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
时间:2023-01-17 15:10:06 来源:网友投稿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囊萤夜读》
课时目标
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恭(gōng)、勤(qín)、练囊(náng)、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步步推进知文美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注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交流。)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4.背诵文言文。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识字。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囊萤夜读》。板书:囊萤夜读---读题释意。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
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
6、抽读词卡。
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8、指名读,互相评议。
9、齐读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
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谈自已对字词的初步理解。
指导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激励赛读。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过渡,接下来咱们读第三、四句。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a、自由读。
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
c、齐读。
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
②绘画。
③写话。
④当解说员。
3、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记忆。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由两篇文言文组成。《囊萤映雪》讲述了晋朝人车胤克服家境贫寒,利用萤火照亮,勤学苦读的故事。文章篇幅短小,寓意深刻,有很好的教育意义。《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本课选取的是两篇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4、正确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品质。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教学的重点,正确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品质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由先辈发奋读书的故事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
(二)初读课文,疏通生字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和朗读情况。对易读错、难读的句子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的办法。这样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同时,在讨论中也让学生发现了朗读的问题,为后面的理解打下基础。
(三)学习《囊萤夜读》
1、资料补充,课件展示车胤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注意时代背景,初步知道故事发生在晋朝。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结合课文注释,想一想课文大意。
3、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鼓励学生回答)
4、逐句讲解句子意思,疏通课文大意。
课文大意: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从夜晚到白天看书学习。
5、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课文。
6、学生提问,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教师进行讲解。
7、再读课文,思考:从车胤用萤火虫作灯看书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感受车胤的勤奋好学。
师总结: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我们今天的条件比起车胤来说要好得多,所以我们更要勤奋学习。
8、归纳主旨:本文讲述了车胤年幼的时候用袋子装萤火虫照着书本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学习。
(四)学习《铁杵成针》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理解的字查字典学习。
2、让学生结合注释,尝试自己翻译课文句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是否翻译得准确。
3、教师检查学生翻译情况(鼓励为主),带领学生逐句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课文大意: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4、课件展示李白的资料和课文相关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提问:你觉得老妇人将铁棒磨成针靠的是什么?这对李白有什么启发?(鼓励学生踊跃回答)
师小结:老妇人将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最后一定能成功。
6、让学生谈一谈学完本文对自己的启发。
7、归纳主旨:本文讲述了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打算半途而废,这时候受到一个老妇人铁杵磨成针的启发,回去继续完成自己学业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最后一定能成功。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本次板书力求串起故事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中心,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理解课文呈现的道理。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囊萤夜读》
课时目标
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恭(gōng)勤(qín)练囊(náng)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步步推进知文美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注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交流。)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4.背诵文言文。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囊萤夜读》
课时目标
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恭(gōng)勤(qín)练囊(náng)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步步推进知文美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注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交流。)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4.背诵文言文。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囊萤夜读》
课时目标
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恭(gōng)勤(qín)练囊(náng)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步步推进知文美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注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交流。)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4、背诵文言文。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囊萤夜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
《囊萤夜读》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囊萤夜读》
课时目标
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恭(gōng)勤(qín)练囊(náng)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步步推进知文美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注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交流。)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4.背诵文言文。
《囊萤夜读》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胤、恭、勤、焉”4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积累导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经典的语言出自经典的著作,虽时光已久,但依然百读不厌,朗朗在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同样选自经典——《晋书车胤传》
(二)揭示课题,书写课题,解读课题,读好课题。
1.板书课题:囊萤夜读。(“囊”字乍一看好复杂,其实不然。你看,这一横代表的绳子,口就是口袋,一竖代表袋子里有东西,一横一竖形成了一个十字表示把口袋扎紧,放在案子上。下面是一个襄省去了点横。)
2.读课题。读准囊萤的字音。
3.读着,看着,写着;拿出你的笔把课题在文稿上写一遍。汉字是我们祖国文化的根,写字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敬意来书写。
4.写着,想着,你想到了什么?(预设:谁囊萤?什么是囊萤夜读?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5.带着你们的思考再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一)自由地朗读三遍,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朗读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主要是否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停顿。
2.如遇“盛”学生无法确定读音,请教“字典”老师来解决。
3.我觉得还缺少点古文的味道。老师来读一读。
4.学生自主练习,再次展示朗读。能读得正确、流利,准确停顿,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即可。
(三)感知车胤是一个什么样人?
1.读着,想着,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车胤?
