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完整版】
时间:2023-03-07 08:10:08 来源:网友投稿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1 一、选择题(7分,每小题0.5分) 1.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单位是(B)。 A过程B函数C子程序D标识符 2.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C)。 main() {int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1
一、选择题(7分,每小题0.5分)
1.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单位是(B)。
A过程 B函数 C子程序 D标识符
2.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C)。
main( )
{ int a=7,b=5;
printf("%d ",b=b/a);
}
A 5 B 1 C 0 D不确定值
3.假设变量a,b均为整型,表达式(a=5,b=2,a>b?a++:b++,a+b)的值是(B)。
A 7 B 8 C9 D 2
4.设a为int型变量,执行下列赋值语句后,a的取值分别是()。
a=125.534; a=(int)125.521%4; a=5<<2;
A 125,31,1 B 125,1,20 C 125,31,20 D 125.534,2,20
5.设有如下程序段,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C)。
int k=10;while(k=0) k=k-1;
A循环执行一次 B循环是无限循环 C循环体语句一次也不执行 D循环体语句执行一次
6.下面选项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设char a[5],*p=a;)()。
A p="abcd"; B a="abcd"; C *p="abcd"; D *a="abcd";
13.设有以下程序段,则值为6的表达式是()。
struct st { int n; struct st *next;};
static struct st a[3]={5,&a[1],7,&a[2],9,0},*p;
p=&a[0];
A p++->n B ++p->nC p->n++ D (*p).n++
14.C语言中的文件类型只有()。
A索引文件和文本文件两种 B文本文件一种
C二进制文件一种D ASCII码文件和二进制文件两种
7.在C语言程序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A函数的定义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不可以嵌套
B函数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可以嵌套
C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都不可以嵌套
D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都可以嵌套
8.以下函数调用语句中含有(A)个实参。
func((e1,e2),(e3,e4,e5));
A 2B 3 C 5 D语法错误
9.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为()。
#define ADD(x) x*x
main( )
{ int a=4,b=6,c=7,d=ADD(a+b)*c;
printf("d=%d",d);
}
A d=70 B d=80 C d=140 D d=700
10.已知职工记录描述如下,在Turbo C中,系统为变量w分配()字节的空间。
struct worker
{ int no;
char name[20];
char sex;
union
{ int day; int month;int year;}birth;
} w;
A 29 B 20 C 25 D 6
11.设有以下定义,值为5的枚举常量是()。
enum week{sun,mon=4,tue,wed,thu,fri,sat}w;
A tue B satC fri D thu
二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5分,每小题0.5分)
1.在Turbo C中,整型数据在内存中占2个字节。()
2.int i=20;switch(i/10){case 2:printf("A");case1:printf("B");}的输出结果为A。()
3.break语句用在循环体中,可结束本层循环,continue语句用在循环体中,可结束本次循环。()
4.函数的递归调用不过是一个函数直接或间接地调用它自身。()
5.函数strlen("ASDFG ")的值是7。()
6.通过return语句,函数可以带回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返回值。()
7.结构体类型只有一种。()
8.char *p="girl";的含义是定义字符型指针变量p,p的值是字符串"girl"。()
9.若有定义:char *p(char a[10]);则p是函数名。()
10.用fopen("file","r+");打开的.文件"file"可以进行修改。()
三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10分,每小题2分)
1.float average (floatarray[10])
{int i;
float aver,sum=array[0];
for (i=1;i<10;i++)
sum=sum+array[i];
aver=sum/10;
return(aver);
}
main( )
{float score[10]={89,67.5,78,91,56,82.5,65,70,79,88},aver;
int i;
aver=average (score);
printf (“averagescore is %5.2f ”,aver);
}
2.main( )
{ char a[5]={‘A’,‘B’,‘C’,‘D’,‘E’},*p=a,**pa;
for(p=0;p printf(“%2c”,*p); printf(“ ”); printf(“%2c ”,**(pa=&p)); } 3.main( ) { int a,b,s=0; for(a=1,b=1;a<=100;a++) { if(b>=20)break; if(b%3==1) {b+=3; continue; } b-=5; } printf(“a=%d b=%d ”,a,b); } 4.main() { printf(“main() :%d ”,fact(5)); fact(-5); } fact(int value) { int f; if(value<0) { printf(“Argerror "); return(-1); } else if(value==1||value==0) f=1; elsef=value*fact(value-1)+1; printf(“This calledvalue=%d ”,f); return f; } 5.main( ) { int a=012,b=0x12,k=12; char c=‘102’,d=‘ ’; printf(“a=%d b=%d k=%d ”,a,b,k); printf(“c=%c,d=%c%o ”,c,d,a); a=‘A’; c=49; printf(“a=%d c=%c ”,a,c); } 四 阅读下列程序,在处填入适当内容,使程序完整(8分,每个空1分) 1.有一个3*4矩阵,求其中的最大元素。 max_value((1)) { int i,j,max; max=array[0][0]; for(i=0;i<3;i++) for(j=0;j<4;j++) if(array[i][j]>max) max=array[i][j]; (2); } main( ) {int a[3][4], i,j; for(i=0;i<3;i++) for(j=0;j<4;j++) (3); printf(“maxvalue is %d ”,max_value(a)); } 2.输入x、y两个整数,按先大后小的顺序输出x、y。 #include“stdio.h” main( ) { int x,y, *px,*py, (4); scanf(“%d%d”,&x,&y); (5);(6); if(x {p=px; px=py; py=p;} printf(“x=%d,y=%d ”,x,y); printf(“MAX=%d,MIN=%d ”,*px,*py); } 3.用选择排序法对任意10个整数按照由小到大排序。 main() { int a[11],i,j,k,t; printf("Please input 10numbers: "); for(i=1;i<11;i++) scanf("%d",&a[i]); printf(" "); for(i=1;i<=9;i++) {(7); for(j=i+1; (8);j++) if(a[j]>a[k]) k=j; if(k!=i) { t=a[k]; a[k]=a[i];a[i]=t;} } printf("The sortednumbers: "); for(i=1;i<11;i++) printf("%d ",a[i]); } 答案 一选择题(7分,每小题0.5分) 1. B2. C 3. B 4. B 5. C 6. A7. B 8. A 9. A 10. C 11. A12. A 13. B 14. D 二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5分,每小题0.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1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四阅读下列程序,在处填入适当内容,使程序完整(8分,每个空1分) 1.(1)intarray[3][4](int array[][4])(2)return(max) (3)scanf(“%d”,&a[i][j]) 2.(4)*p (5)px=&x(py=&y) (6)py=&y(px=&x) 3.(7) (8)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3篇 a: hello, my name is yang jun. look, this is my school. 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rees in it. i like my school. i’m in class two, grade five. there are forty-one students in my class. look at my classroom. tt’s big and bright. you can see a com*r on the teacher’s desk. and there’s a tv near the blackboard. on the wall, there are some nice pictures. i like them very much.welcome to my school. 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 ( ) 1. there are lots of trees and flowers in the park. ( ) 2. yang jun ji in class five grade two. ( ) 3. his class is big and bright. ( ) 4. there’s a book on the tercher’s desk. ( ) 5.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in the classroom. b: my name is sheila. i’m from london. i live in wuxi with my parents now. my bedroom is small but clean. in my bedroom, there is a bed, a desk, a chair, a com*r and a bookcase. on the wall, there is a photo and a guitar. i can play the guitar. the photo is nice. the girl in the photo is me. there are lots of storybook and picture books in the bookcase. my bedroom is nice. ilike it very much. 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 ( ) 6. shelia is an english girl. ( ) 7. shelia is in wuxi. her parents are in london now. ( ) 8. there is a photo of her family on the wall. ( ) 9. shelia can play the guitar. ( ) 10. there is a com*r in the bookcse. 