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2021年“十四五”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汇报
时间:2021-11-02 11:16:21 来源:网友投稿
某区 1 2021 年“十四五”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汇报
篇一 “十三五”时期,X 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在实现整体脱贫的基础上,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加速,深化改革多点突破,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GDP 由 2016 年的 XX.X 亿元提高到 2019年底的 XX.X 亿元,年均增长 X.X%;新经济企业达到 XX 家,产值突破 X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优化为 X.X:X.X:X.X,非公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X.X%,拥有各类市场主体 X 万余户,全区入库“五上”企业达到 XX 家,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二是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三是生态环境仍然较为脆弱,环境容量和加快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四是制度机制性障碍还未完全破除,发展瓶颈制约较多。
“十四五”时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期,也是 X 加快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立足 X 实际,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深刻剖析问题,认真研判
国内外形势和 X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系统谋划思考 X 区“十四五”发展目标、战略定位、重大任务,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我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十四五”时期推动 X X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 **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 ****x 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时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奋力谱写 X 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持续做好“无中生有”大文章,牢固树立“市区融合、创新突破”意识,把产业园区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干在实处、跑在前列,始终以勇立潮头的姿态争当全市追赶超越排头兵,为到 2020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迈出关键一步。
(二)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实现五个显著增强,构建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良序善治的首善之区。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 GDP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自我发展力、财政基本保障力大幅提升。二是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承载先进制造及产业转移主阵地,区域性特色产业研发创新高地。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显著增强。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带动力全面彰显,产、城、人、地融合和谐发展。四是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显著增强。硬支撑与软服务网络体系健全,资源保障及管理水平跃升。五是民生福祉及幸福指数显著增强。自然风景宜人、生态环境宜居、社会氛围宜业,群众收入殷实、生活安康。
二、“十四五”时期 X X 追赶超越要衔接好的关系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系。要统筹一张蓝图,将做好乡村振兴规划、行业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项目库相衔接,确保脱贫攻坚需提档升级的发展项目及基础建设项目编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二)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关系。加大技术、市场创新力度,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加快现代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强化产业集群产业链价值,积极探索发展以电子商务为龙头
的信息经济产业,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扩充先进优势产能。
(三)内生活力释放与外部动力借助的关系。大力发展以购物游为代表的假日经济、以各类论坛为代表的会展经济、以网红 X 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推进中心街等核心商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面释放为 X 区域经济内生活力。紧盯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利用高铁、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抢抓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机遇,依托 X 铁路通车加快口岸建设和物流产业建设,畅通对外合作通道。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资源空间容量承载的关系。坚持新旧动能转换与生态环保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将环境质量改善、资源空间承载作为衡量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严格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十四五”时期 X X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以“六个坚持”为引领,抢抓机遇、卯足干劲、主动作为,全力打造“六个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按照“平台提能级、龙头聚集群、创新激活力、产品赢市场”的
思路,大力发展高端能化、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园区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专业运营能力、企业发展能力,努力将 X 经济区打造成“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将 X 产业园打造成“千亩百亿”级产业平台,实现产业成链、企业成群、发展成势,形成全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着力构建山地苹果、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支持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大力开发文创产品,持续挖掘地方美食、文创产品、夜间经济、研学培训等潜力热点,打造 X、X 等特色民宿产业集群,提升电子竞技、节会活动热度,多渠道开展旅游推介与销售,促进服务业蓬勃发展。
(二)坚持“双新”融合,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把新基建、新经济“双新”融合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依托双创街区、数字街区、智慧街区、信用街区、文创街区,以建设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为牵引,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主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行动计划,全面发力 5G 基站、城市大脑、数字片区等建设,加速实体经济智能化改造、高端化提升、融合化
发展,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横向嫁接、跨界融合。以“双新20 条”政策集群强化数字经济双招双引,聚焦总部经济、飞地经济、5G 经济、在线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等数字经济,瞄准智能制造、消费电子、跨境电商、卫星数据应用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小切口”撬动“大产业”,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双创”升级版。
(三)坚持敢闯敢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突出问题导向,用足用活改革系统集成试点政策,围绕“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权责统一、利企便民”,大胆**体制机制性制约,承接好市级赋权下放事项,为实现“市区融合、创新突破”提供支撑。做深做细教育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改革,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深化环卫、国企国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持续简化审批环节,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借助机场航空口岸开放、航班航线加密机遇,发挥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强空港小镇建设,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 X 充分流动、高效集聚。用好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丝博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总部经济”,构建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四)坚持共建共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引领区。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强化城市
带动力、提升重点镇区辐射力、夯实中心村支撑力,建设食、药、医、养、防为一体的大健康服务平台,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城乡互动与承载能力。加快城市“双修”,加强综合管廊、慢行系统、立体停车场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住宅区、商业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区,不断提升中心城区承载服务能力。坚持“一镇一策”,错位发展、凸显特色,大力支持 X 国家级重点镇和 X 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在做好特色产业、功能叠加、融合发展、政策配套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大镇、工业支撑强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环境美镇。
