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聆听《生命教育与学校德育》讲座有感] 德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1-10-15 10:22:40  来源:网友投稿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需要你”为你整理了这篇【教育随笔】聆听《生命教育与学校德育》讲座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自从我来到培新大家庭,在一次又一次聆听新教育的专家课程中,不断地感受着新教育的魅力。在这次三天的课程中,我最喜欢的是冯建军老师的《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和袁卫星老师的《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的讲座。可能因为我是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所以更喜欢有关德育教育的讲座。

冯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道德与生命关系的话题。他提出,人是动物的自然性和神的超自然性的统一,以人的方式看待人,人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双重生命统一体。人之生命的双重存在方式需要道德。我很支持这句话。生命和道德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既然生而为人,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生命,同时我们应该是有道德有素养的人。正如冯老师所言,一个人讲道德,不是基于社会的要求,而是基于对人性完美的自觉追求。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追求生命自觉的人。

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而且从事着小学低段的一线教育工作,我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老师就是孩子们的榜样,只有自己道德高尚,孩子们在我们这美好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们的品性才不会差。

今年的一场疫情,让我们听到了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件。而这样的一场有关生命与道德教育的讲座,犹如及时雨般的给老师们送来温暖。其实,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全生命,道德是生命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为了生命的成长。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构成,培育有生命的道德和道德的生命,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曾经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著名三问,而今天,冯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我为什么活着——解决‘想活’的问题,我怎么活着——能够‘能活’的问题,我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解决‘活着意义’问题”的生命三问和生命教育三答。所以,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灌输有关活着的意义的生命教育话题。让学生珍视生命,感恩生命,敬畏生命。

然而,对学生而言,生命很神圣。可是,生死对他们而言,又是那么的遥远。生命教育很重要,可是,我却从未深层次的去思考过。冯老师提到了新生命教育的框架设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短短的三个词语,就将我心中的疑惑回答了。我们自己,乃至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这辈子其实不就是在追寻这些吗?我们想培养的孩子,不就是希望他们能热爱生命、积极生活、让他们的人生幸福吗?

朱永新教授在2015年新教育年会主报告中提出新生命教育,他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以人的生命成长为主线,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开展的专门化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在讲座中提到的生命教育图示生命的三重属性和六大领域,与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极为相似。

在这场讲座中,我懂得了生命教育必须含有道德教育。在我的一线工作中,我的日常课程中,应该将课标、学校德育工作和低段学情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圣,感受生命的伟大,感受自己能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父母的辛苦付出,感受亲情的重要。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与学生互帮互爱,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

其实,新教育不仅仅让孩子们拔节成长,她也促使着我们老师拔节成长,希望在未来的每一天里,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在新教育的引领下,向着生命之光奔跑!(汉滨区培新小学马敏)

推荐访问:教育 有感 聆听