2.引导学生画出“恭勤不倦
3.小结读书的方法:通读全文抓关键。
三、自主理解
(一)提出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1.看注释
2.看插图
(二)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想想每句话都在讲什么?
1.交流。为了降低难度,我先来看看第一句。出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2.交流恭勤不倦的理解,还可以换成那个词?请写在旁边。(孜孜不倦
3.交流博学多通的`理解,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请写在旁边。(博览群书
4.师生练习:我说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你可以说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到这里你又在思考什么问题?(苏霍姆林斯基:阅读+思考)车胤是天才吗?不是,那我们眼中的天才是怎么炼成的呢?
6.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书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7.指名交流。引导从哪个字知道他家很穷。“贫”你想到了那个词:贫穷
8.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贫”的旁边。板书:组字成词
9.在车胤心里,贫困不是借口,贫穷不是理由,他怎么做?
10.想想他怎么捉萤火虫?创设情境:夏夜,蝉鸣蛙噪,车胤在院子里发现有几只萤火虫,他_____________。发挥想像,车胤为了能读书肯动脑筋,克服没有灯光读书的难题。板书:想画面
10.一读就是多长时间?就这样一整夜,一整夜的读书,直到天明。就叫“以夜继日”。请拿起笔圈起来。从此,每当夏月有萤火虫的时候,他总会囊萤夜读。(指课题)
11.小结方法:组字成词想画面
12.思考:选文第一句就写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能否不要后面这一句呢?(引导事例就是为把人物写的更加鲜活,形象。)
(三)同桌比赛,把故事讲生动。
1.两句话,却是一个感人、生动的故事。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位同学讲,一位同学补充,然后互换。
2.展示。评价:我们似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似乎看到了车胤正在微弱的萤光下苦读。
3.小结:大家看,只要我们有了阅读的方法,其实阅读古文也很简单。板书:学习古文甚简单
四、研读文本
(一)车胤夏月“囊萤夜读”,冬月、春月、秋月呢?
1.指导想象,练习表达。
2.冬月寒风刺骨,你仿佛看到车胤___________;指导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3.春月鸟语花香,你仿佛看到车胤___________;指导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4.秋月风清月圆,你仿佛看到车胤____________;指导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二)情景诵读。
1.没有书读了怎么办?没有墨汁写笔记怎么办?为了能读书,一切困难在他面前都是纸老虎。
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少年车胤发愤图强,成为了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最终成为了户部尚书
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少年立志,一生奋斗,功成名就,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大学者。
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五、拓展延伸
(一)像这样的经典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为同学们准备了三篇,请大家结合所给的资料。自由选读一篇。
孙康映雪
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注释:
晋:晋朝人
孙康:人名
家贫:家境贫寒
常:经常
映雪:借雪映之光
读书:看书、阅书、诵读
清介:清正耿直。
交游:朋友或结交朋友
不杂:不杂乱、不混杂、不混淆(意即不乱结交朋友)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
匡衡:西汉经学家。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江泌映月
泌少贫,昼日斫屧(zhuó xiè)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注释:
江泌:南齐考城人,少勤学
昼日:白天
斫屧:做鞋
升屋:爬到房顶上去
更:再
(二)展示交流。诵读自己喜欢的篇目,交流读后感受(读懂了什么?)及时评价。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车胤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囊萤夜读》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识字。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囊萤夜读》。板书:囊萤夜读——读题释意。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
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
6、抽读词卡。
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8、指名读,互相评议。
9、齐读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
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谈自已对字词的初步理解。
指导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激励赛读。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过渡,接下来咱们读第三、四句。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a、自由读。