(五)坚持改善民生,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首善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实落细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动态帮扶、驻村联户帮扶常态化、带贫益贫等脱贫长效机制,推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举措,拓宽“一岗双助”覆盖面,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康 X 建设,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好新时代城市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建设,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六)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巩固拓展退耕还林和治沟造地成果,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协同推进垃圾分类、污水集中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和城区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损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优先保护和修复自然湿地,全面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加强与上下游相关城市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调推进大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篇二 2021 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2021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明年是XX 全面完成转型初期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展迈向转型新阶段,顺势而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第一年”。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政策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研究制定 2021 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现作以汇报。
一、指导思想 市财政局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深化财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实现 XX 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1、财政收入目标。按照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财税政策相衔接的原则,综合考虑 2021 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全省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增长预期和“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等方面因素,按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XXX”的任务安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同比增长 XX%,各县区同比增长 XX%。
2、财政支出目标。2021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保持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幅增长。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聚焦“六稳”“六保”,重点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向倾斜,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以人为本和突出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3、财政改革目标。坚持公共财政方向,积极稳妥、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项改革。重点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支出绩效、厘清相关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水平。
三、2021 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 年,市财政局始终将讲政治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强化“财”为“政”服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出并坚持“六个兼顾”的理财管理理念:在理财思路上,既主动作为,又求真务实;在组织收入上,既依法征收,又涵养财源;在安排支出上,既保障重点,又控制一般;在区域发展上,既加强统筹,又分类扶持;在重大建设上,既积极运作,又防控风险;在财政管理上,既规范运行,又提高绩效。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我们研究制定 2021 年重点、难点和亮点工作。
(一)突出重点,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形成市委全会提出的“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经济发展局面。一是支持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业在 XX 转型振兴中“稳定器”作用。稳定支农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
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培育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支持农村“三变”改革,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支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完善农田建设投入机制,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支持畜禽和渔业健康养殖,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支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有序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巩固脱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以发展壮大扶贫资产为目标,努力实现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规模。实现农业保险品种全覆盖,充分满足农业参保需求,提高农业生产风险保障能力。二是支持做好“三篇文章”。统筹整合资金,设立我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及中小微企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创新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围绕推动“四个优势产业”升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支持有发展前景的重点头部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改造,引
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综合运用担保、贴息和后补助等方式,对经认定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精准施策给予支持。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政策,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智能制造示范应用,进一步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对首批次新材料、关键零部件、新技术成果应用,首版次高端软件等新产品保险给予保费补贴。三是支持数字经济,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我市数据中心产业园、智慧城市等项目落实,推动企业上云、智慧交通、数字车间建设。抓牢京沈客专全线贯通机遇,鼓励做精做优 XX 消费品品牌,支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通过扩大品牌消费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发展网红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释放新型消费潜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现代物流产业链和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在线教育等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四是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一核一轴两区两带”发展空间布局,统筹用好新增债券和基建资金,发挥政府投资撬动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重点围绕玉龙新城和高铁站前区域,支持旧城改造,适度开发新城区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十横十纵”路网建设,强化次干路、支路建设,解决城市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达性;支持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围绕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优质项目;支持阜、彰两县壮大产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巩固脱贫攻
坚成果,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五是创新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优化信贷配置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广泛参与,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推进百年赛道和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集团)通过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一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提质增效。继续巩固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好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落实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实力强、与我市发展契合度高、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健全巩固教育助学体系,继续落实贫困家庭等中职、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大学生奖助学金、幼儿资助等政策。二是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支持文物保护,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接续能力。支持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突出以文化旅游融合为中心,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三是支持体育事业发展。支出全民健身等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支持推进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和低收费开放,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抓好“中国篮球城”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四是支持生态环境改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推进蓝天工程建设,增强人民蓝天幸福感;支持 XX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及森林草原生态恢复建设。支持国土空间总规划编制,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及土地整治,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五是支持科学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普进农村、社区、校园、进基层。