一、听读音,给下列单词标号(10分) 1、goung() strong() funny() 2、Friday() Sunday() Tuesday() 3、pork() fish() potato() 4、under() in() behind() 5、road() flower() river() 二、找出与其三个单词发音不同的一个,将序号写在题前括号里。(10分) ()1、A、bread B、peachC、seat D、tea ()2、A、grow B、town C、yellow D、window ()3、A、cat B、bag C、face D、hat ()4、A、big B、pig C、sit D、kite ()5、A、short B、horse C、shirt D、ball 三、请为下列单词选择正确的选项,将其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1、English A、数学 B、语文 C、英语 ()2、Monday A、星期二 B、星期四 C、星期五 ()3、motton A、羊肉 B、猪肉 C、鸡肉 ()4、curtain A、镜子 B、窗帘 C、空调 ()5、village A、房子 B、河流 C、乡村 四、单词归类。(15分) young , Monday , pork , chicken , tree , Sunday , thin , mutton , beef , Tuesday , strong , flower , Friday , lake , river . young Monday pork river 五、选词填空。(30分) ()1、She my mother . A、am B、are C、is ()2、Let clean the door . A、my B、I C、me ()3、My father is teacher . A、you B、your C、I ()4、This is ruder . A、he B、him C、his ()5、Is she young? A、Yes , she isn’t .B、Yes , she is . C、They have art ()6、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 A、I have art . B、You have art . C、They have art . ()7、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 A、I have beans . B、I have English . C、I have a book . ()8、Can you do housework ? A、Yes , I do . B、Yes , I am . C、Yes , I can . ()9、There is a fish .the river . A、in B、behind C、on ()10、We have P.E and artFridays . A、at B、on C、in 六、从B栏里找出A栏问句的相应答语,将其序号填入括号里。(15分) A B ()1、What do you have for dinner ? A、It’s Monday . ()2、What’s your teacher like ? B、She can cook the meals . ()3、What can your mother do ? C、I have eggplant and tomatoes . ()4、Is there a ball under the chair ? D、Yes , there is . ()5、What day is it taday ? F、He’s very strong . 七、阅读理解,判断题后句子正(T)误(F)。(15分) I have my own room now . It’s small and nice . There is a mirror , a bed and a big closet . There are green curtains and two end tables . I put many story—books on my two end tables . I often read them . I love my new room very much . 1、My new room is big . () 2、There is a mirror in my new room . () 3、There is one end table in my new room . () 4、There are many story—books in my new room . () 5、I don’t love my new room . () 参考答案 一、1、young2、Sunday3、potato4、under5、river 二、1、(A)2、(B)3、(C)4、(D)5、(C) 三、1、(C)2、(B)3、(A)4、(B)5、(C) 四、young , thin , strong Monday , Sunday , Tuesday , Friday pork , chicken , mutton , beef river , tree , flower , lake 五、1、(C)2、(C)3、(B)4、(C)5、(B) 6、(A)7、(A)8、(C)9、(A)10、(B) 六、1、(C)2、(E)3、(B)4、(D)5、(A) 七、1、(F)2、(T)3、(F)4、(T)5、(F) 一、写出下列单词的过去式。 learn_______sing________dance_______eat_______am/is_______fly_______ take_______climb_______have________buy________play________visit________ row_______see_______get_______read________wash_______clean_______ do________go________leave________watch________ 二、写出下列单词或词组(动词写过去式)。 唱歌和跳舞________________照相____________ 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买礼物___________ 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大象___________ 去滑雪___________________去滑冰___________ 吃好吃的__________________学汉语___________ 三、选择。 ()1._______didyoudoonyourholiday? A.HowB.WhereC.What ()2.Where_____you_____onyourholiday? A.did,goB.did,doC.did,went ()3.She________lastweekend. A.wentskiB.wentskingC.wentskiing ()4.Heboughtsomebooks____me. A.toB.forC.at ()5.I_______and________yesterday. A.sang,danceB.sang,dancedC.sing,danced ——《老王》练习题配答案3篇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字词注音。 伛( ) 翳( ) 愧怍( ) 攥( ) 2.指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A.惶恐 肿胀 默存 冰籍( ) B.塌败 骷髅 湖涂 抱歉( ) C.荒僻 善良 取谛 闲聊( ) D.滞笨 诲辱 凑合 愧怍( ) 3.辨析组词。 诲( ) 僻( ) 捎( ) 侮( ) 避( ) 梢( ) 悔( ) 壁( ) 稍( ) 4.选词填空: (1)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 ,因为他是单干户。(惶恐 惊恐) (2)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 的小屋。 (偏僻 荒僻 破败 塌败)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取消 取缔) (4)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站立 镶嵌) (5)我 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 微笑) (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 地转过身子。(滞笨 笨拙) 5.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了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请指出本段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解释文段中的词语。 滞笨: 镶嵌: 3.“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将“镶嵌”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中的“强笑”能否换成“笑着”?为什么? 5.“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为什么害怕?结合文段简要回答。 三、课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1)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2)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候村里会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3)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瑞,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4)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5)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6)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7)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我肯定他们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8)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惨进一种悲怆的调子。他们的认真和耐心让我烦躁。 (9)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10)我突然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子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11)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 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于我那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 (12)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13)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丝的阳光。 (14)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1.文章第(4)段“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这句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达效果如何? 2.第(5)段句子“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中,“蹿”这个字表现了天气怎样的特点?这一段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第(13)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有怎样的含义? 4.最后一段“我的初衷”是什么?作者承认不是我的初衷,体现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5.第(3)段和第(12)段都谈到盲人夫妻的行走,内容相似,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6.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参考答案与提示】 一、 1.yǔ;yì;zu;zuàn 2.箱;糊;缔;侮 3.教诲、侮辱、忏悔;荒僻、逃避、墙壁;捎东西、树梢、稍稍 4.⑴ 惶恐 ⑵ 荒僻 塌败 ⑶ 取缔 ⑷ 镶嵌 ⑸ 强笑 ⑹ 滞笨 5.