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大会工作总结

时间:2021-09-03 16:33:18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简报

我局召开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3月9日上午9时,瓦房店市司法局隆重召开了二〇一一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司法所全体人

员、各律师事务

所、各法律服务

所、公证处、正义

司法鉴定中心负

责人等参加了会

议,会议由副局长

丛广安主持。会议

表彰了在2011年

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面总结了2011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安排部署了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并对在2011年工作中涌现出的20个先进集体代表和2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上,袁芳副局长宣读了《关于表彰2011年度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20个集体和23名个人受到了表彰,**台就座的各位领导为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状和证书。

最后,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浩然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王浩然局长首先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011

年取得的 — 1 —

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然后,就当前司法行政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部署了

2012年司法行政工

作。就如何进一步做

好全市司法行政工

作,王浩然局长指

出,要本着与时俱

进、开拓进取的精

神,大胆尝试、勇于

创新,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打造“民生司法”、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化解社会矛盾、逐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司法行政工作新思路,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层基础,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为把瓦房店市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新兴工业城市,早日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位做出积极的贡献。全市司法系统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高昂饱满的精神状态,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清正廉洁的干部形象,全面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瓦房店市司法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 2 —

篇二:2014年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

在全市2014年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2月8日)王 良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干事创业,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刚才,我们对2013年度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全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级各部门单位、各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市各级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知难而进,克难奋进,稳中求进,全力推动转调发展、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年 GDP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4.6%、90%、4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7%、11.7%,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一是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全市各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形成和完善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确立了加快工作指导转变的“六个导向”,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更加注重生态与创新、更加注重公平与惠民、更加注重法治与节俭、更加注重基础与长效等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莱芜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非钢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51%、提高3.2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达到36.4%;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到2.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9%,占工业的比重提高到17.4%;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由76.2%提高到81.6%。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显著增强,全市在建过亿元大项目425个,其中过10亿元大项目89个,有151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462亿元;引进项目285个,形成外来固定资产178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家,私营企业2000多家。三是济莱协作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组建了济莱协作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两市对接交流工作常态化。济莱城际快客正式开通,济青高速南线限速上调了10公里/小时,正在启动济莱城际铁路前期规划论证工作;济莱广播电视频道交叉落户积极推进,统一电话区号申请已正式上报国家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开辟户籍同城绿色通道,深化两市在教育、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市旅游、物流、金融等产业协作发展,同城化步伐明显加快。四是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确权办证工作扎实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产权资本化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商资本下乡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全省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485项削减到97项,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市之一。同时,全市事业单位、文化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积极推进。五是城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230亿元,实施了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和镇村重点建设改造项目。文化中心二期、鲁中矿新社区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胜利北路、钢都大街等一批主次道路竣工通车,雪野环湖公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100个村综合整治,完成8000户农村社区住房建设和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社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完成60个社区的标准化改造,新增专职社工163名。开展“环保百日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六是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9%。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住房、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七是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

加强。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同时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在面对诸多困难挑战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几大班子团结一致、协同配合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结果,也是驻莱各企业各部门单位同舟共济、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并在今后工作中发扬光大。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春节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市“两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总的就是以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按照“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以落实“1553”工作部署为主线,坚定不移地推动转调发展、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实现莱芜科学发展新跨越打下坚实基础。围绕做好新一年工作,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正确把握大局,提升思想境界

一个地方的发展,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莱芜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莱芜人民勤劳淳朴、厚道执着、敢于争先而且富有智慧,历来有着不畏困难、不甘人后、团结拼搏、创新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莱芜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经科教一体化、简政放权、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许多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经验和,靠的正是不懈的追求、顽强的斗志和优良的作风。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实践充分说明,我们莱芜人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也能干成事的,只要我们发扬优良传统,坚定信心决心,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把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到新水平。

当前莱芜正处在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关键时期,处在负重奋进、不进则退的历史节点上。从区域竞争面临的严峻形势看,我市GDP、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比过低,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省水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甚至省内的一些经济强县(市、区)GDP、地方财政收入正在超越我市。如果我们不引起警醒、加倍努力,不仅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而且将被越来越多的后发地区赶超。从莱芜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看,产业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钢铁行业短期内难有根本好转,保增长的难度很大,促转调的任务很重,对此各级要有清醒认识,不要心存埋怨、依赖、幻想和侥幸,要靠自己、靠大家、靠改革、靠实干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同时,我市资源环境压力大、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问题仍较为突出,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的水平档次、质量效益还不高,一些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等等,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从中央和省委的新导向、新定位、新要求看,中央明确提出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上,更加注重对经济效益、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产能过剩、民生保障、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考核。省委十届七次和八次全会作出了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战略部署。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据测算分析,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税收占GDP比重等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有城镇化质量系数、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等4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的看我市的

