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函范文网>心得体会 >

教授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5-13 0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教授的心得体会7篇工作心得体会就是简述工作中的体会,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活动的文章,想要写好却不容易,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授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教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授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教授的心得体会7篇

工作心得体会就是简述工作中的体会,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活动的文章,想要写好却不容易,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授的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授的心得体会篇1

20**年8月21日,我非常荣幸的聆听了来自佛山市教授精彩的讲座,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毫无累感,相反,我从中受益匪浅,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从中也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以下便是使我印象最深刻的:

“牛人”对于我的理解是不甘平庸,努力向更高更险的山峰攀登,才能欣赏到更美好的风景。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授向我们介绍的“牛人”也正是经历了完美的蜕变,然后才得到了应有的成绩。他从最初的英语口语老师到班主任,再到备课组长,接着到教高三,然后到教奥数班等。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不正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吗?

学无止境,每一位教师都要保持一颗终身学习的心态,然后永远不要自甘平庸,努力的踮起脚摘美味的水果。

当教授讲到台湾那位生物教师与他的蝴蝶标本时,我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敬佩。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师,但却有着滴水穿石之毅力,一生都尽心尽力的倾注于他所喜爱的蝴蝶标本,以至于最终获得了台湾最大的蝴蝶标本博物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工程师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教育之路是平凡而伟大的。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努力的坚持,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三,关爱学生

“像关心自己的小孩一样关心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小孩一样教育学生。”这是石门第一任校长李景宗先生的言论。在此之前,我并不明白爱生如子是一种何等的心态,现在我有些明白了。每个孩子都需要归属感,记得教授讲到学期结束,所有的孩子都喝到了以为老师亲手煲的鸡汤。我感动了,感动的是这位教师竟做到了如此境界,而让我们望尘莫及。因此我学到了永远不要让教师的光环蒙蔽了你的双眼,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他的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一个教师是否是成功的,在于它的学生是否有所成就。我想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吧。

教授所讲我获得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想把一件事做好,并努力不懈的朝着那个目标奋斗,总有一天你会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因为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感情就在哪里;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机会就在哪里。

王白雪 20**,8,21

教授的心得体会篇2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只有这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面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

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拜读了各位优秀教师的文章,进行交流。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让差距和不足成为自己的动力,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促进自己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教授的心得体会篇3

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再次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感触颇多啊。

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工作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展示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样一个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老师。

教授的心得体会篇4

开学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孟二冬同志的事迹,全体教师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礼,他高尚的师德,乐于奉献的`精神震撼了我们每一位教职工。

我们作为孟老师的同行,感到鼓舞和骄傲。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平凡与崇高。他是广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

世界上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听不着,却可以打动人心,感化世界。这是一种师道的力量,是我们这个社会传承已久的精神血脉。

孟二冬教授是一个为人师表、道德高尚的人。“斯文有传,学者有师。”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他又是一位甘为人梯的教学者。“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在他痴情的讲坛上,孟二冬教授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斗志昂扬的勇士。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而又恬静之气。孟二冬花费了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还有人踏踏实实的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实在是令人钦佩的,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讲台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联想到今天一些教师不能安心做研究,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孟二冬同志高尚的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

我们都知道孟二冬老师为人师表,恪尽职守,教学中有高度的责任感。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是爱心,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这是当教师的最可贵的品质。

20**年3月,孟二冬教授从日本教书回来不久,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边”。到那里大约2个星期,就感到嗓子严重不适,平时他的嗓门很大,这时不得不使用麦克风了。后来医生要他“禁声”,但他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要坚持,每周10课时。他已经很痛苦了,但考虑的是到**一趟不容易,不能让学生拉下课。他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孟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踉跄走下讲台,咳出血来了。诊断后让医生大吃一惊。孟老师为什么坚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症还不理会,大概他以为是比较严重的炎症,所以还是教学重要,坚持下来了。这主要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里边又含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有对学生的关爱之心,才有这种高尚的责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2个月,但和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融洽,报上登有学生对他的那种关切与爱戴,是对孟老师爱心的回报,很是感人。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他指导研究生的学习非常有耐心,每次给学生评阅论文,都会提出大量具体的修改意见。甚至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术的前一天,还把新入学的研究生叫来,在病床上为他们上课。这些尽责敬业的行为,都体现着一种难得的爱心,一种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

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相比之下,孟老师这种克尽职守、为人师表的精神以及支撑这些行为的爱心就特别可贵,也特别值得提倡和学习。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金钱,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他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孟二冬的事迹让我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一定要用孟二冬同志的精神,时时鞭策自我,升华自我,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授的心得体会篇5