散文 彼此交往 逻辑 时间 善 苦 二、 1.有一天;我”家门口;“我”和老王;老王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 2.呆滞笨拙;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3.不能。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而用“站立”给人的印象,认为老王的身体较好。 4.不能换。“强笑”说明笑的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5.因为老王身体瘦的让“我”害怕,他的病态使人害怕。 三、 1.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村人看戏时的举动,表现村人并不重视盲人的演出,只不过是在娱乐匮乏时需要一种热闹的气氛。 2.“蹿”字用得生动形象,形容恶劣天气来得突然,来势猛,出乎人们意料。创造一种凄凉的意境,烘托盲人夫妇悲伤心情,突出盲人的弱小,也反衬他们遵守演出诺言的精神。另外也衬托村人的冷漠。(答出两点即可) 3.衷心希望这对盲人夫妻能够摆脱冷漠的悲伤,感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温暖。 4. 年幼的“我的初衷”是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作者的内心感受:对盲人夫妇有愧意,感到内疚,但仍然希望他们能感受到人们的关心。 5.前后照应,表现盲人夫妇的关爱,在逆境中相互依靠,让人感动。 6.略 ——数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从起点按顺时针方向同时出发。甲每分钟跑120米,乙每分钟跑100米,两人都是每跑200米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第一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 解: 第一,甲乙出发后第一次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那么就有当甲行200米之后,再出发的时间是200÷120+1>2分钟。 这时,乙用2分钟,也行了100×2=200米的地方。 意思是说,乙行了2分钟,就和在休息的甲在200米的地方停留。 第二,甲比乙多行500米而追上。 因为行完之后,甲比乙多行500米, 那么就说明多休息500÷200=2……100,即2次。 即甲追乙的路程是500+100×2=700米 要追700米,甲需要走700÷(120-100)=35分 甲行35分钟需要休息35×120÷200-1=20分 所以共需35+20=55分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3分) ①可爱者甚蕃( )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 ③濯清涟而不妖(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案 1. ① 多 ②只 ③洗涤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解析】 1.试题分析:“蕃”:副词,多。“独”:一次多义,只。“濯”:动词,洗涤。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2.试题分析:翻译要注意把“同”(一样,相同)、“予”(我)、“何”(什么)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3.试题分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的意思是蓬长在大ma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他一起变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的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总而言之,环境可以影响或改变人。“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淤泥所污染,也就是说热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3篇 一、基础知识 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wěi 连翘qiǎo 怠惰du 孤寂jì B.藐小miǎo 描摹mó 凝神níng 蜉蝣yóu C.欢畅chàng 恬静tiǎn 栖息qī 呵护kē D.无稽jī 浑然hún 上乘chén 宇宙zhu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衰草连天______ 鬓毛衰______ (a.shuāi b.suāi c.cuī d.chuī) ②差异______ 差遣______ 差劲_______ 参差_______ (a.chā b.chāi c.chà d.cī e.chài) ③观测_______ 道观_______ (a.guàn b.guān c. guǎn) ④落叶_______ 落枕_______ 丢三落四_______ (a.luó b.lu c.là d.lào) ⑤播种_______ 耕种_______ (a.zhng b.zhǒng c.zhōng)? 3、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木荣枯 俗语农谚 耐人寻味 俯首贴耳 B.离愁别苦 凝神静听 不记其数 少见多怪 C.苍海一粟 无忧无虑 千呵万护 涵养水分 D.饱学之士 雅俗共赏 不胜玫举 昂首挺立 二、阅读 (一)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②冰雪____化,草木____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③再过两个月,燕子____然归来。④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⑤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⑥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的落下来。⑦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____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⑧到处呈现一片衰草____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⑨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____、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____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横线上依次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加点的词: ①销声匿迹____________ ②风雪载途____________ ③年年如是____________ ④次第____________ 6、用下列词语各写一句话: ①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运用了_______、准确的语言,请在选文中按要求各摘录一句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第一段写了四季自然景象的变化。试将句子的序号填入下列对应的季节后的横线上。 春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 9、四季景色有时并无明显的分界线,尤其在幅员辽阔的我国,更是如此。⑦⑧ 两句可以说是写的___________末__________初的景色。 10、.⑨句在选文第一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概括两段的大意。 ①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文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 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 去的欢快身影 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 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乙文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阴霾( ) ②点缀( ) ③驯良( ) ④翘尾巴( ) ⑤连翘( ) 13、.概括甲文三个自然段的意思: ①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果你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来概括对松鼠的介绍,你将选哪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乙文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漂亮的形态。 16、.甲文第1段先写冬季萧条冷落毫无生气与鸟的归来后的勃勃生机形成鲜明_______。作者把冬季称为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共列举_________类动植物的生命现象。 17、.甲文第2段,先写莺的惹人_________之处,再说莺之多及其________之广。第二段中莺的可爱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看莺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过乙文,松鼠给你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乙文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这也是松鼠的特点,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莺时用到“灵巧”一词,写松鼠时用到“乖巧”一词。试比较两词差别。 灵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乖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两文都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_______所写,都运用_____________的语言。 参考答案 一、1.B 2.①a c ②abcd ③ba ④bdc ⑤ba 3.A 二、 4、.融、萌、翩、簌簌、际、连、枯、莺 5、①隐藏②满路③这样④一个挨一个 6、.略 7、.生动①花香……语言②大地……苏醒过来 ;… …传语……暗示……唱歌。③阿公……插禾 8、春①—③ 夏④—⑤ 秋⑥ 冬⑦⑧ 9、. 秋冬 10、总结句,点明四季更替,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 11、.①具体叙述生动的四季物候景象 ②根据物候现象安排农事,点题。 12、.①mái ②zhuì ③xún ④qiào ⑤qiáo 13、.①鸟是春的使者 ②介绍莺的特性(或可爱习性) ③介绍莺的毛色 14、.松鼠是……动物。 15、.面容、身体、四肢、尾巴 16、对比 六 17、.喜爱、活动范围;活跃 、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 善唱(叫) 18、.活跃 爱唱歌 19、漂亮 惹人喜爱 20、.它们常……送东西吃。 21、.灵活而巧妙;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22、.布封 生动说明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各组多音字注音。 和*( ) 落叶( ) 差劲( ) 和面( ) 落枕( ) 出差( ) 和了( ) 丢三落四( ) 参差( ) 2.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1)物候——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A.观察 B.观测 C.观看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 A.耕种 B.播种 C.耕地 (3)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A.区别 B.区分 C.区划 (4)如果能注意到物候——,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以避免。 