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
c、齐读。
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
②绘画。
③写话。
④当解说员。
3、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记忆。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3)
——文言文《囊萤夜读》的教学设计
文言文《囊萤夜读》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囊萤夜读》
课时目标
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恭(gōng)勤(qín)练囊(náng)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步步推进知文美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注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交流。)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4.背诵文言文。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4)
——《萤》读后感3篇
《萤》读后感1
夏夜,满天迷人的星光,卧在荷塘旁,享受这静谧的夜,这曼妙的月夜。
时不时的有两三只萤火虫掠过这幽寂的天空,呆呆地望着它,便觉得越发的有趣,于是便想着捉几只来解解闷。四下里在草丛中寻觅,夜在这时显得格外寂静,草丛里蟋蟀仍然在叫个不停。仰望天空,明星依然在闪耀,月亮在云层中穿行,清凉的风吹到脸上,啊,这夜的芳香。萤火虫在头顶徘徊,随手一抓,便抓到一两只,它们,这些小顽皮在手心里乱窜个不停,弄得手心直痒痒。贴到眼前,从缝隙中望着它们,光芒闪得更厉害,你看,它那闪光点像什么呢?星星吗?好像少了几分神秘;灯笼吗?它显得比较小巧;流星吗?它有没有心愿的魔力。也许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小的可爱,跳的活跃,亮的透澈,活的快乐。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它尽情的舞蹈,尽情的跳跃,尽情的品位它的人生,享受它的生活。说不定哪一天,它会是一个昆虫标本,在世界博物馆里,它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萤火虫。那时,是它飞黄腾达的一天,它像我们人类一样,成功了,它是一位赢家。
那淡淡的光,小小的虫,便是我童年的乐趣。
《萤》读后感2
今天我看了童话故事《萤火虫找朋友》。
萤火虫非常羡慕别人有许多朋友一起玩,可它一个朋友也没有。于是,它提着小灯笼去找朋友。它看见小蚂蚱,请小蚂蚱做它的朋友,小蚂蚱答应了。但小小蚂蚱的弟弟走丢了,它得把弟弟找回来。天黑看不清路,小蚂蚱请萤火虫帮它照照路,一起去找弟弟。萤火虫却觉得麻烦,丢下小蚂蚱一个人飞走了。后来,萤火虫又看见小蚂蚁,请小蚂蚁做它的朋友,小蚂蚁也答应了,但要先把东西送回家。天太黑,小蚂蚁迷路了,请萤火虫帮它照照路。萤火虫不愿意,又自己飞走了。最后,萤火虫还是一个朋友都没有找到。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萤火虫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吗?因为他不愿意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而是直接飞走。别人有困难都不愿意帮忙,还有谁会和它做朋友呢?一个人找朋友,最重要的,是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为他解难。如果能做到这样,谁还会找不到好朋友呢?
朋友,是我们快乐的创造;朋友,是我们随时的依靠。找一个好朋友,何尝不是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呢?我们只有真诚无私,乐于助人,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萤》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萤火虫找朋友》。其中的一个故事吸引了我,那就是“萤火虫找朋友”。
每一个生命都想找一个好朋友,萤火虫也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找朋友。他看见一只小蚂蚱,就问:“小蚂蚱,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小蚂蚱说他愿意,但是他得找到他的小弟弟,小蚂蚱问:“你能帮我照路吗?”萤火虫却不愿意和他找,就飞走了。他看见一只小蚂蚁,就问:“小蚂蚁,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小蚂蚁说他愿意,但他要把东西送回家。小蚂蚁问:“你能帮我照照路吗?”萤火虫不愿意帮他,就又飞走了。就这样,小萤火虫一直也找不到一个朋友。
大家知道了萤火虫为什么找不到朋友了吧,因为他不愿意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而是直接飞走。这样就博得不了大家的好感,连小事都不愿意帮助别人,谁会和你做朋友呢?一个人找朋友,最重要的,是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为他解难。如果能做到这样,谁找不到好朋友呢?而且,如果你命令好朋友,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时,你的朋友会渐渐讨厌你,就算表面愿意也是敢怒不敢言。
朋友,是我们快乐的创造;朋友,是我们随时的依靠。找一个好朋友,何尝不是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呢?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古文新春贺词3篇
古文新春贺词1
1、唯知足者常乐,乐其所乐。恭祝您新春吉祥如意,事事顺达,阖家幸福。
2、浪漫金秋,习风送爽闺卿生辰,颂贤及贵!相知交往,红粉难求,愿卿佳人,柳姿长存!相伴相知,天长地久!
3、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4、其无亲情之大,无情之漫,无情之挚,然其默耕,使人受生,此师生情!正旦至矣,愿师傅身,万事如意!