优势指标在逐年减少,弱项指标与全省的差距逐步拉大。这也预示着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竞争中,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增强“吃不下、睡不着”的压力感和危机感,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处境,我们必须从解放思想入手,进一步提升境界、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强化责任、真抓实干,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热情和干劲凝聚到推动改革发展上。一要强化“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的理念。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扭住发展不放松,攻坚克难不退缩,乘势而上不懈怠,保持定力不折腾,既要坚决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更要坚决克服畏难发愁、消极退缩的无为思想,昂扬进取、激情创业,靠实干创出莱芜发展的新天地。二要强化“广借外力强根基,抢抓机遇靠自己”的理念。实现莱芜发展,既要放开视野、打开市门、广借外力,更要启动内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形成合力,聚合各种资源把莱芜发展的根基打牢夯实。当前,我们面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战略实施、济莱协作区建设和山西中南部铁路建成通车等一系列难得机遇,市场活力进一步突显,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全民创业进一步激发。但这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外部条件,能不能把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现实生产力,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靠强化内在动力和内在支撑,靠莱芜人自己建设莱芜。三要强化“发展必须重实效,求真务实保增长”的理念。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作保证,而且我们所追求的增长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各级要敢于突破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大胆摒弃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自觉同不尚实干的不良习气决裂,坚持把质效导向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坚决防止“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坚决杜绝不计成本、盲目铺摊子,坚决反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坚决不要有水分、有污染、不可持续的增长,走具有莱芜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效益的发展。四要强化“财政资金保民生,社会资金促发展”的理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用心用脑研究工作,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特别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决摒弃“政府万能、包办一切”的陈旧观念,改变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投入的传统方式,坚持面向市场想办法,靠市场的理念来**发展难题,靠市场的机制来有效配置资源,靠市场的手段来提质增效,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发展。

二、开展“七项竞赛”,提高质量效益

推进转调发展,提高质量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莱芜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和主攻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牢牢抓住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作,心无旁骛抓发展,聚精会神促跨越,形成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项目建设竞赛”,在真抓实干中提升项目水平。项目是转调发展的根本着力点,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抓在手上,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市发展的实践深刻启示我们:什么时候项目建设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全市发展就快就好;反之,就会陷入被动不利局面。对莱芜而言,项目建设不是要不要抓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抓而不实、不讲效益、不计成本、不顾后果、不管长远的问题,实质是如何求真务实、创新实干、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发展的问题。对此,我们既要形成高度共识,更要增强行动自觉。要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项目建设,今年确保完成大项目投资400亿元以上、竣工投产项目100个以上。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要在项目建设推进上开展竞赛,重点比档次水平,看谁的项目产业层次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比投资规模,看谁的项目投资大、资金到位率高;比开工数量,看谁今年新开工的项目多;比推进速度,看谁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达效;比产出效益,看谁的项目投产后创税多、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吸纳就业的能力强。各职能部门要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开展竞赛,比一比谁的服务方式更创新、谁的服

