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就业工作推进会(8篇)

时间:2024-08-20 14:17: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就业工作推进会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一】

  近几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切实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的就业。

  一、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措施力度,保障充分就业

  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内政发〔****〕4号)。《意见》制定了多项措施,完善了现有的政策体系,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拓宽就业领域方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机制,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制定创业规划时,按一定比例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各类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在3年内给予有关税收的优惠政策,定额扣除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在引导基层就业方面。为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面向城乡基层就业,自治区级机关录用公务员,均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旗县及旗县以下事业单位每年要安排不低于招聘总数40%、盟市及盟市以上事业单位每年要安排不低于招聘总数20%的岗位,定向招聘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在鼓励自主创业方面。加大了税收减免力度。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扣减有关税收,创业项目全部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全额贴息。单笔最高贷款额提高到30万元。对于贫困家庭毕业生创业,一次性给予每人不低于5000元的场地租赁补贴,所需经费从各级政府专项资金中列支。加强了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每人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为201*元。

  ——在就业援助和帮扶方面。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每年拿出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基本解决全自治区266万贫困人口中大学毕业生的稳定就业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占高校毕业生总数28%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稳定就业问题。

  ——在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特别是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方面。鼓励蒙古语授课大学生辅修宜于就业创业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或汉语授课的应用类课程,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选修费用。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以及服务基层项目招募过程中,每年要从录用(招聘)计划总数中拿出15%的岗位,用于蒙古语授课的毕业生;国有企业每年也要按接收计划20%的比例专门用于定向招录蒙古语授课毕业生。

  二、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充分就业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各高校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保障生源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途径,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三项核心任务进行系统性思考、一体化统筹,积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逐渐缩小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建立健全了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将现有的高校招生委员会职能纳入其中,吸收组织、人社、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工商、团委、工会及高校和企业代表参加,统筹研究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中的重大改革与机制建设问题。

  二是调整招生计划。根据近年的就业情况及将来的社会需求,及时对招生专业、计划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制定科学的招生计划,对处于稳定状态的专业,保持现有招生规模;对处于招生或就业单项指标较低的专业,控制招生规模;对招生和就业指标均较低的专业,适当减少招生;对调整后仍不能改变现状的非基础学科专业果断停止招生。

  三是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健全和完善专业调整机制。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立动态的市场化专业调整机制,建立和完善院系间、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跨学科交叉专业的发展,大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做法,全力以赴,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成才、充分就业!

篇二: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1年就业工作计划4篇

  就业工作计划篇1社会要稳定,经济要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牢固树立“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稳定”的意识,千方百计推进就业。

  一是坚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扩大就业规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求职人员转变择业观念,特别是鼓励农民工外出务工,实现转移就业。

  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培训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落实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先安排“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低保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二是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保障方式。进一步建设覆盖全社会的保障,免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基金征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支付。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积极完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抵御风险的能力。

  就业工作计划篇2一、现状

  (一)设备配置情况:截止__年7月,中江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及57个镇乡劳动保障所和城区的一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了计算机工作平台。

  (二)络连接情况:除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可以通过adsl与党政互通外,其余的中心、镇乡工作平台全部与市局就业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相互连接。

  (三)系统运作情况:《再就业优惠证》已经在通过系统办理;基层劳动力资源也在逐步录入系统;失业保险即将启动,还有12个单位正在校对参保人员。

  二、问题

  (一)镇乡保障所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熟悉程度不一样,录入数据进展不平衡。

  (二)系统本身复杂,需要录入的数据很多,一两个月不太可能完成。

  (三)经费有限,人员不足,影响了系统的使用。

  三、下一步计划

  (一)在县就业中心首先启动失业保险系统,计划在7月15日,最尺不超过20号,开始进入扎帐运行。

  (二)逐步将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用工登记等业务纳入系统管理。

  (三)指导镇乡劳动保障所录入劳动力资源数据。中江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

  就业工作计划篇3为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目标,根据奉节县康乐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现就20__年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提出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思路

  创建工作以社区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以帮扶辖区内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为重点,通过完善和创新社区就业管理,加强就业服务,创建就业平台,提升社区就业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

  二、工作目标

  1、整合社区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城镇就业容量,通过开展有效的再就业援助,进一步把就业再就业政

  策宣传到位。提高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中的积极作用。

  2、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

  3、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对象和援助渠道畅通。

  4、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保障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到位。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

  1、加强基础管理,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服务制度。我们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2、健全就业服务台帐,加强就业服务基础管理。继续建立和完善社区失业人员台帐、4050就业困难人员台帐、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台帐和社区非正规劳动组织台帐,做到辖区内的人员底数清、择业意向清、个人技能状况清、家庭就业人员情况清。同时,要完善对社区失地失业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措施和办法,特别是要对社区内的4050大龄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人一卡或一户一档,以便开展有针对性与就业服务,进一步夯实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基础。

  3、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观念,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按照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不断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内容。当前,在主动开展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代办培训申请、社会保险接续、小额贷款申请等就业服务的同时,我们社区普遍为高校毕业生、城镇残疾人、复员退役军人与军队干部随军家属、刑释解教人员等城镇其他特殊就业群体、做好就业服务咨询工作,扩大社区劳动保障服务范围,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促进城镇就业再就业的职能作用。

  4、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做好政策宣传。我们要设立劳动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栏,并且利用其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使社区内的失地失业人员家喻户晓。

  5、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络系统,在社区开展上政策宣传和信息查询服务。同时,实现社区就业服务前台工作计算机化,努力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组织实施配合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开展广泛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收集适合失业人员就业的用工信息,为就业困难对象送岗位上门,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帮助失地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而努力。

  就业工作计划篇4一、试点地区工作要求

  200年是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阶段。各试点地区及所在省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规章制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试点工作。

  上半年,主要是开展基础工作,修改完善试点方案,制定劳动力开发就业计划。各试点地区要在总结现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调研工作,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的基本情况,建立劳动力开发就业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试点方案和劳动力开发就业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使所确定的试点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对策措施切实可行。

  下半年,主要是研究制定针对试点内容的政策措施。各试点地区要根据本地区试点内容,研究拟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方案或计划中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着手拟定。既要总结吸收实践中已有的成功经验,又要大胆探索,有政策突破,有制度创新。

  试行城乡统筹就业的地区,要研究制定城乡就业融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和制度。研究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探索如何建立面对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络和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转移培训试点的地区,要研究建立统筹规划、分工明确、协调运作的培训工作机制。探索如何依托现有条件和设施,扩展农村职业培训和推动培训的市场化、社会化。

  开展西部开发就业的试点地区,要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推进,研究制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完善西部劳务协作区的协作机制,为扩展西部劳务协作奠定基础。

  开展返乡创业试点的地区,要研究确定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的计划目标和方式方法,完善鼓励扶持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工作人员培训、经费安排、宣传发动等工作。按照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全面实施试点工作。

  二、国家项目指导小组工作安排

  为指导好试点地区的试点工作,200年国家项目指导小组拟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召开指导小组会。1月中下旬,在北京召开指导小组会,讨论审议指导小组工作安排。会后下发20__年工作安排,以指导试点地区做好200年度工作部署。