A.延迟 B.推迟 C.推长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抒情 比喻 拟人 B.证明 拟人 比喻 C.叙述 拟人 比喻 D.描写 对偶 拟人 4.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 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 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 5.下列文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②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它为物候。 ④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⑤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综合练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李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oC,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是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 2.“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的原因是什么? 3.产生“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原因是什么? 4.在这几段文字中,除了举例子,作者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来,抄在下面。 5.在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时,作者一共举了两个例子,有必要吗?为什么? 6.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文中哪句话所说的意思一致? 答案 【基础练习】 1.hé huó hú lu lào là chà chāi cī 2.(1).B (2)C (3)C (4)A 3.D 4.D 5.③⑤①④② 【综合练习】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此外,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2.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3.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形成山脚冷而山腰不冷(没有霜)的现象。 4.下定义: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作比较、列数字:拿1741到1750年十年*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5.有必要。因为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6.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浙江历史高考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8题,每题1分, 共48分) 1、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是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 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C.古希腊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D.城邦的出现及其激烈的争夺 2、古希腊的一位政治家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一方面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一方面设立陪审法庭,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他是 A.梭伦 B.苏格拉底 C.克利斯提尼 D.伯里克利 3、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 A.民主政治的影响 B.公民大会的推动 C.具有公*、文明的社会氛闱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 4、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域)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任首席将军期间 5、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由“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 A. 对雅典民主政治状况持肯定态度 B. 赞同抽签选举办法 C. 主张按照人的品德确定社会分工 D.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6、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柏拉图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纱幕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意大利人开辟新航路 8、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凭借故事来歌颂爱情与女性的智慧,讽刺教士的腐化与伪善,体现了薄伽丘 A、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 B、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要求建立理想社会 C、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自由*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D、反对教会专制迷信的启蒙思想 9、《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10、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A.天赋人权 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依法限制*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1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包括 ①都是思想*运动 ②都弘扬了科学精神 ③都强调人的* ④都反对专制王权强调民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 D.“海上马车夫”的航海活动 13、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4、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15、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1550—1650年这一时期作了如下描述:“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此“良机”主要源于 A.商业革命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 16、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 17、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 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③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世界由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19、早期的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者的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C.引起了商业革命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0、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国 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 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时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21、在欧洲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坚持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A. 罗马教皇 B. 国王 C. 诸侯 D. 《圣经》 22、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 A.因行称义 B. 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 C.建立人人*等的新教会 D. 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 23、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24、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落入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在民 B.三权分立 C.议会制度 D.社会契约 25、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26、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全国奴隶的原因是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奴隶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新成立的联邦*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 27、“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28、英国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和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为了维护统治都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二者所实行的共同特点是 ①进行专权统治 ②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③对外征战 ④改共和制为帝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9、英、法、美三国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 A.封建国王与议会矛盾尖锐 B.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原有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D.封建统治出现财政危机 30、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两者都鲜明的体 现了 ①天赋人权思想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都主张*在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31、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体现了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 B.