务流程更优化、谁的服务工作更高效、谁的服务对象更满意。要落实大项目建设“一三季度调度、二四季度观摩”制度,完善以质效为中心的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建立项目方评议有关职能部门制度,坚持“年度十大项目”评选制度并加大奖励力度,促进大项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开展“招商引资竞赛”,切实突破招商工作难点。招商引资是推动莱芜跨越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按目前我市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测算,要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市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从资金投入渠道来分析,这500亿投资主要有五个方面来源:一是银行贷款,每年大约为企业提供资金100亿元;二是企业上市融资和股权融资,能够提供30亿元左右;三是国家、省投资,每年大约30亿元;四是现有企业膨胀和民间投资,每年大约170亿元;五是招商引资,需要解决170亿元左右的资金需求。如果招商引资工作不到位,我们经济发展的目标就会落空。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各专业招商部门之间、各重点招商部门和主要经济部门之间,都要在招商引资上开展竞赛,比谁引进的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比谁的跟踪服务工作做得好、洽谈推进力度大、落地开工速度快,比谁引进项目的思路新、突破难题的办法多、项目引进的成效大,确保全市今年完成招商引资170亿元以上,其中引进外资1.2亿美元以上。特别要突出解决好招商引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做好与项目启动实施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审批手续办理、项目综合协调等配套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谈得好、引得进、落得下;既要解决好新项目的落地问题,也要解决好老项目的跟踪服务、政策兑现问题,政府及各部门带头讲诚信、树形象,打造亲商厚商的优良环境。各企业也要在招商引资上发挥优势,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为全市发展贡献力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在招商引资上积极作为,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招引金融机构结合起来,聚集各种资源要素加快莱芜发展。要坚持和完善招商考核奖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奖优罚劣力度,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是开展“企业培育竞赛”,扎实做好帮扶解困工作。目前我市有各类企业1.4万家,其中销售收入过700亿元的企业1家、过300亿元的1家、过200亿元的1家,还有6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有1000多家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都是莱芜跨越发展最现实的基础和最可靠的支撑。要切实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完善和落实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各类企业做大做强。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要在企业培育上开展竞赛,比谁新发展销售收入过百亿、过30亿企业和新入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数量多,比谁盘活老企业和破产企业的力度大、成效好,比谁发展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活力足,比谁促进企业上市的成效大。各部门要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开展竞赛,有关职能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要牢固树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的理念,带着感情和责任,拿出政策和措施,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企业督导联络员作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坚持和完善由企业评议服务部门和服务窗口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联系服务企业先进单位和优秀企业督导联络员。各金融机构要在支持企业发展上开展竞赛,看谁年内新增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多,看谁创新金融工具、发展表外业务的力度大,看谁对企业融资的指导有力、服务到位,看谁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大、贡献大。对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情况,年底将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根据得分排名进行通报和奖励。各企业要在加快发展上开展竞赛,比干事创业,看谁抓项目促发展的气魄大;比开放合作,看谁开放发展的境界高、引进股权投资的思路新、推进战略合作的效果好;比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看谁科技创新的力度大、规范管理的水平高、诚信经营的意识强;比发展贡献,看谁对地方财税的贡献大、群众就业和职工权益保障得好、社会责任感强。年底,市里将在坚持评选企业贡献奖、“613”工程工业企业发展奖的基础上,开展全市“十大明星企业”、“十佳成长

进步企业”、“十佳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各类企业不断发挥优势、做大做强。

四是开展“标准引领竞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当前,市场竞争已由产品、技术之争发展到标准之争,区域竞争的核心也由拼资金、拼资源、拼政策转移到拼科技、拼人才、拼标准上。各级要把实施“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上开展竞赛,将“标准化”理念贯穿到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各领域,从莱芜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做起,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力争使每一个产品、每一个企业、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管理体系,看谁的标准水平更高、体系更全、推广更广泛。二要在标准监督执行上开展竞赛,建立标准执行监督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严格执行标准,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安全发展,看谁达标的企业和产品多、达标的层次高。三要在品牌创建上开展竞赛,积极开展名牌产品创建和质量认证活动,加快创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产品”,加快认证一批“三品一标”产品。同时,要将标准引领延伸到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行政服务等各领域,提升各项事业发展水平。

五是开展“财税增收竞赛”,突出抓好财源培植与节俭挖潜。今年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确定为9%,完成这个任务,责任很重,压力很大。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要在财政增收上“比增幅、比质量、比财源、比贡献”,切实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创税型产业,拓展财税增长空间,坚决完成年度财政增收目标。国税、地税部门要在加强财税征管上开展竞赛,坚持依法治税、狠抓财税挖潜、确保应收尽收,为全市大局作出应有贡献。对国税、地税财税征管情况,年终将进行综合考评,并加大奖优罚劣力度。同时,各级要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坚持节俭办事,压减“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六是开展“镇域提升竞赛”,促进“四化同步”发展。镇域发展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交汇点,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按照“产业立镇、商贸富镇、特色名镇、富民强镇”的思路,加强分类指导,引导“三类方阵”分别通过率先崛起、加速发展、重点突破等方式,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各镇(办)一要在经济实力上比提升,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着力培植当家产业,壮大镇域经济实力,努力在经济总量、财政增收等方面实现赶超进位;二要在城镇建设上比变化,加快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实施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双百”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城镇形象面貌;三要在和谐稳定上比成效,认真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到群众的诉求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出现越级访、非正常访现象。年底将专门组织镇域经济现场观摩会,现场打分评议,并进行专项考核奖励,考评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快提升村级发展水平,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选好带头人、配强班子,选准发展路子,带领村民群众致富增收,执行好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民代表议事等制度规定,落实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等各项机制,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好群众利益,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年底,全市将评选表彰一批富民强村先进典型和“艰苦创业好支书”。