  2.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把调研和指导试点结合起来。边调研边指导边检查,以调研促工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研究、城乡统筹就业调研、农村职业培训工作研

  究、劳务输出调研。同时,指导试点地区所在省做好相关调研和政策研究工作。

  3.开展专题研讨。七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我国农村就业问题的总体研究报告,提出促进农村就业的政策意见和建议;一季度,召开农村就业统计与调查专题座谈会;三季度召开小城镇就业政策研讨会;四季度举办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研讨班,交流试点工作情况,为试点地区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

  4.对试点地区提供指导和服务。

  (1)上半年,指导各地搞好工作人员培训。

  (2)二季度,指导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试点地区的农村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开展对口帮扶、技术援助、人员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活动。

  (3)三至四季度,组织试点地区农村职业培训基地或职业培训集团师资的业务培训。结合开展西部劳务协作活动,指导西部劳务协作区工作人员进行劳务协作、信息技术及劳动力市场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4)为经济困难、工作积极的试点地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国内考察提供帮助。

  5.开展工作督查和评估。加强试点工作的督查和评估。今年要对10个以上省的试点地区工作安排和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覆盖面要达到试点地区的三分之一。年底,对试点地区年度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和检查。

篇三:就业工作推进会

  

  “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线上解读部署会会议记录

  服务大学生就业“五位一体”

  苏州大学团委书记

  于潜驰

  近年,苏州大学团委围绕思想引领、优化指导、实践拓展、困难帮扶、结果导向五个方面进行就业工作部署,从就业观念、技能、实践三个维度出发,聚焦主责主业,对标青年需求,构建服务大学生就业“五位一体”工作体系。

  一、突出价值引领,打造就业核心价值体系

  以引导学生就业价值观念为重点,校院两级团组织“指导监督”和“对接联系”双管齐下、上下联动,鼓励学生扎根基层就业创业。开展了解职业、体验职业、匹配职业、成就职业的“年级定制”就业观微团课活动,提高学生发展主动性、适应性和可能性;开设《像青年***那样砥砺无悔的青春》《青年大学习,就业辩证法》《跟着***同志学做就业指导》《同学们,请收好你的十四五工作指南》等就业思政课,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数5万余人次;开展“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征兵入伍宣讲会,近百名毕业生报名基层项目,12名优秀毕业生通过

  “西部计划”“苏北计划”考核赴**、西藏、宁夏等西部和苏北地区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二、突出就业指导,优化就业能力提升体系

  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重点,将就业能力提升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持续为学生就业赋能增效。开设“一往职前”就业能力提升系列知识讲座500余场,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开展“苏大职播间”就业政策解读活动,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举办“职面未来——模拟面试大赛”,为学生们提供接近真实的求职体验;组建大学生创新俱乐部、创新领袖训练营、创业人社区等学生社团,开展“创业课堂”活动,邀请苏大天宫孵化器及全球创业周校园中心(GCC)富有创业型企业运营经验的嘉宾,为正在创业或未来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提供经验分享。

  三、突出实习实训,完善就业实践体系

  以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为重点,立足毕业去向大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创造更多实习见习机会。扎实推进校企共建,在40个优质企业新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

  地;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常态化落实“向社区报到”制度,联合苏州区市团组织提供政务实践实习岗位500余个;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积极组织同学参与各类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比赛,以项目培训促进创业,以项目孵化加速创业。

  四、突出精准帮扶,强化就业服务体系

  以精准帮扶困难毕业生为重点,量身定制一系列职业辅导,积极为其推荐用人单位,帮助学生就业。组织百名专兼职团干部与311名2021届就业困难毕业生结对帮扶,落实帮扶过程台账记录制度;以“线上+线下”的模式,依托“团团微就业”服务青年就业平台,主动收集岗位需求清单,按需募集优质企业岗位13478个,积极鼓励毕业生在线投递简历,举办分行业、分专业招聘活动共计21场,举办“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大学生就业帮扶“直播荐岗”活动2场,邀请270余家优质企业现场参与。2021届困难群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39%。

  五、突出效果评价,建立就业反馈体系

  以效果评价为重点,建立高校团委、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三方联系反馈机制,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联合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主动走访100家重点企

  业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市场配置原则,了解求职需求,梳理岗位信息,促成供需对接;开展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持续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服务学生需求,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详实、完备的参考意见。

  ——————————

  时时摸清就业进展

  推动指导常态化

  无锡学院团委

  陈凯峰

  无锡学院前身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2021年,校团委通过“团团微就业”就业帮扶平台、“百校千企万岗”专场招聘等方式,利用新媒体做好学生就业指导,通过“云招聘”方式开展就业帮扶活动。校团委联合就业办,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分析讲座、毕业生专场招聘会36场,共邀请了企业634家,募集岗位近4万个,覆盖了2021届、2022届全体毕业生。截至目前,通过“团团微就业”平台帮扶2021届学生全部就业。具体工作举措有——

  一、立足网络平台,打造“空中就业”新风尚。为做好就业帮扶,校团委联合就业办拓展线上招聘渠道,全方位实现就业精准配送,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同时,对企业严格把关,点对点推荐与学生的求职意愿高度匹配的企业。

  二、精耕管理工作,促进就业指导常态化。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帮扶,与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二级学院分团委书记和毕业班辅导员,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台账,摸清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进展和就业意向,坚决落实建档立卡“一对一”的就业方法,并做好归档记录。

  三、强化就业宣传,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针对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方面信息做好就业宣传。鼓励学生到新兴行业就业、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去,同时继续做好“西部计划”“应征入伍”等基层就业项目。

  在就业工作中,我们面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开展了工作。

  第一,学生的就业观成长性不足,近两年毕业生出现慢就业、不就业的现象。学校就业工作局面被动,老师积极促就业、拉资源、做指导,学生“视而不见”,“无就业意向”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家长们存在传统观念,认为考研、事业单位、国企是稳定的归属,很多学生年年考研。对此,学校就业办联合团委通过就业宣讲、社会实践、见习就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第二,学生职场的心理建设需要加强。学生从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需要毕业生调整心理状态,适应职场节奏。很多应届毕业生因为不能适应工作轻易放弃,频繁更换工作。学校团委联系就业和心理部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进行心理分析和疏导,从而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从容面对各种职场挑战。

  第三,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融合度需要提高。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需要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全员化。学校共青团可以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组织规范、贴近青年、熟悉青年、服务青年等优势,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等载体,创建团属就业信息平台,提升团干部就业指导能力等,由点及面全方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促成学生高效高质量就业。

  ——————————

  应用型本科毕业生重在提升就业能力

  常熟理工学院团委副书记

  吕玉

  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地处苏州,比邻上海,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培养的过程注重与企业、社会联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突出应用型。

  常熟理工学院团委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特点,与教务处、学生处积极合作,积极构建就业能力提升实践体系,助力应用型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开展劳动教育,引导新生了解专业、了解学校。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每位同学完成16学时的劳动教育理论课和32学时劳动教育实践课,学生深入校园各个部门、生活的各个角落,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各部门设置校内志愿服务岗,让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专业,产生爱校的情怀,增强专业认同。

  二、注重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大二大三学生,校团委注重各二级学院志愿服务体系化、项目化、专业化建设。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助老、关爱儿童、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体察民情,产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工作本领和劳动技能,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提升就业综合素质。截至目前,常熟理工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全国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全国示范项目5项。