革命武装都打败了国王军队 C.都处死了国王 D.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2、“当立法权和行*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这段材料应出自下列哪一部历史文献 A.《权利法案》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神学政治论》 33、造成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反封建斗争中结成联盟的根本原因是 A.其经济利益的一致性 B.其政治倾向相同 C.是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D.是新贵族追随的结果 3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3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36、以下法国*中,更迭顺序正确的是 A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B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 C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 D第二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37、WWW.CCTV.COM 法兰西文化年专题进行了一个网民调查,在”你最了解的法国人中”,拿破仑高居榜首.下列拿破仑的活动中,对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传播大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①入侵西班牙和俄国 ②制定《拿破仑法典》 ③多次打败反法联盟 ④制定1791年宪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 38、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沃波尔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 ②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全权负责 ③内阁和*必须接受国王的监督和领导 ④首相既是*首脑又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9、“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有 ①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②实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消除种族歧视,构建*等社会 ④建立联邦共和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0、 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是“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 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 该宪法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 C. 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限制 D.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41、关于近代英、法、美、德四国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法国《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C.英国和德国两国的国家元首是君主 D.法国和德国两国国家权力的重心在议会 42、西方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开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在十六七世纪中这里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工业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心理状态和价值尺度。”文中的“社会政治结构”奠基于 A.《大宪章》 B.《权利*书》 C.《大*书》 D.《权利法案》 43、启蒙运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下列言论与之相符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 D.人类最宝贵的财产——自由 44、以下各项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的有 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②反对教权主义和等级制度 ③主张权利*等 ④倡导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5、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美国人对*进行“内在的限制”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强舆论监督 B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 C 实现三权分立制度 D 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46、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把反对君主专制作为革命目标 ② 以立法来巩固革命成果 ③确立了代议制民主 ④ 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7、英国“光荣革命”与法国热月*的相同点是 A. 革命过程中的倒退现象 B.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 C. 借助国外力量发动的* D. 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正常的统治秩序 48、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政党和三权分立 C.君主立*体 D.民主共和政体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52分) 49、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5分)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 50、探究大国崛起,借鉴历史经验,认识人类历史走向(14分)。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 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1) 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以来英国崛起,在政治方面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的“制度性创新”的表现。(4分) 洛克 牛顿 (2)结合所学内容,参照示例,为两位历史人物撰写简介。(8分) 示例: 克伦威尔:英国革命政治家、军事家,17世纪领导英国人民推翻斯图亚特封建专制王朝,利用独裁统治,维护革命成果。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阐述你对17世纪以来英国崛起的认识。(2分) 52、阅读下列材料:法律制度不仅确保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时代发展需要。(10分)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 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3分) 你认为材料一的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等”吗?为什么?(3分) 材料二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可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4分) 52、法律与政治制度都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 ——苏格拉底 (1)列举在苏格拉底时代,雅典公民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可以担任的公职。(2分)简述苏格拉底对“豆子抓阄的办法”的态度及原因。(3分)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分析导致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不同形式的原因。(6分) 53、英语共同语的基础形成于14、15世纪。1382年,《圣经》首次译成英文;1611年,重译为英王钦定本。17世纪,英语出现在北美洲;18世纪末,出现在澳大利亚。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英语在不同阶段得到发展的原因。(4分) ——深圳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教诲(huì) 田圃 勾当(gōu) 一代天娇 B、襁褓(qiáng) 聒噪 腆着(tiǎn) 侍才放旷 C、庖官(páo) 喧嚷 解元(jiè) 红装素裹 D、逞辨(chéng) 麾军 嗔怒(chēn) 喏喏连声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邓稼先和杨振宁同去美国留学,他们都有桑梓之念,由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个毅然回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留在美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耄耋之年回到北京。 B、省中运会我校与长沙市一中足球决赛时,操场上喊声震天,坐在课堂里的我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 C、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到了这里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D、诸葛亮可谓恃才放旷,在刘备问计如何兴复汉室时,他未出茅庐便 知三分天下。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那烟雨中的岳麓山,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别样的风姿。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为了防止埃博拉病毒不再蔓延,利比亚*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调查显示,我国近90%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4、选出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 )(2分)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守纪、热爱劳动的教育呢? 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解答。 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5、有关传统文化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包饺子、迎厕神等。