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代表什么意思,菁选2篇

时间:2023-02-07 09:25:05  来源:网友投稿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1  立春时值阳历2月上半月,农历常为一月上半月(逢闰月年则时令不确定)。天文学上把“春分”作为春季的开始,气候学上则以候(5天为一候)*均气温作为统一的标准来划分各地的季节,当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春代表什么意思,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菁选2篇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1

  立春时值阳历2月上半月,农历常为一月上半月(逢闰月年则时令不确定)。天文学上把“春分”作为春季的开始,气候学上则以候(5天为一候)*均气温作为统一的标准来划分各地的季节,当候*均气温上升到10℃时,即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立春是反映季节和物候的一个节气,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将呈现出一派富有生机的景象。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即“立春”之日不在“五九尾”便在“六九头”。立春以后,白天逐渐增长,气温慢慢回升,土壤由下层开始化冻,冻土变浅。

  在这一天,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变长了,太阳也暖了,气温、日照、降雨也都处于这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地里的小春作物长势会加快,同时,油菜抽a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会明显增加,应该注意及时浇灌追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俗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就意味着已将开始大春备耕,人们不能再闲置田地了。但是虽然立了春,在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依旧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并且在这期间也会有强寒潮侵袭,’引起天气干早,也常常伴有大风和降雨,这对于农业来说,应该注意采取措施。

  立春气候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是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的`*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立春之日,晚上七点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立春的“立”表示开始,02 “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各地。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但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自秦代以来,*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立春谚语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1)立春落雨至清明。

  寓意:立春那一天如果下雨,预示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离意:立春开始响雷,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

  窝意:立春以后,潮汐的海流会加大。

  (4)春天后母面。

  窝意:入春以后,天气就像后母的脸色,阴晴冷暖无常。

  (5)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寓意:春天降雾说明天会放晴,而夏天降雾则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

  寓意: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寓意:初一如果下雨,初二就会放晴;初三如果下雨则可能会一直下到十五。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离意:上元日(阴历正月初一)下雨,清明定会是晴天。

  (9)早春晚播田。

  寓意: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意为早春,如果要播种不要过早也不要过迟,要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2

  春季的开始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或者是农历正月,为立春日,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立春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潮汕地区人们在立春当天,都会举行“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饼、春卷”等传统民俗活动。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点。

  立春,阴阳转化,阴退阳升,生气始发,万物复苏,新的一个轮回从此开始了。

  二十四节气古人通过观察星象规律,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星象上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寅月的开始。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另《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节令,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人们对“春”很重视,将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年份。

推荐访问:立春 什么意思 代表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 菁选2篇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1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100字 立春代表什么意思 立春是什么意思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