  三、暑期社会实践设立“就业能力成长”专项。校团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连年被评为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为了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走进企业、了解行业,每年社会实践开设“就业能力成长”专项实践团队。通过专项经费支持、专项评优激励,引导青年团员从专业能力成长角度出发,深入到长三角各行各业,开展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岗位体验、专业见习、顶岗实习。2021年暑假社会实践中此专项人数1200余人。

  四、组建就业帮扶志愿服务社团。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校团委联合就业指导中心,成立了“职导君”就业帮扶志愿服务社团。经过招募、面试、培训之后,社团成员围绕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精准志愿服务。主要包括:为全校学生提供就业、职业生涯等方面的咨询;接待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洽谈;协助做好校内

  外专家就业讲座、报告,在就业帮扶中,增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调整就业目标,宣传就业形势。

  2021年,累计举办30余场就业相关的讲座报告;协助做好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协助做好40余场学校大型招聘会的组织工作;负责就业网有关信息的搜集和更新,累计搜集1100余条信息、发布25800个岗位。

  五、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核心就业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同学本科之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校团委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直通职场技能大赛、生涯嘉年华等一系列职业探索及就业能力提升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对自我生涯发展有新的发现和认知,激发学生对未来学业与个人发展更多的思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李润文

  李超/整理

  ——————————

  四川汉源:大学生兼职基层团干部创双赢

  王溦

  尤文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今年开学季,宁夏理工学院理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李滟华是带着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返校的。

  这是一份基层实践记录,上面记载的“提高苹果、梨产量质量”“当归中药材种植”等内容下面画了横线以示重点,还附录了当地农民修剪果树的做法及改进建议。

  李滟华的家乡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宜东镇,盛产苹果、梨等水果。初春时节,正是果树修剪时,几户乡亲改变了以往拿起剪刀“目测”树枝长短跟着感觉修剪的习惯,按着李滟华“给苹果预留最舒适的成长空间,株距保持3米为佳”的建议仔细修剪。

  种了一辈子果树的老乡们,为什么肯听一个学生的建议?这个答案,要从一封“表扬信”说起。

  汉源县入选全国共青团县域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后,于2021年8月首次从汉源籍优秀大学生中选拔兼职团干部,在全县范围内从100多名竞争者中选拔了49名优秀返乡大学生兼职团干部,李滟华是他们中的一名。

  双方签订为期一年的协议,通过寒暑假及课外返乡时间从事基层工作。团汉源县委向所有兼职团干部学校寄去了聘书和“表扬信”。

  2022年2月13日,宁夏理工学院调研组一行5人专程到汉源调研返乡大学生兼任团干部工作。调研组深入汉源县宜东镇林政村,全天跟随大学生兼职团干部李滟华的脚步,了解了她协助村委办公室整理乡村振兴档案资料,走访摸排当地留守学生(儿童)情况等工作。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宁夏理工学院调研组的负责老师表示,返乡大学生兼职团干部工作是深化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有效尝试,既能培养返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激励返乡大学生毕业后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2022年寒假,汉源县返乡大学生们到岗报到后,利用自身所学特长助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森林防灭火、留守儿童关心关爱、综合事务管理等工作。

  返乡大学生兼职团干部是汉源县深化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引领青年发展、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一次尝试。

  谈起在兼职团干部岗位上的工作经历,大学生们有说不完的话。返乡大学生李恬锐主要负责公文处理、资料收集、走访慰问等工作。

  她感觉到,乡镇工作是基层工作最关键的一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通过这次兼职团干部经历,自己不仅感受到了为群众服务的快乐,更培养锻炼了自身能力,对毕业之后择业方向很有帮助。

  就读于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专业的白浩远非常关切家乡发展。他了解到汉源进出口贸易现状后,主动找到团县委搭线,希望与县经合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联系,以其所掌握的海关专业知识,依托学校平台资源,为汉源外贸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汉源县商务局已将白浩远推荐到雅安市商务局实习。

  中共汉源县委常委、总工会**朱灵波表示,共青团开展的返乡大学生兼任团干部工作,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拓宽了人才资源渠道,也给汉源籍优秀大学生参与家乡建设提供了锻炼展示的机会。

  朱灵波表示,汉源县将探索以返乡大学生兼职乡镇团干部工作为纽带,在招才引智、志愿服务、搭建校地就业见**台等方面与兼职团干部学校寻找进一步合作途径,促进汉源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

  “青年论坛”助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本报讯(赵冬

  赵习纲)近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州市供电公司团组织举办“青年论坛”,青年员工王永清作《提升10kV线路接地选线正确率》报告,程鲁超作《HPLC通信单元台区识别功能应用》报告。“论坛发布的课题报告很具

  有代表性,明确指引了自我提升方向。”许多参与“青年论坛”的青年员工纷纷表示。

  莱州市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带团建,以“青年论坛”为契机,积极开展“共青团+”工程,通过青年突击队、文明号、示范岗等载体,激励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电网攻坚、科技强企、供电服务最前沿勇挑重担。近年来,该公司首批专家人才选拔青年员工占比达50%;12名青年员工获得市级以上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把解决实际问题与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促进青年快速成长,促进公司业绩提升,实现了共赢。”莱州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王军波说。

  ——————————

  安徽理工大学:培育“小创于校

  奉献于国”的学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从大一时参加“青马工程”培训班的课程,对创新研发产生兴趣,到现在两年多过去了,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大三学生李沈烈青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你选择了走这条路,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那时,项目指导教师陈孝柱和学长沈泽军这样叮嘱他。

  传统中央空调存在能耗过大、系统状态不稳定、冷凝水处理缺陷等行业痛点、技术难题。这是李沈烈青选择的创新方向。他和团队实地调研多个大型公共场所,利用新风量和水泵转速分段控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去年,项目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徽省一等奖,入围国赛终审决赛,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零碳科技项目(创意)征集一等奖。

  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安徽理工大学注重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基因的培养,近5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A类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30余项;近3年来,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373项,省级746项。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断萌芽

  “中央空调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设备,其节能降耗的效果,对缓解电力供应紧缺压力具有深远影响。”李沈烈青介绍,项目从零开始,主攻中央空调节能和暖通系统,再改进风系统和水系统。有了初步想法,几人着手搭建模型,先钻研3D打印建模技术,再尝试打印PVC管道、水泵材料。大家经常泡在实验室,查资料和专业性论文。研发期间,李沈烈青的寒暑假总是比别人“放得晚”。

  半年时间里,团队摸索打造出一套空调系统模型。李沈烈青介绍,自己目前在培养团队里的大一新生,向中央空调整屋节能创新方向发力。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0后学生刘浩峰和自动化专业的柳佳乐是室友,也是创业伙伴。大一时,二人参加科创类社团活动,萌发了做学科交叉智能硬件的想法。大一下学期,五人研发团队组成。他们琢磨打造综合性的机器载体,利用课内外学习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专业知识。

  2020年年初,因疫情开学推迟。团队在家专心研究,在网上开会交流,汇报各自负责方向的进度,集中讨论下一步计划。那段时间,团队琢磨出了机器人的控制算法等知识,2020年9月,迅速将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加工制作、机器人控制算法和电路系统集成、视觉感知和导航等技术落实。2021年6月,项目获“挑战杯”省赛一等奖,还获得了100万元孵化资金。

