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时间:2023-09-21 14:42: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市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市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总结交流、安排部署,进一步发挥县域优势,激发县域活力,提升县域实力,强化县域支撑,实现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双向发力”,为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其摆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位置来强力推进,去年明确提出了城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双向发力”的思路,今天会上又印发了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的《关于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刚才,XX同志对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5家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提升认识,正视问题,增强使命担当
******多次强调: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的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截至2021年底,XX市61%的地区生产总值、95%的土地面积和68%的人口在县域。县域兴则XX兴,县域强则XX强。在全市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正当其时、刻不容缓。
第一,这是贯彻落实******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思想和要求的具体体现。******一直十分重视县域发展,在任正定县委书记时走遍了所有村,在任宁德地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走遍了绝大部分的乡镇。在任浙江省委书记和到中央工作后,亲自指导浙江嘉善县域经济发展,并作为自己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先后作出9次批示,提出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科学发展路子,为嘉善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也为各地抓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南。近年来,******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深入县域考察调研等不同场合,就县域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于抓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县域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要求,准确把握精髓要义,真正用来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践。
第二,这是推动新发展理念在XX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指挥棒”,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从创新发展看,虽然我市科技实力比较雄厚,但是主要集中在市区,县域科技力量薄弱,创新驱动乏力。从协调发展看,全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普遍偏低。从绿色发展看,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粗放型快速增长期之后,也留下了生态平衡破坏、工业污染严重、环境容量不足等诸多“后遗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从共享发展看,发展县域经济,最终是为了强县富民。目前,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们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既要下力气补短板、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又要下力气建机制、促公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载体,更是实际行动。
第三,这是**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区经济县域经济“双向发力”的关键举措。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XX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去年以来,我们在谋划“9+2”工作布局时,明确提出要实现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双向发力”,推出了“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四级联动”城镇体系,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但由于各县(市)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要素配置等差异较大,加快县域发展还有不少“硬骨头”。一是县级城市辐射带动不强。9个县(市)中城镇人口超过30万的只有2个,县域城镇化率低,县级城市发展不充分,社会化程度不高,难以辐射带动县域发展。二是县域民生改善欠账较多。长期以来,我市县域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就业难、收入低,看病难、看病贵,出行不便,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跟不上,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管理水平差距依然较大。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突破口,拿出真功夫,啃下硬骨头,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二、把握规律、因地制宜,切实走对路子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走对路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只有短短470天,却开启了兰考发展的新里程,原因就在于找到了治理“三害”、发展生产的正确路子。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看,最根本的制胜之道就是把握规律、因地制宜,把发展路子走对走实走好。结合XX实际,各县(市)在发展路径选择上,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要坚持以理念引领开新路。县域经济既是老题目,也是新课题。过去,我们抓县域经济,往往是为了投资而投资、为了项目而项目。今天,我们抓县域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新路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更好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只有坚持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加快补齐短板,才能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只有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才能更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
只有坚持开放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更好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拓展发展新空间;
只有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才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更好凝聚民心民力。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要坚持以特色发展创优势。县域经济说到底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竞争力。抓县域经济,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理清思路、选准方向、彰显特色,走差异化发展路子。除市辖区外,全国有1897个县级行政区,各地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千差万别,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走同质化发展路子,必须探索并走好特色发展道路。这里面的关键,就是要在摸清县域经济底子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把上级精神、外部情况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错位发展、协同联动,在产业上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在城建上明确定位、彰显特色、留住乡愁,不断厚植发展优势。以特色创优势,要求各县(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在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要坚持以动能转换增后劲。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和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着力构建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三力联动”新格局,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创新方面,我们往往认为县级城市没有创新资源,但实际上同样大有可为,要围绕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积极对接自创区自贸区建设,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主动承接市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转化,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改革方面,县里力度普遍没有市里力度大,有些县(市)的国有工业企业规模小、层次低,有的县(市)在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业农村改革的部署上不到位、有棚架,还有的县(市)在放管服改革上接不住、管不好。对此,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抓好中央、省、市改革事项的跟进落实,抓好相关改革措施的配套完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在开放方面,要增强开放意识、建好开放平台、提升开放水平,积极稳妥走出去,重点推动引进来,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着力汇集更多优质资本、优势产业、优秀人才,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大家一定要开阔思路、转变观念,从全市改革开放创新的政策红利中找准本地的结合点、融入点、支撑点,特别是要用好自创区自贸区政策,释放更大红利。