(二)攻克难点,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2021 年我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过小的财力规模无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支付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较大,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全力防范财政风险:
1、全力以赴抓收入,充分发挥财政支撑和保障作用。按照成中市长和建军常务副市长指示批示精神,我们反复与省财政厅进行对接,按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XX”的任务安排,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同比增长 X%。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坚持实事求是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动态监控,以及重点非税收入项目的动态跟踪,严禁收过头税(费)、向企业违规收取税费等虚增收入等行为,全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全面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统筹推进异地开垦费、罚没收入、废弃矿山治理残煤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2、把握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与省财政厅对接,争取地方配套缺口较大的项目,再次列入上级资金的支持范围,确保各类上级资金争取额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是加大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高质量项目的储备,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政策。密切关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的相关部署,重点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以及建设智造强省、数字辽宁发展目标,重点谋划推出一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加大与省财政厅对接频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确保储备一批、发行一批、 施工一批、接续一批,形成拉动经济的长效机制,用好用足“债贷组合”以及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等相关政策。组织全市申报 2021 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需求项目 X 个,资金总需求 X 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需求项目 X个资金 X 亿元,专项债券需求项目 X 个资金 X 亿元。二是 XXX 等重要机遇,积极向省财政厅反映我市财政面临的困难,争取对我
市城区“三保”补助、乡镇增量返还补助、经济转型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等一系列政策得以延续,资金额度有所增加。三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快“两新一重”建设, 谋划推出一批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储备,补齐短板,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3、调整支出结构,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一是合理编制财政预算。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编制财政预算的要求,严格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安排“三保”及养老金配套支出。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增强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和振兴发展重大任务财政保障能力。三是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强化当年预算当年支出、结余资金及时收回的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整合,统筹使用,避免闲置浪费。
4、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高均等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严格落实稳岗补贴、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政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支持加强公共卫生与防疫体系建设,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支持建设优质高效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健康 XX;建立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多措并举,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养老金风险。2021年,市财政局以完善政府债券“借、用、还”和债务风险“防、化、管” 的闭环管理机制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债务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坚决打赢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一是强化偿债资金预算约束,压实还债责任。2021 年全市政府性债务偿债安排 X 亿元;县区政府性债务偿债安排 X 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 X 亿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通过科学编制 2021 年全市债券还本付息计划,指导和监督各县区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纳入预决算, 及时足额还本付息,并做好市本级还本付息预决算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协调组织各县区提前筹措资金,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事件。二是积极争取新增债务限额支持,精准发行政府债券。依法履行新增债务限额审批程序,在限额内科学合理做好 2021 年政府债券发行工作。三是强化债券资金监管,着力提升“用”的质量。建立举债空间评估机制,审慎安排高风
险地区新增债券项目,从源头上控制举债风险;加强债务资金监管,按月调度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全过程跟踪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提高债券资金利用率和使用绩效。四是加强风险预警监测,严格债务违规问责。加强债务数据信息动态统计监测分析,特别是对高风险地区新增债券项目还本付息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加强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日常监督,严格执行债务问责各项制度规定,坚决遏制不规范举借债务;制定债务红色等级地区限制性措施,压实主体责任,倒逼高风险地区主动化解债务风险。五是强化目标管理和日常督导,积极争取试点区化债,降低风险指标。科学制定全市 2021 年化债方案,加强日常督导、季度考核,开展定期排查,严防虚假化债,确保全年化债目标的完成;指导县区采取多种措施化解存量债务,各县区实行“一地一案”;继续争取试点区化债,力争将各类政府债务风险指标降至安全范围内。六是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认真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政策,统筹用好中央和省资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向省财政厅反映我市企业养老金困难,对接国家统筹政策制定情况,争取国家和省在制定全国统筹政策时,给予我市更多的倾斜。
(三)打造亮点,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为更有力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财政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加快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要求,以省厅“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实现我市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对预算管理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业务上覆盖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环节,体现绩效、内控管理要求;主体上覆盖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及支付对象;功能上实现上下级财政之间、财政与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互相衔接,动态反映,有效控制,及时预警。
2、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结合市、县(区)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精神,按照我市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市本级和各县区间医疗、教育等领域支出责任,并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市与县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制度。
3、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管理、跟踪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有机统一;建立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其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市县层面到 2022 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4、进一步完善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研究制定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等改革政策,以及支持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和估势互补。调整完善均衡等财力性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加大“三保”、债务等财政支出权重,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 2018 年以来的市区、县乡、区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县(区)以“飞地”模式等合作招商,培育稳定的增量财源,提高县(区)财政自给能力。