  学校全方位护航学生创新创业

  “至少参加了20多次模拟汇报答辩。”刘浩峰清楚地记得,项目成长历经多轮打磨。每次备战创新比赛期间,校团委会邀请专家和团队,从设计运行场景、打磨项目意义到指导完善项目书等进行帮扶。

  大三上学期,学院团委老师建议他们参加挑战杯和高手“碰撞切磋”。“准备校赛时,作品还不成熟,提交的文本和视频材料中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我们作品的潜力。老师也不遗余力,经常帮助修改作品申报书直到凌晨。”刘浩峰回忆。一次答辩会上,一位专家提出:“你们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简单的地面运动还不够,在煤矿搜救方面,机器人适应复杂环境,翻越铁丝防护网,可以考虑改进你们的项目。”

  对于学校的暖心帮助,24岁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杨威同样深有感触。他与本硕都在安徽理工大学度过的武薛强联手研发胶体泡沫智能化防灭火系统,力图**传统防灭火技术存在的灭火效率低、使用范围窄、智能化程度不足等缺点。

  2019年至今,团队通过调研、制造设备、参赛,不断**难题。杨威说,刚入学的时候,大家对“挑战杯”的认识不多,认为就是“拿个东西参加比赛”。但通过写申报书,项目立项,再到参加比赛,大家感受到参赛是庞大而系统的过程,需要事无巨细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不仅收获了个人成长,也知道如何团队协作。参赛后,大家连写论文都得心应手,格式、装订、规范不会出错。”

  该校一直重视“挑战杯”项目建设。校团委牵头召开参赛作品的培训会、督察会、推进会,多轮答辩,从申报书、PPT、视频、实物模型等环节把脉问诊。

  学校目前有149名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校友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者和专家学者185人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同时,校团委组建创新创业学生社团和俱乐部,下辖机器人协会、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等12个学术科技类社团,3D创新设计协会、商务管理与企业创新协会2个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科技创新节”“安理青年说”创业模拟实训等活动,营造良好科创生态环境。

  将创新创业优势转化为实践的动能

  “节省一滴水、节省一度电,共同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小朋友们都记住了吗?”这是该校“七彩假期”社会实践团在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中心小学的科普课堂。志愿者们用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卡通动画向小学生展示低碳环保的重要性。

  “如果说‘挑战杯’等比赛是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检验和磨炼,那么,平时一次次的科普实践教育,则能让更多学子知道融会贯通、反哺理论成长、找准学习方向,让创新创业理念最大程度普及。”安徽理工大学团委书记程秀霞介绍,每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都会组建50余支团队走进基层,进行机器人科普展演、“互联网+”科技支农、生态环境保护、水质检测等科普实践。

  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孙台村饱受水产养殖水域富营养化污染之苦,这让村民们犯了难。2021年7月,该校大学生绿色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前往受污染水源分别取样并分析,发现问题出在现用的全套自动化水处理设备上。志愿者们很快想出解决办法,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制作研发了除磷除重金属的“公益小包”,并免费提供给村民。

  近年来,校团委秉承“科普宣传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理念,发挥社团力量,将科技创新成果向中小学生、社会公众宣讲展示。2020年年底,该校“大手拉小手”科普进校园暨大学生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挂牌,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协会等社团与中小学生牵手,加强科普资源共享及科技作品创作。

  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为重点,培养青年学生“小创于校”“大创于省”“奉献于国”的情怀,引导他们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篇四:就业工作推进会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3.29?

  【字

  号】

  【施行日期】2021.03.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就业促进

  正文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22.2万人,就业形势严峻,面临重大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抓好贯彻落实,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用好用足政策岗位。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政策。2021年全省招录特岗教师6709人,“选调生”525人,“三支一扶计划”800人,“西部计划”600人,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不少于10000人。各高校要强化宣传,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基层项目招录工作,落实学费补偿代偿、升学优惠等政策,大力引导毕业生围绕我省城乡基层社区就业创业。我厅将统筹协调招录工作,力争8月底前全面完成政策性岗位招录。

  二、有序衔接升学就业。2021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录12360人,普通专升本招录13000人。各高校要统筹安排时间,确保研究生招录5月底前全面完成,普通专升本招录6月底前全面完成。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学

  士学位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8号),积极做好政策宣传、招录计划、考试录取等工作,力争2021年全省本科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录1400人以上,确保第二学士学位招录7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深入推进征兵工作。各高校要配合兵役机关落实“两征两退”改革新要求,组织好一年两征工作,重点动员征集高校毕业生,重点宣传新激励政策和新体检标准。实施更大力度激励政策,提高大学生征集规模,特别是毕业生征集比例。充分利用我省大数据征兵平台先行优势,实现精准征兵、合理征兵、可控征兵,确保全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不低于1600人,鼓励更多毕业生到部队建功立业。

  四、扩大科研助理岗位。各高校要深入挖掘科研助理吸纳就业潜力,更大力度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对院(系)及科研团队招聘科研助理要给予经费及政策等支持,合理确定酬薪标准,落实社会保险、户口档案等相关政策,切实增强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科研助理岗位及实聘人数作为“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院校发展监测指标,纳入安排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重要参考因素,确保全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科研助理岗位招聘不低于2000人。

  五、搭建高效招聘平台。各高校要充分拓展市场化岗位资源,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机制,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举办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等就业供需对接活动,深入挖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中的就业机会,积极引导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创业。3-6月和9-12月作为全省高校校园招聘服务季,各高校每周至少举办1场中小型专场招聘会,每月至少举办1场大型综合招聘会,促进校园招聘常态化、多样化、专业化。

  六、围绕重大产业就业。我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蕴藏巨大就业潜力,各高校要汇集全校优势资源,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围绕省内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等重大项目,积

  极推送岗位供求信息,引导毕业生到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重点领域就业创业,为我省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21届高校毕业生到我省乡镇基层社区(农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高校可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激励奖励,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七、纵深助推创新创业。各高校要加快建设一批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孵化基地,为毕业生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对接、资金支持和培训实训等创业指导服务。持续举办好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充分释放毕业生创新创业活力,落实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成长发展、落地见效,带动更多毕业生实现就业。

  八、用心用情指导就业。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网络招聘活动”“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活动月”“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等活动。提供职业发展和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建立良好就业心态,准确认识就业形势,适当降低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主动投身国家及省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创业。

  九、精准帮扶重点群体。鼓励各高校在省级就业求职补贴的基础上,针对困难毕业生群体追加发放补助金额,具体补助金额由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帮助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积极主动就业创业。持续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台账,动态管理,精准帮扶,努力实现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百分百,有就业意愿的做到就业百分百。

  十、真实准确统计就业。各高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严格核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及《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指南二十条》等文件要