四要坚持以非公经济激活力。县域经济很大程度上是非公经济。非公经济拥有雄厚的社会资本、灵活的体制机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凡是非公经济比较繁荣的地方,县域经济就有实力、有活力。各县(市)要把发展非公经济摆上重要位置,着力打破非公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凡是国家法律未明令禁止的,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凡是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活放宽、工作上放手放开;
要分类推进县属国企改革,敢于放手搞活,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让县属国有企业成为包袱;
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完善发展规划、提升决策水平、推进技术创新、突出内部改革,不断推动非公经济做大做强。
三、突出重点、明确路径,着力实现突破
发展县域经济是篇大文章。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任务书和路线图,持续发力、善作善成,着力实现突破。
(一)产业发展是基础,必须着力壮大产业实力
纵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产业发达。从XX看,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县(市),产业基础相对也比较好。但总的来看,9县(市)产业发展明显不足,特别是从产业结构看,长期以二产为主,大部分是资源型、原材料型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围绕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四双联动”,抓好地企合作、企业提质倍增、精准招商、项目建设等,真正实现产业上规模、调结构、增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把握好四点:第一,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各自的工业经济优势,抓好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关联企业集群,大力发展精深加,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第二,服务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县(市)服务业发展慢、占比低,传统服务业仍处主导地位,发展服务业的潜力巨大。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着力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县域服务业提速提质提效。尤其要围绕构建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抓好现代物流、旅游业、电子商务。第三,特色高效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地理环境制约,各县(市)在传统种植业上没有优势,但是发展精品果蔬、苗木花卉、绿色杂粮、中药材、生态养殖、生态休闲等特色高效农业空间广阔。要着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沟域经济,打造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业品牌,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四,发挥好园区经济优势。要抓好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等载体,推进转型提质,实现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
(二)城镇体系是载体,必须着力提升城建水平
产和城是密不可分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有82个同时是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这表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更好地聚集人口、企业、项目、资金、技术,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与城、人与城的互动融合。首先,要建好六组团和县级城市。县里的工作纵有千头万绪,但如果不能把县城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就缺少了辐射带动的龙头。要抢抓“百城建设提质”“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双修”等机遇,科学谋划、主动对接,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真正把县城建设好。第二,要积极推进中心镇特色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基于地理资源、交通区位等客观条件考虑,必须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镇特色镇。要按照市里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以镇带村,突出产业支撑、突出文化内涵、突出生态优势,用好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公共设施完善、体制机制灵活、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切忌贪大求全、一哄而起、千镇一面。第三,要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多规合一”。要坚持高标准建设,统筹抓好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与公共服务提升、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建设速度与质量安全,注重品质品位,打造精品城镇。第四,要留住文化根脉,彰显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按照“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思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古街道、古村落、古建筑一个也不能再拆。要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融入群众生活,对重要文物遗迹划定保护红线、搞好城市设计,真正留住历史记忆、留住乡愁乡韵。
(三)基础能力是支撑,必须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尤其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组团县(市)到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各县(市)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连接、组团高速环线、南部四县生态旅游高速环线、各县(市)环城路和主干道、县城到中心镇特色镇的干线公路、乡村公路以及主要道路与铁路、高速、国道省道连接线等重点工程为抓手,通过新建和改造提升,着力打开通道、完善路网、建好枢纽、发展物流,形成互联互通、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以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市里的交通布局已经明确,各县(市)要树牢“一盘棋”意识,抓好对接,列出时间表,加快推进实施。二要加快推进信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托XX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要以信息技术应用培育信息产业,用好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抓手,新安等县已经有了很好实践,各县(市)要学习借鉴、积极作为。目前,县域能源结构还不合理、供应网络还不完善、供给能力还比较弱。要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快推进电力、热力、燃气、燃油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三要统筹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供水供电等方面,县级城市差距较大,要紧盯各项市政指标,找准短板、补上欠账,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确保主要公共基础设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要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与城镇衔接,**城乡二元结构。
(四)生态良好是优势,必须着力优化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集聚生产要素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宝贵资源。XX各县(市)都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越是偏远的地方,生态优势往往越明显。但从前些年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源无序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努力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享受“绿色发展红利”。要围绕“天蓝”目标,以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为重点着力治标,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治本,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尤其要针对PM10、PM2.5等指标,找准症结、辩证施策,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最近几个月,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初见成效,要按照既定的思路举措抓下去,久久为功。要围绕“地绿”目标,推进全域绿化,着力抓好荒山荒坡、河湖沿岸、道路沿线、公园游园、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绿化和县城小游园建设,及早谋划今冬明春绿化工作,做好补栽补植,提高成活率;
