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菁选3篇

时间:2023-02-27 10:10:1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菁选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过程与方法:能在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教学重难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小露珠。(齐读课题)

  2.课文中的生字词还记得吗?

  草秆、珍珠、俊俏、吹奏、袭来、水蒸气、笑盈盈、夜幕降临、钻石、乐曲。

  3.把新词放到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老师考考你们,“笑盈盈”的句子找出来。

  谁来笑盈盈地读读

  从这个“笑盈盈”你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小露珠。

  小露珠这是在和大家告别,那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想大家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

  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太阳公公下山了,田野里雾漾漾一片,黑乎乎的,草丛中不时传来蟋蟀的鸣唱。请你们边读“夜幕降临”这个词语,边想象这种情境。)

  形成过程;(小露珠一边在柔软的花瓣上、草叶上、禾苗上打滚,一边尽情地闻着浓浓的花香、淡淡的青草香……此时,小露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

  出现的地方:荷叶上、草秆上、花朵上(小露珠在花朵上、草叶上、禾苗上打滚,禾苗、小草、花儿不生气吗?)

  2.你想怎样读呢?指名读。

  3.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清晨,起早的小动物们看见了小露珠,来向她问好了,它们是谁呀?迅速浏览2~5自然段,找出答案。(学生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请大家轻声读读2-5小节,边读边体会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它们看到的是怎么样的小露珠?

  (1)学生自由朗读第2-5小节

  (2)你想做哪个小动物来给小露珠问好呢?

  (3)学生朗读2-5小节(多媒体出示)

  师:谁来做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

  A“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见过钻石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出示钻石图片)小露珠就像这钻石一样闪亮。

  你能读出来吗?

  加上小青蛙的动作再读一次。

  师:在小青蛙的眼里,小露珠是多么闪亮啊!谁来做小蟋蟀,也来夸夸小露珠。

  B“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我们来看看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出示透明的小露珠的图片)

  漂亮吗?再读读!

  C“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看!这就是圆润的珍珠。

  谁再来做小蝴蝶

  加上小蝴蝶的动作,再来一次。

  (4)读到这儿,谁知道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呢?

  用“因为小露珠所以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句式说说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呢?(指名说)板书:美

  2.过渡:多美呀,大家都喜欢它,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向小露珠问好。

  3.齐读2-5小节

  (三)学习6-7自然段

  1.小露珠外表十分美丽,所以动物们都喜欢他。其实不光小动物喜欢小露珠,植物们也喜欢小露珠。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六自然段,把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相机出示: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指名读)

  A.小露珠在霞光的照射下闪着亮光,发出耀眼的光芒,你想到了哪个词语。(生说,师红色显示光彩熠熠)

  B.怎样才叫“格外精神”指名读此句。

  2.相机出示:金黄的向日葵……美丽的珠宝。

  A.“俊俏”一般是说小姑娘长得漂亮,好看,课文中把什么比作小姑娘?

  B.“美丽的珠宝”是指什么?如果你是这些花草树木你觉得自己漂亮吗?你夸夸自己。

  C.是谁把鲜花嫩草打扮得这样俊俏?

  多美呀,哪位同学愿意把这样的美景读一读?(多媒体出示第六自然段)

  小结:对,是小露珠美化了植物,把鲜花嫩草打扮的格外美丽,格外俊俏。

  读到这儿,同学们你们也该知道谁也喜欢小露珠了?为什么?

  (出示:因为小露珠__________,所以花草树木感谢小露珠。)

  3.让我们把这一幕幕美景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吧!齐读第六自然段。(配乐)

  4.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它更欢快的——(爬着,滚着,笑着)它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它自己有什么变化呢?自由读第七自然段。

  交流,出示: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了,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

  (1)是啊,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在太阳公公温柔地抚摩下,它为什么还笑着呢?猜猜看,此时小露珠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从这个“笑盈盈”你又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小露珠呢?

  交流:主要引导学生从小露珠认为能给别人带来美丽就是最快乐得来讲。板书:心灵美

  (2)因为这样,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

  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

  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

  (齐读)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

  (3)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依依不舍)在这种场面里,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的呢?

  (出示:用“____________,好象在说:__________。”)的句式说

  (4)天渐渐亮了,小露珠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慢慢地蒸发,变小了,它的.身子越来越轻,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它就要走了,就要向大家告别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挽留小露珠,请同学们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出示:同学们都喜欢小露珠,因为小露珠。)

  2.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多么善良的小露珠呀,她把快乐带给别人,她把美丽留给别人,我们一起来喊喊她的名字——小露珠!

  3.总结: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了小露珠的世界,我们看到了()的小露珠,()的小露珠,()的小露珠,看到了小露珠映衬着鲜花嫩草的美景。小露珠这么可爱,这么美丽,难怪大家都喜欢她,仿佛看到你们也变成了一颗颗小露珠,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课堂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老师感谢你们.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估计有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中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网络资源、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预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浏览各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丰富学生对西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  二、(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预总结)今天,让我们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览一下,好,我们出发(VCD,空中鸟瞰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要求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教师启发:我们初读了课文,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初步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提问。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你们真的会读书了,那么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人间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让我们步入西湖。

  (四)精读课文,深入西湖(结合演示文稿教学)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朗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图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读)

  (1)第一句:山峦(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体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副山水画)

  (2)第二句:湖面(结合图片欣赏)

  (3)第三句:白鴎(结合图片欣赏)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课件提示背诵)

  3、出示第三自然段

  过渡:西湖真是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美景。不信,我们接着看。

  (1)学生自读

  (2)分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西湖那些景点。

  (3)分句朗读分析:(课件相应演示各景点)

  第一句:鸟瞰西湖周边,理解“绿色镶边”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苏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岛全景

  B、小瀛洲鸟瞰、近景及三谭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体会朗读

  4、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傍晚已经临近,夕阳西下,你们想不想看看此时的西湖?(夕阳斜射图片)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乐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赏。

  (1)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2)夜西湖美景(课件相应图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学小结:古人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课件)就是说,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美丽迷人,同学们,你觉得呢?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

  1、提供相关网址,让小学生自由发挥,浏览网上的西湖文化、传说故事、逸闻趣事,丰富学生知识,增加阅读量。

  2、继续提供相关图片网址的链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西湖的兴趣。

推荐访问:上册 小学三年级 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菁选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5课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课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