  求,建立辅导员(班主任)采集信息、院系审核、校级复核的就业统计监管机制,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实行月报制度,3至8月实行周报制度,分别于每月25日和每周四在省级就业平台及全国就业管理系统完成数据报送工作。设立就业统计举报电话,凡实名举报者,5个工作日内调查并回复当事人,坚决做到查实一起、处理一起,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各高校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保障,开拓创新,综合施策,切实把毕业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狠抓落实。省教育厅将建立督查、约谈、问责机制,健全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重大教育决策、学科专业评估、高校领导班子及学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等重要内容,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全力促进我省2021年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各高校要专门制定工作方案,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2021年就业工作总结请于9月1日前报省教育厅。

  联系人:詹鑫

  吴松席

  电话及邮箱:*************,****************贵州省教育厅

  2021年3月29日

篇五:就业工作推进会

  

  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一、加强领导,定期检查监督

  我们按照“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生主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要求,修改完善了就业工作评估方案,进一步落实了责任,细化和明确了就业工作具体要求。定期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加强了对各学院就业工作的检查监督,切实有力地推进各学院的就业工作。经常开展会商和协调,为各学院开展就业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效支持指导,及时帮助各学院解决就业工作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增强了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的主导力度,形成了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了各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好了就业“一把手”工程。

  二、加大了校园招聘工作力度,搭建好就业校园服务平台

  上半以“扎根革命红土地,服务,共绘赣鄱新画卷”为主题,举办了医学类、综合类、药学类共三场春季校园招聘会,下半年承办了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互联网+”医药类专场就业招聘会,适时举办了多场校园招聘宣讲会场,全年共接待850余家单位到校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毕业生纷纷表示,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参会单位多、-1-

  单位质量高、就业岗位好,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

  三、充分利用就业信息网和云就业网络服务平台

  近几年搭建的就业信息网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利用最新的云就业平台大数据资源,通过实时信息抓取和更新技术,按照毕业生和企业个性化订阅服务要求,让毕业生和企业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多渠道在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获得相关信息,较好地实现了精准匹配和推送,把我校精准就业工作又推进了一大步。每一届的毕业生都可以通过微信,实时收到云就业平台上反馈的就业信息,未学生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渠道。

  四、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省委省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就业政策,确保大学生知晓、用好政策。同时,通过广泛宣传报道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典型,鼓励和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认真按省就业办要求,做好**、西藏有关地区来选拔招聘毕业生工作。

  五、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

  我们专门组建了联系用人单位工作组,处长亲自担任组

  -2-

  长。工作组在我校筹办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互联网+”医药类专场就业招聘会期间,按照为毕业生提供“好的用人单位,好的就业岗位”要求,通过制作了微信电子邀函,向重点用人单位发放纸质邀请函和电子邀请函等方式,积极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此次招聘会,共有来自江西、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等省内外433家用人单位参会,共设有四个单位专区,其中医疗卫生单位专区56家、校友单位专区24家、省内单位专区137家、省外单位专区216家。包括世界500强企业**集团等,还有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9778个,参会单位数及岗位数均创历史新高。与会毕业生纷纷表示,本次就业招聘会参会单位多、单位质量高、提供岗位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

  六、密切联系学生、服务学生

  把毕业班班长确定为班级就业工作委员,组建班级就业工作委员微信工作群。通过这个交流平台,不仅使我们直接面对所有毕业生班级,能在第一时间把就业工作要求、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推送到各个班,推送给每位毕业生,提高了就业服务效率,而且把我们的就业工作深入到了基层,能及时收集和了解毕业生对我处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增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七、切实做好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

  为毕业生做好就业咨询服务工作,为每一位在就业过程中碰到困难产生疑惑的困难毕业生及时准确地提供支援服务。我校高度重视困难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这项工作,认真细致领会文件精神,严格审核申请材料,帮助2021届448名困难毕业生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按时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此项工作。另外为43名2021届“双困”毕业生发放了就业帮扶补助。同时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广泛收集招聘信息,利用学校云就业服务平台、手机微信等途径,经常、及时、有针对性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

  八、加强了师资培训和就业个体咨询工作

  我们注重对任课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指导能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我处按《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咨询服务实施方案》开展了“一对一”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大学开放性实验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为配合学校本科培养计划的实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求各类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充分地

  -4-

  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条件实施开放,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开放原则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放性实验项目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力争体现以下原则。

  1、先进性: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或在研项目,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学会撰写科研报告和有关论证报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综合性:加强多学科知识点的交叉融合,强化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普遍性:收益面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普遍提高。

  二、立项范围

  开放性实验项目主要包括:

  1、计划内实验项目,学生跨专业选做其培养计划内未开设的其它专业培养计划内实验项目;

  2、计划外实验项目,实验室自行设计提供的培养计划外实验项目;

  3、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拟且相关实验室能提供实验条件的实验项目。

  -5-

  三、立项要求

  开放性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学生自拟开放性实验项目,须由1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指导。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院申报。

  四、项目管理

  1、开放性实验项目每学年申报评审一次。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学年。学校每年五月份组织开放性实验教学项目的申报工作,并于每年九月份向全校公布本学年拟开放的实验教学项目的项目名称、内容简介、开放时间、地点、预约电话和指导老师情况等,供学生选择。

  2、申报人填写《大学开放性实验项目申报表》(附件1)和《大学开放性实验项目进度表》(附件2),进行申报;教学院(部)依据实验室条件、实验室开课情况等进行初审后,再将申报材料汇总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依据项目的选题意义、实验条件、课题设计、研究方法、经费预算、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评选,确定立项名单。

  3、每个项目都要进行中期考核,教务处将不定期查阅《实验室开放(使用)记录本》、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报告等。项目负责人可根据项目进展申请中期考核时间,未申请者进行统一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终止经费投入;不能按期完成项目者,可申请延期,延期时间不能超过项目申请

  -6-

  的年限,否则取消项目申请人资格。

  4、教务处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答辩和审核。项目结题时,指导教师提交《大学开放性实验项目结题报告书》(附件3)、《大学学生开放性实验设计方案书》(附件4),以及档案材料、实验成果、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等全套资料,材料审核通过后参加结题鉴定,并进行PPT答辩。

  5、学生选做开放性实验项目,由项目指导教师同意,并到相关实验室进行预约登记,每个学生每学期最多只能申请参加2个项目。学生进入实验室需提前一周预约登记并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方可进入开放实验室。项目结束时,学生需要写出实验报告(论文、研究报告、作品或实验总结)等,由指导老师对其进行考核。

  6、参与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学生考核合格者,给予科学素质类或专业相关类的选修课2学分;在省级以上(含省级)CN号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者追加0.5学分,奖励学分可以累加。

  7、指导教师要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在项目中要坚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要严以律己,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成果。凡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者,一经发现,将撤销项目立项、收回已拨经费。学生将依照《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暂行规定》《学院学生管理暂行规定》《学院学生管理补充规定》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7-

  8、在开放性实验实施过程中,有变更研究内容,变动参加人员,提前或推迟结题,项目主持人应提出书面申请,并报教务处批准。对由于态度不认真、工作不负责而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不能按期结题的,予以通报并取消申报下一轮项目申请资格。

  五、项目经费和工作量计算

  1、开放性实验项目经费,进行专款专用,经费用于项目的实验费、材料费、参考资料费、论文版面费等,不得挪作它用;经费报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至少有2位项目参加人签字后方可报销。

  2、指导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教师工作量,按照《大学绩效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办法(修订)》进行计算。

  六、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大学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暂行办法