5、腊八甫至,福气东来,鸿运通天,否极泰来,展君无限风采。
6、岁末甫至,鸿气东来,怎奈,云山遥远,不得听教于君,以叙渴仰之思,今,虽人各一方,每思之点点滴滴,忆之丝丝缕缕,无不感慨万千,君乃人中龙凤,义薄云天,国士无双,在此新年到来之际,祝君否极泰来,重申鲲鹏鸿鹄之志,惜时勤业,展望天地日月之光。
7、旧兮送往,新兮迎来。苔梅点点兮,落宏谷之涧。红烛灿灿兮,于江河之畔。春光乍泄,大地回春之际,鞭炮齐鸣,甚是欢愉,然,家中俗事所扰,不能与汝共度佳节,心甚憾矣!虽如此,犹欲借此佳际诉吾之愿于兄,兄亦能心想事成,方显吾对兄之殷切祝福也,恭祈学德日新兼愿体侯益健。福如蘡茀至,愿君悦兮。
8、公证之道,秉承“公正、勤勉、谨慎、和谐”之道,此乃行之于心也。以公心立世,乃为人之道,唯知足者常乐,乐其所乐。恭祝您新春吉祥如意,事事顺达,阖家幸福。
9、时闻腊八近,愿君身康健。出仕得魁印,入幕赖宠信。
10、旧兮送往,新兮迎来。苔梅点点兮,落宏谷之涧。红烛灿灿兮,于江河之畔。春光乍泄,大地回春之际,鞭炮齐鸣,神州迎新之日,惟愿吾师新年快乐,万事皆意,贵体康泰,桃李天下。福如蘡茀至,愿君悦兮。
11、新年将至,寒意未逝,旭旭朝日,凄凄风迷。老师之恩,若比孔鲤,三尺讲台,十年苦泪;风雨雷厉,尚无迨惰之意;朝九晚五,亦无急躁之情。
12、欲借此佳际诉吾之愿于兄,以表吾与兄之情谊也。惟愿兄值此新年之际于公于私皆能更上一层楼,高堂康健,手足和睦,娇妻爱子皆能如意,兄亦能心想事成,方显吾对兄之殷切祝福也。虽人各一方,犹可见吾等之友谊地久天长。
13、腊月寒冬白雪皑皑,渔夫窝冰得鱼而来。寒风刺骨集市待售,伯乐相语万金之材。
14、月老庙,佳侣共许愿,福缔良缘。百梳发,粉黛倾城颜,凤冠霞帔。花妆红,新娇乘鸾轿,紫箫声起。花瓣洒,嫁与心中郎,鸾凤齐鸣。鞭炮响,新郎背新娘,宾亲喜迎。夫妻礼,红绸花双牵,四拜洞房。众客欢,吉席醉琼觞,溢喜筵开。新词贺,笑将美言祝,珠联璧合。合卺酒,锦帐情缱绻,月圆花好。
15、银镜台前人似玉,金莺枕侧语如花。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
16、风矣,是我欲汝声;雨雪矣,为吾思汝之色;归矣,是我离不开你的也,睡觉也,是我祝君之始!友人,新者一年,一切皆好!
17、执手花前月下,相偎风花雪月,柔柔一眸情切切,深深一吻莫匆匆;红毯结同心,爱似鸳鸯戏水,情比蝴蝶双飞;祝福白头偕老,但愿爱海滔滔,永住鱼水乐。
18、适逢佳日,难与君聚,幸纸帛传书,表相思之意,盼重逢之期。久相知,勤共勉,朝露曾观日,雪月亦看花。虽无金涂四壁,但有君伴身旁。勿忧伤,莫彷徨,风雨携手过,坎坷齐量商。不求金玉食,但谢有情郎。
19、凤卜愿知足起家,俪福定无涯,合欢恰喜联双壁,偕老真堪赋六珈;鹿驭不惭才自赡,鹏程共振愿何奢,海东此日鸳盟在,合舆神州作蔚霞。
20、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21、人依旧,物依然,又是一年;想也好,忘也罢,本是*凡;今儿好,明更好,衷心祝愿;情也真,意也切,常驻心间。祝:春节快乐!
22、银烛光摇玳瑁筵,绎河初渡鹊桥仙,黛眉恰似纤钩月,玉貌何殊绿水莲;红叶沟边传好句,紫箫声里住飞泉,行看梦叶熊罴吉,鼓瑟雍雍正妙年。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古文新婚祝词3篇
古文新婚祝词1
一、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
二、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三、才高鹦鹉赋,春暖凤凰楼。
四、比飞却似关睢鸟,并蒂常开边理枝。
五、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
六、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七、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
八、林苑一隅秀牡丹,国色无言暗香传,民兄愉悦喜意涟。张灯结彩闹新婚,齐聚亲朋笑开颜,景色炫美更空前。
九、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紫箫吹月翔丹凤,翠袖临风舞彩鸾。
十、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十一、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十二、银镜台前人似玉,金莺枕侧语如花。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
十三、祥云绕屋宇,喜气盈门庭。
十四、堂开蓬莱景,人醉武陵春。
十五、似梦明眸剪秋水,有志丈夫立人魁。还当共挑人生担,无垠恩爱总轮回。
十六、笙箫奏凤凰,鼓乐迎佳宾。
十七、国庆到,喜庆到,秋分阵阵果飘香,国庆盈盈新婚闹,十一黄金周对对新人把婚结,十一黄金周全家出游乐融融,短信祝福忙也来送到,轻轻的问候国庆快乐!
