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讲话(2023年)

时间:2023-09-27 09:49: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讲话(2022年),供大家参考。

2022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讲话(2022年)

市委书记在全市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对全市上半年重点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步工作作出部署,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奋力前行,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打好战疫情、稳增长、促转型的“组合拳”,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完成。相关单位刚才作了发言,**同志还将对有关工作进行安排,大家要明晰任务、鼓足干劲、抓好落实。下面,我围绕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讲三方面意见:

一、迎挑战、抓机遇,切实增强信心决心

今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开局。一方面,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出台支持**发展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发展迎来新机遇、迈上新征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慎终如始抓抗疫,锚定目标抓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总的来看,**和全国全省一样,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经受住冲击、实现了“止降填谷”的阶段性目标。从主要指标看,横比上,增速大多在全省排名靠前,效益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居全省第3位;
环比上,呈现回升势头、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等指标增速较前两个月大幅回升,部分指标有望在7月份实现正增长。从重点工作看,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实现了感染少、清零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取得阶段性战果;
副中心城市建设新一轮攻坚扎实开局,细化分解的11个方面115项具体任务正在推进实施;
复工复产正在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达产率都在90%以上,50户重点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省市重点项目已按计划开工复工、上半年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46.8%;
民生保障比较有力,市定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市场供应、物价、就业等保持稳定。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从疫情防控看,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国内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从宏观形势看,受疫情影响,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特别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经济贸易遭受严重冲击,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有所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秩序面临严峻挑战。从**发展看,受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不畅影响,全市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正常仍面临不少制约。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素保障不到位、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消费需求恢复不力,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和耐用消费品行业受损较大,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反弹;
外贸前景比较严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途径受限。这些问题与产业结构不优、动能转换不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等深层次问题交织叠加,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难度很大。对此,要坚持底线思维,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打好超常规的攻坚战。

******指出,“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我们不能把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和常规年份简单比较,而是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形势,尤其要看到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总体上看,这次疫情虽是一场灾难,但与战争、经济危机等不同,只是导致一段时间的需求和产出减少,而有效需求和生产供给能力并没有削弱;
只是阻碍了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打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循环,而不会从根本上破坏产业体系、影响生产能力,不会演变成一次内生性衰退,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是短期的、可控的。同时,我国经济拥有市场规模大、成长快、潜力足、韧性强等特点,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变。近期,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但我国仍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少数正增长。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经济社会发展按下“重启键”,一些被压抑、束缚、延后的经济活动正在释放,全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预计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

具体来看,“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新的更大机遇。一是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持续显现。随着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优势不断彰显,重塑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上占据更多“天时地利”。二是重大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今年以来,中央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出台减税降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定向降准、降息、专项再贷款、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支持**发展新的《若干意见》,正在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为我们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磅支持。三是疫情带来的倒逼作用持续发力。疫情冲击之下,新科技新模式加速孕育,新产业新业态逆势成长,新战略新政策密集推出,为行业之间、城市之间重新“洗牌”带来了重要契机,也积蓄了跨越转型的动能。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为我们推进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在动能转化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深层矛盾问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反思、纠错、改革机会,倒逼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促进了开放合作,为我们加快动能转换提供了宝贵机遇。在市场拓展上,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经济组合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引发全球产业链和原有市场重组重构,为我们抢占国际市场、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供了难得机会。在补齐短板上,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短板,恰恰是下一步扩大合理有效投资的方向和经济增长潜力所在。我们要坚持辩证思维,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做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三季度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是补回上半年缺口的关键期,也是扭转当前不利局面的重要拐点。越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越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又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越要发挥好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加强干预、调节,尽快恢复正常秩序,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越要善于找到化危为机的特殊对策、路径和办法,做到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特殊形势,研究决定实施“战疫情、稳增长、促转型,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完成,确保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落地”行动计划,也就是大力实施产业提质、消费提力、动能提挡、新基建提级、都市圈提速“五提”行动。各地各单位要将落实“六保”要求、实施“五提”行动与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结合起来,与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结合起来,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打好“组合拳”,奋力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趋势气势。

二、稳增长、促转型,着力抓好大事要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完成、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落地。疫情防控上,要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措施并抓好落实,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尤其要把严防境外输入、严防重点地区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健康码”作用,抓好精准排查和严格管控,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
要加强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工作,严防造成新的传染和聚集性传播;
要做实做细复学返校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上,重点是要落实“六保”要求、实施“五提”行动,确保实现“三季度补欠稳升,四季度决战决胜、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不折不扣落实“六保”要求

做好“六保”工作,是中央在科学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每一项措施都锚定当下的难点痛点,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切实提升站位、扛牢责任,千方百计抓好“六保”,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