  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困难问题,是促进教育发展,保证学校稳定的重要工作。根据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此办法。

  第一部分

  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设立由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学工、财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大学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工作的领导和安排。

  -8-

  二、学工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的贷款、学杂费减免、勤工助学和有关资助工作的日常管理、考核和安排。

  三、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与有关银行的联系,筹措资金,保证经费来源。

  第二部分

  资助范围和项目

  一、资助范围只限于学校认定的,承担上学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用有一定困难的在籍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

  二、为发挥资助的激励作用,培养和激发贫困生自主向上的内在潜力,资助项目可有多种形式:1.国家助学贷款;

  2.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奖学金;

  3.减免学费;

  4.勤工助学活动;

  5.“贫困生”临时困难补助。

  第三部分

  “贫困生”经济状况的建档

  一、只有列入“贫困生”档案的学生方可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

  二、“贫困生”建档的条件和步骤如下:

  1.个人提出申请;

  2.具有当地乡镇及以上民政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

  3.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提供当地乡镇及以上民政部门提供证明材料,需提供由班主任及辅导员老师签字的书面证明

  -9-

  材料;

  4.新生报到一周内将上述材料交到所在院(系)学生工作部门;

  5.建档名单由各班初审,各院(系)学生工作部门确认,报学生工作部统一调整、备案。

  三、“贫困生”档案的管理由学工部指定专人负责,学生日常表现的考核由各院(系)负责,对于出现下列现象之一的学生要及时取消其“贫困生”资格:

  1.发现有不良嗜好和行为;

  2.违反学校有关管理规定,受到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

  3.因个人原因被取消勤工助学岗位;

  4.不符合国家、省及校关于“贫困生”的有关条件。

  四、“贫困生”档案,每学期复核、调整一次。

  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有关部门将对建档的“贫困生”资质予以考察核实,如发现材料不实者,除追究行政责任外,其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本人承担,并如数追缴已享受的资助费用。

  第四部分

  获得资助项目的条件和有关说明

  一、国家助学贷款

  按国家有关政策和职能部门的要求执行,学校将指定专人负责,每学年初统一办理一次。

  二、减免学费

  -10-

  依靠社会救济的孤儿、烈士子女,可减免学费。

  三、勤工助学岗位的安排

  学校为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按岗位性质分固定和临时两种。

  固定岗位原则上每学期初调整一次,临时岗位按要求随机安排,“贫困生”在勤工助学岗位上的工作情况,是其日常表现考核和享受其它资助项目的重要部分。

  四、“贫困生”临时困难补助

  为解决“贫困生”生病住院、自然灾害、意外等造成的家庭临时困难等,通过个人申请、班主任签署意见、院(系)审核、学工部批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临时困难补助,比例为“贫困生”总数的30%以内。

  -11-

篇六:就业工作推进会

  

  领导在2021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暨产业链建设调度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文稿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和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精神,研究调度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暨产业链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刚才,市工信局汇报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各产业链办公室汇报了产业链建设情况,有关市领导讲了很好的意见。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保持恢复性快速增长势头,1-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工业税收同比增长X%(不含烟),工业对GDP贡献率将近X%,据预测全年有望保持X%左右增速,成绩值得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市坚持依托资源优势,把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全面摸清了发展现状,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等下,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五点意见。

  第一,要突出规划引领推进产业链建设。做好规划是推进产业链建设的重要先导性工作,科学管用的规划将为我市产业链建设提供最

  有力支撑。一要加强产业链全链条调查研究。抓产业链建设,就是要加强对产业链全链条调查研究,我们的优势产业链,现在都只是产业链条中的一节,需要深入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关联产业、龙头企业、全球全国产能及需求、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市场前景等全方位研究,把握整个产业链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下好先手棋。譬如说锰锌钒产业链,要从采、选、冶到最后资源化利用,了解国际国内同行的发展态势和市场需求,找准优势、短板,在这个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招大引强,引进战略合作者,使我们产业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发展。要加强对国家政策研究研判,特别是对一些卡脖子项目,国家有很多新的政策,只有放在国家大战略中布局谋划,才能做好产业链的谋篇布局。二要加快编制产业链建设系列规划。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X个产业链只有电子信息及5G应用、白酒、锰锌钒新材料等少数产业链正在编制规划,大多数规划编制还比较滞后,并且已经编制的这几个产业链建设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论证,才能适应我市产业链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产业链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深化产业链研究的过程,充分发挥科学规划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链,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科学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努力在更高水平上科学谋划和推进我市产业链建设发展。三要加快形成产业链建设“五个一”工作框架。“五个一”即“一个全景图、一个实施方案、一个保障政策、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机制”。对这项工作我在专门的调度会上作了安排,这次再进行强调,这是事关我市产业链建设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安排。市产业链推进办及各产业链办公室,要各负其责,加快工作进度,制定工作清单,确保X月底完成。“五个一”工作框架形成后,各级各部门要对标对表,挂图作战,认真抓好落实,推进产业链向纵深发展。四要加快完善产业链建设重点项目库。建立重点项目库是产业链发展重点方向的项目化,也是加强产业链招商的客观需要。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组织专门班子认真研究,尽快形成项目单子。市产业链推进办及各产业链办公室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确保重点项目库与“五个一”工作框架同时完成,并要根据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要突出企业主体推进产业链建设。抓产业链建设,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以企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一要加大企业培育帮扶。要围绕优势产业链建设,聚焦提高龙头企业的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小企业的专业化优势,继续运用好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精准制定促进企业发展务实管用政策,重点加强企业融资、人才招聘、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和完善“一月一调度、一月一交办、一季一考核”企业集成服务机制,集中帮助企业化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住市场主体这座绿水青山,并使之根深叶茂。二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开展重点企业对口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年纳税X万元、X万元以上企业,比照省级对口服务标准,分别由市级、县市区提供专业对口服务,做大做强一批重点企业;要支持中小企业“专

  精特新”发展,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支持力度,在细分市场和专长领域推出一批特色项目,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要推动企业体制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建立治理结构合理、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规改股、股上市的推进机制,借助资本市场壮大企业。三要抓好“四上”企业入规。“四上”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健全“新建入规”“小升规”“个转企”推进机制,稳定现有的“四上”企业不退出,抓好符合条件的企业“入规入统”,做到不漏统、不误统,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要着力解决好符合条件的企业没有入统、外地建筑企业无法入统等问题,确保今年新增“四上”企业X家。