十八、天搭鹊桥,人间巧奇,一对鸳鸯,恰逢新禧,花开成双,喜接连理,甜甜蜜蜜,百年夫妻,天喜,地喜,人也喜,物喜,事喜,样样喜。
十九、你是我冬天的棉袄,夏天的雪糕,你是我生命中的阿波罗号,我愿为你拉板车,收破烂!但愿与你并肩行,千山一定能踏过!
二十、没有什么信物比一枚戒指更能代表爱情,没有什么誓言比一句“我愿意”更加永恒,没有什么日子比今天更加幸福,朋友,祝你新婚快乐。
二十一、今天,百花为你们芬芳,小鸟为你们歌唱,幸福展开甜蜜的翅膀,快乐在阳光中放声歌唱,相爱的恋人走进结婚的殿堂,愿你们携手奔快乐,幸福万年长。
二十二、同跨骏马驰千里,共植玫花百日香,正是莺歌燕舞日,洽逢花好月圆时,今日结成幸富侣,毕生描绘锦绣图,容貌心灵双健美,才华事业两风流祝一生幸福!
二十三、国庆来会友,意合情也投;牵起你的手,幸福跟着走;看你的眼眸,温柔在心头;佳期不可求,错过没理由;此情亦难求,恩爱到白头。祝国庆快乐新婚幸福。
二十四、鞭炮声声响,新人进礼堂。亲爱的朋友,今天你结婚了,你的幸福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你的脸上,喜笑颜开,我知道,这刻,你真的满足了,祝福你,与她携手,走向美好明天。
二十五、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一对璧人留小影,无双国士缔良缘,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两心相映手相牵,一生一世永相连。真诚祝愿你新婚快乐。
古文新婚祝词2
春暖洞房鸳被叠,柔情蜜意交相。
又渡银河真体贴,艳比旧欢无可否。
合卺筵前旨意有,笙歌叠奏迎新偶。
今朝重复理鸾弦,檀香口,细腰柳。
花容不改旧娇娥,合俏靥,胭脂颊。
箫声沸,仙子下秦接。鹳鹊昔曾邀明月,雎鸠今始咏风讴,孔乐订相攸。
莲花灿,红烛正高烧。花月团圆除宝扇,香去袅娜曳轻绡,识面倍含娇。
无端绪,欲语又鬓低。檀口徽含闻蕙麝,樱唇浅抹露瓠犀,心事托鸾栖。
声声听,银漏隔花移。授婢好教安凤枕,背郎悄自抹胭脂,羞煞剔灯时。
更深后,面面掩窗纱。如意并栽连理树,同心竟吐合欢花,胜境武陵赊。
香衾暧,准拟作鸳巢。绮丽暗通鹦鹉语,温存新作凤鸾交,花妥学莺捎。
沉酣处,仙液沁霞丹。豆蔻香舒春,差蘼睡足夜阑珊,绣幕不知寒。
晨曦动,香梦醒惺松。预约郎修眉黛妩,先教侬理鬓云松,不尽两情钟。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欣赏和模仿表现荷花的造型和色彩美。
活动准备
《赏花去》课件:荷花池场景、花苞、盛开的荷花、莲蓬图片等。
活动过程
幼儿欣赏图片,观察荷花的外形特征,了解荷花生长的过程。
荷叶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荷叶的大小一样吗?高矮一样吗?
荷叶的纹路是什么样的?
刚长出来的花苞是怎样的?
花瓣的颜色是什么?花瓣上的纹路是怎样的?
花谢了,花托慢慢长大,变成了什么?莲蓬像什么?
莲蓬里有什么?
什么时候采收莲子呢?
请幼儿对照着图片,尝试用笔画出荷花池的景象。
如果你来画荷花,你想画一朵刚刚开放的,还是一朵盛开的荷花?画高的还是矮的?大的还是小的?荷叶上的叶脉你会怎么画?
你要画莲蓬吗?画刚刚长出来的还是变成褐色的?
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和同伴分享。
推荐访问:古文 教学设计 囊萤夜读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3篇 古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1 文言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
- 上一篇:2023年《识字3》教学反思1五篇【精选推荐】
- 下一篇:2023年圆锥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