一要着力保居民就业。受疫情影响,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减弱,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减少37%。要全面落实稳就业举措,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确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特别是要抓好援企稳岗工作,降低疫情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造成的影响,避免相关行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出现;
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到基层就业;
要抓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把市外与市内、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
要抓好就业困难人群就业工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要着力保基本民生。越是经济困难,越要兜牢民生底线。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但物质指数上涨,给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要加大对民生工作的财政支出力度,确保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只增不减。要抓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保持物价稳定,做好低保等工作,确保群众基本生活。要加大对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要持续办好民生实事,盯节点、抢进度,确保各项民生实事如期兑现。

三要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定经济运行,关键是保住市场主体。这次疫情不同程度对各类市场主体造成冲击,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弱,出现严重生产经营困难;
一些外贸企业面临合同违约、订单下降、国际物流运输不畅等困难,生产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住宿、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业企业疫情期间生产经营几乎全部停滞,受影响时间长、程度深。要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落实好领导分包、地企合作等制度,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突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千方百计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度过难关。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要在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强化帮扶,重点是推进减税降费,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着力缓解企业资金链问题;
对外贸企业,要帮助搭建销售平台,支持通过转移出口市场或出口转内销等方式促进生产;
对住宿、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业企业,要鼓励创新销售手段,以线上补线下,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对疫情期间转产防疫物资的企业,要协助办好相关生产资质,打通产销通道。要改进企业开办审批工作,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行网上办理,努力培育更多新的市场主体。

四要着力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能源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从粮食安全看,我国虽然总体上问题不大,但大豆等依然依赖进口,猪肉价格尚不稳定,国外一些经济体的粮食出口禁令对我国粮食安全也会形成干扰。**虽不是粮食主产区,但也要立足实际抓好粮食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要立足当前,抓好技术指导,保障农资供应,防范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确保秋粮丰收;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同时,要着眼长远,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耕地红线守住,把农田水利抓好,把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工作做实,持续稳面积、提单产、保丰收,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从能源安全看,国际原油价格战愈演愈烈,影响全球石油的稳定供应。疫情期间,全国多地交通管控、企业延迟复工,对能源安全保障也造成诸多影响。今年以来,我市通过积极协调,能源供应总体平稳。要进一步研判疫情和国内外能源市场变化,持续抓好煤电油气等的安全稳定供应,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积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对外能源合作,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五要着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经济运行才能有保证。要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堵点问题,以点带链、以大带小、内外联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优化布局、提升水平。重点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带动本地核心配套企业和上下游左右链中小企业达产达效,最大限度恢复产业链生态。要着力解决企业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问题,加强与外地的对接协调,引导企业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在零部件供应、外协加工、包装物流、产品销售等环节完善本地产业链供应链链条,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分行业、分类别组织产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拓展产业链供应链边界。针对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势头,要支持引导企业加强对海外供应商生产供应的监测,通过提前建立库存、寻找合适替代资源等方式,最大程度降低潜在的供应链风险。

六要着力保基层运转。保证基层有力有序有效运转,是推动政策落实的基础条件,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基本要求。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和持续减税降费等的影响,市、县两级财政收入普遍下降。各地既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又要兜牢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围绕“开源”,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千方百计促进财政增收。要围绕“节流”,着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把有限财力用到“刀刃”上。

(二)聚焦聚力实施“五提”行动

实施“五提”行动,是深入贯彻******重要指示和中央、省部署要求,科学研判国内外疫情形势、发展大势、经济走势,结合**实际提出来的,是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运行、实现年度目标的“**方案”,是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战策略,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一要着力实施产业提质行动。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无论战疫情、稳增长,还是促转型、强优势,都必须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要坚持“四双联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提质升级中增强经济的免疫力竞争力。要聚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的当家产业。要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上规模、产品和服务创品牌,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围绕做大基本盘、立起顶梁柱,谋划实施更多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盯紧抓实、加快推进,积极对接、争取落地。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攻坚。抓好六大产业园建设、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城市区“双高”行业企业退城进园,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六大产业园区要紧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投产,抓好基础设施配套、要素保障等,把产业转型和集群发展落到实处。前不久,省里印发了推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要切实抓好落实。要推进重点企业提质倍增攻坚。持续抓好工业企业“三大改造”,实施重点企业提质倍增行动、企业成长促进行动。今年是重点企业提质倍增行动的节点年份,要以深化地企合作为抓手,有针对性地解决堵点痛点问题,力争更多企业实现提质倍增目标。要聚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以打通产销对接渠道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要推动沟域经济提质扩面,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要在原来33个基础上,今年再打造20个。要发展富硒农业,加快打造一批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

