成一定相关功能的执行代码段。一个C程序中必须至少有一个函数,而且其中必须有一个并且仅有一个以main为名,这个函数称为主函数,整个程序从这个主函数开始执行。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的指针3篇(扩展6)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 VLOOKUP在使用中的一些小技巧

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 VLOOKUP在使用中的一些小技巧1

入门级

VLOOKUP是一个查找函数,给定一个查找的目标,它就能从指定的查找区域中查找返回想要查找到的值。它的基本语法为:

VLOOKUP(查找目标,查找范围,返回值的列数,精确OR模糊查找)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介绍一下这四个参数的使用

例1:如下图所示,要求根据表二中的姓名,查找姓名所对应的年龄。

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

参数说明:

1 、查找目标:就是你指定的查找的内容或单元格引用。本例中表二A列的姓名就是查找目标。我们要根据表二的“姓名”在表一中A列进行查找。

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

2、 查找范围(VLOOKUP(A13,$B$2:$D$8,3,0) ):

指定了查找目标,如果没有说从哪里查找,EXCEL肯定会很为难。所以下一步我们就要指定从哪个范围中进行查找。VLOOKUP的这第二个参数可以从一个单元格区域中查找,也可以从一个常量数组或内存数组中查找。本例中要从表一中进行查找,那么范围我们要怎么指定呢?这里也是极易出错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给定的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要符合以下条件才不会出错:

A 查找目标一定要在该区域的第一列。本例中查找表二的"姓名,那么姓名所对应的表一的姓名列,那么表一的姓名列(列)一定要是查找区域的第一列。象本例中,给定的区域要从第二列开始,即$B$2:$D$8,而不能是$A$2:$D$8。因为查找的“姓名”不在$A$2:$D$8区域的第一列。

B 该区域中一定要包含要返回值所在的列,本例中要返回的值是年龄。年龄列(表一的D列)一定要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即:$B$2:$D$8,如果写成$B$2:$C$8就是错的。

3 、返回值的列数(B13 =VLOOKUP(A13,$B$2:$D$8,3,0))。这是VLOOKUP第3个参数。它是一个整数值。它怎么得来的呢。它是“返回值”在第二个参数给定的区域中的列数。本例中我们要返回的是“年龄”,它是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B$2:$D$8的第3列。这里一定要注意,列数不是在工作表中的列数(不是第4列),而是在查找范围区域的第几列。如果本例中要是查找姓名所对应的性别,第3个参数的值应该设置为多少呢。答案是2。因为性别在$B$2:$D$8的第2列中。

4 、精确OR模糊查找(VLOOKUP(A13,$B$2:$D$8,3,0) ),最后一个参数是决定函数精确和模糊查找的关键。精确即完全一样,模糊即包含的意思。第4个参数如果指定值是0或FALSE就表示精确查找,而值为1 或TRUE时则表示模糊。这里兰色提醒大家切记切记,在使用VLOOKUP时千万不要把这个参数给漏掉了,如果缺少这个参数默为值为模糊查找,我们就无法精确查找到结果了。

推荐访问:


[在Swift中怎么使用C语言指针3篇(完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