除此之外,市财政局还将在以下几方面改革创新。一是创新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贴息担保、PPP 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引导作用。二是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建立政府采购融资平台,并依托省政府采购平台,向金融机构宣传融资贷款业务。推动 XX 银行融资业务系统与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平台实现端口对接、数据互联。三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操作流程,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指导和监督,加大对公益性服务项目的购买力度,不断拓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领域,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2021 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思想上加压、工作上加力,确保实现全年任务,为夺取 XX“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新胜利做出财政贡献。
篇三 2021 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2021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明年是XX 全面完成转型初期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展迈向转型新阶段,顺势而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第一年”。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政策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研究制定 2021 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现作以汇报。
一、指导思想 市财政局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深化财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实现 XX 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1、财政收入目标。按照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财税政策相衔接的原则,综合考虑 2021 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全省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增长预期和“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等方面因素,按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XXX”的任务安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同比增长 XX%,各县区同比增长 XX%。
2、财政支出目标。2021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保持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幅增长。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聚焦“六稳”“六保”,重点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向倾斜,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以人为本和突出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3、财政改革目标。坚持公共财政方向,积极稳妥、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项改革。重点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支出绩效、厘清相关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水平。
三、2021 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 年,市财政局始终将讲政治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强化“财”为“政”服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出并坚持“六个兼顾”的理财管理理念:在理财思路上,既主动作为,又求真务实;在组织收入上,既依法征收,又涵养财源;在安排支出上,既保障重点,又控制一般;在区域发展上,既加强统筹,又分类扶持;在重大建设上,既积极运作,又防控风险;
在财政管理上,既规范运行,又提高绩效。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我们研究制定 2021 年重点、难点和亮点工作。
(一)突出重点,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形成市委全会提出的“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经济发展局面。一是支持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业在 XX 转型振兴中“稳定器”作用。稳定支农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培育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支持农村“三变”改革,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支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完善农田建设投入机制,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支持畜禽和渔业健康养殖,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支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有序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巩固脱
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以发展壮大扶贫资产为目标,努力实现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规模。实现农业保险品种全覆盖,充分满足农业参保需求,提高农业生产风险保障能力。二是支持做好“三篇文章”。统筹整合资金,设立我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及中小微企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创新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围绕推动“四个优势产业”升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支持有发展前景的重点头部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改造,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综合运用担保、贴息和后补助等方式,对经认定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精准施策给予支持。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政策,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智能制造示范应用,进一步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对首批次新材料、关键零部件、新技术成果应用,首版次高端软件等新产品保险给予保费补贴。三是支持数字经济,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我市数据中心产业园、智慧城市等项目落实,推动企业上云、智慧交通、数字车间建设。抓牢京沈客专全线贯通机遇,鼓励做精做优 XX 消费品品牌,支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通过扩大品牌消费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发展网红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释放新型消费潜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现代物流产业链和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发
展在线教育等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四是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一核一轴两区两带”发展空间布局,统筹用好新增债券和基建资金,发挥政府投资撬动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重点围绕玉龙新城和高铁站前区域,支持旧城改造,适度开发新城区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十横十纵”路网建设,强化次干路、支路建设,解决城市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达性;支持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围绕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优质项目;支持阜、彰两县壮大产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五是创新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优化信贷配置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广泛参与,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推进百年赛道和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集团)通过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一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提质增效。继续巩固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好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落实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实力强、与我市发展契合度高、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健全巩固教育助学体系,继续落实贫困家庭等中职、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大学生奖助学金、幼儿资助等政策。二是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支持文物保护,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接续能力。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突出以文化旅游融合为中心,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三是支持体育事业发展。支出全民健身等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支持推进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和低收费开放,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抓好“中国篮球城”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四是支持生态环境改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推进蓝天工程建设,增强人民蓝天幸福感;支持 XX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及森林草原生态恢复建设。支持国土空间总规划编制,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及土地整治,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五是支持科学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开展科学技