二要着力实施消费提力行动。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这次疫情造成人流、物流严重受限,导致一些消费活动骤降甚至陷入停顿,但同时也催生了不少新业态新模式。随着复工复产的深入推进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消费市场正在回暖,消费增量正在跨期补偿。要用好中央、省、市促消费政策,着力把疫情防控中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加快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要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围绕促旺传统消费、保稳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激活潜在消费,加快恢复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消费,着力稳住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大力发展旅游、康养、养老、托育等新兴业态,积极促进消费回补和潜能释放。要着力升级消费模式。这次疫情对人们的消费方式影响很大,在线消费、无接触消费快速增长。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消费供给方式,推出更多智能化便捷化消费产品。要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完善城乡信息网络、物流快递、电商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社区等,大力发展在线订购、远程配送、社区无人零售等新模式,让消费更方便更高效。要持续打造消费品牌。随着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品牌打造越来越重要。要引导市场主体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打造更多的“**品牌”“**老字号”。国家提出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要抓住机遇,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布局概念店、体验店、定制店、旗舰店。当前,要围绕推动消费升级,加快建设精品商圈、主题饭店、特色民宿、文创集市、文旅消费集聚区等精品购物场所,着力打造“**美食”“**礼物”等特色产品品牌。要全面创优消费环境。坚持软硬件并举,着力**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要加快推进商业步行街建设改造、商品市场疏解外迁、“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县乡商贸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着力打造经营特色鲜明、配套设施齐全、消费环境舒适的商业街区和服务网点,同时抓好市场监管、信用建设、消费者权益维护,真正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三要着力实施动能提挡行动。改革开放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这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看,哪个地方开放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活,哪个地方经济恢复就快、发展后劲就足。要将深化“三力联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积蓄壮大发展势能。要在开放引领上有新突破。越是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越要以高水平开放促发展空间拓展、促发展潜力激发、促发展环境优化,实现“一招求多效”。要发力平台通道建设。在开放平台上,要统筹推进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各类开放园区建设,综保区要争取早日获批。要发力开放领域拓展。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不断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精准对接国内外500强企业,着力招大引强。要发力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要对标国内最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改进行政审批、优化政务服务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流市场环境;
以建设法治政府、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流法治环境。近期,市里将向各地各部门反馈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要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倒逼营商环境优化。要在创新驱动上有新突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抓创新就没有出路,抓的力度不大就会与先进地区拉开更大差距。要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走好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之路。要在强化龙头带动上加力。着力推进“三区融合”和自创区“一区多园”建设,宏观层面抓好政策先行先试,微观层面抓好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专项实施等。要加快推进吉利、伊滨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区。要在集聚创新资源上加力。创新资源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要持续实施、不断提升。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加力。围绕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聚焦科研经费分配、科技创新激励、科研人员管理等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对已经建成的科技中介超市、科技(金融)大市场等要完善功能、高效运营。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化等领域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要在深化改革上有新突破。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市里已经明确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要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社会治理、医药卫生等各领域改革。当前,尤其要用足用好省里赋予的发展自主权,对先行先试事项要依法依规、改革创新、积累经验;
对下放权限要抓紧对接,制定落实方案,确保事项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这方面,绝不允许任何部门反应慢、行动迟。

四要着力实施新基建提级行动。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发展,传统基建的边际效用和收益递减,但新基建的潜力很大。前段时间,中央多次就新基建作出部署。推进新基建,既有利于扩大合理有效投资、拉动新的消费需求,也有利于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化、高端化发展。要统筹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加快基建提级,为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增动力。要推进投资领域转型。目前公认的新基建领域包括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涵盖通信、电力、交通等行业。要聚焦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实际制定新基建行动计划,加快谋划布局新基建项目,建立新基建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全国全省大盘子。当前,重点要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实现中心城区5G全覆盖;
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中移在线数字服务生态集群、景安IDC云计算产业园二期、中原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二期等项目落地见效;
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矿山装备、有色金属、耐火材料等“1+6”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条件;
做好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市民间投资占比接近70%,但今年以来全市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要围绕提信心,引导民营企业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抓住国家、省、市政策机遇,特别是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增强在*投资兴业的信心。要围绕破瓶颈,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清理、整合、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消除限制、拓展空间。要围绕强保障,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土地等方面支持,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是实施基建提级行动的抓手。要落实好领导分包、联审联批、督导调度等机制,列单建账、节点管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建设中土地、资金、环保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五要着力实施都市圈提速行动。建设**都市圈,对**经济即期增长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今年是都市圈建设起步之年,要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和工作落地,确保都市圈建设开局顺利、起势成势。要加快编制都市圈规划。前不久,省里对**都市圈发展规划进行了评审,要抓紧修改完善,持续加强对接,力争省委省政府早日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要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库,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接续。要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围绕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要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实力。**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要深入贯彻******提出的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要求,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打造新时期县域经济竞相出彩的生动局面。尤其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带动力的产业链,加快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省里将出台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部署。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打造3至5个经济总量超500亿元的县域经济增长极,争创一批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要加快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同向而行、美美与共、实现共赢。在产业共建上,要从*济产业带入手,实质性启动高端石化产业带建设,探索项目合作推进机制,积累经验并推广至其他产业带建设。