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C、有关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D、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 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6、综合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地狱中,鬼魂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进自己的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天使也围着桌子吃饭,他们手中的筷子同样也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送到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请写出你读完这则故事后的感悟或看法: 7、综合运用(6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为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班级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分) (2)“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你知道你所崇拜的古代名人有哪些缺点?你是怎样看待他的缺点的?(4分) 8、名著阅读(5分)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回到草料场开门一看,安身的草厅都被雪压倒,而且那火盆里的火也被雪水浸灭了.只好摸挪扯出一条被子来,庆幸自已刚才好在出去打酒了,没被这雪蹦踏下来压死的保下了性命.他在心里盘想着,准备要去那打酒路上看到的古庙里住上一晚.寻思着等天亮后再对这草料场做些修补处理.于是A卷了被子,扛着花枪挑着酒葫芦,锁了草料场大门往古庙里去.进到庙里,A把门关上,然后用一块大石头抵住门,到里面四下看,看到殿上有一座镀金的山神,两边各立着一个判官和小鬼.旁边还堆着一堆纸钱.四处打看庙里没有主人,附近也没有住着人家.A放下东西,抖了抖身上的雪,然后脱下湿了一半的外衣,用被子盖着下半个身子,然后吃起冷酒和熟牛肉来.A正吃着呢,只听到外面有毕毕剥剥的爆响声.他急着跳身起来,从壁缝里往外看,只见那草料场起了大火,正刮刮杂杂的猛烧起来。 文选自《水浒传》,文段中的A指的是 ,本段情节名称为 。请写出另外一个与他相关的情节 。(3分) (2)水浒英雄都有绰号,比如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小李广花荣,神行太保戴宗,鼓上蚤时迁……请写出下面两位梁山好汉的绰号: 李逵、 杨志。(2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渔家傲》中借酒表达功业未成,思乡愁绪的句子是: , (2)《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语句 , 鲜明表达了词人立功 报国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1)《陈涉世家》中表达陈涉少有壮志的句子是 ! 二、阅读(24+36分) (一)古诗文阅读(24分) 鹧鸪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②。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0、《鹧鸪天•桂花》的作者李清照,号 ,本词从题材上分应属于 词(诗),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层层言说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从侧面烘托桂花之美。(4分) 1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 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12、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为将,信必不留 / 虽千里不敢易也 (《唐雎不辱使命》) B、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C、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 D、若亡,何也?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 13、下列句子加点字字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B、王曰:“以为大将” /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D、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 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 15、上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哪个著名的典故?因为韩信的命运都与萧何有关,民间有句俗语流传甚广,请写出这句俗语。文末“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一句蕴含着萧何怎样的态度? (6分) (二)说明文阅读 (8分)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 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 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6、“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4分) 17、 结合链接材料,请概括出“阳光动力2号”的持续动力从何而来?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 【链接材料】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三)记叙文阅读(10分) 黑发底下 (1)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2)年轻时,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地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油亮油亮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3)小时候,我们一家在黔南山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一只杏儿大的杯子已经善解人意地倒上酒立在了他面前。他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放下了,又端起吸了一口,滋溜有声。直到饭吃完了,酒喝尽了,脸变红了,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累也被一阵风消解走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哟,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4)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5)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瑟瑟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6)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易察寻得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7)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拔,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 (8)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9)后来,父亲被癌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千篇一律地吃药、打针,不厌其烦地化疗、放疗,头发快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了帽子。不知为什 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中间有些落寞。 (10)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11)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了,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稗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 加快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12)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13)但岁月如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27日第15版,简默作,有删改) 18、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括号中依序填写相应内容。(3分) 瞥见白发—— —— ——掉光头发—— 19、第9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丢”字用得很传神,请简要品析。(3分) 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中间有些落寞。 20、说说文章标题“黑发底下”的含义。(4分) (四)小说阅读(18分) 高高的玉米 【美】加里•卡特 吉姆•卡尔顿坐在厨房的窗边,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他家屋子的周围满眼都是高高的玉米。 他的妻子休伊站在水槽边,用凉水洗胡萝卜。她时不时看一眼外面的天空。她巴望着天上出现云块,但还是烈日当空,看上去令人不安。已经二十七天没有下一滴雨了。 吉姆抬头瞧一眼不见一丝云彩的蓝天,叹一口气。“旱得太久了。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办法。”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心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休伊是个壮实的女人,今年四十出头。她把胡萝卜放入水槽,然 后擦干双手,向她的丈夫走过去。吉姆坐在轮椅里,一只脚往前伸着。 一个月前,他翻修谷仓的时候,不小心从高处摔到了地面上,造成腿部骨折。X光检查显示他的脊椎骨也受到了损伤。至于受损程度、吉姆以后是否还能行走,大夫当时还说不准。 休伊站在轮椅一侧,轻轻抚摩着吉姆的脖子。“你说的有道理。”她低头看着他说道,“确实,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她瞅着窗外自家的菜园。他俩曾商量不去管园子里的蔬菜,让它们在烈日下自生自灭。 但他们家那三百英亩的玉米地,不管不行啊。 她弯腰吻了一下他的头。“咱们会没事的。”她*静地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烈日当空,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叶子开始发黄、卷曲。 一天,休伊刚从菜园干活回来。吉姆告诉她,他刚刚跟帕皮通过电话。帕皮家的玉米不行了,几乎看不到穗子,连梗都被晒黄了。 “帕皮说,如果这个周末还不下雨的话,他要把他地里的玉米全部犁掉。”吉姆显得忧心忡忡。 “全部犁掉?”休伊看了吉姆一眼。 “他是那样打算的。可能他过分操心了。我们家的玉米种子跟他家是一样的,又是同时种下去的。可是我觉得我们家的玉米眼下还长得好好的。” 又过了几天,休伊从镇上办事回来。吉姆听到她开门的声音。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她打招呼。 她走进屋里,目光中满是疑惑。 吉姆正襟危坐,但脸上满是笑容。她放下背着的包。“你不 会是要告诉我,”她说, “天就要下暴雨了吧。” “比那个好多了。刚才医生打电话来,说我后来的X光片看起来很好,比预想的要好。” 吉姆顿了一下。他笑得更灿烂了。 “医生估计我下个月就能走动了。” “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她含笑说道,忽然跳了起来,在屋子里轻快地转了几个圈。 “这个消息是不是比下暴雨还要好?” “啊,是的,亲爱的。比下暴雨好上一百倍。” “你知道,”他握住她的双手,“一个月前,我不知道今后咱们怎么生活,净朝坏处想了。