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普进农村、社区、校园、进基层。
(二)攻克难点,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2021 年我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过小的财力规模无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支付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较大,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全力防范财政风险:
1、全力以赴抓收入,充分发挥财政支撑和保障作用。按照成中市长和建军常务副市长指示批示精神,我们反复与省财政厅进行对接,按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XX”的任务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同比增长 X%。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坚持实事求是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动态监控,以及重点非税收入项目的动态跟踪,严禁收过头税(费)、向企业违规收取税费等虚增收入等行为,全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全面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统筹推进异地开垦费、罚没收入、废弃矿山治理残煤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2、把握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与省财政厅对接,争取地方配套缺口较大的项目,再次列入上级资金的支持范围,确保各类上级资金争取额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是加大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高质量项目的储备,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政策。密切关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
地方政府债券的相关部署,重点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以及建设智造强省、数字辽宁发展目标,重点谋划推出一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加大与省财政厅对接频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确保储备一批、发行一批、 施工一批、接续一批,形成拉动经济的长效机制,用好用足“债贷组合”以及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等相关政策。组织全市申报 2021 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需求项目 X 个,资金总需求 X 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需求项目 X个资金 X 亿元,专项债券需求项目 X 个资金 X 亿元。二是 XXX 等重要机遇,积极向省财政厅反映我市财政面临的困难,争取对我市城区“三保”补助、乡镇增量返还补助、经济转型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等一系列政策得以延续,资金额度有所增加。三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快“两新一重”建设, 谋划推出一批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储备,补齐短板,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3、调整支出结构,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一是合理编制财政预算。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编制财政预算的要求,严格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安排“三保”及养老金配套支出。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增强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和振兴发展重大任务财政保障能
力。三是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强化当年预算当年支出、结余资金及时收回的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整合,统筹使用,避免闲置浪费。
4、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高均等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严格落实稳岗补贴、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政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支持加强公共卫生与防疫体系建设,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支持建设优质高效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健康 XX;建立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多措并举,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养老金风险。2021年,市财政局以完善政府债券“借、用、还”和债务风险“防、化、管” 的闭环管理机制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债务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坚决打赢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一是强
化偿债资金预算约束,压实还债责任。2021 年全市政府性债务偿债安排 X 亿元;县区政府性债务偿债安排 X 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 X 亿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通过科学编制 2021 年全市债券还本付息计划,指导和监督各县区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纳入预决算, 及时足额还本付息,并做好市本级还本付息预决算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协调组织各县区提前筹措资金,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事件。二是积极争取新增债务限额支持,精准发行政府债券。依法履行新增债务限额审批程序,在限额内科学合理做好 2021 年政府债券发行工作。三是强化债券资金监管,着力提升“用”的质量。建立举债空间评估机制,审慎安排高风险地区新增债券项目,从源头上控制举债风险;加强债务资金监管,按月调度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全过程跟踪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提高债券资金利用率和使用绩效。四是加强风险预警监测,严格债务违规问责。加强债务数据信息动态统计监测分析,特别是对高风险地区新增债券项目还本付息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加强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日常监督,严格执行债务问责各项制度规定,坚决遏制不规范举借债务;制定债务红色等级地区限制性措施,压实主体责任,倒逼高风险地区主动化解债务风险。五是强化目标管理和日常督导,积极争取试点区化债,降低风险指标。科学制定全市 2021 年化债方案,加强日常督导、季度考核,开展定期排查,严防虚假化债,确保全年化债目标的完成;
指导县区采取多种措施化解存量债务,各县区实行“一地一案”;继续争取试点区化债,力争将各类政府债务风险指标降至安全范围内。六是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认真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政策,统筹用好中央和省资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向省财政厅反映我市企业养老金困难,对接国家统筹政策制定情况,争取国家和省在制定全国统筹政策时,给予我市更多的倾斜。
(三)打造亮点,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为更有力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社会和...
[某区2021年“十四五”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汇报]相关文章
- 2021某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2021某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2021某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2021某区委副书记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某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某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 某区纪委监委党员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感想体会
- 某区委常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对照检查材料
- 2021某区县副检察长供职任职前表态发言2篇
- 某区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20年X街道X社区党建工作汇报
- 2020年医院党员个人思想工作汇报 个人思想汇报2019
- 【某矿2020年年中工作汇报】 2020年党建工作汇报
- 校长工作汇报讲话稿
- 村务监督委员会三年工作汇报_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汇报
- 精神文明建设材料 公路段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 某村2019年以来工作汇报材料|2019年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 2018年思想工作汇报_三年思想工作汇报
- 院办主任述职报告_院办主任思政工作汇报
- 四个三工作汇报
- 上一篇:【工业办创森自查汇报 - 自查工作报告】
- 下一篇: 松藻煤矿团委书记煤矿团委书记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