三、强党建、重实干,确保工作落实有力有效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本靠党的领导,关键在真抓实做。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把强党建、重实干贯穿始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要讲政治、对标对表。落实“六保”要求、实施“五提”行动、打好“三大攻坚战”是我们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将其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来担当。尤其要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摆在首要位置,时刻对标对表、看齐紧跟。要在学习中强化使命担当,始终牢记***嘱托,从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增强做好当前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要在学习中把准大局大势,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的重大判断,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及时调整对策举措,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在学习中明确方向路径,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六保”“五提”等工作,对强化开放引领、突出特色发展等要求,吃透上级精神、结合**实际,弄清关键点支撑点、找到薄弱点阻滞点、做到有思路有举措,确保方向明、路子正、效果好。要在学习中激励激情干劲,进一步认清问题挑战、看到机遇优势、坚定信心决心,持续兴起抓落实的热潮,确保工作有序有力有效。

二要重协同、群策群力。越是困难重重、任务艰巨,越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要拧紧责任链条。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研判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完善提升思路举措、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委部署要求,加强运行调度,确保工作落实落细,不能让工作“空转”“掉底”。一些重点工作已经建立的专班,要切实发挥作用。要完善推进机制。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强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统筹各方力量抓落实。完善督导问效机制,对照任务分工和工作台账,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加大跟踪督导力度,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完善激励惩戒机制,把落实“六保”要求、实施“五提”行动纳入考核评价范围,该奖励的奖励、该问责的问责,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要强化领导带头。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分包制度,以领导亲自干带动班子干、引领干部群众干,形成抓落实的“强磁场”。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疫情防控、企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一线督促指导、吹糠见米、加强调度,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

三要提标准、做精做优。**作为副中心城市,各项工作都要有副中心的标准和水平。要争一流。树牢“在全省排第二是本分、排第一是先进、进不了前两位就是落后”的争先意识,力争更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决不能随大流、满足于一般化。要创品牌。持续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打造更多的“**特色”“**标准”“**经验”。特别是我市在制造业、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方面有基础有优势,要认真考虑如何使特色更彰显、品牌更响亮。要提效率。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机遇稍纵即逝,特别是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市场机遇也在不断变化。一定要见事早、行动快,多一些精准施策,多一些“**速度”“**效率”,不能坐失良机,更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四要强本领、善作善成。对冲疫情影响、加快副中心建设,必须有善作善成的真本领。要加快补齐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不断提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抓实各项工作的本领。尤其要提升市场运作能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战疫情、稳增长、促转型。比如,随着形势好转,消费、投资等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要抢抓机遇,善于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消费回补、扩大有效投资。要提升政策落实能力。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善于用足用活用好政策,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特别是要在提高政策落实精细度上下功夫,立足实际做好“结合”“转化”文章,对时效性强的要迅速兑现。要提升统筹协调能力。越是情况复杂、任务繁重,越考验我们统筹协调的能力水平。我们强调要“戴着口罩抓发展”,就在于此。要善于“弹钢琴”、打好“组合拳”,统筹好各项工作的任务、举措、时机、保障,不能单打一,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五要转作风、实干实效。抓好“六保”“五提”等工作,尤其需要硬作风。要持续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不断强化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要抓具体。对“六保”“五提”等工作,要进行方案细化、任务细化、项目细化、措施细化、责任细化,确保落实落细落到位,不能大而化之。要敢攻坚。对影响常态化疫情防控、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对制约“六保”“五提”的突出瓶颈,要认真盘点、紧盯不放、攻坚克难,决不能避重就轻、避难就易,让工作停滞在问题瓶颈上。要重实效。坚持以效果导向推进“六保”“五提”等工作,抓实每月调度、具体项目、政策供给、督查问责,确保取得实效,决不能看起来忙忙碌碌,实则做表面文章。对既定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要先干起来、干出成效,迅速撕开口子,不能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同志们,战疫情、稳增长、促转型,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完成,确保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落地,是政治任务,是发展责任,必须真抓实做、务求实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提振信心、鼓足干劲,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推荐访问:会上 市委书记 下半年 市委书记在全市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2023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讲话(2023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