然后来了好消息,干旱一下子变得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是啊。那以后我就不用夜里偷偷摸摸去浇水了。” “你是说,给菜园浇水?” “菜园,还有从这屋子能看到的所有玉米地。” “玉米地?”吉姆两眼盯着她看。 “面对天灾,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改变不了天气,只能让你眼睛能看到的玉米长得好些。”她微笑着说…… 屋外,依然是满眼的高高的玉米。 21、请结合文意,完成下列表格。(4分) 情节 ① 丈夫担心干旱且腿和脊椎受伤,休伊安慰丈夫 休伊办事回家,丈夫没有与她打招呼 ④ 休伊心情 不安 ② ③ 欣慰 22、根据要求赏析文章。(6分) (1)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烈日当空,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叶子开始发黄、卷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小说结尾“屋外,依然是满眼的高高的玉米”让人回味无穷,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8分) 三、写作(共60分) 24、请在“‘面对天灾,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改变不了天气,只能让你眼睛能看到的玉米长得好些。’她微笑着说……”省略号处进行肖像和景物描写。(10分) 要求:(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符合情境; (3)不超过150字。 25 、以“ ,不普通”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请从“他、她、它”这三个词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 (2)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生物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1、蛋白质中下列哪个元素的含量较稳定 A、碳 B、氢 C、氧 D、氮 E、磷 2、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A、精氨酸 B、谷氨酸 C、天冬氨酸 D、脯氨酸 E、半胱氨酸 3、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 B、谷氨酸 C、甲硫氨酸 D、精氨酸 E、色氨酸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为 A、L-β-氨基酸 B、D-β-氨基酸 C、L-α-氨基酸 D、L,D-α-氨基酸 E、D-α-氨基酸 5、蛋白质四级结构指的是 A、局部肽链的全部原子的空间排布位置 B、整条肽链的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位置 C、亚基与亚基间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D、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E、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6、关于蛋白质α-螺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链内氢键稳定其结构 B、有些侧链R基团不利于α-螺旋形成 C、是二级结构的形式之一 D、一般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都含有α-螺旋 E、链内疏水作用稳定其结构 7、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主要取决于 A、α-螺旋和β-折叠 B、肽链中肽键的构象 C、肽链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肽链中的二硫键 E、肽链中的氢键 8、哪个结构不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A、α-螺旋 B、β-折叠 C、β-转角 D、不规则卷曲 E、亚基 9、蛋白质三级结构指的是 A、局部肽链的全部原子的空间排布位置 B、整条肽链的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位置 C、亚基与亚基间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D、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同位置 E、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0、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 A、α-螺旋结构 B、β-折叠结构 C、分子中的氢键 D、分子中的二硫键 E、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1、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氢键 B、肽键 C、离子键 D、疏水键 E、次级键 12、注射时,用75%乙醇消毒是为了使细菌蛋白质 A、变性 B、变构 C、沉淀 D、电离 E、溶解 13、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特征是 A、分子静电荷是零 B、分子带的电荷较多 C、溶解度升高 D、不易沉淀 E、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14、氨基酸的等电点是、 A、氨基酸以阳离子状态存在时溶液的pH B、氨基酸以阴离子状态存在时溶液的pH C、氨基酸以兼性离子状态存在时溶液的pH D、氨基酸溶解度最大时溶液的pH E、氨基酸在电场移动距最大时溶液的pH 答案: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其中含氮量*均为16%。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脯氨酸是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半胱氨酸是极*氨基酸,精氨酸为碱性氨基酸。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色氨酸和酪氨酸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大多数蛋白含有这两种氨基酸,因此紫外吸收法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体内有20种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蛋白质中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亚基与亚基之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分布,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α-螺旋是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一种,主要指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问位置,肽链的全部肽键都形成氢键,链内氢键稳定其结构,而不是疏水作用。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是由一级结构决定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答案选E。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称为蛋白质二级结构。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氢键。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加热、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等)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注射时用75%乙醇消毒是为了使细菌蛋白质变性而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静电荷为零。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某一pH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此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答案选C。 【该题针对“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贵阳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gù míng sī yì jí wù qǐ xìng 2.《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 ”。 (2分) 3.从下面的语句中,任选四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每一横线1分)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午意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文段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标号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5分,每一横线1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当然,①挫折会因人们对待它的态度的不同而给人们带来不同结果。有人会因为挫折而激起旺盛的斗志,②最终成就一番理想;也有人会因为一次挫折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③沦为一个毫无作为一事无成的庸人。勇敢的人往往能直面挫折。把它当作前进的垫脚石;④而那些长期在安逸生活中养成了懦弱性格的人则总是害怕挫折。无法承受任何挫折的打击,把挫折看成可怕的陷阱。但是,只要他们能学会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和勇气,⑤并磨炼出坚忍不拔,就一定能够战胜挫折,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的藏书楼,是宁波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请根据自己的游览体验或阅读其乡土教材的感受,参考下列例句,为天一阁拟写一则宣传语。(3分) 例句①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例句②黄鹤楼:登黄鹤楼,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例句③杭州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天一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上句,在横线上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8分,每一横线1分) 无论是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 ; , 。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7.“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然流逝,初识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往昔,校园处处留下欢歌笑语,而今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但人生就是这样,走过一个“驿站”,既意味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南充某校某班举行“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 (1)班上组织编写一本班史,为其内容设计两个板块,写出板块名称。(4分) ① ② (2)班委准备策划一台“难忘今宵”的毕业晚会,请你帮忙设计一个简要的晚会活动方案。(4分) 8.