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教案):20梦回繁华

时间:2021-10-13 10:02:44  来源:网友投稿

 20

 梦回繁华

 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3.品味语言,感受本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图片。

 同学们,《清明上河图》大家一定有所耳闻,它是一幅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画作,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为什么这么说呢?它到底画了哪些内容?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来欣赏这件无价瑰宝。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第 1 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历史背景,引出说明对象;第 2 段介绍画作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第 3 段介绍了画作材质、尺幅等基本信息;第 4 段介绍了画作的详细内容;第 5 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读了本文,关于《清明上河图》你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明确:①我了解到了北宋时期,城市繁荣,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清明上河图》便是反映这一时期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一幅风俗画。②我了解到了画的作者张择端主要活动时期、籍贯、字、生平、爱好等。③我了解到了关于这幅图的画卷大小,描绘的具体内容,特点及价值等。

 目标导学二:分析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 1.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1)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 24.8 厘米,横 528.7厘米。”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2)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3)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摹状貌:“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作者用摹状貌的方法写活了画面细节,化静为动,使得画面描写生动至极。

 【教学提示】

 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画面的整体与细节,因此运用了大量的摹状貌这一说明方法,使得描写对象无比生动。在教学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文中关注此类句子,引导学生用摹状貌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形象说明。

 2.细读课文第 4 段,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说明画卷内容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①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逐一具体介绍。先介绍近郊风光,再介绍赶集的乡人,然后介绍进入大道岔道上的扫墓归来的权贵,最后介绍近处小路上的行旅。②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先介绍汴河上的船、忙碌的船工、拖船的纤夫,再介绍河上拱桥的结构、形状及其两端,最后详细介绍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船夫呼喊,桥上呼应,行人围观,这一紧张的一幕。③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街道,先介绍街道房屋店铺,再介绍店铺经营品种,最后介绍各行各业及行人。

 由此可见,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因此,纵然画面内容纷繁复杂,但依然能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标导学三: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提问:再次浏览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典雅生动。比如: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 24.8 厘米,横 528.7 厘米。”——此句属于平实说明,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卷的纵横大小。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此句语言典雅生动,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了画卷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③“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文中有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目标导学四:解读文题,深度探究 探究:由文本可知,作者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清明上河图》为题,反而以《梦回繁华》为题呢?请你研读第 2 段最后一句话,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明确:作者以《梦回繁华》为题另有深意,大致分为如下几点。

 1.“梦回繁华”让我们回忆古文明的灿烂,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文化。

 2.“梦回繁华”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3.“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

 三、板书设计 梦回繁华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介绍作者张择端生平及代表作总括《清明上河图》概况《清明上河图》内容评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可取之处 《梦回繁华》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教学这样的文章,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了解《清明上河图》是怎样的一件艺术作品,二是弄清作者是怎样来说明的。这两个任务,我认为第二个是重点,所以教学侧重于第二个,以此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疑难问题稍作点拨,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本文虽然对说明方法进行了重点讲解,但是“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无疑在本文中极具代表性,由于课时限制,不能详细解读,不失为一种遗憾。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教案 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