提升绿化品位,坚持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相结合、常青树长寿树乡土树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种植管护相结合,打造“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生态县城。要围绕“水碧”目标,认真落实河长制,以“四河同治”为重点,把确保水安全放在首位,统筹兼顾水质净化、水量调节、水网改造、水系循环、水景建设,兴利除弊,打造良好水生态。按照市里的要求,集中抓好截污治污,确保年底大头落地;
积极推进引水补源、河道疏浚、河床恢复、河堤修建;
结合县城建设,科学布局湿地,建成县城的“绿肾”。要围绕综合效益,把保护生态与发展旅游、健康、特色农业等结合起来,既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守着青山绿水苦熬”的穷路,谋划实施一批富民富县的生态项目,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改善民生是目的,必须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在兰考调研指导时指出,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发展县域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善于集中资源办大事、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不能用数字的增长代表群众获得感、更不能用平均数代替精准数。一要持续办好民生实事。针对县、乡、村的实际,持续谋划和实施一批民生实事。要不折不扣完成今年的民生实事,工作滞后的8家责任单位要加快推进,主要领导要在市属新闻媒体上表态发言。二要切实完善制度安排。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促公平的基本原则,优化制度设计,做出系统安排,确保公共资源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既要有普惠性政策,又要有特惠性政策,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要紧盯薄弱环节,突出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村卫生室建设、农村签约医生以及新农合等工作。三要着力维护安全稳定。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底线,是最大的民生。要统筹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当前,尤其要强化政治担当,树立底线思维,采取过硬措施,压实各方责任,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构建文明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凝心聚力、真抓实做,确保做则必成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既是长久之策、又是紧迫任务,必须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务实推进、持续突破,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抓好县域经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凝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要压实责任。在县域发展上,市级总统筹、县级是主体。市里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好顶层政策设计。各县(市)要根据实际,制定方案,主要领导要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履行好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要完善机制。建立市直部门对口联系指导机制、央企省企定向交流合作机制、县域经济发展科学考核机制,形成合力、增强动力,切实营造比发展、比后劲、比民生、比生态的良好导向。要督导问责。对县域经济发展连续落后、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要结合考核情况,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该调整的调整。
二要强化项目抓手。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最终都要落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各县(市)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着力在项目建设上求实效。要科学谋划。结合“9+2”布局、60个重大专项,以及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实施方案》提出的6个方面23项任务89项工作,充实完善好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要抓好前期。关于明年工作的谋划问题,市里明确要求,10月底前要完成总体思路布局和重大项目筛选,11月对接筛选做好前期。各县(市)项目库的谋划要与市里对接,要素保障要及时到位,决不能因为前期不扎实,导致项目难落地、落地慢而迟滞发展。要提速提效。项目建设必须集中攻坚、倾力而为,干一件成一件。
三要强化要素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大事要事的落地实施,都需要强有力的要素保障。当前,土地、人才、资金、发展环境是制约县域经济的突出瓶颈。在土地供应上,要按照节约集约原则,依法依规、科学运作。当前,各县(市、区)在盘活“三未”土地上推进不平衡,个别地方行动慢、成效差,必须引起重视、认真整改。在人才支撑上,要认真落实市里出台的“1+4”人才政策,参照中央、省、市的有关做法,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大力引才、育才、用才。在资金保障上,要充分发挥百城提质支持资金、县域经济发展基金、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等作用,支持县域运用PPP模式、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益。在发展环境上,要坚持依法行政,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主动服务支持企业发展,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发展环境,真正使XX的县域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热土。
四要强化组织保障。党的领导和组织保障,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决定性因素。要按照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五个过硬”要求,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转变作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大抓基层强组织,积极推进“河洛党建计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要树好导向强队伍,认真落实“20字”好干部标准,坚持“五讲五不”用人导向,拓宽选拔基层干部渠道,既让思路开阔、敢拼能赢的“狮子型”干部脱颖而出,又让默默无闻、坚守奉献的“老黄牛型”干部受到褒扬。要持之以恒强作风,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敢向困难叫板,敢向问题较真,扑下身子察实情,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本地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荐访问:市委书记 座谈会上 讲话 市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2023年市委书记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相关文章
- 市委书记市委中心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专题发言
- 2021-2022年市委书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讲话和市委书记“全民创业富民兴市”动员大会讲话
- 市委书记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讲话三篇
- 市委书记2021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转段推进会议上发言
- 市委书记2021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个人发言材料
- 2021年市委书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
- 市委书记三级干部会议讲话范文
- 市委书记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 关于市委书记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三篇】
- 市委书记在创建文明城市上的讲话3篇
- 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材料
- 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材料讲话稿
-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材料(通用)
- 2021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座谈会上讲话12页
- 2021年全市“关注森林”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 年轻干部座谈会上发言材料
- 旅游名镇创建情况座谈会上主持词
- ,“十四五”发展座谈会上发言2篇
- 营商环境座谈会上发言
- 市委“十四五”发展座谈会上发言(通用)
- 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精神体会发言
-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 全市各系统职工代表学习贯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七一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发言例文汇编
- 2021年暑期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讲话及X市教育工会系统工作会议上讲话
- XX局学习宣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方案
- 青年党员学习习总书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发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发言材料
-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学习座谈会上讲话材料
- 。校长新学期讲话讲话
- 七一讲话心得四
- 学生安全工作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