  第三,要突出精准招商推进产业链建设。招商引资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产业链建设的成败,过来,我们在招商引资中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新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市高铁、机场即将通车通航后,如何推进精准化靶向链式招商,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和发展短板,推进优势产业链建设,将我市建成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明确方向,解决好招什么的问题。现在中西部地区都在强力招引项目,要在这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目标明确,靶向精准。要围绕“链群配+双高”招引项目,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链群配”即优势产业链、集群、配套,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优势产业链,围绕各地区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推进精准化靶向链式招商,加快建设相互配套的产业链体系,推动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有规模的产业集群。比如,怀化洪江高新区,这个园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离高速有X个小时左右车程,但很多企业之所以选择来这里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上下游产品都能在园区内解决,企业之间相互配套,园区内企业产品实现管道运输,初步建成了循环园区。这种同类型地区招商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双高”即高科技、高效益,要紧盯高科技项目,抢抓产业转移机遇,聚力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中医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要紧盯高效益项目,加强与“三类”X强、行业X强、上市公司等企业对接,招引一批投资大、产值大、税收贡献大、就业容量大、经济社会效益高、环境友好型的项目。二要创新方式,解决好怎么招的问题。要解放思想,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最好的项目来招商,杜绝“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要创新项目包装设计,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让投资者看到利益、看到优势、看到前景,不能搞个概念,摸着脑壳推介,别人一问三不知,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当然,也不能过度包装、搞虚假宣传、欺骗投资者。要创新项目招商方式,在做好常规的定点招商、活动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代理招商的同时,要转变招商方式,强化产业链建设,围绕补链强链建链,大力开展领导招商、定向招商、敲门招商、企业招商等新途径、主途径,提高招商的精准度,提高项目的落地率,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要坚持“专业+专班”式招商,把通晓市场规则、国际惯例、熟悉产业政策、技术前沿的人才,纳入招商队伍,使之与产业高

  端对话、与市场前沿接轨、与投资商在同一个频道交流。要潜下心来总结这些年来招引项目来自于哪些地区、哪些领域和发展成效,认真研究XX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向趋势和产业转移动向,延伸信息触角范围,及时掌握投资热点和动向,有的放矢,有效对接。特别是要及早谋划好高铁开通以后,邀请一批企业家到X,举办一场主场招商会,让他们体验下独特的X山水风光、浓厚的民族文化,感受下良好的营商环境、快速发展势头,推动一批优质企业落户X。三要注重实效,解决好怎么落地的问题。前面讲的都是搭好台、唱好戏,最终要更多企业买票入场,见到实效。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跟踪好意向性和已签约项目,经常“嘘寒问暖”,想投资者之所想、急投资者之所急,用心用情打动投资者,促进早日签约、早日落地、早日竣工、早见成效。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要下好服务的先手棋,加强融资、水电气等要素的保障,为项目建设“开路”“清障”,最大程度减少影响项目建设的“绊脚石”。要严格兑现各项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要出现落地前“拍胸脯”保证的事项,落地后“打死”都不认,特别是今年是换届之年,不得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坚决杜绝影响营商环境、地方形象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第四,要突出夯实平台推进产业链建设。产业链建设离不开平台支撑,要更加注重依托功能齐全、作用明显的平台,促进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一要建好园区承接平台。要围绕“五好”园区建设,加强园区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实现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面向21世纪的新经济平台“九通一平”,建立起满足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要求、满足园区高质量发展要求、与新型城镇建设相适应的服务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就业吸纳力和人口的容纳力。二要建好金融服务平台。要围绕产业链建设,构建普惠金融与企业、产业链建设协同发展体系,区分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领导干部要提升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更加重视发挥资本的力量,善于运用上市、风投创投基金等现代金融手段,为企业发展、产业链建设增添制胜的砝码。三要建好人才服务平台。要加大懂企业经营管理的“领导帅才”、懂技术的“技术英才”培育和引进,X高新区几家新材料企业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并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就是因为当年留下了一批人才。要秉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思路,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等方式,点对点满足企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要把产业链建设与促进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相对接,尽最大努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第五,要突出优化环境推进产业链建设。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兴业的土壤,企业投资都会考虑投入、产出和成本。所以,抓产业链建设,必须抓营商环境。一要降成本。降低企业成本,特别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和企业家最关心的事,是制约产业链建设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出台了降本增

  效的X条政策,同时,国省出台了系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比如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X条政策、关于推进“五好”园区X条政策等,这些政策基本都涉及产业发展、产业链建设,很多真金白银,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梳理、兑现落实优惠政策,市推进办要集中发布、精准推送,让优惠政策更好惠企。二要优服务。为企业减负,不仅是奖补多少钱,更是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环境好、服务优,比任何降成本措施都有效。比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其地价和商务成本均高于周边区域,且能吸引企业源源不断落户,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其竞争利器。这个月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X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从政务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项目审批、涉企执法、涉企司法、企业融资和政策承诺兑现等X个方面提出X条举措,条条都是硬举措。我们要对标对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三要强保障。要围绕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政银企保担作用,巩固拓展政银企对接成果,特别是X融资担保公司要积极争取国省X亿元注资到位,目前注册资本是X个亿,今年要力争做到X个亿,并逐步扩大到X个亿,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投放。据了解,常德市已有X家政府性担保公司,市本级财鑫公司注册资本达X亿元、担保金额达X亿元,担保费率降至X%;X市设立转贷基金、风险补偿金、天使基金,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我们要及时学习借鉴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千方百计为产业链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那些圈了地、不开发,浪费土地、浪费资源的项目,有关部门要作为重点,不断地

  排查,有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加快重点项目的用电报装,严格落实上级电价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切实降低项目用电成本。要进一步增强“亲商”意识,既清清爽爽用权,又倾情倾力服务,主动关心、及时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添薪续力。要加强专班建设,将优秀的企业人才吸引进专班队伍,精准引进专业人才参与我市产业链建设。要强化对产业链建设的考核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和制度,科学合理确定考核目标内容,强化结果应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全市上下形成抓产业链建设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篇七:就业工作推进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09.08?

  【字

  号】渝人社办〔2021〕190号

  【施行日期】2021.09.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就业促进

  正文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

  渝人社办〔2021〕19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人社部明电〔2021〕10号)工作要求,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决定开展“重庆市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聚焦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的关切和期盼,坚持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并举,普遍服务与特别帮扶并行,统筹资源力量,全力开展攻坚,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求职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就业创业。

  通过实施实名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2021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断线;通过实施常态化失业管理服务,使有求职意愿的失业青年及时得到针对性就业帮扶;通过实施服务攻坚,促进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尽早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力争青年失业水平逐步降低。

  二、行动主题

  暖心助航

  就创青春。

  三、行动时间

  202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四、服务对象

  (一)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对象信息通过任务分解、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走访等渠道获取。

  (二)35岁以下登记失业青年,对象信息通过线上失业登记服务平台、线下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等渠道获取。

  上述两类服务对象以下统称毕业生。

  五、主要措施

  (一)加密岗位信息提供。多渠道收集岗位信息,做好信息整理、筛选和分类,点对点推介岗位信息,根据登记毕业生意愿、专业、技能等特点,精准推荐适合的岗位信息。公布线上线下求职渠道,加密线上线下招聘,丰富行业专业等小型化特色化招聘,推广“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网络直播招人招才等招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灵活组织现场招聘,覆盖全市的大型综合招聘至少举办1次,专场招聘每周1次。常态化归集发布岗位信息,及时更新公共信息平台,做好学历、专业等信息筛查,剔除无效信息,提升招聘精准度。

  (二)健全实名信息台账。梳理区县内毕业生实名信息,按就业、失业、暂无就业意愿等类型分类造册。对已就业人员,通过社保或不定期随访的形式跟踪就业

  动态;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逐一联系,了解就业需求,及时提供帮扶;对无就业意愿的毕业生,了解无就业意愿原因,定期跟踪联系就业意愿。