七是开展“节能环保竞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要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发展重环保、增产降能耗、行业比节能、单位赛低碳”的浓厚氛围。各区(园区)、各镇(办)要严格落实环保责任,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严禁新上“三高一低”项目,积极推进污染集中治理,看谁节能减排的效果好、治理污染的措施硬、环境治理的成效大,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各企业要争当节能环保“排头兵”,切实负起社会责任,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

篇三:工作总结表彰会

集 团 公 司 工 作 报 告

——XXX同志在2011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工作总结 年度报告 年度总结 表彰大会 表彰先进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2011年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安排部署2012年目标任务。刚才,我们表彰了2011年度涌现出的先进单位、优秀项目部、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与各分公司签订了2012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在此,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下面,根据党支部、经理办研究的意见,我主要讲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XX建工集团长足发展,实现产值效益显著增长的一年,更是我们建筑业抓机遇,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在市、区、处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为战略目标,以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公司发展为目的,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圆满完成,集团公司继续保持了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总结2011年度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规模效益显著增长。

安全质量措施到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安全、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公司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全年未发一起伤亡事故和工程质量事故。公司职能部门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四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将查出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加以认真整改;二是组织分公司、项目部及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主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和各项专业技能比武,并分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企业赢得了荣誉,提高了职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及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三是不断制定和完善有关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和奖罚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一线的考核力度,为确保安全生产、争创文明工地有了可靠保障。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强化作风和自身建设,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在职工培训方面:全年投入教育费用17万元,职工培训人数560人次,各类持证上岗人员年审430人,尤其是在二级建造师、招投标所涉及的七大员方面加大了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公司各类技术人员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有

力的保障了投标工程和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在作风和自身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把作风建设和自身建设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抓好职工整体素质建设;二是改善了办公条件和设施,投资200万元新建办公楼,并增加部分办公设备,达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公司机关管理人员统一着装上岗,提高了员工的形象和素质修养,增加了集体荣誉感。四是开通了集团公司网站,加大了企业对外的宣传力度,为拓展业务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企业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化

全年坚持组织保障、制度规范、精细管理、过程监控的管理模式,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强化措施、注重细节过程管理,从实事抓起、从典型抓起、从难事抓起,做到抓一件,成一件,以此带动整体,使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1年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存在很大的困难,但面对复杂的变化形势,各分公司、项目部按照公司的要求能够提前着手,想办法积极回收工程款和通过各种渠道筹备资金,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确保了新春佳节的平稳过度,没有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上访事件的发生,没有造成负面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信誉。

同志们,2011年集团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区、处各级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的

结果,更是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共同努力,顾全大局,齐心协力,拼搏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党支部、经理办向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身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一是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建设项目仍然偏少,资金回收难度大成了最突出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二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明确,不开阔。遇难发愁的思想较为突出。影响了整体发展竞争力。三是工作主动性差,不思进取,走下坡路。四是市场竞争能力差,承揽工程项目少,内部之间发展不平衡。五是企业综合职工队伍素质偏弱,缺乏专业高精尖人才,科技人员数量少等方面矛盾较为明显。从公司内部管理角度分析:一是有些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工作不扎实、管理效能低。二是管理不严,将工程层层分包,以包代管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品牌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低,工程进度缓慢,安全存在隐患,质量上不去。四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无全局观念,对施工要求所必备资料和设施不按规定落实,对公司要求上缴的工程竣工资料不及时上报,对要求争创业绩的项目不积极争创,以致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发展。从企业安全质量角度分析:一是项目部安全管理未完全到位,虽然未出现大问题但安全质量仍有漏洞死角;二是项目经理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法律意识

淡薄,员工安全意识差,不按规定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三是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清,基础工作薄弱,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度落实、执行能力差。四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行为不规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没有落实到实处。安全责任人责任心不强,对违章人员监管不利,奖罚不明,力度不够。五是违章作业、违纪劳动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资料不全,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行为不规范。从争创业绩角度分析:创优意识不强。全年在建工程26项,我们只创了6项安全文明工地,有些单位、项目部对中约定的及具备条件而不积极争创而失去了申报的机会,给公司的整体利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正因为以上原因,导致年初制定的创优指标没有完成,这个损失是很大的,给2012年的投标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上这些都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我们需要在2012年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以认真整改落实。

二、2012年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既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也是迎难而上,逆势突进,跨越赶超的关键一年。因此,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信心,又要足够的估计困难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开创公司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