聆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老师关于《解读入学成熟水平》讲座有感如下:

幼小衔接的话题不仅是现在多数家长在幼儿教育问题一大困惑,同时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实践的一项课题,更像一条摸索之路。教育改革的初衷始终是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以国家的发展为根本的实践之路。幼儿升入小学低年级时许多家长都会对于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上课不专心,坐不住等问题过度集中关注,有时小学低年级的老师也会出现同样的困惑,但多数认为是因为幼儿还“太小”,或者家长期待性过高,幼儿园没教好等等之类。而钱志亮老师一句话点明了这些困惑的诱因:“幼儿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提前上学的结果!”。

诚然,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其一生中最早也是最大的艰难转折之一,学习环境、人生使命、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师生关系、生活规律乃至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以近似对立的情况放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改变的前提基本都是以幼儿的生理年龄为界定,而幼儿与幼儿之间在学习中是存在客观差异的。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甚至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起跑缓慢者”的情况。

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从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神经协调能力等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判断幼儿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

关于幼儿入学成熟水平的解读,有的老师会将其作为幼小衔接的评判标准,或者作为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准备方向。但同时我们从一些事例当中不难发现,在一些以家长期盼为核心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扭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片面化等等这些不仅伤害了幼儿的身心,更重要的是束缚了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过早的扼杀或者灌输不适合其现阶段的思想也容易为幼儿种下厌学和不良人格的种子。

作为专业化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我们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开展首先应有一个与教育方针较为统一的方向:幼小衔接从幼儿踏入幼儿园接受教育时做起,而不是从大班做起,同时清晰明确幼小衔接的研究思路:幼儿园目标——小学课程要求——寻找接轨之处——实施方案。通过幼儿园目标与小学课程要求的对比、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间的探讨交流从而制定出适宜本地区的衔接策略,并且应注意一个原则:幼小衔接在于专注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而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下移至幼儿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年轻、受教育水平高、有自己的教育主见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不能关起门来做教育,要走出去,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大力的走出去,只有与家长、与社会衔接起来,对于幼儿的教育转折才能更好、更快、更适宜的发展前进。

教授的心得体会篇6

在通小校本培训很荣幸能聆听到李群教授的讲座,她给人的感觉亲切自然,语言富有魅力,专业术语信手拈来,但又丝毫不做作卖弄。她真诚地与我们交流,并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故事与我们分享、分析,引领我们从中体悟“快乐”“乐观”。真不愧是教授级别啊!

李群教授首先为我们讲解的是“压力”,她谈到正确认识压力,压力产生的因素,压力的影响等问题,我记住的一句话是“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强调的是适当的压力也会创造佳绩的事实——我相信这句话,也相信生活中要不断的给压。

李教授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乐观”的,她引用马丁-赛得格曼的《学习乐观》,在“乐观型解释风格”中,李教授借曹操的乐观来说明这个问题。“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回的路上,曹哈哈大笑。属下不知为何,故疑惑问之:“主公,我们打了败仗,为什么你还哈哈大笑呢?”曹操笑着回答:“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曹操的这种气魄让人折服,我们且不论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形象,但他的开朗和乐观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很喜欢李教授对教育的诠释,她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幸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能从大家都认为的差生身上找到10个优点”,她还说:孔子最欣赏的,不是子路的勇敢和帅才,不是子贡的外交和商务能力,也不是冉有的可以面南为王的谋略,而是颜回的“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尚人文精神。

李教授说,乐观是可以修炼的——在我们的心理银行,每天都要存下资本——别人对你的好,你要敏锐地感受到;别人对你的不好,你要迟钝地反应。伟大的“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苦中作乐,不断创作,开荒种田,研制服饰,打猎引渠,无所不能;痛并快乐着,烦但不闲着,苦日子好过。

李群教授的讲座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们该怎样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做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们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都会极大影响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不仅要反思,更要行动!

教授的心得体会篇7

今天,认真聆听钱志亮教授的报告,他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他幽默的语言,热情的互动,真诚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

从钱志亮的报告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无数细节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好坏。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教学的细节,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眼光投入到教学细节上来,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细节,研究细节,处理细节,从细节入手,揣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学的合理化,精确化,是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钱教授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有效课堂从哪来。我被他的精彩讲解深深地吸引住了,忘却了时间与疲惫,但却引发了我无限的思索:我们带给学生的是如此生动活泼,激情洋溢的课堂吗?

钱教授报告充满着人生智慧与哲理,给人以思考与启迪,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推荐访问:教授的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