语言运用 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 (6分) 答: (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 (5分) 答: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18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呼尔而与之( )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 (3)所以动心忍性( ) (4)困于心,衡于虑(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2) 12.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4分) 1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19分) 冯骥才 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森林不单是维也纳人度假的去处,*日黄昏人们也常常驱车到城市东北角的卡伦堡山上,大口呼吸林海中清新湿润的空气。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树木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人整天眼睛被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世人只知道这片森林受益于施特劳斯的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而名扬天下,引来千千万万旅游者,为这座城市赢得外汇。哪里知道维也纳人与这片森林互惠互助,相依相存,这片森林也给了那位“圆舞曲之王”以创作的灵感、冲动和深情。 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面积40*方公里,有人说方圆百里。其实这个被称作“森林王国”的奥地利,拥有370万公顷森林,整个国土的44%被森 林所覆盖。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一出城市,到处是这样的景象: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背阳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维也纳森林是指维也纳城市近郊一带,地势最高不过海拔400米,很少针叶树,多为阔叶林,榆槐桉桐等数十种树木,交相混杂,每逢春至,树上开花,小鸟欢叫,各种野生小动物奔跃其间。这景象与南部蒂罗尔州那种高山峻岭,松柏参天,雪溪喷泻,全然两样。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温文尔雅,倒与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 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在维也纳,( )太阳怎样灼热,( )站到树阴里便立刻清爽宜人。中午与早晚,温差非常分明。( )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会很快凉爽下来,维也纳人在夏天夜里也要盖被子睡觉,( )是一场雨后,天气如秋。 我在游览维也纳郊外一座皇家猎宫时,骤然风雷交加,大雨疾降,忽见大片草地冒起浓浓白烟,林间更是烟雾飞扬,很是壮观。这种景象以前很少见到。导游告诉我,这是因为森林和草地吸收阳光的热量,冷雨一浇,顿成烟雾。我才知森林与草地作用的非凡。 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由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倍加珍爱。早在1852年奥地利就颁布了《森林法》,一百余年沿用至今。这实际上就是严格的森林保护法,科学性与应用性结合得很完美。比如采伐,伐掉的那一片林木的空地,正是需要阳光射入,促使森林更好生长之处。所以,奥地利人从来不缺乏木材,也不缺乏绿色。 如果留心观察,还会发现维也纳人对房前屋后的草地就像对居室内的地毯一样爱惜。你很难发现一小块枯草。他们甚至不肯使用汽车里的空调,担心废气污染草木与空气。在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无论何处,张目一看,总有鲜艳的花木在视野之内;放眼望去,空气透明,视线无阻,只要目力所及,那些远远站在楼顶上的一座座雕像的面孔,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绝无尘烟障目…… 一天黄昏,我在城市公园正欣赏露天音乐会,忽然大厅顶上发出声声呜叫,音调似猫,其声宏大。扭头望去,原来是一只大孔雀站在上面。孔雀是逞强好胜的飞禽,她要与乐队一比高低。这引得人们都笑起来,但无人驱赶孔雀,乐队更起劲地演奏,随后便是乐队与孔雀边奏边唱,奇妙之极。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和谐与亲密关系的颂歌吗? 这不正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最动人的深层内涵吗? 14.维也纳人与维也纳森林的关系是什么? (2分) 15.联系上下文,给第五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然后把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A.尽管 B.只要 C.即使 D.无论 E.只有 F.特别 16.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4分) 17.结尾句的“深层内涵”指什么? (3分) 18.读了本文,带给你怎样的启示?(限100字以内) (6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9—23题。(20分) 母亲的守望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 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像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 。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 ,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⑾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 (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文章有改动) 19.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4分) 20.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4分)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21.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4分) 22.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 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4分) ⑴ 年轻时代: ;20年后回家时: ; ⑵ 变化原因: 23.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 三、作文(60分)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在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呢?是追求?是自信?是责任?是习惯?是信任?还是…… 阅读上面的文字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推荐访问:练习题
答案
语言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1
c语言试题及答案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阅读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1)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1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2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3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2)
《老王》练习题配答案1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3)
数学练习题以及答案1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4)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5)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1
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2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6)
浙江历史高考练习题及答案1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7)
深圳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1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8)
生物化学练习题及答案1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扩展9)
贵阳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1
[C语言练习题及其答案3篇【完整版】]相关文章
- 大学物理-量子物理基础期末考试练习题
- 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4,I,have,a,ball.,Lesson,19,练习题
- 2021年12月英语四级听力练习题及词汇
- 2021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180题)
- 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练习题
- 人员素质测评练习题
- 傅雷家书》练习题及答案.doc
- 重庆链家总监月考练习题附答案
-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课时练习题
- 15秋东北大学大学英语(统考)线练习题2(写作)
- 习题课a及答案.doc
- 韩师《C语言程序设计》答案
-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阅读答案(附翻译).doc
- “黄霸字次公”阅读答案及翻译.doc
- 《临江仙夜归临皋》阅读答案.doc
- 初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八年级生物试卷及答案
- 2021年法宣线学习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基)2021特岗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1法律专题训练(答案版)
-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
- 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 小升初语文专题练习卷:语言表达(三)(Word版,含答案)
- 小升初语文专题练习卷:语言表达(十)(Word版,含答案)
-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表
- 躬家庄初中申报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评报告
- 2语言文字工作教师管理规章制度
- 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题库(附答案)
- 普通语言向图形语言再向向量语言的转化
- 2022年个人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 XX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2017—)(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