  (三)启动专项职业指导。组织一次职业指导师对口联系社区活动,重点针对慢就业、缓就业等无就业意愿毕业生,分析原因,分类指导引导。开展一次制造业职业体验活动,筛选一批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企业,为毕业生提供观摩交流、跟岗学习机会,增强职业认知、感受职业发展。

  (四)集中开展培训见习。高质量开展职业培训,充分调动企业、培训机构优质资源,引导毕业生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创业培训、新职业培训等,增强职业发展能力。密集组织见习对接,发布见习目录清单,动员用人单位增设一批适合毕业生的管理、技术、科研类岗位,拓展实践机会。

  (五)扎实做好困难帮扶。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台账,针对不同困难状况和需求,分类制定帮扶计划,探索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完善精细化帮扶举措,提供必要的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至少一人就业,一对一帮助一批残疾毕业生就业,支持一批长期失业毕业生融入就业市场。

  (六)加大就业权益保护。加强对企业用工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招用的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约定试用期,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规范招聘市场秩序,依法查处虚假招聘、“黑职介”等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招聘中的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性招聘条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以求职、培训、创业为名义的非法借贷行为。

  (七)强化政策宣传落实。至少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政策集中宣传,采取短信群发、入户宣传等形式将政策清单、补贴标准、申领流程、受理机构等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广而告之。便利政策申请享受,对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依申请发放,推广运用线上补贴申领平台,对符合条件、提出申请的,及时兑现政策。

  六、工作要求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部门要把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将抓落实、求实效、解难题贯穿服务全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实际细化措施安排,分解落实任务,科学调配力量,确保行动顺利推进。紧扣行动主题组织专题宣传,及时发布行动安排、活动预告和服务成效,推广一批毕业生自强自立、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扩大行动参与度和影响力。行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并填写《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情况汇总表》(附件),于2021年12月31日前报指定邮箱。

  联系人: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吴飞

  联系电话:88633885电子邮箱:***************

  附件: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情况汇总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21年9月8日

篇八:就业工作推进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公布日期】2021.03.10?

  【文

  号】人社部函〔2021〕27号

  【施行日期】2021.03.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就业促进

  正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函〔2021〕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在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变化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促进就业任务更为艰巨。各地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统领,以品质就业服务为支撑,精准施策,多方发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实政策拓宽渠道。各地要切实抓好就业政策落实,充分释放政策效力促进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拓展企业就业主渠道,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政策,加大以工代训实施力度,激励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国有企业落实扩大招聘毕业生规模和公开招聘要求,加快扩招任务落地。开拓

  重大战略就业岗位,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建设需要,及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搭建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鼓励支持基层就业,落实就业补贴、高定工资档次、购买服务等政策,围绕社区服务、教育医疗、农业技术等人才紧缺领域开发岗位,稳定“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稳定事业单位招聘规模,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做好公开招聘工作。

  二、引导扶持创业创新。各地要结合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有意愿、有潜能的毕业生投身创业创新。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针对毕业生特点提供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网络创业等培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提高额度、降低利率政策和免除反担保要求,允许毕业生在创业地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倾斜创业服务资源,为毕业生推荐适合的创业项目,提供咨询辅导、成果转化、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政府投资开发的各类创业载体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毕业生提供。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提供创业项目支持,鼓励开展创业研修班、创业导师进园区等活动,深入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积极挖掘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从业机会,瞄准线上教育、文化创意、新媒体运营等领域,加大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政策落实力度,完善保障举措,支持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

  三、强化精准招聘服务。各地要针对毕业生特点,搭建便捷高效的求职招聘通道,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对标部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加快完善本地服务专区,丰富栏目内容和服务资源,有条件的增设简历投递、视频面试等功能,广泛归集发布招聘信息,推广应用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云服务活动,围绕热门行业、重点企业、地方特色,联合社会力量推出“直播带岗”“直播政策”“新职业体验”等,提升服务吸引力。增强线下服务品质,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灵活举办分行业、分专业、小型化招聘活动,拓展本地化服务项目,创新跨区域招聘组织模式,积极促进供需对接。将海外留学回国毕业生全面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挖掘提供就业岗位,举办专场招聘或开设网上招聘专区,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各地要深入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对接产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急需,推进高质量职业培训,提升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开展青年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能研修培训、以工代训,增加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岗位培训,支持毕业生参加线上技能培训,对有培训需求的应培尽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着力拓展新职业培训,开发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培训项目。调动企业、培训机构优质培训资源,提供一批适合毕业生的高质量培训项目。拓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组建专业化高素质职业指导师队伍,开展职业指导师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每人联系服务一定数量的本地高校和社区,为毕业生提供求职指导、职业规划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发面向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教材,推出一批精品指导课。

  五、加快跟进实名服务。各地要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面纳入实名服务,确保登记到位、联系到位、帮扶到位。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在毕业生离校时启动信息衔接,7月底前全部完成,对移交信息有缺项漏项的,及时反馈补充。同时畅通求助渠道,通过公开信指引、求职登记小程序、线上线下失业登记及基层摸排等渠道,对本地户籍和外地前来求职的毕业生应登尽登。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与毕业生逐一进行联系,了解就业需求,发放一份政策清单、服务项目清单、招聘活动清单,根据需求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服务。加密招聘活动组织频次,集中开展就业帮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六、积极拓展就业见习。各地要按照扩大见习规模的要求,明确本地年度目标任务,细化措施安排,抓好见习组织实施。多渠道募集见习岗位,动员企事业单位

  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能够发挥毕业生专长的管理、技术、科研类岗位。制定见习单位目录和岗位清单,广泛发布并向毕业生及时推送,举办见习宣传推介、专场招募、双向洽谈活动,将有见习需求的毕业生及时组织到见习活动中。推进见习规范管理,指导做好见习协议签订、带教制度落实、见习待遇保障相关工作。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选树一批岗位质量高、见习成效好、行业代表性强的单位,带动提升见习吸引力和见习工作质量。

  七、扎实做好困难帮扶。各地要将困难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实施专项帮扶、优先援助。依托求职创业补贴政策数据库,建立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毕业生及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帮扶清单,指定专人负责,开展“一对一”帮扶。根据毕业生需求量身定制求职计划,优先提供岗位、优先推荐录用,对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按规定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及时关注因疫情影响求职受阻、面临特殊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回国毕业生,通过多种渠道告知服务信息,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和求职便利。完善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帮扶机制,拓展实践指导、能力提升、困难援助等服务,促进融入就业市场。

  八、加大就业权益保护。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切实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开展就业失业、社会保险、毕业生信息数据比对,精准识别符合政策条件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推动“政策找人”,推进打包快办,加快政策兑现。简化就业手续,对非公有制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无需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加强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行为监管,着力规范网络招聘秩序,依法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乱收费、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梳理发布毕业生实习实践、就业创业中的典型侵权案例,开展权益保护专题宣传,增强毕业生风险防范意识。

  九、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健全目标落实、部署推进、定期调度、督促检查机制,层层压实就业促进、失业管理

  主体责任。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资源对接、服务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形势研判和政策储备,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动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为毕业生提供多元专业就业服务。大力宣传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讲好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生产一线就业创业典型故事,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习宣传活动,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1年3月10日

推荐访问:就业工作推进会 推进 就业 工作


[2024年就业工作推进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